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成本管理工作手冊:項目資金管理
6、項目資金管理細則
6.1 職責劃分
序號 人 員 基 本 責 任
1 項目經理 1、領導制定項目資金管理責任制度
2、組織落實項目工程結算及資金回收
3、根據以收定支的原則,合理安排支出,控制投入
2 合同經理 1、負責制定項目資金管理責任制度
2、負責編制及組織實施項目資金收支計劃(含調整計劃)
3、根據合同及履約情況,組織辦理工程價款結算及簽證的資金回收工作,努力完成資金收入計劃
4、在資金使用計劃范圍之內,按照公司分包結算、物資采購程序辦理結算業務
3 總工程師
(主任工程師) 1、組織落實施工方案,把住材料質量關,實行樣板批板制,確保合約規定的工程質量。
2、負責對設計變更、圖紙修改等影響工程結算的事項及時與業主監理、設計單位辦理確認手續
4 現場經理 1、嚴格控制工期計劃及質量目標計劃,加強質量監督認真履行業主合同,為分部分項工程達到業主付款要求創造條件
2、督促下屬及時辦理簽證索賠等資料并反饋給項目合同部
3、加強對分承包方的管理(工期、質量、安全、材料控制等),為分承包方結算提供可靠的數據資料
5 區域責任
工程師 1、組織完成工期計劃,為分部分項工程達到業主付款要求創造條件
/ 2、落實質量目標與計劃,保證達到合約規定的質量標準
專業監理 3、對業主、監理辦理質量確認,為回收工程款創造條件
工程師 4、對分承包方施工的工程質量、工期、安全生產、及合同外用工及材料超耗(含無效質量成本所發生的人工及材料費用)等情況提出具體評定意見,做為月結算支付工程款依據
6 物資人員 1、甲供材料、設備驗收、使用管理
2、分包領用;調撥物資的控制管理
3、項目物資管理的基礎工作
7 經營人員 1、組織項目實物工程量盤點
2、組織項目實物(含簽證索賠)價款結算報送業主(或監理)審批
3、工程分包、物資采購結算及其相關的基礎工作
8 財務人員 1、審核項目工程價款結算,掌握資金回收情況,及時辦理收款事項
2、依照資金收支計劃辦理分包結算、物資采購等結算工作
3、項目資金管理及其會計核算的基礎工作
6.2 資金回收及收入計劃
6.2.1 工程價款資金回收管理程序
6.2.2 工程保修金結算的管理程序
6.2.3關于資金收入計劃的編制
資金收入計劃,是項目在施工期內,依據業主合同(或協議)和工程進度情況,對應收回的資金向公司總部所做的承諾:
6.2.3.1 每月25日前后項目經理召集責任人員,根據工程結算及業主資金到位情況,對資金收入計劃和保證措施做出部署,并在每月28日前將資金收入連同使用計劃一并報送公司資金部。
6.2.3.2 為保證資金收入計劃的實現,各有關責任人員應與業主(包括監理)相關人員保持聯系,及時協調處理有關問題。對影響資金回收的重大問題應及時報告公司資金部。
6.3 資金使用計劃及其控制調整
6.3.1 編制資金使用計劃的基本原則。
6.3.1.1 收入實現或有保證,先收后支,累計使用不超過累計收入(或有保證收入)的原則。
6.3.1.2 資金使用項目符合生產經營急需或必要開支優先的原則。
6.3.1.3 資金開支內容符合分包、采購結算程序的原則。
6.3.2 資金使用計劃應包括的主要內容。
6.3.2.1 分包結算(含內部專業分包)及撥付預付款、分包保修金。
6.3.2.2 物資采購(含內部物資供應)。
6.3.2.3 消費基金支出(工資、獎金、其他)
6.3.2.4 職工福利費支出。
6.3.2.5 其他.
