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GS內審員培訓教程(5)
第五章
現場的稽核活動
1. 收集與驗證資訊
1.1 稽核期間,由稽核員取得并驗證的資訊可考量為“稽核證據”
稽核員獲得資訊之對象:
-人員
-流程
-設備、工具、材料
-文件
-環境
1.2取得資訊之方法
-訪談
-觀察各項活動及工作環境
-文件例如政策、目標、計劃、程序書、工作指導書、執照、規格、圖面、合約、訂單
-記錄例如檢驗記錄、會議記錄、客戶抱怨及其他外部利益團體連絡資訊、稽核
執告、監控計劃與量測結果
-資料整合、分析與績效指標
-相關流程監控與量測記錄
-其他報告來源,例如客戶回饋、外部報告與供應商評估資料
-電腦資料庫與網路
資訊應參考相關功能、活動與流程介面以取得
1.3 藉由各項證據,一步步追蹤活動以取得資訊稱為“稽核軌跡”這些軌跡應考量流程輸入、輸出及介面間的“水平”與“垂直”稽核。
1.4 稽核證據應被指明、文件化及記錄
1.5 稽核證據通常只是稽核之抽樣代表,在有限的時間與資源下執行的稽核,稽核結論應考量其不確定度。
2. 執行稽核
2.1 稽核員應采取正面、專業與建設性的心態,為達成此要點,受稽核人員應嘗試去合作、開放與誠實的面對稽核員。
2.2 為達成此一目的,稽核員應:
1.首先和區域代表會面
2.和執行工作者面談
3.說明拜訪目的
4.冷靜、禮貌與放松心情
5.不以教訓口吻,態度平和
6.說明清楚、謹慎
訪談是一種取得資訊的重要方法,應依訪談人員情況考量以下:
-與不同層級與功能人員訪談,特別是執行業務活動之人員
-盡可能在正常工作時間、地點執行訪談
-訪談前需讓對象輕松
-應向訪談人員解釋理由及任何訪談記錄
-訪談通常要求人員描述其工作
-可行時,總結與發現應與面談人員確認
-應避免收導式的問題
-需向訪談人員感謝其配合
2.3 執行稽核時,稽核員應使用其感官,必須睜開眼睛與耳朵,稽核員應檢查客觀證據及詢問“開放性”的問題,他們可以參照其查核表及作筆記。
當稽核中發現缺失時,應考慮對系統整體的沖擊程度及現場或制程的實際狀況。
3. 問話技巧
有六個字對稽核員相當重要,那就是:
-如何
-何處
-何時
-什么
-為何
-誰
稽核員應詢問有效開放問題以引出資訊
4. 掌握稽核
4.1 不要:
-偏離主題:
-被引導或誤導
-陷入泥淖
-讓被稽核者洞悉稽核的步伐
-假設或猜測
4.2 稽核員應掌握稽核。要
-準備妥當
-準時
-堅持被問者回答問題
-盡量少就話
-避免誤解
-問句清楚、簡潔
-有禮貌而冷靜
-給予稱贊
4.3稽核過程中,稽核員應有所準備及小心可能發生的情況。
例如:
-受稽核者態度強悍
-怕生的受稽核者
-人員不見
-文件遺失
-預先備好的樣本(永遠自己選擇)
-特例
-動之以情
當這些情況發生時,稽核同應牢記實地稽核的目的及意義,果敢、專業、公正地扮
演稽核角色。
篇2:物業公司內審員培訓班學習體會
物業公司內審員培訓班學習體會
有幸參加公司培訓部組織的為期兩天的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和ISO14001 環境管理體系內審員雙證培訓,自覺受益匪淺。在學習之前,對于這兩個管理體系概念比較模糊,以為這只是企業的一種認證資格需要,做一些表單而已,但通過學習,我深深體會到,質量管理體系和環境管理體系對于一個企業的發展、壯大的重要性,它是規范企業管理、質量的保證,不但為企業提供一個動態的管理標準,同時可以規范我們平時的工作,做到有目的、有計劃、有秩序和有依據,還可以對潛在的危機做出預警、控制和防止,管理過程環環相扣。
一、第一天學習的是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其中的八大原則:
以顧客為中心、領導作用、全員參與、過程方法、管理的系統方法、持續改進、基于事實的決策的方法及互利的供方關系。這八大原則是一個組織在質量管理的總體原則,這些原則需要通過具體的管理活動得以體現,以顧客為中心,提高顧客滿意度是質量管理的目的。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要求我們建立組織的管理目標,通過作業指導書分解任務細化到各層次崗位上,通過培訓和考核,使每個員工都明白自己的崗位要求,勝任崗位,發揮領導的作用,實行全員參與,做到有章可依、系統管理、關注過程、持續改進等一系列方法來達到讓顧客滿意的目的。
