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工程應用手冊之標準工時
一,時間研究
?泰勒 1856-1915⊙以馬表測量為主。進行工作研究及尋求改進方式
⊙主張:花費工作時間最少者即是最佳之工作方法
?吉爾柏思:⊙研究操作者之動作,再去刪除,合并,重組,簡化等步驟。使方法最好。
⊙主張:能用最經濟有效的方法去完成工作,時間自然會減少。
二,標準工時
1,定義;在一定標準條件下,以一定的作業方法,由合格且受有良好訓練的作業員,以正常的速度完成某項作業所需的時間。
2,標準工時范圍
2.1工作條件:環境,設備,夾治具材料┈
2.2作業方法:加工方式,操作次序,操作動作,操作布置,姿勢┈
2.3作業員:合格,受完全訓練
2.4速度:正常速度
3,標準工時的維護
3.1標準工時方法的訓練及查核
3.2工作方法,作業條件,設備,材料等改變時之報告制度設計。
3.3標準工時之訴怨回饋調查及改訂。
3.4定期復查制度
4. 標準工時的結構
5. 標準工時公式
正常工時=觀測工時╳評比因素
標準工時=正常工時╳(1+放寬率)
=正常工時+寬放工時
6. 標準工時估算
三.標準工時之應用
1.能效管理:
⊙效率是對標準時間達成程度的指數,標準時間決定之后。管理人員必須督導作業員在標準時間內完成作業。
2.日程管理:制造部門依據標準時間計算出應生產的產品數量,安排人員設備的配置,日程計劃,生產管理等工作,以達成要求的數量。
3.人員成本計算:⊙標準時間計算的基本數據。
4.工作績效評估及獎金計算。
⊙實施獎工制度必須籍由標準時間來衡量工作績效,才能公平合理計算獎金。
5.設備能力:機器設備具有多少能力,必須依據標準工時來計算分析,以作為設備購買之依據,及來取適當之應變措施。
6.人員及負荷計算
⊙生產計劃擬定后,可依據標準時間計算所需之人工小時及所需人員,而目前機器設備具有多少能力。其負荷的情況都需依據標準工時來計算。
7.人機配合的計算
⊙依據標準時間,方可適當安排人員及機器的配置以減少人力的浪費。
8.生產線平衡的計算:⊙生產線上各工作站若配置不當,會造成瓶頸及過多閑置時間而造成浪費,需賴標準時間適當安排工作。
9.新產品的開發:⊙新產品的開發,可依據舊有產品單元標準時間來估算所需的成本。
10.工作方法的改善:⊙將各單元的標準時間予以計算出來,作為改善的叁數依據,同時可作為改善前后的比較。
11.外包價格的決定;
⊙依據標準時間所計算的人工成本,加上材料成本及制造費用,作外包成本的決定因素。
12.訂定產品價格的參數。
⊙標準工時可將產品一部分的成本計算出來,再加上其它因素,可作為產品價格的參數。
13.作業指導訓練的標準:⊙現場生產單的作業指導訓練中,標準工時是其各作業單元效率的依據。
14. 標準產能計算的依據;⊙依據各產品的標準工時,將每天的工作時間來計算各產品的標準產能。
15.人員計劃:⊙將標準工時所計算出的產能來安排人員,再將全廠的人員來排定計劃。
16.設備計劃:⊙透過標準工時及設備的產能,將整廠的設備作最佳的安排。
