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條件危險性評價
對*********有限公司生產裝置各產品存在的作業頻率較高,潛在危險危害性較大的操作以及安裝、維修、高處等通用作業采用作業條件危險性評價法(即格雷厄姆--金尼法)進行分析評價。
一、評價方法簡介
作業條件的危險性評價法(格雷厄姆--金尼法)是作業人員在具有潛在危險性環境中進行作業時的一種危險性半定量評價方法。它是由美國人格雷厄姆(K.J.Graham)和金尼(G.F.Kinney)提出的,他們認為影響作業條件危險性的因素是L(事故發生的可能性)、E(人員暴露于危險環境的頻繁程度)和C(一旦發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L、E、C的分值分別見表1、表2、表3。用這三個因素分值的乘積D=L×E×C來評價作業條件的危險性(見表4)。D值越大,作業條件的危險性越大。
表1 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分值L
分數值 10 6 3 1 0.5 0.2 0.1
事故發生的可能性 完全會被預料到 相當可能 可能,但不經常 完全意外,很少可能 可以設想,很少可能 極不可能 實際上不可能
表2 暴露于危險環境的頻繁程度分值E
分數值 10 6 3 2 1 0.5
暴露于危險環境的頻繁程度 連續
暴露 每天工作時間內
暴露 每周一次或偶然
暴露 每月暴露一次 每年幾次暴露 非常罕見地暴露
表3 事故造成的后果分值C
分數值 100 40 15 7 3 1
事故造成的后果 十人以上死亡 數人死亡 一人死亡 嚴重傷殘 有傷殘 輕傷,需救護
表4 危險性等級劃分標準
危險性分值D ≥320 ≥160~320 ≥70~160 ≥20~70 <20
危險程度 極度危險,不能繼續作業 高度危險,需要整改 顯著危險,需要整改 比較危險,需要注意 稍有危險,可以接受
作業條件的危險性評價法以類比作業條件進行比較為基礎,由熟悉類比作業條件的專家按規定標準給L、E、C分別打分,計算出危險性分值(D)來評價作業條件的危險性等級。
二、評價內容及評價結果匯總
根據格雷厄姆--金尼法采用的評價程序和原則以及各生產裝置的具體情況,對各單元作業及安裝、維修、高處等12個具有潛在危險性的作業進行綜合評價,評價結果見表5。
表5 作業條件危險性評價結果匯總
序號 作業名稱 L E C D=L×E×C 危險等級
1 攪拌 1 6 7 42 比較危險
2 研磨分散 1 6 7 42 比較危險
3 包裝 1 6 7 42 比較危險
4 原料庫 1 6 7 42 比較危險
5 成品庫 1 6 7 42 比較危險
6 檢維修中起重吊裝作業 3 2 7 42 比較危險
7 管、架、橋、電纜線檢查、保養作業 3 2 7 42 比較危險
8 電器設備、電纜安裝、維修作業 3 2 7 42 比較危險
9 管道、設備維修作業 3 2 7 42 比較危險
10 建、構筑物維修作業 3 0.5 7 10.5 稍有危險
11 焊割作業 3 2 7 42 比較危險
12 原料等車輛運輸作業 1 6 7 42 比較危險
篇2:專業性較強危險性較大工程專項安全施工設計之基坑支護2
專業性較強、危險性較大工程專項安全施工設計之基坑支護2
?、?、基坑支護施工方案
本工程為七層框架結構的商住樓,底層層高為4.6 m,標準層為2.8m?;A為獨立基礎,基底設計標高為-4.800m,基坑(槽)實際深度為4.2m(場地表面至基底深度)。從地質勘察資料得知:基坑(槽)上層土質為回填土,中層為亞粘土,下層為硬黃土,采用機械在基底開挖(人工修整),查表放坡系數為1:0.25。土方大部份外運,小部份堆放在距離基坑(槽)邊2.5m以外的空地上。安全技術措施如下:
1、基礎土方開挖采用機械開挖,人工修整,操作時應注意觀察基坑土質變化情況,有否崩裂危險或滑坡現象,如有發現異常應暫停施工,人員撤至安全地帶,險情排除后方可繼續施工。
