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
我叫張竹云,現任二年級(2)班語文教學工作。
本節課我采用形象思維教學,我認為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根據教材實際,學生特點,走進孩子的心靈,挖掘每位孩子內在的潛能。這句話聽起來簡單,但要真正去做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教學中每位老師都在課堂中進行了各種各樣的探索與嘗試,結合所代的年級特點,我在教學生形象識字方面有點收獲,現與大家匯報交流,不妥之處望指正。
繁多的生字不但讓孩子們感到枯燥乏味,失去了學習興趣,也讓教師苦不堪言,形象識字教學法對于好玩,愛動,注意力持久性不強,又喜歡新奇低年級學生來說是一件屬于自己的課堂,也是一種好的學習方法。
根據學生生理個性特點,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左腦以支持語言邏輯思維為主,右腦以支持形象思維為主,右腦記憶是左腦記憶效果的100萬倍,
右腦強的圖象記憶功能。生活中,人的記憶主要靠左腦,右鬧這一巨大記憶功能利用很少,形象識字法的原理是將生活中抽象的符號和枯燥的文字形象化,按一定規律儲存到右腦,再通過神經元轉化加工后,通過左腦表達出來。
現結合我的教學實踐,談談形象識字教學法的具體做法:
第一步:讀、找、認、貼、補
讓學生默讀課文,找出自己不認識的生字,讓學生帶拼音認度,教師再把認讀過的生字貼在黑板上,最后,讓學生找除本課需記生字之外不認識的字,共同認讀。給識字量較少的學生一次課堂彌補機會。
第二步:記、寫、檢
記是本課重點,也是難點,讓學生自己去觀察生字,完要求,讀準音,辨清形,認部首,學組詞,用句子,我再緊接著給學生進行漢字形象轉化,如:“聰”字是由耳朵組成偏旁,說明聽對人很重要,學會傾聽是一種修養,一種美德,是人的眼睛,眼睛是人們心靈的窗戶,會觀察的人才會創造出更多的財富,口是用來說話,同學們說話要講方式,方法,不能亂說,要說有用的話,心,人們要用心去觀察,用心去聽,用心去思考,只要用心沒有做不好的事。生活中如果同學們能充分應用眼、耳、口、心四大器官,那你們就會越來越聰明。例:胳和膊放在一起轉化,因為他們經常一起使用讓同學們去摸身體部位,去感受,同時,好多和身體部位有關的漢字都是月字旁,同學們回憶都有哪些形容身體部位的字是月字旁。學生說:腿、背、腦、腳等,老師補充脊、胯、肋、肘等,學生不認識的字,可以讓學生更多的了解身體部位,并充分調動了學生們的感觸能力。強調“胳”字屬于形聲字,左形右聲。還有“桶”字,古代人們是用木頭做桶,所以偏旁是木字旁,讓學生在認真觀察右部“甬”看看它的形狀像不像桶的樣子,你會抓住上面一些柄去拎“有用”的東西,但一定要是自己的東西,不能拿別人的,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在轉化過程可以采用各種方法,只要學生能形象地記住,會用我們的教學目的就達到。最后把張貼的漢字轉化成句子,如“聰”明的你用“胳膊”“拎”著一“桶”沉甸甸的水,“搖”晃不“停”。把張貼的漢字利用右腦形象思維說成句子,學生容易記憶,并記憶牢固,記住生字還是不夠的,當學生都能背誦生字時,這一點還不夠,老師要進一步指導規范書寫。我先板書,板書過程中強調容易出錯的字。教師再次強調,進一步規范學生書寫。
第三步:讀課文
學生掌握完生字后,再認真閱讀課文,并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試著用以上所學生字。再次檢測學生對生字的應用能力。
總之,以上內容就是我教學實踐中利用形象思維的點滴體會,希望各位教師在以后的識字教學中能做以參考。
篇2:暑期小學語文教師培訓心得
20**年暑期小學語文教師培訓心得
20**年7月12日到15日,濱海區開展了暑假教師培訓,按照要求我應該參加語文組的學習。第一天由于參加央子街道會演彩排,沒有能夠及時參加學習;第二天,在濱海實驗小學,主要聽了王迎春老師關于《語文課程標準》的解讀,通過學習,收獲頗深,下面就此次學習談一點對學習《語文課程標準》的體會。
一、領會教材,要正確理解語文課程的本質屬性
《語文課程標準》總結和概括了歷年來關于語文課程性質問題的不同意見,明確提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边@為我們準確地認識和定位語文課程性質和功能提供了方向和思路,還指出“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語文課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決定了它在九年義務階段的重要地位?!?/p>
作為義務教育的教師,只有明確了語文課程的基本性質,才能使自己的教學方向更加明確,教學目標更加準確。但是,在新課改推進的過程中,還大量存在或偏重于工具性,或偏重于人文性的狀況。我們要杜絕這兩種現象的發生。
二、課堂教學,要全面領會課程標準的四大理念
1.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生發展的基礎。
2.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是語文教育得以有效進行的基本前提。
3.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習方式的轉變是這次課程改革的重點、難點和亮點。學習方式不僅包括相對的學習方法及其關系,而且涉及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學習態度、學習品質等心理因素。