17.生產計劃進度安排:⊙依據標準工時來安排各產品的生產進度。
四:馬表測時
1.作業員的選
1.1平均作業員,操作具有一致性 工 選擇作業員并接近
1.2選擇條件 收集記錄有關資料
⊙受完備訓練,有意愿作好工作。 劃分單元
⊙熟習操作程序 初步決定觀測次數
⊙具有信心與合作精神。 評時評分
1.3溝通-現場主管及被觀測者 觀測次數是否足夠
取得合作。 去除異常值
1.4接近作業員 決定寬放數
⊙采取友誼態度 計算及預定標準時間
⊙給予發問機會
⊙鼓勵提供意見
⊙對其操作表示興趣
2.記錄有關資料
2.1理由:標準工時隨工作情況與方法而有變易,所以必須詳細記錄,以利日后叁考與查證。
2.2 記錄項目:
2.2.1產品名稱:圖樣,規格,零件
2.2.2制造程序與操作方法,進刀速度,深度,轉速。
2.2.3設備性能,工夾治具。
2.2.4材料規格。
2.2.5作業員等級,能力,性別,姓名。
2.2.6工作環境。如;溫,濕度,照明,噪音。
2.2.7工作現場布置
2.2.8研究案號,資料數,審核人,日期。
3.劃分單元
3.1意義:將工作過程作業劃分程數個由動作組成的部分。
3.2理由:
3.2.1便利確實記述
3.2.2明確作業方法細部以利檢討改善。
3.2.3建立標準工時之基本數據
3.2.4作業方法,條件改善或其它改變時,不必全部重測。
3.2.5可方便用到相同其它作業單元
3.2.6可補救各單元的速成度來均
3.2.7便于生產線平衡
3.2.8可將有效與無效時間分開
3.2.9將特單元個別處理
3.2.10使觀測時間更加精確
4.單元劃分規則
4.1適當的工作階次
4.2不影響精確規則,越短越好(0.33-0.04分)
4.3人力操作時間與機器操作時間分開。
4.4機器時間內與機器時間外之作業分開。
4.5 單元明確之起點,終點。(聲音,手臂,方向改變)。
4.6不變單元與可變單元分開。
4.7搬運物料時間與其它單分開。
4.8異常事態,外來單元予以別外記錄。
5.觀測次數
工作過程(時間) 觀測次數(次)
0.10(分鐘) 200
0.25 100
0.50 60
0.75 40
1.0 30
4-5 15
5-10.00 10
10.00-20.00 8
20.00-40.00 5
以上 3次
6.觀測作業員操作
位置 ⊙作業員后方數尺。宜易于觀察詳細確實位置
⊙不可與作業員談話
事項 ⊙操作情況,操作馬表,觀察讀數
⊙記錄每一單元結束時間?!褜ψ鳂I員評比。
7.測時注意事項
7.1合格測時人員
7.2設備,工具,材料,安全,工藝等到已達到合適狀況
7.3工作方法確認
7.4組長,操作員之支持與合作
7.5合適之測時對象
7.6避免督忖人員在場及秘密測時。
7.7注意操作人員之故意戲弄。
8. 評比
8.1將實際觀測時間調整至正常作業員正常作業所需工作時間,亦即,
觀測時間╳評比=正常時間。
8.2調整原因:不一定為合格者,不一定能保持正常速度。
8.3正常速度為100%之標準。
8.4 52張撲克牌分成四堆,每堆距離6″,需0.5分.
