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公司消防應急計劃
Toyville 玩具制造設施
ACME玩具公司Toyville玩具廠主要生產塑料玩具(吹模生產過程在一樓),同時也在四樓東翼裝配玩具零件。
該工廠設施位于伊利諾斯州,華盛頓縣,Toyville城,Manufacturer’s Lane 100號。該大樓有六層,每層有60,000平方英尺,分東西兩翼,中間有隧道連接。(總面積為360,000平方英尺)。大樓于1920年代早期建成。其材料為石塊。它的消防設備是一個濕管(西翼)和干管(東翼)自動灑水系統。該設施受到Toyville城消防署保護。
二樓西翼主要被用作倉庫(南邊為小電池充電區),收貨區在西北角,其辦公室在西南角。另有一個貨運部辦公室,小型的公司商店。二樓東翼有一個運貨區(在北邊),二個綜合辦公室,一個訓練室,一個醫療室,以及貯存區。三樓西翼是貯存區。三樓東翼養護人員使用的木工室,辦公室及工具區。三樓東翼的其余部分是貯存區及東北角的一小型裝配區。四樓西翼是貯存區,而其東翼除公司之裝配作業之外,則是監察辦公室自動餐廳及休息室。五和六樓主要被用途貯存區。但五樓西翼有一辦公區(在西南角)。使用該辦公區為顧客服務及質量控制部人員。五樓東翼有一個裝配分區。
吹模作業(一樓)包括約30臺鑄模機及輔助設備。鑄模生產過程即是以華氏300度高溫熔化塑料樹脂并用高壓制作空心管。然后,模具的兩半瓣將空心管關在里面,而高壓空氣(每平方英寸90)則被注入其中。于此同時,模具外面水流環模具冷卻。這樣,模制零件便生產出來了。西翼有一個工具車間,一個維修車間,及二個辦公室。東翼有一個監察綜合辦公區,一個小型辦公室,一個自助餐廳,休息室及MRO籠子。這是一種有低風險至中等風險的制造運作。
每年雇員平均人數為450。需求高峰季節,雇員人數可升至600-650左右。
1. 政策和目的
1.1 政策:雇員乃是公司的最有價值的資產。萬一發生火災,公司即準備保護全體雇員的健康和安全。本計劃是為了有系統地應付緊急情況。全體雇員均須了解并遵守本計劃列出程序。
1.2 目的:本應急計劃的目的是在工廠緊急事故時,把對生命財產構成的危險減至最少。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我們已列出火災發生時采取的明確規定步驟。根據本計劃,在發生火災、爆炸、炸彈威脅、危險物質泄露、或天災時,我們須實施緊急措施。這類事件要求我們立即采取緊急行動和/或將人員撤出廠房。
我們每年至少進行兩次演習(春季及秋季),所有班次都須參加。
2. 人員和責任
2.1工廠應急協調員:業務副總裁
責任:
工廠應急協調員須負責所有緊急行動。
協調員須決定人員是否須從整個大樓撤離。但是,如果警報系統發出警報,則無論如何,人員均須撤離整個大樓。
一旦決定人員須撤離大樓,應急協調員便須發出撤離命令。
然后,他/她還須決定什么時候可讓大家安全地返回大樓。如果發生火災,則這一決定便須通過當地的消防部門來作出。
2.2后備應急協調員:制造技術支援經理
責任:工廠應急協調員不在場時,后備協調員須負責一切緊急行動。如果協調員和后備協調員不在場,則由應急協調員指定的管理層成員負責一切緊急行動。
2.3撤離組成員
2.3.1部門經理須清點各自區域內所有人員的人數,并向工廠應急協調員報告。
2.3.2部門經理不在場時,總監察和/或組長便須清點各自區域內所有人員人數。
2.3.3區域監察和/或組長須具體清點所有人員的人數,并在警衛站(指揮中心)向部門經理/總監察報告。
2.3.4組長須協助區域監察確保所有人員均已通過最近之太平門撤離大樓,并已在指定的區域集合。在獲準返回大樓以前,組長須與各自區域內的人員在一起。