4.努力建設開發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是針對以往語文課程的封閉和缺少活力而言的,它要求語文課程必須突破“三中心”即“課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師中心”的框框。
三、作為一名語文教師,要及時更新知識觀念
1、知識的定義:布魯姆將知識定義為對具體事物和普遍原理的回憶,對這是和方法的回憶,或者對一種模式、結構或框架的回憶。
2、知識維度的分類:事實性知識;概念性知識;程序性知識;元認知知識。
3、認知過程維度的分類:記憶;理解;應用;分析;評價;創造。
4、語文知識的基本范疇:語文教材中的基本知識是什么?人們歷來認為是字、詞、句、篇、語修、邏、文,這是狹義的知識觀。從認知心理學的廣義知識觀看,知識可分為三類:陳述性知識、程序性知識和策略性知識。陳述性知識也稱描述性知識,它具有靜態的性質,主要用來回答事物“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陳述性知識也叫步驟性知識,它具有動態性質,主要用來回答“做什么”和“怎么做”的問題。策略性知識是指學習者在學習情境中對學習任務的認識、對學習方法的選擇和對學習過程的調控。
5、語文知識和語文知識教學:“精要、好懂、又用”這六個字一直被奉為語文知識教學的“六字箴言”。實際上這“六字要求”就是語文知識教學的通用策略。所謂“精要”,是對語文知識教學內容提出的要求——精簡化、開放化。所謂“好懂”,是對語文知識教學方法提出的要求——情景化、動態化。所謂“有用”,是對語文知識教學目的提出的要求——實踐化、習慣化。
知識教學的四種www.zonexcapitaltr.com方法:以體驗為主要途徑的知識教學法;以案例為主要形式的知識教學法;以訓練為主要行為方法的知識教學法;以分析為主要手段的知識教學法。
處理閱讀教學中的幾個關系:教學是一項復雜的活動,需要教師預先作出周密的安排?!胺彩骂A則立”預設是很重要的。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但教師的指導只是學生語文素養形成的外因。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其學習的內因是不斷產生的學習需要與自己原有的語文素養水平之間的矛盾。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要使閱讀教學有效,教師必須洞察學生內因的動態生成,并努力創造條件促使內因向提高語文素養的方向發展。
處理好自主與指導的關系:《語文課程標準》把確定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作為教學改革的重心,提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教師應由教學的主宰,轉變為“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著”教師應尊重學生的個別差異,尊重學生個性化的學習方式《學生有選擇學習內容、學習方式、學習伙伴等權利。
處理好方法與效果的關系:在閱讀教學中,目的和方法以及方法與方法之間,都存在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辯證關系。一般來說,引領學生個人閱讀文本是主要的方法,同時應根據具體情況輔之以集體討論、演課本劇、多媒體演示和研究探索等方法。對閱讀教學來說,各種方法都是必須的,沒有優劣之分。
處理好語感和質疑、閱讀與運用的關系:現在閱讀教學優一種傾向,是重視語感,忽略質疑。因此需要辯證地理解兩者的關系。
在閱讀教學中處理感悟和質疑的關系:一定要在教學過程中安排較充分的時間讓學生質疑問難。閱讀課應該有個自讀——淺悟——質疑——深悟的過程;在閱讀教學中,感悟和質疑在程序上誰先誰后,在時間上誰重誰輕,要因文而異,辯證處理;要交給學生質疑的方法,并因勢利導地幫助學生將解疑和感悟結合起來;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教材的反應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在閱讀教學中要充分尊重學生質疑和感悟積累的獨特性,千萬不要追求標準化答案。
綜合性學習:綜合性學習是超越了傳統單一學科的界限而按照水平組織的原則,將人類社會的綜合性課題和學生關心的問題以單元的形式統一起來,通過學生主體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學習過程。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綜合性學習“主要體現為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聽說讀寫能力的整體發展、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的溝通、書本學習與實踐活動的緊密結合。
篇3:嚴華銀《讓語文安靜》讀后感
嚴華銀《讓語文安靜》讀后感
看到嚴華銀老師的《讓語文安靜》,抄下幾句來:
中國語文真的到了最危險的時候,中國語文人,既得救“人”,更得自救。這是危言聳聽嗎?我以為不是。中國語文更為痛苦的,就在于,圍繞很多關于語文學科的關鍵問題,很少有人愿意正視矛盾,直言利害,和整個大的社會背景一樣,真話難覓。這可能是最最要命的事!
