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會聯誼活動計劃書
為了進一步加深學校學生會各部門之間的了解,增進學生會成員之間的友誼,促進學生會工作更好的開展,同時為了加強我校學生會與其他學校校學生會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培養學生會干部的組織與交流能力,并為以后我校與各校的學生會工作打好基礎,我校學生會舉行了此次將娛樂、學習結合在一起的學生會聯誼活動。
活動時間:20**年11月25日下午5:30—8:30
地點:報告廳
參加人員:本校學生會干部及外校學生會干部
活動前期準備
(一)前期宣傳
由宣傳部負責繪制兩張大海報及一塊展板,大海報于聯誼前兩天(11月23日)貼于學生會宣傳欄及往飯堂門口的學生宣傳欄上,展板于聯誼當天(11月25日)置于報告廳門口。
(二)各部門工作安排:
外聯部:(11月15——17日)負責制定各部門部長聯系名單并與外校取得聯系,(11月21日)向外校發放邀請函;聯誼當天的外校接待工作。
文娛部:(11月17——18日)負責收集各部門節目并匯總,篩選;(11月19日)經主席團及負責老師確認后根據節目的性質、主題、時間等做出節目單;(11月17——11月19日)與組織部一同負責策劃”游戲互動”環節的節目安排;(11月19日前完成)負責收集各部門節目所需背景音樂。
組織部:(11月19日前完成)負責策劃”游戲互動”環節及收集各部門節目所需背景音樂。
秘書部:(11月19日前完成)根據參加聯誼人數和現場計劃安排,列出所需物品清單及預算經費,并上交到主席處。
紀檢部、體育部:負責檢驗票及場地的秩序維持和結束后的清潔工作。
學習部:負責記錄活動流程及活動結束后的活動總結。
宣傳部:繪制海報及入場票的設計。
(三)時間安排
11月17日:確定聯誼活動負責人及部門負責人,篩選節目。(地點:411)
11月18日:確定節目,作出詳細的活動安排,召開部門負責人會議,確定經費數目。
11月20日:領取經費并購買所需物品。(負責人:學習部)
11月23日——11月25日:張貼宣傳海報。(宣傳部)
11月25日下午:(各部門負責人5:20到報告廳)提前布置好會場;
(5:30)外聯部在校門口準備迎接外校.。
活動當天流程:
1.(下午6:00)確認到場人員,紀檢部在門口負責驗票,體育部維持會場秩序。
2.(6:30)聯誼開始,主持人介紹到場的外校學生會負責人及本校學生會相關人員。
3.主持人介紹當天的節目安排。(主持人:黎玉潔、丁顯赫)
4.欣賞表演
5.每隔二到三個節目插入“游戲互動”(游戲互動環節期間,文娛部負責音樂控制及幻燈片的播放)
6.表演結束后,,主持人宣布聯誼活動結束。
7.外聯部負責與外校學生代表交流感想并歡送外校。
活動結束后:
場地清潔(紀檢部及體育部負責)
活動總結(各部門部長在411參加總結會議)
篇2:學年第一學期第二實驗小學聯誼校工作計劃
20**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二實驗小學聯誼校工作計劃
為有效推動素質教育的深入展開,促進聯誼學校共同進步與提高,加強城鄉校際間的交流、溝通與合作,提高各校的教學質量,提高教師的教學研究水平,保證新課改深入、有效、順利的開展,特制定本計劃:
一、加強領導,統籌協調
本片成立以王本賢校長為組長,以各校教研教改負責人為副組長,以各校分抓主任為成員的教研課改領導小組,建立各種教改制度,要采取有力措施,達到“一個突破,兩個確?!钡墓ぷ饕?,即要突破以往的聯誼活動模式,改變以往單純的送課、聽課、評課的模式,拓展聯誼活動研究領域,在校本培訓、教育科研、校本課程開發以及綜合實踐活動等方面,共同研究,取長補短;通過共同研究和探索,確保各聯誼校教師在思想觀念、教學能力、教研能力等方面有較大提高,縮小各校之間發展的差距;確保本片聯誼各校在不同的工作領域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形成較為鮮明的學校特色。
二、開展的幾項主要工作
1、以課堂教學為突破口,繼續加大我片集體教研力度。
各學科聯動,做好送課下鄉和集體備課教研工作是本年度聯誼教研工作的重點,根據自己學校的優勢,推薦學科年級組長,承擔學科的教材分析任務,精心備課,重在教材處理上,如何突出重點、難點與教材外延處理,通過網絡博客開展網上教研活動,解決教材中的疑難,提高教師分析教材的能力。
本學期將結合課堂教學達標月活動,選取典型課例進行課堂教學展示,保證聯誼校內的所有同科教師都參與聽課、評課。
2、確定主題,重點研究,形成特色
本學期我片聯誼活動,共確定三項主題研討活動,一是在寫字教學經驗交流、觀摩;二是有效課堂教學的研究;三是綜合實踐活動研究。這三項主題研究,具有深刻的內涵,是當前基礎教育改革的熱點問題,需要我們一線的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逐步的探索和積累,因此,在學期初,就要把這些主題活動的研究任務落實在不同學校,確定不同的研究重點,形成各自的特色。聯誼校要定期開會,交流各自的研究成果,相互探討,發表各自的見解,確定下一階段研究的重點。
3、繼續實施名師引領,開展聯誼學?!笆掷帧被顒?。
為幫助學區小學培養教學骨干,帶動學區小學教師教學整體水平提高,本學期繼續實施“手拉手”青藍工程。按照工程規劃,學區小學教師與二實小的優秀教師結成互助對子,按照“拜名師、學名師、趕名師、成名師”的思路,采取“拉一把,磨一陣,送一程”的辦法,在具體操作上,各學區小學選派可塑性強的青年教師到二實小與優秀教師結成“手拉手”互助對子,先通過“一日跟蹤學習”等活動,與優秀教師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學習。平日則通過網上交流、通訊聯系等方式,解決日常教學中遇到的難題。經過一段時間的磨練后,由二小派出結對的優秀教師到學區小學進行面對面的實地跟蹤指導。特別是在參加上級業務部門舉行的各種優質課和論文等業務評比時,互助對子更要全力以赴,精心指導,力爭取得優異成績,以此促進學區教師課堂教學水平的迅速提高。學校為激勵承擔幫帶任務的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將學區小學教師業務水平提高情況列入他們年終考核。以達到“業務上相互促進,感情上加強溝通”的目的。
4、加強網上教研,實現校際同行。
建立二小聯誼校網絡博客,各學校主任輪流擔任版主,建立資源共享、經驗交流、教研直通等板塊,廣泛交流,整體提升教師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