2.4應急組成員:
2.4.1技術經理/小組協調員須與他/她的人員一起協調應急措施。
2.4.2接到指示時,工廠電工/電氣承包商須處理一切電氣緊急事件,并進行斷電或重新接電工作。
2.4.3工廠養護人員:所有養護人員均須接受有關消防器材使用的訓練,并須在當班任何時候處理初期小火災。每一班次都應指定一位養護人員當小組協調員,以便在技術經理不在場時進行協調。
2.4.4危險物質應急協調員-安全協調員在工廠設施內須協調危險物質溢出之控制。如果該人不在場,則警衛應與他/她聯絡。他/她應立即趕到工廠或打電話給應急組協調員發指示。有關一切危險化學品的物質安全資料表應放在保安部辦公桌上,供危險物應急人員使用。
2.4.5保安經理應就工廠的所有方面協助工廠應急協調員并向他提供意見。在應急措施實施時,警衛應立即通知保安經理。應急措施完成后,他/她應立即調查事件起因。
2.5值班警衛和安全監察
全體警衛均須受訓。如果人員必須撤離工廠,則警衛便應立即通知保安經理及警衛監察。警衛監察應立即返廠監督撤離工作。監察或保安經理應盡快通知應急協調員。事件結束后,監察應給保安經理一份書面報告。
3.讓雇員認識工作環境的課程
3.1在訓練時,保安經理會發給每一位應急及撤離成員一份本計劃的副本。當新雇員被雇用,調動或擢升至有應急責任的指定職位時,保安經理應提供課程使雇員認識其工作環境,并發給他們一份本計劃的副本。
所有參與應急活動的人員都應每年受訓,不得缺席。
4.應急訓練
4.1撤離組訓練
4.1.1撤離組成員應熟悉所有離開大樓的通道,手拉警報箱的位置,以及規定的集合區。
4.1.2組員們應將雇員帶到最近的太平門,并在離開大樓前朝著各自分管的區域看一眼,以確保全體雇員均已撤離大樓。
4.1.3全體雇員撤離大樓以后,組員們應將各自分管區域的雇員帶到指定的集合區集合。
4.1.4然后組員們便應清點一下人數并在警衛站將人數報給區域監察和/或經理。
注:人員應在2至3分鐘內撤離大樓。
4.2應急組訓練
4.2.1應急組應接受試圖控制初期小火災的訓練。初期火災只限于局部區域且處于初步階段的火災。
4.2.2應急組成員不應試圖撲滅無法控制且已蔓延成大火的火災。
4.2.3應急組成員應在初期及每年接受涉及以下各方面的訓練。
4.2.3.1滅火器的使用
4.2.3.2有關滅火器的知識及滅火器位置
4.2.3.3可以試圖控制的火災類別
4.2.3.4用過的滅火器再次充液程序
4.2.3.5通知程序
4.3危險物質泄漏應急人員:
4.3.1應該熟悉物質安全資料表的位置和使用。
4.3.2應該知道手拉警報箱的位置
4.3.3應該學會如何控制不必使用呼吸器的化學溢出
4.3.4應該接受訓練并熟悉通知程序
4.4雇員訓練
4.4.1須通知全體雇員,在可能的情況下,關閉機器
4.4.2須讓全體雇員了解警報系統及撤離程序
4.4.3須讓全體雇員了解手拉警報箱的位置,并要求他們在發現火災時拉警報。
4.4.4須讓全體雇員熟悉大樓的緊急出口(太平門),并須將撤離路線圖貼在每一太平門的旁邊。
4.4.5警報器發聲時或人員撤離大樓時,須要求全體雇員有條不紊地離開大樓,并須告訴他們指定的集合區。
5. 警衛程序
5.1如果警報器在您值班時發聲
5.1.1派人看管警衛站(指揮中心)內的電話/蔽路電視監視器。
5.1.2須告訴所有非因緊急事故來電的人,撤離工作正在進行因此電話線路必須保持暢通。
5.1.3準備協助消防部門的人員。
5.1.4如果接到要求,請告訴消防部門的人員如何去火災區域或危險物質溢出區。
5.1.5接到要求時,請通知救護車總部。
5.1.6立即聯絡工廠護士及保安經理。
5.1.7填寫一份完整的事件報告。
6. 撤離組程序
6.1下列情形發生時,人員須撤離大樓:
