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成本管理工作手冊:質量成本管理
7、項目質量成本管理細則
今天的質量就是明天的市場,各建筑企業必須以質量求生存,向質量要效益。實施質量成本管理,就是通過事先對工程質量采取各種有針對性的預防措施,加強施工過程的中間控制,確保以優良的質量滿足業主的需求,并相應降低產品總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同時也為評定質量體系的有效性、評價質量管理效果、為質量考核和質量獎勵提供依據。
7.1 “質量成本”定義和組成
7.1.1 質量成本定義
質量成本是指為保證滿意的質量而產生的費用以及沒有達到滿意的質量而發生的損失。它是構成企業生產總成本的一個組成部分。
7.1.2 質量成本的組成
7.1.2.1 質量成本的內容可分為兩大方面,即有效質量成本和無效質量成本。有效質量成本是指企業必要的、經常性發生的保證費用。它包括預防成本和鑒定成本;無效質量成本是指企業施工過程中不應發生的、屬于偶發性因素的內外部損失費用。它包括內部損失成本和外部損失成本。
7.1.2.2 企業的有效質量成本是為了預防和減少無效質量成本的發生,確保產品質量達到國家標準規定的要求,列有專項費用且其費用較為固定,而無效質量成本是對企業質量成本影響很大的損失成本,故應通過核算分析,實施重點控制。
質量成本組成
7.2 質量成本管理職責
7.2.1 質量成本管理的實施要在公司現有成本核算體系的基礎上進行,在主管經理和總工程師、總會計師的領導下,由質量保證部總負責,財務部門配合,采取以統計核算為主,會計核算相結合的方式,按質量成本項目中規定的核算費用科目劃定配合部門,開展無效質量成本統計核算工作,做到分工明確,職責分明,確保此項工作的正常開展。
7.2.2 質量成本的主要管理部門:
7.2.2.1 質量保證部是無效質量成本的的歸口管理與統計分析部門。
7.2.2.2 財務部是無效質量成本的歸口核算、匯總部門。
7.2.2.3 項目經理部是內部損失質量成本管理實施與核算的主體。
7.2.2.4 用戶服務部是外部損失質量成本管理實施與核算的主體。
7.3 質量成本管理流程
7.3.1 質量成本管理流程(見附件5“質量成本管理流程圖”)
7.3.2 質量成本采用以統計核算為主,會計核算為輔的方法。
質量費用與會計核算科目的對應關系
質量費用
生產成本 相關
項目 細目 項目 細目 部門
內部損失 1.返修損失費
2.停工損失費
3.其他內部損失費 項目
制造
成本 耗用的人、材、機 項目、質量保證部
及財務部 統計核算
外部損失 1.保修費
2.賠償費
3.申訴費 竣工項目 耗用的人、材、機 用戶服務部、財務部 會計核算
7.3.3 質量成本核算的時間
7.3.3.1 項目經理部每季度進行一次質量成本的統計匯總,填寫“項目(內部損失)質量成本統計報表”(見附件1)于每季后20日上報公司財務部。公司財務部每季度要編制“項目(外部損失)質量成本統計報表”(見附件2),用戶服務部事先要向財務部提供竣工工程保修結算單。
7.3.3.2 公司財務部每季度進行一次質量成本匯總工作,并將“季年度質量成本統計匯總報表”(見附件3)于每季后30日前送質量保證部。
7.3.3.3 公司用戶服務部每季度進行一次外部損失成本的統計及分析工作,填寫“保修質量成本統計表”(見附件4),于每季后30日前送質量保證部。
7.3.3.4 質量保證部每季度進行一次質量成本的綜合分析,并于收到匯總資料后10日內做出質量成本綜合分析報告和質量改進措施。
7.4 質量成本的分析