學習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以顧客為中心和持續改進。眾所周知,企業生產產品的服務對象是顧客,對于我們物業企業來說,我們的產品就是物業服務,業主享受的是我們提供的服務,服務滿意不滿意和費用的收繳存在關聯,顧客滿意,就是iso9001的質量管理標準所倡導的服務指導思想。業主是我們企業生存的基礎,我們把業主的滿意放在第一位,圍繞業主滿意通過走訪、溝通、問卷調查,了解業主需求,尋找自身服務中的不足加以改進,提高服務,通過PDCA循環持續改進增效的方法,直到讓顧客滿意,通過科學的管理,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和生存力。
二、第二天學習的是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通過學習了解到:
企業的環境管理體系是通過策劃、建立、實施直到獲得認證,是企業把對環境的管理納入企業管理的一部分,在實踐中通過改善環境管理體系,改善環境行為,并通過合理地節約資源和能源,使企業通過提高環境效益,促進經濟效益的提高,達到環境與經濟的協調發展。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作為我們物業企業,除了企業帶頭環保外,更重要的是要引導、帶動小區的業主提高環保意識,建立和諧的生態環境,保護地球從我做起。
通過兩天的學習,從理論上了解了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和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這需要通過不斷地實踐,從理論到實踐,不斷在工作中運用PDCA循環方法, 才能真正掌握這兩個管理體系的精髓,我將把學到的理論知識和自己的工作聯系起來,和公司一同成長。
篇3:物業公司ISO9001/ISO14001內審員培訓班學習心得
物業公司ISO9001/ISO14001內審員培訓班學習心得
本月本人有幸參加了由公司組織的ISO9001/ISO14001內審員雙證班。通過兩天的培訓,我對ISO9001/ISO14001管理體系的起源和發展,包括這些管理體系在企業管理中的重要性,都有了更多的認識。對它們的條文也有了更深層的理解,同時也學習到不少與之相關的內部審核方法和技巧,我的相關專業知識也有了進一步的提升。
講課中老師指出,內部審核是審過程不是審文件,不能有文件就算符合。內部審核必須按PDCA過程進行全面策劃,策劃審核方案,編制年度內部審核計劃和內部審核實施計劃。組成審核組,任命審核組長,聘任內部審核員。內審員根據審核計劃的分工編制檢查表,按計劃和檢查表實施現場審核,得出審核發現。
尋找客觀證據,出具不合格報告。內審組對體系的有效性、適宜性、符合性做出綜合評價并開具不合格報告,受審核方的管理者根據不合格進行原因分析制定糾正措施。審核組對糾正措施的實施效果進行跟蹤驗證,并編制內部審核報告,在內部審核報告中,對體系做出綜合評價找出存在的問題與下步需要改進的地方。
兩天的培訓也使我認識到,在這個瞬息萬變的社會,不論是企業還是個人,要想生存并得到發展,“變”是唯一不變的真理。那種傳統的、固定不變的管理模式已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需求了。為適應科學技術、經營環境日新月異的變化,企業的管理者必須不斷進行觀念創新、戰略創新、制度創新和市場創新。不僅僅是高層管理者要將之作為主要的管理職責,同時也要促進所有階層的管理人員都成為創新的實施者,為全體員工充分發揮創造才能建立新的管理機制,增強企業的團隊凝聚力,使企業在激烈的競爭中,逐漸凸現出其個性化的管理模式。
而所有以上這些“變”的過程,都必須依賴于ISO9001/ISO14001管理體系的建立和實施,并通過PDCA的管理模式不斷改進實施過程中的不足,才能不斷提升企業的綜合管理水平。
所以,建立和實施ISO9001/ISO14001管理體系,不僅是為了滿足客戶及其它相關要求,也是企業自身發展的需要。唯有不斷改變管理觀念,以戰略眼光高度重視這一發展趨勢,才能使企業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作為企業的員工,要想充分體現自身價值,唯有不斷學習新觀念,改變舊思想,做一個 “學習型”的員工,珍惜每一次學習和培訓的機會,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緊隨社會和企業發展的步伐,在工作中充分發揮個人才智,為社會和企業創造更多的效益,才能使自己的人生更有意義、更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