6.1.1警報器發出警報
6.1.2工廠應急協調員或代表命令人員撤離
6.1.3消防部門,或其他應急人員命令人員撤離(因為發生了諸如化學品溢出,炸彈威脅之類的情況)
6.2一旦警報器發出警報或協調員發出撤離大樓的命令,撤離組便應立即開始執行本計劃。
6.2.1部門組長和/或區域監察應立即要求全體人員使用最近的消防出口撤離大樓。
6.2.2指定的消防出口如下:
6.2.2.1東翼:東墻消防門
6.2.2.2東翼:南墻消防門(緊靠一樓及四樓自助餐廳)
6.2.2.3西翼:西南角
6.2.2.4西翼:緊靠隧道的南墻
注:人員撤離大樓時,不可使用隧道。
6.3部門組長應有條不紊地帶領區域內全體人員到指定的集合區去。
6.3.1指定的集合區如下:
6.3.1.1大街停車場:所有撤離東翼的生產人員都在此集合。
6.3.1.2MANUFACTURER’S Lane 停車場:所有撤離西翼的鑄模組及支援組雇員都在此集合。
6.3.1.3來訪者停車場:所有來訪者,辦公室及文書人員都在此集合。
6.3.1.4殘廢人士停車場/警衛站:所有經理及應急組成員都在此集合。
6.4區域監察和/或部門組長應該
6.4.1朝各自負責的區域看一眼,以免有人員失蹤,撤離大樓,并去指定的集合區點人數。
6.4.2點一下人數以便確定所有人已到齊。
6.4.3將人數報給應急組指揮中心。
6.4.4如有人失蹤,立即報告,但不要返回大樓。
6.5在應急人員到達之前,照顧受傷的雇員。
6.6在撤離工作結束以后,如果應急人員允許的話,區域監察應要求各部門組長陪雇員返回大樓。
請注意:
任何時候全體雇員應知道應急人員的工作,絕對不可阻隔或妨礙應急活動。違者會受紀律處分,甚至會被開除。
7. 應急組程序
7.1消防應急:應急組成員應該
7.1.1只用手提滅火器(A、B、C型)控制初期小火災
7.1.2立即區別和關閉可能對工廠設施及消防人員造成更多損傷的生產過程。
7.1.3如果火勢蔓延擴大,則撤離大樓。
7.1.4通知警衛和技術經理您是否能夠控制火災。
7.1.5事件過后,請認出所有已經用過的滅火器,以便再替它們充液,以備后用。
7.2對危險物質泄漏的反應:應急組成員應該
7.2.1接受有關控制危險物質溢出的訓練。
7.2.2不試圖控制須使用呼吸器的危險化學品溢出。
7.2.3協助危險物質應急協調員控制小規模的溢出。
7.2.4經常使用適當的人身防護器材。
7.2.5知道物質安全資料表在什么地方。
7.2.6知道應急工具箱在什么地方并知道如何使用之。
7.2.7妥善安放和處理危險廢物。
7.2.8通知應急組協調員。
8. 醫療服務
8.1 ACME玩具公司醫療服務處應協助公司訓練的應急人員治療在工廠設施內受傷的人員。
8.2辦公時間過后,如果人員因事故而受傷,工廠應急協調員須確保救護車總部會接到通知。
8.3等待救護車總部人員到場時,工廠護士和/或受過訓練的應急人員須照料所有受傷的人員,并在接到指示時,將這類職責移交給受過訓練的救護車總部人員。
8.4如果受傷的人員須運去當地醫院,則警衛便應聯絡在該區的醫院,并告訴醫院人員須運來的人數及傷勢程度。
9. 緊急電話號碼(119或)
10. 受過訓練的應急人員名單
11. 受過訓練的撤離組人員名單
12. 受過有關滅火器使用之訓練的人員名單
13. 受過訓練的應急組人員名單
14. 受過訓練的撤離組人員
篇2:消防電梯使用方法及應急措施
消防電梯使用方法及應急措施