8.5成年男子在平坦路上,3英哩/小時之行走速度(及30秒40米)
8.6影片訓練,現場觀測。
9.西屋評比法
9.1.1熟練度度。
9.1.2努力度
9.1.3工作環境
9.1.4一致性;
將以上四項因素評比相加為評比系數。
正常工時=觀測工時╳(1+評比系數)
熟練度 努力度 工作環境 一致性
超佳 A1 +0.15 超佳 A1 +0.13 超佳 A +0.06 超佳 A +0.04
A2 +0.13 A2 +0.12
優 B1 +0.11 優 B1 +0.10 優 B +0.04 優 B +0.03
B2 +0.06 B2 +0.06
良 C1 +0.05 良 C1 +0.05 良 C +0.02 良 C +0.01
C2 +0.02 C2 +0.02
平均 D 0.00 平均 D 0.00 平均 D 0.00 平均 D 0.00
可 E1 -0.05 可 E1 -0.04 可 E -0.03 可 E -0.02
E2 -0.10 E2 -0.08
欠佳 F1 -0.16 欠佳 F1 -0.12 欠佳 F -0.07 欠佳 F -0.04
F2 -0.22 F2 -0.17
10.各項評比因素 熟悉度評價
◇超佳 ⊙有高度的技術 ⊙動作極為迅圓滑 ⊙動作有如機器作業 ⊙其熟練顯然為全體作業員之冠。
◇優 ⊙對所擔任的工作有高度的適應性 ⊙能夠正確的工作而無須檢核。 ⊙工作順序相當正確 ⊙十分有效地使用機器設備
⊙動作很快且正確 ⊙動作有韻律。
◇良 ⊙能夠擔任高度的品質工作 ⊙可以指導訓練低熟練度的作業員工 ⊙非常熟練?!褞缀醪恍枰邮芏綄е?⊙完全不猶豫劇⊙以相當穩健的速度工作 ⊙運輸和相當迅速。
◇平均 ⊙對工作具有信心 ⊙運輸和速成度稍微稍慢
⊙對工作熟悉。 ⊙能夠隨心應手。 ⊙工作成績十分良好。
◇可 ⊙對機器設備的用法相當熟手?!汛笾驴梢允孪扔媱澒ぷ?。 ⊙對工作未具完全的信心?!巡贿m于長時間的工作?!雅紶柊l生失敗或浪費?!淹ǔ2粫兴q豫。
◇欠佳 ⊙不能隨心應手?!褎幼黠@得笨手笨腳?!褜ぷ饔歇q豫。 ⊙經常失敗?!褯]有信心。
努力度評價
◇超佳 ⊙幾乎忽略健康而很賣力工作。
⊙這種工作速度不能持續一整天。
◇優 ⊙顯然地運輸和很快?!压ぷ鞣椒ê苡邢到y。
⊙各個動作均甚熟練。 對工作改善有熱心。
◇良 ⊙工作很有韻律?!押苌贂r間的浪費?!褜ぷ饔信d趣且負責。
⊙工作場所整理得井井有條?!咽褂眠m當的工具。
◇平均 ⊙顯得有些保守?!央m然接受建義,但不實施。
⊙工作上有良好的安排?!延勺约褐贫ㄓ媱?。
⊙根據良好的工作方法進行工作。
◇可 ⊙勉強接受建議?!压ぷ黠@得注意力不集中?!咽艿缴畈徽5挠绊??!压ぷ魃铒@得不太適應?!延行┻^分仔細工作。
◇欠佳 ⊙時間的浪費頗多?!褜ぷ魅狈εd趣?!压ぷ黠@得遲緩懶散。 ⊙有多余的動作?!压ぷ鲌鏊鶃y。 ⊙使用不適當的工具。
⊙太過分地仔細工作。
工作環境評價
◇評價基礎依據各廠而異。
◇通常測時工作環境不良時,應先中止測試,待改善完成后再測。
一致性
◇異常排除,則可免一致性的評價。
12.去除異常值。
13.計算:⊙判定異?;鶞??!褎h除異常數據。
14.寬放。一般工廠寬放:
作業寬放(3-5%)。更換工具,住由,清掃,等不可避免支持寬放。
疲勞寬放: 特重30% 重作業20% 中作業20% 輕作業10%
生理寬放:(3-5)上廁,拭汗,飲水等。
管理寬放:(3-5%)待料,待搬運等;可避免。
篇2:CFRP布加固修復橋梁工程應用闡述