6.3.3 資金使用計劃的執行及其調整。
6.3.3.1 項目財務人員參加公司每月召開的資金例會,并向項目經理及有關責任人員通報會議內容,對公司批準的資金使用計劃進行交底,項目對資金使用計劃要認真執行,一般情況下不允許突破計劃限定金額。
6.3.3.2 因收入計劃不能實現,或突破使用計劃的規定時間、金額、范圍時,由項目經理部及時向公司資金部報送調整計劃,并按公司規定程序和批復意見執行。
6.4 墊資控制程序
篇2:E地產區域工程全成本管理操作手冊
E地產區域工程全成本管理操作手冊
一、目的
為了對項目工程成本實施有計劃、按程序管理,明確項目工程成本責任部門的職責范圍,規范成本控制步驟及方法,以期達到項目成本合理控制的目標,保證項目合理經濟效益,特制定本工程成本管理操作程序。
二、適用范圍
本程序適用于E地產E區域事業部下屬各公司開發建設的所有項目的工程成本管理工作。
三、定義
1. 工程成本包括項目的前期工程費、建安工程費、基礎設施工費(大、小市政)、配套設施費,統稱為四項費用。
2.本操作程序中所述各部門,均指各城市(項目)公司各對應部門。對于未獨立設立成本管理部的公司,其職責由事業部經濟合同部代替;對于未獨立設立設計管理部的,由事業部研發中心代替。
四、工程成本管理的基本原則
1、強調目標管理的原則:根據項目開發的不同階段,分別建立不同階段工程成本目標,并以前一階段的成本目標作為后一階段項目進展的成本控制依據。
2、強調統一管理、分類控制的原則:工程成本由事業部經濟合同部進行統一管理,依據各部門的部門職責進行分類控制。
3、強化全過程成本動態控制的原則:項目工程成本目標確定后,成本管理相關責任部門應隨項目開發進程,對項目實際發生成本進行動態跟蹤、統計、分析,及時發現、預警并糾正異常成本情況,確保項目成本控制在規定的范圍內。
4、強調成本管理目標嚴肅性的原則:最終成本目標一旦確認,原則上不允許超成本目標變更建設標準,如需變更,需經事業部總經理辦公會審批。
五、公司各部門在工程成本管理中的職責
1.事業部總經理辦公會
1)批準項目的工程成本控制目標;
2)批準工程成本管理制度;
3)審批單項成本目標超10%(含10%)以上、或雖單項成本目標不超10%(含10%)但對總成本目標的影響超過2%(含2%)以上、或雖單項成本目標對總成本目標的影響不超過2%但多項成本目標的總計已超總成本目標5%(含5%)以上的工程成本目標調整事項。
2.設計管理部
1)前期費用中的設計費用及與設計相關的咨詢費用的成本目標制定和控制的主責部門。
2)在項目的各階段及時制定設計費用及與設計相關的咨詢費用的成本目標,并提供給經濟合同部。并對所制定的成本目標進行動態跟蹤控制。
3)提供項目可研、投資分析、控規及方案設計、擴初設計、施工圖設計階段進行成本測算所需的技術資料。
4)組織進行項目建設標準、新技術應用、主要設備選型等性價比的評定工作的編制。
5)參考經濟合同部的成本控制建議指導設計單位進行限額設計。
3.經濟合同部職責
1)前期費用中的工程咨詢費的成本目標的編制和跟蹤控制的主責部門。
2)工程成本制度體系的建設和成本目標執行情況評價及成本管理信息化平臺建設的主責部門。
3)在項目建設的各階段對由其主責的各類成本內容進行成本目標的編制和動態跟蹤。
4)全面負責項目工程成本管理工作,組織編制、調整及匯總項目各階段工程成本目標;
5)負責編制及動態調整三階段設計(方案、擴初、施工圖)的工程成本測算,提出成本控制建議書;
6)負責項目所用材料設備的前期調研,協助設計管理部進行項目建設標準的編制。
7)對設計變更及現場簽證、工程業務指令的經濟性、合理性進行分析評審。
8)施工過程中反映成本的動態情況,對成本目標動態跟蹤分析、預警并提出糾偏建議。
9)按季編制各項目工程成本目標執行情況報告,提出成本預警及糾偏建議。
10)完成竣工后的項目成本數據庫建立、成本總結與評估工作。
4.工程管理部職責
1)項目建安工程費、前期費用中的臨時工程費、檢測費用成本目標的編制和跟蹤控制的主責部門。
2)現場簽證成本控制的主責部門。按月對現場簽證進行分類匯總及對形成原因進行分析后轉經濟合同部。
3)參與項目建設標準的制定,協助完成各階段成本目標的制定。
5.前期市政部職責
1)前期費用中報批報建費用的成本目標制定和控制的主責部門;