高層建筑發生火災時,消防隊員乘消防電梯登高滅火不但節省到達火災層的時間,而且減少消防隊員的體力消耗,在滅火戰斗中,還能夠及時向火災現場輸送滅火器材。因此,消防電梯在撲救火災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一、消防電梯的設置范圍 《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和《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對消防電梯的設置范圍作了明確規定,要求以下五種情況應設置消防電梯:
1、高層一類民用公共建筑;
2、十層及十層以上的塔式住宅;
3、十二層及十二層以上的單元式住宅和通廊式住宅;
4、建筑高度超過32米的其他二類公共建筑;
5、建筑高度超過32米設有電梯的高層廠房和庫房。
在實際工作中,建筑工程設計人員均按上述要求設計了消防電梯,即使有的工程設計人員沒有按《規范》要求設計消防電梯,公安消防監督機關的建審人員也會依據《規范》,要求其增設消防電梯。
二、消防電梯的功能及使用方法
?。ㄒ唬┗馂臅r如何確定哪部電梯是消防電梯 一幢高層建筑設有若干電梯,而消防電梯基本是與客、貨電梯兼用(平時載客或貨物,進入消防狀態時,就具有消防功能),如何確定哪一臺電梯是消防電梯呢?其主要外觀特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消防電梯設有前室。獨立的消防電梯前室面積為:居住建筑的前室面積大于4.5平方米;公共建筑和高層廠(庫)房建筑的前室面積大于6平方米。當消防電梯前室與防煙樓梯間合用前室時,其面積為:居住建筑合用前室面積大于6平方米,公共建筑和高層廠(庫)房建筑合用前室面積大于10平方米。
2、消防電梯前室安裝有乙級防火門或具有停滯功能的防火卷簾。
3、消防電梯轎廂內設有專用消防電話。
4、在首層電梯門口的適當位置設有供消防隊員專用的操作按鈕。操作按鈕一般用玻璃片保護,并在適當位置設有紅色的“消防專用”等字樣。
5、當正常電源斷電時,非消防電梯內的照明無電,而消防電梯內仍有照明。
6、消防電梯前室設有室內消火栓。
?。ǘ┫离娞莸墓δ?設計人員在設計高層建筑時,根據國家規范,將消防電梯的功能設計為:消防電梯與客(或貨)用電梯兼用的,當發生火災時,受消防控制中心指令或首層消防隊員專用操作按鈕控制進入消防狀態的情況下,應達到:
1、電梯如果正處于上行中,則立即在最近層???,不開門,然后返回首層站,并自動打開電梯門。
2、如果電梯處于下行中,立即關門返回首層站,并自動打開電梯門。
3、如果電梯已在首層,則立即打開電梯門進入消防員專用狀態。
4、各樓層的叫梯按鈕失去作用,召喚切除。
5、恢復轎廂內指令按鈕功能,以便消防隊員操作。
6、關門按鈕無自保持功能。
?。ㄈ┫离娞莸氖褂梅椒?/p>
1、消防隊員到達首層的消防電梯前室(或合用前室)后,首先用隨身攜帶的手斧或其他硬物將保護消防電梯按鈕的玻璃片擊碎,然后將消防電梯按鈕置于接通位置。因生產廠家不同,按鈕的外觀也不相同,有的僅在按鈕的一端涂有一個小“紅圓點”,操作時將帶有“紅圓點”的一端壓下即可;有的設有兩個操作按鈕,一個為黑色,上面標有英文“OFF”,另一個為紅色,上面標有英文“ON”,操作時將標有“ON”的紅色按鈕壓下即可進入消防狀態。
2、電梯進入消防狀態后,如果電梯在運行中,就會自動降到首層站,并自動將門打開,如果電梯原來已經停在首層,則自動打開。
3、消防隊員進入消防電梯轎廂內后,應用手緊按關門按鈕直至電梯門關閉,待電梯啟動后,方可松手,否則,在關門過程中如松開手,門則自動打開,電梯也不會啟動。有些情況,僅緊按關門按鈕還是不夠的,應在緊按關門按鈕的同時,用另一只手將希望到達的樓層按鈕按下,直到電梯啟動才能松手。
三、緊急情況下的應急措施
火災現場情況多變,雖然消防電梯在設計時采用雙回路供電,并在最末一級配電箱處設有自動切換裝置。那么,消防隊員在電梯轎廂內一旦電梯停止運行怎么辦?