CFRP布加固修復橋梁工程應用的闡述
CFRP布加固修復橋梁工程應用
概要:CFRP布具有高抗拉強度和高彈模,是加固修復橋梁工程的一種新型材料。結合蘇南地區某橋梁加固修復工程,闡述了CFRP布的性能及其施工工藝,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粘貼碳纖維復合材料技術是加固修復橋梁工程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廣應用。
1引言
碳纖維增強塑料(CFRP)加固修復混凝土結構技術研究在美、日等發達國家開展較早,始于80年代。我國是在90年代中后期(1996~1997年)正式開始對碳纖維增強塑料加固修復土木建筑結構進行研究的,并于1998年開始了實際的工程應用。但從國內近年來的應用情況來看,應用于橋梁工程的項目數量遠少于工業與民用建筑物的項目數量。
2工程簡介
江蘇省蘇南地區某大橋,橋梁全長416.44m,寬26m,中央分隔帶3.0m,行車道寬2*10.75m,為雙幅單向車道分離式橋梁。其中主橋為(42.5+
65.0+42.5)m的三跨懸臂施工變截面預應力混凝土連續箱染,單箱單室大懸臂,頂寬12.50m,底寬6.50m,兩側懸臂長3.0m,頂板設2%的單向橫坡,底板水平。中跨跨中中心梁高2.om,根部中心梁高4.5m,梁底曲線在跨中9m段為等截面,然后按二次拋物線漸變到支點。箱梁為三向預應力結構,縱向采用低松弛5—7φ5的預應力鋼絞線,橫向為24φ5的預應力高強鋼絲,豎向為18φ5的預應力高強鋼絲。
該橋于1996年12月建成并運營通車。于20**年2月對該橋現場調查發現箱梁裂縫共有362條,除較多的腹板裂縫外,在中跨底板跨中部位還有呈橫橋向開展的裂縫,其中最大裂縫寬度達1.1mm。為此需要對腹板裂縫處進行抗剪加固處理外,還需對中跨底板跨中部位進行抗彎加固修復。
3加固方案的選定
由于該橋主跨位于河道中,且施工過程中不能斷航,故對箱梁主跨底板跨中部位的抗彎加固修復工作帶來了較大的困難。在加固方案選擇中,曾提出箱內采用體外預應力和箱外粘貼鋼板的綜合加固方案,但是考慮到箱外粘貼鋼板,首先在河道中箱梁底板底面處鋼板錨栓孔的鉆跟以及具有一定自重的鋼板粘貼施工存在一定的困難,而且增加了結構自重;其次還要考慮鋼板的防腐方案;再次由于鋼板具有一定的厚度,在底板跨中部位粘貼鋼板后,在底板底面凸出一塊,影響美觀,并降低橋下通航凈空高度。經比較最后確定采用箱內體外預應力和箱外粘貼碳纖維布的加固方案。碳纖維布具有很高的抗拉強度,是普通鋼材的l0~15倍,彈性模量稍高于鋼材,是普通鋼材的1.1~2.4倍,因而比較適合橋梁的抗彎加固。
本橋箱外碳纖維布粘貼采用2層單向碳纖維布。纖維方向與箱梁底板縱軸向一致,碳纖維布是采用單位面積質量為300g/m2,厚度0.167mm,寬度為50cm的碳纖維條布。箱梁主跨底板碳纖維布加固長度為跨中部位15.1m,寬度為整個底板寬度。碳纖維布縱橋向搭接長度不小于20cm,橫橋向搭接長度不小于5cm,并要求縱橋向碳纖維布搭接接頭互相錯開不能在同一截面上。
4碳纖維布粘貼施工工藝