2)基礎設施(大、小市政)費用的成本目標控制的主責部門;
3)在項目的各階段及時制定報批報建費的成本目標,并提供給經濟合
同部。并對所制定的成本目標進行動態跟蹤控制。
6.營銷部職責
1)前期費用中售樓處、樣板間、圍擋等營銷類費用控制的主責部門。
2)負責組織項目定位,并根據項目定位參與編制項目建設標準。
3)負責項目產品銷售價格的調研和預測,為項目利潤目標及成本目標的建立提供依據。
7.客服部職責
1)物業相關費用、產權證件辦理、客戶維護等費用控制的主責部門。
2)在項目的各階段及時制定相關費用的成本目標,并提供給經濟合同部。并對所制定的成本目標進行動態跟蹤控制。
8.財務部職責
1)成本歸集及分攤原則的制定及稅務籌劃方案的主責部門;
2)負責確立項目利潤目標,為確立項目成本控制目標提供依據。
六、項目各階段工程成本目標的確立
1.項目可研階段"工程成本估算目標"的確立:
1)依據營銷部門提供的項目策劃方案及項目市場調研結果、設計管理部提供的項目建筑指標編制項目工程成本估算。
2)原則上,以后各階段的目標成本均應不應超過可研階段的工程成本估算目標。
3)工程成本估算目標確立后,經濟合同部應編制《方案設計成本控制建議書》用于指導項目方案階段設計。
2.項目方案設計階段"工程成本計劃目標"的確立:
1)工程成本計劃目標應依據已批準的工程成本估算目標編制;
2)設計中心應提供經批準的控制性規劃、方案設計和建筑設計思想、方案設計匯報成果;
3)經濟合同部依據設計中心提供的設計成果,以及進一步的市場調研結果組織編制"工程成本計劃目標"。
4)如工程成本計劃目標超出工程成本估算目標,須經項目總經理批準后方可作為下一階段的設計的成本控制依據。
5)"工程成本計劃目標"確立后,經濟合同部應編制《擴初設計成本控制建議書》用于指導擴初階段設計。
3.項目擴初設計階段"工程成本初步目標"的確立:
1)"工程成本初步目標"在擴初設計成果完成后,由經濟合同部組織在修正"工程成本計劃目標"的基礎上形成;
2)"工程成本初步目標"在確立前設計中心應組織成本、工程、市場營銷等相關部門編制項目產品建造標準,營銷部門應做好產品銷價預測,財務部應做好成本歸集及分配方案。
3)經濟合同部依據擴初設計成果及本條第2)款各部門提供的資料組織編制"工程成本初步目標"。
4)如工程成本初步目標超過了工程成本計劃目標,須報項目總經理批準,批準后的工程成本控制目標作為下一階段成本目標確立的控制依據。
5)經濟合同部在編制完"工程成本初步目標"后,應編制《施工圖設計階段成本控制建議書》,用于指導下一階段施工圖設計。
4.項目施工設計階段"工程成本控制目標"的確立:
1)施工圖設計完成30天內,經濟合同部應負責細化及修正成本初步目標并進行合理成本分配,形成項目最終的"工程成本控制目標"
2)如"工程成本控制目標"超出"工程成本初步控制目標",須報項目總經理審批。
最終的工程成本控制目標應報事業部總經理辦公會批準后執行。經批準后的工程成本控制目標作為工程實施成本控制依據。
3)經批準后的"工程成本控制目標"由各項目公司總經理簽發,報事業部經濟合同部備案。
七、項目工程成本控制方法和手段
1.限額設計
從方案設計開始,設計管理部應聯合經濟合同部對項目的關鍵性指標進行限額設計,具體指標包括如下:
1)鋼筋含量指標
2)砼含量指標
3)砌筑含量指標
4)建筑體形系數指標
5)窗墻比
6)低效資產(如學校、幼兒園、物業管理用房、人防工程)等設計指標
7)公共配套設施(地下室車庫、會所、商業、娛樂等)的建筑規模指標
2.方案比選
項目建筑方案確定以后,設計管理部應組織采購、工程、成本等相關部門對下列內容進行方案比選,選擇技術經濟指標最優方案后進行擴初及施工圖設計。
1)工程的結構方案;
2)土方平衡方案;
3)地基處理方案;
4)基礎形式選擇方案;
5)建筑內墻選擇方案
6)材料、設備類型選擇方案;
7)外立面選材搭配方案。
3.合理制訂項目實施規劃
在項目方案設計完成后,各項目總經理應組織參與工程項目的各部門,根據自己的業務范圍制訂項目實施規劃,用于指導并推動項目進展,控制項目周期成本。具體包括:
1)設計委托及進度控制規劃
2)項目合約規劃
3)項目資金使用規劃
4)項目招標、采購進度規劃
5)工程施工進度規劃
4.針對項目特點編制項目成本控制實施辦法