2、基坑邊角及余土由人工修整及清理,作業時應注意兩人間距應大于2.5m。挖土順序為由上至下,分層開挖,禁止底腳掏空挖土。上下基坑采用專設的木梯上下。
3、除施工人員及現場指揮人員外,其他人不得隨意進入施工現場,施工人員應自覺遵守安全法規,不得嘻鬧或酒后上班作業,如因作業必須臨時拆除或變動安全防護設施時,必須經施工負責人同意,并采取相應的措施,作業完后應立即恢復。
4、基礎施工應做好排水作業,在同一邊挖一條排水溝,隔10m設置1個集水坑,下雨或地下水位高時將水抽掉,防止基坑邊坡被水泡軟而造成塌方事故,抽水設備必須配備漏電保護器及保護接零
5、根據現場施工條件,在兩條基坑中間搭設好臨時腳手架,架板擱置應牢固穩定,不得擱置在松土層上;跳板上積土要及時清理,水平坡度不大于5%并設有護欄。
6、材料堆放應距基坑(槽)邊緣2.5m以外,各種施工機械之間應有一定的安全距離,機械操作者應持證上崗,土方開挖應由專業隊伍承擔施工。
7、如果夜間加班,應根據需要提供足夠的照明設施,線路架設應符合規范要求,架空線路最低處與地面的垂直距離在機動車道處不得低于6m,在非機動車道處不得低于4m,在危險地段應設置紅燈警示和警示牌。
8、在距離基坑(槽)邊1.5m處,四周用腳手架鋼管埋地深50cm作立桿,立桿間距為2m,水平橫桿設三道:18cm高設一道,60cm高設一道,110cm高再設一道,外圍用密目式安全立網封閉,以防止小物體等掉入基坑(槽)內傷人。
9、在休息時或一個班工作完畢之后,不應在基坑(槽)內逗留,施工過程中應經常對邊坡進行檢查和觀測。如發現邊坡有裂紋或掉土可能發生塌方跡象時,應快速通知作業人員離開,待處理完后方可繼續施工。
10、配備若干大號的槽形鋼(在邊坡可能會塌方時使用),將其中一端削成尖形,長度應大于3m,必要時在邊坡底腳打入1m深,外露2m進行支護。
11、在基礎施工過程中,回填土完成以前,每天應有專人在現場負責監護邊坡和支護結構,并借助儀器進行科學的觀測并做好
12、挖掘機作業應注意的事項:
?、?、挖掘機斗臂工作時,臂下嚴禁站人。
?、?、操作中,進鏟不應過深,提斗不應猛。
?、?、行駛時,臂桿應與履帶平行,要制動住回轉機構,鏟斗離地1米左右,上、下坡時,坡度不應超過20度。
?、?、裝運挖掘機時,嚴禁在跳板上轉向和無故停車,上車后應剎住各制動器,放好臂桿和鏟斗。
篇3:專業性較強危險性較大工程專項安全施工設計:基坑支護
專業性較強、危險性較大工程專項安全施工設計:基坑支護
?。ㄒ唬?、基坑支護設計和施工方案
?、?、基坑支護設計:
1、工程概況:
本工程的基坑深度,即場地表面至基坑底面的深度為3.5m,根據地質斟察資料報告得知:基坑的上表層土質為雜填土,中、下層為粘性土,有少量的地下水。本基礎土方采用機械在坑底開挖,配以人工修整的施工方法。
2、選擇支護型式:
依據以上已知條件和場地周圍的環境情況,本工程的支護結構型式選用水泥土墻的方式進行基坑的支護。
3、確定基坑側壁重要性系數(r0):
經初步分析,如果支護結構破壞、土體失穩或過大變形則對基坑周邊環境及地下結構施工影響一般,所以安全等級設定為二級,那么,基坑側壁重要性系數r0=1.00。
4、水泥土墻嵌固深度(hd)的計算:
嵌固深度設計值按下式確定:
hd=1.1h0
由于h0=n0.h
式中n0---嵌固深度系數取0.3
已知h=5.5m則:h0=n0.h=0.3×5.5=1.65m
那么,hd=1.1h0=1.1×1.65=1.82m
因為hd<0.4h
1.82m<0.4×5.5m
1.82m<2.2m
所以hd取2.2m(依據JGJ120-99之5.1.3條規定)
5、水泥土墻的墻體厚度(b)計算:
因為水泥土墻底部位于粘性土層中,所以墻體厚度設計值按下列經驗公式確定:
b≥√2(1.2r0.ha.∑Eai-hp∑Epj)/rcs(h+hd)
≥√2(1.3×1×2×8270-1.5×5820)/2400×(5.5+2.2)