質量成本分析是質量成本管理的重點環節。質量保證部根據財務部門提供的質量成本統計數據進行分析,并針對公司項目的施工特點對內部損失成本進行重點分析。分析的內容應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7.4.1 質量成本總額分析
7.4.2 (內、外部損失)質量成本與項目預算制造成本之比率(%)
7.4.3 質量成本總額與項目預算制造成本的比率(%)
7.4.4 項目各分包的質量成本與工程質量成本總額費用之比率(%)
經過分析,找出在工程質量上存在的主要問題和管理上的薄弱環節,提出需要改進的措施并向領導和項目提供信息資料和建議,以便對存在的質量問題作出正確的處理決策,以達到提高質量、降低成本、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目的。
項目結合每半年一次的經濟活動分析會的同時召開質量成本專題分析會。
7.5 質量成本的控制
根據目前項目主要實行大包及勞務分包的施工形式,對項目各個分包的質量成本統計分析,采取不同的控制程序:
7.5.1 實行工程分包即包工包料
7.5.1.1 主要材料由我方提供者,因質量問題造成的材料超耗應在結算時抵扣。
7.5.1.2 分包決算時由項目會同質量保證部依據質量評定結果,按照分包合同的有關條款予以相應的處理。
7.5.1.3 工程竣工保修結束后,分包保修金的結算應按照用戶服務部提供的外部損失費用予以扣除。
7.5.2 實行勞務分包工程:
7.5.2.1 在勞務分包結算時,項目應嚴格按定額量予以結算,防止因質量返工造成超定額人工費的發生,并扣除各分包商由于質量原因所超耗的材料費。
7.5.2.2 針對項目施工中各分包、在施工之間交叉施工的特點,在合同中規定對勞務分包結算應預留保修金。在施工過程中,項目應組織各分包對上道工序進行驗收,對質量問題由上道工序的分包商負責解決,避免因此而造成質量成本的增加。
7.5.2.3 分包保修金結算時,應由其承擔的保修成本予以抵扣。
注:附件1--項目(內部損失)質量成本統計報表
附件2--項目(外部損失)質量成本統計報表
附件3--年、季質量成本統計匯總報表
附件4--保修質量成本報表
附件5 --質量成本管理流程圖
篇2:E地產區域工程全成本管理操作手冊
E地產區域工程全成本管理操作手冊
一、目的
為了對項目工程成本實施有計劃、按程序管理,明確項目工程成本責任部門的職責范圍,規范成本控制步驟及方法,以期達到項目成本合理控制的目標,保證項目合理經濟效益,特制定本工程成本管理操作程序。
二、適用范圍
本程序適用于E地產E區域事業部下屬各公司開發建設的所有項目的工程成本管理工作。
三、定義
1. 工程成本包括項目的前期工程費、建安工程費、基礎設施工費(大、小市政)、配套設施費,統稱為四項費用。
2.本操作程序中所述各部門,均指各城市(項目)公司各對應部門。對于未獨立設立成本管理部的公司,其職責由事業部經濟合同部代替;對于未獨立設立設計管理部的,由事業部研發中心代替。
四、工程成本管理的基本原則
1、強調目標管理的原則:根據項目開發的不同階段,分別建立不同階段工程成本目標,并以前一階段的成本目標作為后一階段項目進展的成本控制依據。
2、強調統一管理、分類控制的原則:工程成本由事業部經濟合同部進行統一管理,依據各部門的部門職責進行分類控制。
3、強化全過程成本動態控制的原則:項目工程成本目標確定后,成本管理相關責任部門應隨項目開發進程,對項目實際發生成本進行動態跟蹤、統計、分析,及時發現、預警并糾正異常成本情況,確保項目成本控制在規定的范圍內。
