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某公司設備管理制度

4450

  某公司設備管理制度

  1總則

  1.1為加強設備管理,保障生產活動的正常進行,特制定本制度。

  1.2本制度所稱的設備是指構成固定資產的生產設備,包括生產用機械設備、電氣設備以及維修設備等。

  1.3設備管理的基本政策是:通過技術、經濟和組織的措施,對公司生產設備進行綜合管理,做到綜合規劃、合理選購、正確使用、精心維護、安全生產、適時改造和更新。不斷改善和提高公司的技術裝備水平,為公司的發展服務。

  2設備管理的組織和原則

  2.1公司的設備由生產中心的設備能源部統一管理,具體包括對設備規劃、購置、安裝調試、使用、維修、改造、更新和報廢的全過程實行綜合管理。

  2.2公司的設備實行分級管理

  2.2.1設備能源部負責公司生產設備的綜合管理,負責設備檢修計劃的制訂、執行及故障維修,保證設備的正常生產能力,不斷提高設備的使用效率和完好率。

  2.2.2生產車間負責正確使用設備,做到定人、定機、定崗;及時發現設備故障,消除隱患,防止事故發生。

  2.2.3生產班組負責定期對設備進行日常潤滑保養,減少設備磨損,延長設備使用壽命,降低能耗,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行。

  2.3設備管理必須密切為生產工藝服務,必須貫徹“預防為主,保全保養并重”的方針,做到專業維修和操作保養相結合。

  2.4設備管理必須狠抓設備的正確使用、精心維護和科學檢修三個環節,廣泛采用新工藝、新技術、新結構、新材料,提高設備產出率。

  3設備的基礎管理

  3.1設備能源部應對公司的所有設備按照規定逐臺進行統一編號,建立設備卡片和臺賬,建立設備檔案,做到隨機附件和技術資料齊全。進口設備的技術資料應及時全套翻譯入檔。

  3.2財務部門應至少每年對所有設備進行一次復查核實,做到賬賬相符,賬卡相符,賬物相符。

  3.3設備能源部要根據設備在生產中的重要程度和對產品質量的影響程度,結合設備的可靠性、維修的難易程序、設備停機損失、購置原值等因素,將設備劃分為重點檢修設備、一般檢修設備和隨時維修設備。不同的設備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和維修方式。

  3.4設備的調撥

  3.4.1設備的調撥必須由設備能源部統一進行,各部門不得私自進行調撥。

  3.4.2調撥出的設備必須隨帶原有輔機、附件和技術文件。

  3.4.3各生產車間如需設備調撥的,應由車間主任填寫設備調撥申請單,交設備能源部經理審查,生產總監審批。由設備能源部經理組織調撥雙方進行設備交接。設備的調撥應報財務管理部備案。

  3.5設備的封存

  3.5.1因生產任務不足等原因,停用半年以上的設備應進行封存。

  3.5.2封存由設備能源部進行,封存要有明顯的標識。

  3.5.3設備封存前要進行一次全面的維護,并采取防塵、防銹和防潮措施。

  3.5.4所有封存設備都要達到完好設備的要求,并列入設備檢查范圍。

  3.6設備的檔案管理

  3.6.1設備能源部設設備管理員,負責設備技術檔案和狀態檔案的管理工作。

  3.6.2設備的技術檔案是指設備的安裝、零部件、自制設備、特種設備、使用說明書、圖紙等技術資料。

  3.6.3狀態檔案是指設備的分布、購進和安裝日期、使用年限、維修記錄、調撥記錄等資料。

  3.6.4設備管理員負責整理、保管本部門應歸檔的資料,負責與公司檔案室進行相關的業務聯系并及時歸檔本部門的資料。

  3.6.5已歸檔的設備檔案資料發生變更時,應根據實際情況,及時更新歸檔資料。

  4設備的購置

  4.1設備能源部應廣泛收集設備科技發展的資訊以及市場信息,并收集使用單位對有關設備的使用意見,為新設備的購置提供資料。

  4.2對于新設備的購置,設備能源部應提出設備的先進性、可靠性和維修性等要求,并對關鍵設備進行經濟技術可行性分析,把好選型和安裝驗收質量關,為搞好設備的后期管理奠定基礎。

  4.3對于配套設備及進口設備的規劃選型工作,由生產總監組織生產車間、技術部、供應部、財務中心等部門進行技術論證和經濟分析,并按有關規定上報審批。

  4.4選購的設備應備有齊全的設備安裝、使用、潤滑、維修等技術資料和必要的維修配件、易損件。選購含有壓力容器的設備要“三證”資料齊全。

  4.5設備到貨后,由設備能源部組織采購部、生產車間、庫管部和供方派員共同參加開箱驗收,并認真做好開箱記錄,按裝箱單核對主設備、附件、工具、備件和技術資料,辦理入庫和安裝手續。