為了得到良好的粘貼效果,應先對箱梁底板粘貼區域的混凝土表面進行十丁磨處理,清除其表面的浮漿和疏松混凝土以及油污等雜質,直至完全露出混凝土結構新面,并用壓縮空氣吹除浮塵,確?;炷帘砻娓蓛舨⒈3指稍?。然后用滾筒刷將底層樹脂均勻涂抹于混凝土表面,并使底層樹脂有足夠的數量和時間使其滲透進原混凝土內2~3mm,增強混凝土表層,提高混凝土與找平材料界面的粘結強度。由于原箱梁底板混凝土施工質量較差,表面凹凸不平。必須在涂刷底層樹脂后進行找平處理。找平材料要求具有良好的施工性能與觸變性能。由于找平材料在固化和溫度變化時都會產生收縮,這樣有可能在膠層內產生內應力,從而降低粘結強度,影響粘結質量的穩定性,甚至導致破壞。為此在找平材料中加入滑石粉填料以降低其收縮,其重量比例為2:l(找平樹脂:滑石粉)。用找平混合材料對箱梁底板混凝土表面的凹陷部位進行填補平整,且不應有楞角,待其干燥后即可進行碳纖維布的粘貼。在粘貼時,先將配制好的浸漬樹脂均勻涂抹于所要粘貼的部位,然后將事先裁剪好的碳纖維祁用人工粘貼上去,先輕壓使其平整,最后用滾筒沿纖維方向多次滾壓,擠除氣泡,并使浸漬樹脂充分浸透碳纖維布。在滾壓時不得損傷碳纖維布。第1層碳纖維布浸漬樹脂固化后,用手指按壓碳纖維布表面的方法檢查第1層碳纖維布粘貼質量,如發現有氣泡,用小刀片順纖維方向切開,灌膠并加以壓平,使其與混凝土面密貼。待第1層碳纖維布表面浸漬樹脂干燥并檢查合格后,再進行第2層的碳纖維布的粘貼,并在其表面均勻涂抹I層浸漬樹脂
5結語
(1)碳纖維布具有高抗拉強度和高彈模,用于橋梁抗彎加固,能達到粘貼鋼板的同樣加固效果,且其結構未增加自重。
(2)碳纖維布重量輕,本橋使用的碳纖維布每平方米僅300g,施工時不需大型設備,施工簡便.尤其在通航的河道中施工,充分顯示其優越性
(3)碳纖維布很薄,本橋使用的碳纖維布厚度為0.167mm,即使粘貼了2層.其總厚度也不超過o.5mm,與粘貼鋼板相比外表輕巧美觀,且不影響橋下通航凈空高度。
(4)由于箱梁外加固使用的碳纖維布及其配套樹脂具有耐酸、堿、鹽和大氣環境腐蝕等性能,不會像鋼板材料那樣會銹蝕,因而具有良好的耐久性。
(5)應加快CFRP加固修復混凝土結構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的標準化工作,使其健康、快速地發展。
篇3:酒店建筑工程應用新技術保證工程質量主要措施
酒店建筑工程應用"新技術"保證工程質量的主要措施
一、鋼筋錐螺紋連接
1、要有嚴格質量管理的專業隊伍
錐螺紋加工設備雖然較為簡單,但一定要選好專業施工隊伍,對工人要加強培訓,加強質檢人員抽檢。
2、嚴格控制絲頭現場加工質量
鋼筋絲頭的現場加工質量直接影響接頭的強度與變形性能。要求嚴格按照《鋼筋錐螺紋接頭技術規程》進行加工。
此外,當錐螺紋錐度不準確時,插入卡規的深度也可能被大端直徑或小端直徑所限定。由此可見,鋼筋錐螺紋絲頭的質量控制有一定難度,需要有經驗的技術人員進行嚴格把關。
3、錐螺紋連接套筒質量控制
錐螺紋連接套筒同樣是影響接頭強度的重要因素,除了材質應進行嚴格控制外,必須由有豐富經驗的工廠集中生產才能保證質量,錐螺紋套筒的質量同樣存在著錐螺紋檢驗上的困難。
4、保證必要的扭緊力矩值
錐螺紋連接的特點是利用螺紋錐度越擰越緊?!朵摻铄F螺紋接頭技術規程》要求連接鋼筋時,應對正軸線將鋼筋擰入連接套,然后用力矩扳手擰緊。
5、加強現場質檢和施工管理
《鋼筋錐螺紋接頭技術規程》中規定,對接頭的每一驗收批,應在工程結構中隨機截取3個試件作單向拉伸實驗,按設計要求的接頭性能等級進行檢驗與評定。此外現場安裝檢查應注意外露絲扣是否屬正常狀況,工程中經常發現規格不同的鋼筋和連接套相互混用,嚴重影響質量,這種情況通??蓮耐饴督z扣反?,F象中予以判斷。
二、聚胺脂涂膜防水