4、強調成本管理目標嚴肅性的原則:最終成本目標一旦確認,原則上不允許超成本目標變更建設標準,如需變更,需經事業部總經理辦公會審批。
五、公司各部門在工程成本管理中的職責
1.事業部總經理辦公會
1)批準項目的工程成本控制目標;
2)批準工程成本管理制度;
3)審批單項成本目標超10%(含10%)以上、或雖單項成本目標不超10%(含10%)但對總成本目標的影響超過2%(含2%)以上、或雖單項成本目標對總成本目標的影響不超過2%但多項成本目標的總計已超總成本目標5%(含5%)以上的工程成本目標調整事項。
2.設計管理部
1)前期費用中的設計費用及與設計相關的咨詢費用的成本目標制定和控制的主責部門。
2)在項目的各階段及時制定設計費用及與設計相關的咨詢費用的成本目標,并提供給經濟合同部。并對所制定的成本目標進行動態跟蹤控制。
3)提供項目可研、投資分析、控規及方案設計、擴初設計、施工圖設計階段進行成本測算所需的技術資料。
4)組織進行項目建設標準、新技術應用、主要設備選型等性價比的評定工作的編制。
5)參考經濟合同部的成本控制建議指導設計單位進行限額設計。
3.經濟合同部職責
1)前期費用中的工程咨詢費的成本目標的編制和跟蹤控制的主責部門。
2)工程成本制度體系的建設和成本目標執行情況評價及成本管理信息化平臺建設的主責部門。
3)在項目建設的各階段對由其主責的各類成本內容進行成本目標的編制和動態跟蹤。
4)全面負責項目工程成本管理工作,組織編制、調整及匯總項目各階段工程成本目標;
5)負責編制及動態調整三階段設計(方案、擴初、施工圖)的工程成本測算,提出成本控制建議書;
6)負責項目所用材料設備的前期調研,協助設計管理部進行項目建設標準的編制。
7)對設計變更及現場簽證、工程業務指令的經濟性、合理性進行分析評審。
8)施工過程中反映成本的動態情況,對成本目標動態跟蹤分析、預警并提出糾偏建議。
9)按季編制各項目工程成本目標執行情況報告,提出成本預警及糾偏建議。
10)完成竣工后的項目成本數據庫建立、成本總結與評估工作。
4.工程管理部職責
1)項目建安工程費、前期費用中的臨時工程費、檢測費用成本目標的編制和跟蹤控制的主責部門。
2)現場簽證成本控制的主責部門。按月對現場簽證進行分類匯總及對形成原因進行分析后轉經濟合同部。
3)參與項目建設標準的制定,協助完成各階段成本目標的制定。
5.前期市政部職責
1)前期費用中報批報建費用的成本目標制定和控制的主責部門;
2)基礎設施(大、小市政)費用的成本目標控制的主責部門;
3)在項目的各階段及時制定報批報建費的成本目標,并提供給經濟合
同部。并對所制定的成本目標進行動態跟蹤控制。
6.營銷部職責
1)前期費用中售樓處、樣板間、圍擋等營銷類費用控制的主責部門。
2)負責組織項目定位,并根據項目定位參與編制項目建設標準。
3)負責項目產品銷售價格的調研和預測,為項目利潤目標及成本目標的建立提供依據。
7.客服部職責
1)物業相關費用、產權證件辦理、客戶維護等費用控制的主責部門。
2)在項目的各階段及時制定相關費用的成本目標,并提供給經濟合同部。并對所制定的成本目標進行動態跟蹤控制。
8.財務部職責
1)成本歸集及分攤原則的制定及稅務籌劃方案的主責部門;
2)負責確立項目利潤目標,為確立項目成本控制目標提供依據。
六、項目各階段工程成本目標的確立
1.項目可研階段"工程成本估算目標"的確立:
1)依據營銷部門提供的項目策劃方案及項目市場調研結果、設計管理部提供的項目建筑指標編制項目工程成本估算。
2)原則上,以后各階段的目標成本均應不應超過可研階段的工程成本估算目標。
3)工程成本估算目標確立后,經濟合同部應編制《方案設計成本控制建議書》用于指導項目方案階段設計。
2.項目方案設計階段"工程成本計劃目標"的確立:
1)工程成本計劃目標應依據已批準的工程成本估算目標編制;
2)設計中心應提供經批準的控制性規劃、方案設計和建筑設計思想、方案設計匯報成果;
3)經濟合同部依據設計中心提供的設計成果,以及進一步的市場調研結果組織編制"工程成本計劃目標"。
4)如工程成本計劃目標超出工程成本估算目標,須經項目總經理批準后方可作為下一階段的設計的成本控制依據。
5)"工程成本計劃目標"確立后,經濟合同部應編制《擴初設計成本控制建議書》用于指導擴初階段設計。
3.項目擴初設計階段"工程成本初步目標"的確立:
1)"工程成本初步目標"在擴初設計成果完成后,由經濟合同部組織在修正"工程成本計劃目標"的基礎上形成;
2)"工程成本初步目標"在確立前設計中心應組織成本、工程、市場營銷等相關部門編制項目產品建造標準,營銷部門應做好產品銷價預測,財務部應做好成本歸集及分配方案。
3)經濟合同部依據擴初設計成果及本條第2)款各部門提供的資料組織編制"工程成本初步目標"。
4)如工程成本初步目標超過了工程成本計劃目標,須報項目總經理批準,批準后的工程成本控制目標作為下一階段成本目標確立的控制依據。
5)經濟合同部在編制完"工程成本初步目標"后,應編制《施工圖設計階段成本控制建議書》,用于指導下一階段施工圖設計。
4.項目施工設計階段"工程成本控制目標"的確立:
1)施工圖設計完成30天內,經濟合同部應負責細化及修正成本初步目標并進行合理成本分配,形成項目最終的"工程成本控制目標"
2)如"工程成本控制目標"超出"工程成本初步控制目標",須報項目總經理審批。
最終的工程成本控制目標應報事業部總經理辦公會批準后執行。經批準后的工程成本控制目標作為工程實施成本控制依據。
3)經批準后的"工程成本控制目標"由各項目公司總經理簽發,報事業部經濟合同部備案。
七、項目工程成本控制方法和手段
1.限額設計
從方案設計開始,設計管理部應聯合經濟合同部對項目的關鍵性指標進行限額設計,具體指標包括如下:
1)鋼筋含量指標
2)砼含量指標
3)砌筑含量指標
4)建筑體形系數指標
5)窗墻比
6)低效資產(如學校、幼兒園、物業管理用房、人防工程)等設計指標
7)公共配套設施(地下室車庫、會所、商業、娛樂等)的建筑規模指標
2.方案比選
項目建筑方案確定以后,設計管理部應組織采購、工程、成本等相關部門對下列內容進行方案比選,選擇技術經濟指標最優方案后進行擴初及施工圖設計。
1)工程的結構方案;
2)土方平衡方案;
3)地基處理方案;
4)基礎形式選擇方案;
5)建筑內墻選擇方案
6)材料、設備類型選擇方案;
7)外立面選材搭配方案。
3.合理制訂項目實施規劃
在項目方案設計完成后,各項目總經理應組織參與工程項目的各部門,根據自己的業務范圍制訂項目實施規劃,用于指導并推動項目進展,控制項目周期成本。具體包括:
1)設計委托及進度控制規劃
2)項目合約規劃
3)項目資金使用規劃
4)項目招標、采購進度規劃
5)工程施工進度規劃
4.針對項目特點編制項目成本控制實施辦法
項目規劃開始,經濟合同部應組織設計、工程、采購等相關部門針對項目所在位置、具體特點、管理模式等不同,編制項目成本控制實施辦法,用于指導項目建設過程中的成本控制。成本控制實施辦法應包括以下內容:
1)項目成本控制實施的組織體系
2)項目成本控制的主要實施要點(包括控制的主要內容、控制手段及責任部門)
3)項目成本控制保障措施等
5.項目施工過程進行全面動態跟蹤及評估
在項目實施階段,依據已制定的項目成本目標,逐項跟蹤成本
目標執行情況,及時提出預警,按季編制成本動態分析報告,必要時提出成本目標調整方案。具體做法如下:
1)即時跟蹤設計變更及現場簽證,每月逐單計算造價影響額;