?。ㄒ唬┩獠咳藛T的營救方法
在消防電梯正常運行時,其電梯前室內,用來指示電梯運行的指示燈是發光的,一旦停電,此指示燈自然會熄滅。這時,消防指揮員應立即采用以下二種措施營救電梯內的人員。
1、派人到位于屋頂的消防電梯機房內,采用人工方法將電梯井內的轎廂下降至首層站。電梯生產廠家為了保證乘梯人的安全,在設計電梯時,設計了停電時的自動保護裝置,當電梯失去動力后,為防止轎廂的快速上升(因電梯配重的作用),以機械的方式將卷揚機的機軸緊緊剎死,也就是常說的“抱死”。營救人員(有條件時,最好與企業電梯維護人員一起)進入電梯機房后,要迅速尋找將“抱死”放開的工具(此工具一般為黃色,放在卷揚機附近,每個電梯機房一套共二件)后,將位于卷揚機一側位置最高的保護蓋卸下,(該蓋由二個螺栓固定,二個螺栓不借助工具用手就可以卸下),保護蓋移去之后,首先使用專用工具中一個鉤子形狀的工具,將鉤子插入固定保護蓋下側的小孔內,然后利用扛桿原理將位于最高處的連桿壓下,這時電梯轎廂受電梯配重物體的作用就會上升,這是我們不希望的,如何使轎廂下降至首層呢?就需要二件專用工具中的另一件,將該件工具插入與卷揚機同軸的軸上后,由一名人員用鉤子形狀的工具下壓連桿,另一名人員以順時針方向旋轉,電梯井內的轎廂就會下降,直至降到首層。
2、派人逐層敲打電梯門,確定電梯轎廂的??课恢?,再進行營救。由于電梯轎廂及電梯井壁的屏蔽作用,消防隊員攜帶的無線電臺將失去作用,這時,指揮員可以派人采取敲擊各樓層電梯門的方法,并輔之于大聲喊話,以確定電梯轎廂的位置。位置確定后,首先用手斧或鉗子將電梯井壁門上的鑰匙孔破壞,然后,用扁平螺絲刀插入后,向下壓,由于封閉電梯井壁門的掛鉤脫鉤,門就會自動打開;電梯井壁上的門打開后,然后再開轎廂上的門。打開轎廂上的門很簡單,首先用手斧插入二個門之間的門縫內,待門縫能夠將人手可以伸入后,一個人就可以用二手將此二扇門向左、右方向移動,從而將轎廂門拉開,將電梯內的人員救出。因為此門的拉開力為20公斤。
?。ǘ╇娞蒉I廂內人員的自救方法
由于外部營救人員在進行營救時需要落實屋頂電梯機房的位置,并設法打開電梯機房的門,然后再確定哪個是消防電梯的卷揚機,并需借助專用工具,需要的時間較長;當采用第二種方法時,首先需要逐層落實轎廂??康奈恢?,然后,再借助工具將二道門(電梯井壁門和轎廂門)打開,這樣需要的時間也不會太短,因此,轎廂內部的人員應當進行自救。
自救的方法有二種:
一是位于電梯轎廂里面的人首先用力將轎廂的門拉開(方法同外部人員營救的第二種方法中開啟轎廂門的方法),然后,找到位于電梯井壁右半側門的左上部,這時手就會觸及到上下排列的二個小輪子,在小輪子的左側(約距下面的小輪子30-40毫米處),有一金屬條,用手把金屬條向上一推,電梯井壁上的門就會自動打開,人員就可以逃出電梯井從而自救成功。由于電梯轎廂在電梯井內的??课恢貌煌?,所以當轎廂門打開后,一旦沒有照明,應認真觸摸,找到右門左上角的金屬條后,用手把金屬條向上一推,就可以逃生。
二是當轎廂門打開后,面對的是鋼筋混凝土井壁時,只有采取下述措施。
第一,采用搭肩的方法(也就是一人蹲下,另一人將腳放在蹲下人的肩上)登高,用隨身攜帶的手斧破壞轎廂頂部,從轎廂的頂部打開通道,進入轎廂的廂頂。因為電梯生產廠家在生產電梯時,在轎廂的頂部距轎廂門最遠側三分之一處中間設有一個人孔,供人出入,這個人孔用較薄的金屬板封閉,很容易被破壞。