1、基面處理將基面泥土,浮塵等清除干凈。低凹破損處修平,基面一定要平整。
2、把A料、B料按比例混合攪拌均勻后即可使用。
3、涂抹涂料使用前將涂料攪拌均勻,然后用橡膠刮板涂刷在基層面上,涂膜厚度1.5~2mm。分二次涂刷,每涂間隔時間6~16小時(具體視涂膜固化情況而定)涂刷是時應防止堆料,每次涂刷不應超過1.5mm。
4、每涂實干后應作施工質量檢查??词欠衤┩?、起鼓、破損等,若出現上述現象應給予及時修補。避免在雪雨天施工。
5、施工溫度5~35℃ 以上可用水稍作稀釋后施工。質量不受影響。
三、附著式腳手架
1、架體所用材料,應符合扣件式鋼管腳手架的規定。搭設時,立桿橫距為0.9~1.0m,立桿縱距不大于1.5m,欄桿高度要≥1.5m,架體支承點設置的水平間距(架體跨度)不應大于8.0m。位于附著支承點左右之外的懸挑長度:當為兩端對稱懸出時不得大于2.0m;單面懸出時不得大于1.0m;位于附著支承點以上懸出的高度不得大于4.5m,當必須超出上述懸出長度時,必須采取相應措施加以保證。架體的高度則應滿足附著升降腳手架的附著支承和抗傾覆能力的要求,且架體全高與支承跨度的乘積不應大于110m2。
2、當腳手架在升降工況時,其上、下附著支承點的間距不得大于樓層高度,也不小于1.8m;在使用工況時,當采用架體直接附著構造時,豎向相臨附著支承點的間距不得大于樓層高度及4.5m;若采用導軌附著構造時,架體與導軌之間不得大于樓層高度及3.6m。架體與導軌之間的附著點和導軌與建筑結構之間的附著點,應注意不得交匯在一點進行計算。附著支承本身的構造應同時滿足在兩種工況下,在最不利受力情況下的支承和抗傾覆的要求。當附著支承使用螺栓與建筑物連接時,必須采用梯型螺紋的螺栓。
3、架體的承力桁架,應采用焊接或螺栓連接的軸向拼裝桁架,并應向定型化、工具化方向發展。內外相鄰兩榀承力桁架的上下弦,兩端應設置連接可靠的水平剪刀撐,上部架體的立桿應與承力桁架的上弦節點進行可靠的連接,且不得懸空。整個架體的外側從底部承力桁架的下弦開始,從下到上均應設立剪刀撐。凡剪刀撐與立桿、縱向水平桿的交叉處均應用扣件扣牢。架體外側和架體在升降狀態下的開口端,要采用密目式安全網(每1cm2面積上下不小于20目)圍擋。架體與工程結構外表面之間和架體之間的間隙,要有防止材料墜落的措施。另外,當腳手架在升降時,由于要通過塔吊、電梯等的附著裝置,且必須拆卸腳手架架體的部分桿件,應采用相應的加固措施,來保證架體的整體穩定。
4、提升機具優先采用重心吊,即應設在支承在縱向承力桁架的橫向剛架中心,其吊點應設在架體的重心,并將提升機具懸掛于架體上部的橫吊梁上,橫吊梁則固定在建筑結構上或導軌柱上,縱向承力桁架支座中心的底部設置提升座,提升機具的吊鉤則懸掛在提升座的吊索上,將架體兜底進行升降運動。若采用偏心吊時,提升座應與偏心吊點進行剛性連接,且必須具有足夠的剛度和強度。設于架體的防傾、防墜裝置和其他設備,必須固定在架體的靠墻一側,其設置部位應具有加強的構造措施。
5、在多風地區或風季使用附著升降腳手架時,除在架體下側應設置抵抗風載上翻力的拉結裝置外,并從架體底部每隔3.6m在里外兩縱向水平桿之間,于立桿節點處,沿縱向設置水平之字形斜桿,以抵抗水平風力。
6、架體外側禁止設置用于吊物等增加傾覆力矩的裝置。若需設置與作業層相連或有公用桿件的接料平臺時,必須在構造上采用自成系統的懸挑、斜撐(拉)構造,嚴禁對架體產生傾覆力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