2)每月25日前,財務管理部將項目已付款情況匯總,并轉經濟合同部;
3)每月25日前,工程管理部將項目"甲供"材料情況匯總,并轉經濟合同部;
4)經濟合同部每月1日前形成上月項目成本執行情況報告。
5)必要時,在每季度初提出成本目標調整方案及原因分析
6.嚴格進行工程竣工結算的審核
實行二級審核制度,確??⒐そY算的合理性和真實性。
7.做好項目竣工后成本控制目標執行情況后評估
八、工程成本管理相關記錄文件
1.項目各階段工程成本目標表,具體包括:
1)《項目工程成本估算目標表》
2)《項目工程成本計劃目標表》
3)《項目工程成本初步目標表》
4)《項目工程成本控制目標表》
2.項目各階段成本控制建議書,具體包括:
1)《方案階段成本控制建議書》
2)《擴初階段成本控制建議書》
3)《施工圖階級成本控制建議》
3.限價設計及方案比選報告,具體包括:
1)《項目限額設計指標表》
2)《方案比選評估報告》
4.項目實施規劃,具體包括:
1)《設計委托及進度控制規劃表》
2)《項目合約及采購進度控制規劃表》
3)《項目資金使用規劃表》
4)《工程施工進度規劃表》
5.《項目成本控制實施辦法》
6.《各季度項目成本分析報告》
7.《項目竣工成本控制目標執行情況報告》
九、其它
1.本操作程序自下20**年4月15日起執行,如本操作程序的相關規定與各公司目已有制度相矛盾的,按本操作程序執行
2.本操作程序由事業部經濟合同部負責解釋和維護。
3.《工程成本目標編制模板》、《工程成本目標動態跟蹤模板》作為本制度的工具性支持文件。
篇3:CCA2102:《成本管理體系要求》標準解釋:成本管理手冊
CCA2102:20**《成本管理體系要求》標準解釋:成本管理手冊
標準條文
組織應編制、實施和保持成本管理手冊,成本管理手冊包括:
a)成本管理體系范圍,包括對本標準要求進行任何刪減的細節與合理性的闡述;
b)成本管理體系過程以及過程之間的相互關系和相互作用的描述;
c)對成本管理體系程序文件的引用。
注:由于本標準對建立成本管理體系程序文件提出了明確要求。因此,手冊中可引用程序文件,但不應包括程序的具體細節。
目的和意圖
本條款對成本管理手冊的內容提出了要求。其目的就是要求組織在成本管理手冊中闡明成本管理體系過程以及過程之間的相互關系和相互作用。
理解要點
●成本管理手冊的結構、詳略程度和格式的編排與組織的類型、規模及產品或過程的復雜程度及組織的文化和風格有關。
●組織應編制成本管理手冊,并實施和保持成本管理手冊所規定的成本管理體系。成本管理手冊包括:
a)成本管理體系范圍,包括對本標準要求進行任何刪減的細節與合理性的闡述;
組織所編制的成本管理手冊原則上應覆蓋本標準所要求的全部內容,當本標準要求在某些內容方面不適合組織的實際情況時,組織可以進行相應的刪減,但必須在手冊中注明任何刪減的細節與合理性。
b)成本管理體系過程以及過程之間的相互關系和相互作用的描述;
組織應對識別和建立的成本管理體系的過程以及這些過程之間的相互關系和相互作用給予描述。這是組織對本標準的4.1總要求的具體體現。
c)對成本管理體系程序文件的引用。
成本管理手冊可以引用本標準要求的和組織的成本管理體系所要求的形成文件的程序。由于本標準對建立成本管理體系程序文件提出了明確要求。因此,手冊中可引用程序文件,但不應包括程序的具體細節。
●成本管理手冊是文件應按4.3.3文件控制條款的要求予以控制。
與其他要素條款間的相互關系
除刪減的內容外成本管理手冊覆蓋了成本管理體系的全部要素,并對這些要素條款均有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