中國語文教育,也即母語教育,幾乎可以說是與學校相伴生的最為古老的一門課程。但其最大的悲劇在于,直到今天任然沒有人能夠說清楚,作為一門學科,它究竟是什么,它應該教學什么。從葉圣陶提出的“工具性”到《課程標準》首創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從《教學大綱》明言的“培養學生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到《課程標準》提出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文化層次似乎越來越高了,但老師們的操作卻越來越無所適從了。
語文人應該頗多書生意氣。語文人是最接近中國傳統文人的,名士雅致,清高遠俗,遺世獨立,常有超然物外的仙風道骨??梢詻_冠一怒,揮斥方遒;可以玩花弄草,在山水之間而樂以忘憂;可以舞文弄墨,在稠人廣坐之中敢于“大醉”而“擊鼓罵曹”;可以“士為知己者死”,處江湖之遠而仍憂君民;也可以“舍魚而取熊掌”,為了尊嚴和道義且行且吟“歸去來兮”。書生的“意氣”,如風發,如云行;去有影,來有蹤;書生也許并不富裕,但真正的書生一定“富有”,書生富有的當然是“書”,原來這如風卷云舒的海量的“意氣”正是從“書”中“生”來!
語文人應該頗多文學情結。以閱讀為生活方式甚或生命,愛好文學,語文人大多做過或多或少的文學的美夢。祈求以詩歌的浪漫抒懷,以小說的凝重濟世,以為文學、文章不僅可以怡情養性,而且真的是“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所以凡古代書院云集的多數學者,近現代語文老師很多作家。說語文老師中藏龍臥虎,那應該是毫不虛夸的的評。也正因為此,語文人的才華、浪漫和瀟灑,便是一種表征;語文人的憂郁、慈善和悲憫,便是一種特質。
語文人常常存良知,多批判。語文人似乎更像經典意義上的知識分子。其心理永不滿足,其目光總審視并批判現實。所以,魯迅才會被后人公認為民族的良心。同情弱者,蔑視強權,于亂世可以“茍全性命”,但絕不搖尾乞憐。有標格,守底線,說真話,做真人,絕不昧著良心,攀龍附鳳,借勢炒作,以求“聞達于諸侯”。
語文人是應該有些的操守的。我們有的是瘋狂應試的功利和浮躁,我們有的是一本教材、一本教參和一批教輔的所謂“書香”,最該讀書卻很少讀書甚或最不讀書的“惡謚”。當月考和周考已然成為語文教學的常態,當選修課的教學需要用考試的杠桿來加以撬動,我們的語文還能有什么!
這一切,對于今天的語文人,恍如隔世,說不知有漢何論魏晉,真的就是夢中桃源。
讓語文學界安靜。從本源問題出發,整合力量,研究這一門課程存在的“合法性”:語文是什么?語文教什么?怎樣教學語文?在今天,被糟踐如此、幾乎將要成為“玄學”的語文急需要“科學”的拯救!
讓語文教育安靜。從語文學習規律入手,回歸真實的語文學習狀態,語文就是語文,喊偏激的口號,貼招搖的標識,炒“創新”的陳貨,www.zonexcapitaltr.com不是十足的幼稚,就是沽名釣譽!
讓語文課堂安靜。讓學生真正自主并成為主體,靜靜地看書,靜靜地讀書,靜靜地思索,接著與同學、與老師靜靜地研討,悄悄地對話,正是在這一神圣的殿堂里,靜謐的“情境”下,語文的營養如隨風潛入的春夜細雨,在有無之間緩緩注入,于是,語文能力和素養的芽兒在無聲無息中潛滋暗長。這就是每一個人語文學習的真實狀態!
讓語文人安靜。靜靜地修煉自己的內功,讀書作文;靜靜地研文備課,獨立思考,不妨孤芳自賞,可以目中無他;并進而推己及人,在課堂中放任孩子自由閱讀思索的同時,把自己“指導”的角色演繹成本真、樸素和實在。語文人的安靜首先是自己心態的安靜。寧靜,才能氣定神閑,才可清醒明志。淡泊,才可無求品高,才可超然致遠。在今天,當市場無孔不入,當世俗排山倒海,語文人最需要時間,最需要清閑,最需要悠然,都說文化是閑出來和玩出來的,我們能不能在無法改變的世俗的陰霾中尋找到聊以自慰、潛心深思、專注治學的凈土呢?哪怕是在深夜,在電腦上,讀一點自己喜歡的文字,寫一點自己想寫的文章,說兩句自己真想說的實話,或者思考一點關于語文教和學的真的問題。
是的,一旦走出喧嘩和嘈雜,走出浮躁和虛火,我們會看到柳暗花明,我們就能夠安靜下來。于是,語文、語文學科和課程建設、語文學科的性質和目標、語文教學和改革等問題,就可以作為科學來研究。跟誰誰說過定過毫無關系,讓偶像走下神壇,我們就能不講童話,不怕神話,少說故事,研究問題本身才是語文前進的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