  4.6設備安裝調試完畢要按說明書及有關規定進行性能檢查、試車和試驗,辦理固定資產移交手續。

  4.6.1驗收后設備能源部應負責將安裝資料收集、整理、存檔。

  5設備的使用與保養

  5.1生產工人在獨立使用設備前,必須對其進行設備的結構、性能、技術規范、維護基礎知識和安全操作規程等理論和實際操作的培訓。經考核合格后方可持證上崗。

  5.2設備操作人員對設備必須做到“三懂”,即懂結構、懂原理、懂性能;“四會”,即會使用、會維護、會檢查、會排除故障。特殊工種,須由國家勞動部門發給操作合格證,持證上崗。

  5.3設備的使用管理要實行定人定機方式。對于由多人操作的設備和生產線,實行機長制,由機長負責,原則上機長由設備所在班組的班組長擔任。

  5.4操作人員要嚴格執行設備的操作規程,嚴禁設備超負荷、超范圍和帶故障運轉。如現場管理人員強令操作工人超負荷、超范圍和帶故障使用設備時,設備能源部有權制止,操作人員有權拒絕。

  5.5設備操作人員要按時填寫設備運行記錄,并保證設備運行記錄的連續性。

  5.6設備能源部應根據生產計劃和設備本身的特點,采用預防檢修的方式。對于生放設備應利用一切生產空隙安排好維修和檢修工作,并認真安排好大修、中修計劃。

  5.7對于國家有特殊規定的特種設備如壓力容器等,設備能源部應嚴格按照國家相關的規定進行維修、保養、檢修和報檢。

  5.8設備的保養由操作工的日常清潔保養、維修工專業維修保養加中修、大修計劃檢修三部分組成。設備能源部根據設備情況制定保養的內容、時間、責任人,由于保養不當造成的設備損失或事故,要追究責任人的責任。

  5.9設備的日常保養以操作工為主,操作工應當按照設備能源部制定設備日常保養要求和規定進行保養,預防設備的損壞和事故發生。

  5.10維修工和操作工要嚴格按照潤滑周期表執行加油潤滑,落實 “五定” (指定時、定點、定量、定質、定人)管理,防止設備斷油的現象。

  5.11車間主任、設備能源部經理要定期或不定期對設備保養情況進行檢查。

  6設備的維修

  6.1設備發生故障,操作工人不能解決時,應立即填寫設備報修單通知設備能源部組織有關人員進行排除,并填好維修記錄。

  6.2在接到設備報修以后,設備能源部經理應根據設備的故障程度和原因,派出相應的維修人員前往車間進行修理。

  6.3維修人員在維修完畢后,應通知使用單位的員工進行驗收,并在報修及驗收單上簽字,對維修用時和維修材料進行確認。

  6.4對于公司現有技術力量無法完成的設備報修,應由技術員填寫外協修理申請單,經設備能源部經理審核后,報生產總監審批。外協修理申請單應詳細注明維修設備的名稱、故障原因、外協廠家和預計費用。

  6.5在維修完成以后,使用部門和設備能源部應當對設備進行檢查驗收,對重大設備改造和大修后和驗收還要有技術部門參加。

  6.6對于經常發生故障的部位,設備能源部應認真分析,制訂改善維修措施,盡量從根本上消除故障以及發生原因。

  6.7設備大修、中修的檢查驗收

  6.7.1設備大修、中修完工驗收必須嚴格按說明書或大、中修計劃書中規定的各項檢修內容、技術標準要求進行。

  6.7.2對無法修復到出廠標準的老、舊設備,原制造有嚴重缺陷的設備,經過兩次以上大修的設備,嚴重損壞過的設備,在保證生產工藝要求的前提下,可適當降低精度標準,或根據工藝要求另行制訂大修的標準。

  6.7.3凡降低修理項目精度標準的設備,必須在大修、中修任務書中注明。

  6.7.4設備大修、中修后應及時進行內、外部檢查,空運轉試驗,升壓、升溫試驗,負荷運行試驗,試生產等必要的技術性能試驗,必須達到設備出廠標準和符合原安裝的生產工藝要求。