≥2.1m
因為:b<0.4h
2.1m<2.2m
所以:b取2.2m (依據JGJ120-99之5.2.1條規定)
6、正截面承載力驗算:
?、賶簯︱炈悖?/p>
驗算公式:1.25r0.rcs.z+M/W≤fcs
式中:M=1.25r0.MC
=1.25×1×8250
=10000N.m
查《簡明建筑結構設計手冊》得:
W=8000N/mm2
代入驗算公式:得
1.25×1×2400×2.5+10000/8000≤150
即:120N/mm2≤150N/mm2滿足要求。
?、诶瓚︱炈悖?/p>
驗算公式:
M/W-rcs.z≤0.06fcs
即:10000/8000-2400×2.5≤0.06×150
得: 8.5≤9滿足要求。
7、結論:
本工程基坑采用水泥土墻支護型式,墻厚度設計為2.2m,嵌固深度設計為2.2m,經計算此支護方法能使基坑土壁安全,在外力(荷載)的作用下不會產生裂縫、變形和塌方。
8、水泥土墻的構造要求:
?、?、本工程的水泥土墻采用格柵布置,水泥土的置換率為0.65,格柵長寬比為1.5。
?、?、水泥土樁與樁之間的有效搭接寬度為200mm。
?、?、萬一變形不能滿足要求時,則采用基坑內側土體加固或水泥土墻插筋加混凝土面板及加大嵌固深度等措施。
9、水泥土墻的技術措施:
?、?、水泥土墻應采取切割搭接法施工。應在前樁水泥土尚未固化時進行后序搭接樁施工。施工開始和結束的頭尾搭接處,應采取加強措施,消除搭接溝縫。
?、?、深層攪拌水泥土墻施工前,應進行成樁工藝及水泥摻入量或水泥漿的配合比試驗,以確定相應的水泥摻入比或水泥漿水灰比,漿噴深層攪
?、?、拌的水泥摻入量宜為被加固土重度的15%-18%;粉噴深層攪拌的水泥摻入量宜為被加固土重度的13%-16%。
?、?、高壓噴射注漿施工前,應通過試噴試驗,確定不同土層旋噴固結體的最小直徑、高壓噴射施工技術參數等。高壓噴射水泥水灰比宜為1.0-1.5。
?、?、深層攪拌樁和高壓噴射樁水泥土墻的樁位偏差不應大于50mm,垂直度偏差不宜大于0.5%。
?、?、當設置插筋時樁身插筋應在樁頂攪拌完成后及時進行。插筋材料、插入長度和出露長度等均應按構造要求確定。
?、?、高壓噴射注漿應按試噴確定的技術參數施工,切割搭接寬度應符合下列規定:
A、旋噴固結體不宜小于150mm;
B、擺噴固結體不宜小于150mm;
C、定噴固結體不宜小于200mm。
D、水泥土樁應在施工后一周內進行開挖檢查或采用鉆孔取芯等手段檢查成樁質量,若不符合設計要求應及時調整施工工藝。
E、水泥土墻應在設計開挖齡期采用鉆芯法檢測墻身完整性,鉆芯數量不宜少于總樁數的2%,且不應少于5根;并應根據設計要求取樣進行單軸抗壓強度試驗。
10、基坑施工的安全技術要求:
?、?、基坑施工時,坑邊堆土的高度不得超過1.5m,堆土距離基邊應大于1.2m。多臺機械同時開挖時,機械間的間距應有10m。
?、?、應從上而下分層進行,禁止采用挖空底腳的操作方法。在溝、坑邊堆放泥土、材料至少要距邊沿1.2m以上,高度不超過1.5m。
?、?、人工修整土方時,作業人員的橫向間距應大于2m,縱向間距應大于3m。應設置人員上、下的專用通道并有防滑措施。
?、?、開挖深度超過2m時,基坑臨邊應有防護欄桿。陰天光線不足時或夜間加班應設置足夠的照明。
?、?、基坑邊界周圍地面應設排水溝,且應避免漏水、滲水進入坑內?;又苓厙澜沿摵?。軟土基坑必須分層均衡開挖,層高不宜超過1m。
?、?、基坑開挖過程中,應采取措施防止碰撞支護結構、工程樁或擾動基底原狀土。
?、?、發生異常情況時,應立即停止挖土,并應立即查清原因和采取措施,方能繼續挖土。
?、?、開挖至坑底標高后坑底應及時滿封閉并進行基礎工程施工。
?、?、基坑土方開挖過程中及基礎施工過程中,應對支護結構、周圍建筑物、地下管線和土體等進行監控并做好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