項目規劃開始,經濟合同部應組織設計、工程、采購等相關部門針對項目所在位置、具體特點、管理模式等不同,編制項目成本控制實施辦法,用于指導項目建設過程中的成本控制。成本控制實施辦法應包括以下內容:
1)項目成本控制實施的組織體系
2)項目成本控制的主要實施要點(包括控制的主要內容、控制手段及責任部門)
3)項目成本控制保障措施等
5.項目施工過程進行全面動態跟蹤及評估
在項目實施階段,依據已制定的項目成本目標,逐項跟蹤成本
目標執行情況,及時提出預警,按季編制成本動態分析報告,必要時提出成本目標調整方案。具體做法如下:
1)即時跟蹤設計變更及現場簽證,每月逐單計算造價影響額;
2)每月25日前,財務管理部將項目已付款情況匯總,并轉經濟合同部;
3)每月25日前,工程管理部將項目"甲供"材料情況匯總,并轉經濟合同部;
4)經濟合同部每月1日前形成上月項目成本執行情況報告。
5)必要時,在每季度初提出成本目標調整方案及原因分析
6.嚴格進行工程竣工結算的審核
實行二級審核制度,確??⒐そY算的合理性和真實性。
7.做好項目竣工后成本控制目標執行情況后評估
八、工程成本管理相關記錄文件
1.項目各階段工程成本目標表,具體包括:
1)《項目工程成本估算目標表》
2)《項目工程成本計劃目標表》
3)《項目工程成本初步目標表》
4)《項目工程成本控制目標表》
2.項目各階段成本控制建議書,具體包括:
1)《方案階段成本控制建議書》
2)《擴初階段成本控制建議書》
3)《施工圖階級成本控制建議》
3.限價設計及方案比選報告,具體包括:
1)《項目限額設計指標表》
2)《方案比選評估報告》
4.項目實施規劃,具體包括:
1)《設計委托及進度控制規劃表》
2)《項目合約及采購進度控制規劃表》
3)《項目資金使用規劃表》
4)《工程施工進度規劃表》
5.《項目成本控制實施辦法》
6.《各季度項目成本分析報告》
7.《項目竣工成本控制目標執行情況報告》
九、其它
1.本操作程序自下20**年4月15日起執行,如本操作程序的相關規定與各公司目已有制度相矛盾的,按本操作程序執行
2.本操作程序由事業部經濟合同部負責解釋和維護。
3.《工程成本目標編制模板》、《工程成本目標動態跟蹤模板》作為本制度的工具性支持文件。
篇3:CCA2102:《成本管理體系要求》標準解釋:成本管理手冊
CCA2102:20**《成本管理體系要求》標準解釋:成本管理手冊
標準條文
組織應編制、實施和保持成本管理手冊,成本管理手冊包括:
a)成本管理體系范圍,包括對本標準要求進行任何刪減的細節與合理性的闡述;
b)成本管理體系過程以及過程之間的相互關系和相互作用的描述;
c)對成本管理體系程序文件的引用。
注:由于本標準對建立成本管理體系程序文件提出了明確要求。因此,手冊中可引用程序文件,但不應包括程序的具體細節。
目的和意圖
本條款對成本管理手冊的內容提出了要求。其目的就是要求組織在成本管理手冊中闡明成本管理體系過程以及過程之間的相互關系和相互作用。
理解要點
●成本管理手冊的結構、詳略程度和格式的編排與組織的類型、規模及產品或過程的復雜程度及組織的文化和風格有關。
●組織應編制成本管理手冊,并實施和保持成本管理手冊所規定的成本管理體系。成本管理手冊包括:
a)成本管理體系范圍,包括對本標準要求進行任何刪減的細節與合理性的闡述;
組織所編制的成本管理手冊原則上應覆蓋本標準所要求的全部內容,當本標準要求在某些內容方面不適合組織的實際情況時,組織可以進行相應的刪減,但必須在手冊中注明任何刪減的細節與合理性。
b)成本管理體系過程以及過程之間的相互關系和相互作用的描述;
組織應對識別和建立的成本管理體系的過程以及這些過程之間的相互關系和相互作用給予描述。這是組織對本標準的4.1總要求的具體體現。
c)對成本管理體系程序文件的引用。
成本管理手冊可以引用本標準要求的和組織的成本管理體系所要求的形成文件的程序。由于本標準對建立成本管理體系程序文件提出了明確要求。因此,手冊中可引用程序文件,但不應包括程序的具體細節。
●成本管理手冊是文件應按4.3.3文件控制條款的要求予以控制。
與其他要素條款間的相互關系
除刪減的內容外成本管理手冊覆蓋了成本管理體系的全部要素,并對這些要素條款均有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