  6.7.5設備大修、中修驗收由生產車間、技術部、設備能源部參加,驗收合格后填寫驗收交接單,一式三份,生產車間、技術部、設備能源部各一份。

  6.7.6驗收后設備能源部應將大修、中修資料收集、整理、存檔。

  7設備改造與更新

  7.1設備能源部必須根據產品發展規劃,結合工藝改進和設備技術狀況制訂設備改造和更新計劃。

  7.2設備改造與更新方案的審批

  7.2.1一般設備的改造與更新,由設備能源部提出方案,報生產中心批準。

  7.2.2凡納入新建或技改項目中的重大設備改造與更新,應由生產中心組織技術經濟分析論證,報總經理批準后執行,設備能源部負責組織實施。

  7.3設備技術改造應結合大修進行。設備更新原則上是用技術性能先進的設備,更換技術性能落后又無法修復、改造的老設備。凡符合下列情況之一的設備,可以更新。

  7.3.1經過多次大修,技術性能不能達到工藝要求和保證產品質量的。

  7.3.2技術性能落后,經濟效果很差的。

  7.3.3通過修理、改造雖恢復性能但不經濟的。

  7.3.4耗能大或嚴重污染環境,危害人身安全與健康,進行改造不經濟的。

  7.3.5國家或有關部門規定淘汰的設備。

  7.4設備更新工作應在總經理的領導下,由生產總監具體負責,并應舉行以設備能源部為主,生產車間、技術、質量、財務各部門參加的論證會,研究更新方案,經總經理批準后,由設備能源部負責實施。

  8備品備件的管理

  8.1備品備件是指設備維修所用的替換零部件,常用的備品備件應保持一定的庫存。短缺時由設備管理員提出采購申請,設備能源部經理審核,生產總監批準。

  8.2備品備件由設備能源部經理指定專人保管并辦理領用手續,具體單據由保管員負責保管,財務中心應定期審查所有單據和對庫存物品進行盤點。

  8.3保管員應確定最高、最低儲備量,做好備品配件定額儲備管理,確保設備維修需要。

  8.4備品備件由維修人員提出領用申請,設備能源部經理審批,保管員按領料單發放。當備品備件進行直提、直購時,需補辦申領手續。

  8.5設備能源部應做好領用備品備件的保管、保養,嚴格按操作規程使用備品備件。

  8.6重要專用維修工具由設備能源部經理提出申請,生產總監審核,總經理批準;一般維修工具由維修班長提出申請,設備能源部經理審核,生產總監批準。

  8.7設備能源部應做好備品備件和維修工具的使用管理。

  9設備的閑置與報廢

  9.1閑置設備是指由于生產任務不足等原因停用的生產設備,設備閑置在半年以上的應進行封存管理,設備的封存和啟封時必須由設備能源部和財務中心共同進行。

  9.2因生產結構或技術原因長期不用,連續停用一年以上的閑置設備,應積極組織外調、出租或轉讓,以提高設備的利用率。

  9.3設備報損、報廢條件:

  9.3.1因意外事故或災害,造成主要部件、主要結構嚴重損壞而無法使用的設備。

  9.3.2制造質量低劣,達不到最低工藝要求的設備。

  9.3.3生產使用造成損壞、無修復價值的設備。

  9.3.4機器陳舊,技術性能不能滿足生產要求,且無法改造的設備。

  9.3.5耗能高,嚴重污染環境的設備。

  9.3.6超過使用年限的設備。

  9.4報損、報廢設備的處理方法

  9.4.1按現有價值整件或整機出售。

  9.4.2拆卸、轉讓可利用的零部件。

  9.4.3不能利用的部件按廢料處理。

  9.5報廢申請由使用部門提出,設備能源部進行專業審查同意,報設備使用部門所在系統總監審批。屬于固定資產的設備還須由申請部門轉財務管理部進行固定資產減速損處理。

  9.6不得把已報損、報廢的設備用于生產、維修。

  9.7處理報廢設備收入的資金,只能用于設備的更新和改造。

  10附則

  10.1本制度由生產中心制訂,報董事會批準后施行,修改時亦同。

  10.2本制度由設備能源部解釋、監督和檢查。

  10.3本制度自頒布之日起執行。原有類似的規章制度自行廢止。與之相抵觸的以本制度為準。

篇2:醫院網絡與計算機設備管理制度

  網絡與計算機設備管理制度

  1、目的

  為了規范醫院網絡管理與計算機設備管理,確保網絡與計算機設備能夠安全、高效地運作,做好醫院的信息輔助及技術保密工作,制定本制度。

  2、適用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醫院的網絡、計算機及外部設備的管理。

  3、網絡運行管理

  3.1網頁瀏覽

  3.1.1不得瀏覽不健康網站和政治敏感度較高的網站,如出現違法行為責任自負。

  3.1.2工作時間不得瀏覽與工作無關的網頁。

  3.1.3工作時間不得私自使用聊天工具或進入聊天室聊天。

  3.2文件下載與傳送

  3.2.1不得從網上下載保存與工作無關的文章、圖片、小說、網頁以及壓縮電影等。

  3.2.2如因工作需要下載較大的文件,應通知網絡管理員代為下載,禁止私自使用“網絡螞蟻”等工具下載大量數據及文件。

  3.2.3如需開通收發郵件權限、OICQ、上網服務、FTP服務等,應向部門(科室)負責人申請,待正式批準后由網絡管理員予以開通。

  3.2.4如需傳輸大容量的電子文本,需把文件進行拆分或壓縮,網絡傳輸中如出現其他問題應及時通知網管。

  3.2.5部門(科室)已配備計算機及局域網絡的,應盡量使用郵件和內部溝通工具進行日常工作聯系,減少紙張文件的傳遞和人員走動。

  3.2.6部門(科室)應謹慎使用文件共享功能,以避免重要數據文件外泄或造成病毒傳播。

  3.2.7不得攜帶醫院以外的便攜式電腦或數據存儲設備進入醫院,嚴禁聯網或接入計算機拷取資料。

  3.3網絡安全

  3.3.1禁止隨意更改IP地址,以免與其他人造成網絡沖突。

  3.3.2為便于網絡的安全維護,個人電腦的用戶名和開機密碼要及時設置且定期更改,并應及時通知網絡管理員。

  3.3.3每臺計算機必須安裝有效的殺毒軟件,并應定期執行殺毒程序,以免造成病毒在網絡中擴散。

  3.3.4禁止在醫院www.zonexcapitaltr.com內部網絡上私自安裝和使用盜版光盤。

  4、計算機設備管理

  4.1計算機配備

  4.1.1醫院各部門(科室)需要使用計算機時,由院辦(人事行政部)負責采購與配備,并應及時辦理采購入庫與領用手續,以便于管理。

  4.1.2部門(科室)如因特殊原因購買計算機及其相關設備,需在設備采購后三日內到院辦(人事行政部)辦理入庫與領用手續。

  4.1.3分配到計算機(設備)的新員工,應核對機器配置,并在《辦公用品臺帳》上登記。

  4.1.4變更設備使用人,需經院辦(人事行政部)負責人批準,由網絡管理員協助調換設備。在調換設備前應備份原有的重要文件,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4.1.5員工離職時應向院辦(人事行政部)交回計算機及外部設備,由院辦(人事行政部)檢查計算機(設備)的配置是否與《辦公用品臺帳》一致,并根據實際情況在離職表上簽字。

  4.2計算機使用

  4.2.1計算機是醫院為員工提供的辦公設備,非屬個人所有,嚴禁在計算機內保存個人資料。

  4.2.2禁止在計算機上擅自安裝、卸載應用軟件或更改系統配置軟件,如需安裝或卸載需在征得部門(科室)負責人同意后,通知網絡管理員進行相應操作。

  4.2.3禁止私自拆裝、損壞計算機設備,如需更換或添加硬件應通知本部門(科室)負責人及院辦(人事行政部)。

  4.2.4除公用電腦外,電腦只供專人保管使用,不得跨部門(科室)使用。如因工作需要使用他人電腦,應征得對方部門(科室)負責人及當事人的同意。

  4.2.5下班后除服務器外,所有計算機必須關機。

  4.3計算機外部設備管理

  4.3.1禁止使用單位打印機打印私人文件。部門(科室)因工作需要打印大量文件時,需經院辦(人事行政部)同意。

  4.3.2不得隨意使用刻錄機刻錄光盤,光盤刻錄機由專人使用保管,不得隨意借給他人使用;如需備份數據應經部門(科室)負責人同意后與設備管理員取得聯系。

  4.3.3禁止設備保管人將醫院的計算機外部設備擅自移作他用或移作私用。

  5、罰責

  5.1為了保證此制度的實施,院辦(人事行政部)、網絡管理員及部門(科室)負責人應定期進行檢查。如發現與上述規定相違背的情形,將視情節輕重給予相應處分。

  5.2對利用計算機和網絡進行非法活動或外泄醫院機密者,醫院保留訴諸法律的權利。

篇3:學校復印、打印設備使用管理制度

  復印、打印設備使用管理制度

  一、復印、打印室設備由教導處主教改主任管理,其他教師需要使用設備要征得負責管理教師同意,并作使用紀錄。

  二、各種設備每次使用完畢,必須及時關機,切斷電源,關鎖門窗,經常保持設備和室內清潔、整齊。

  三、未經主管領導和管理教師同意,不懂操作的人員不得使用設備,其他教師使用設備要在管理教師指導下操作,如違反規定,損壞設備,由損壞設備者按價賠償。

  四、教改主任要認真做好各部門,班級及個人的復印、打印登記,節約紙張油墨,節約開支。

  五、各科、班、部門復印試卷、資料數量較大的,要提前1至2天以上交負責老師,特殊情況可向負責老師說明,征得同意

相關文章

97精品久久久久|ZZIJZZIJ日本成熟少妇|嫩草一级337p无码专区|青青青国产在线观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