第二,進入轎廂的廂頂后,先上去的人再把廂內的人拉到廂頂后,然后尋找電梯井壁上的門,當找到電梯井壁門的右半側門時,順著門將手移至右側門的左上方就觸及到上下排列的二個輪子,然后用第一種方法將井壁上的門打開,進入消防電梯前室,從而逃生。
注意問題:
1、在上述自救過程中,如果消防隊員攜帶照明工具,就變的很容易;
2、如果在自救過程中,電梯轎廂下降,不論人是在轎廂內,還是在轎廂頂,必須立即停止一切自救措施,加強自身保護,待電梯停止運行后,再自救。
篇3:大學公寓消防安全應急預案
zz大學公寓消防安全應急預案
為妥善處置突發火災,有效組織撲救初期火災,引導被困學生安全疏散,保證學生的人身安全,維護學生公寓以及校園的安全穩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和《公安部61號令》,制定本預案。
一、火災處理程序
(一)初期火災撲救 發現初期火險應視情況采取措施:公共部位或學生宿舍因學生焚燒物品起火等小規?;痣U,直接使用滅火器或消防栓進行撲救;宿舍內因學生違章使用電器已開始燃燒室內家具,應立即報中心,拉斷電閘,隔離火場(關閉防火門、撤離易燃物品)、開啟消防安全門,組織發生火險宿舍周圍的學生疏散,采取正確的方法使用滅火器或消防栓進行撲救。公寓管理員接到學生報告后,應立即到現場查看火情,如火災處于初期階段,措施同上。
(二)可控制火勢撲救措施
1、滅火組使用滅火器材控制火勢、滅火,隔離火場(關閉防火門、撤離易燃物品)。
2、疏散組按照疏散路線組織人員疏散,值班員開啟消防安全門,組織發生火險宿舍周圍學生疏散。
3、救護組救助傷員(需要時通知120急救中心)、協助受傷人員撤離。
4、技術保障組切斷火場電源。
(三)不可控制火勢撲救措施
1、如果火勢較大,應及時報中心辦公室,同時撥打火警電話119,報警時要簡明扼要的說明起火樓號、樓層、所在位置、火勢大小、起火原因。滅火時要遵循先救人、后救火,先隔離可燃物、后滅火的原則。
注:公寓辦公室接到電話后:
?、賾獑柮靼l生火災的具體位置、火勢大小;如果火勢太大是否已報“119”,是否已報學校公安處2110。
?、诹⒓聪蛑行念I導小組報告,并通知各應急組責任人。
?、壅{集中心在崗員工趕赴火災現場。
2、技術保障組切斷電源。
3、滅火組人員到達現場后,應首先了解有無被困人員。如有則按照實際情況組織指揮被困人員疏散或躲避待援。相關人員進入現場應注意采取自我保護措施??刂苹饎莅匆韵鲁绦蜷_展工作:
?、俳M織偵察火情,掌握火勢發展情況。
?、诩皶r向中心領導小組匯報火情,聽從指揮。
?、蹖嵤缁?。
?、芟啦块T消防隊員投入滅火后,滅火組轉入協助疏散群眾、維持火場秩序。
4、疏散救護: 疏散組、救護組成員在中心領導小組的指揮下,立即組織疏散救護:
?、傺杆俅蜷_安全出口門。
?、谘杆偾袛嚯娫?。
?、厶嵝褜W生冷靜、有序地從就近的樓梯撤出公寓,以防擁擠踏傷。
?、芨鶕菍影踩枭D組織學生撤離,首先疏散著火層以上樓層的學生。
?、菔枭⑹芑馂耐{的易燃易爆物品等,對不能移動的物品,要降低其溫度。
?、奘枭⒅匾募?、資料貴重設備及物品等。
?、甙咽枭⒊鰜淼奈镔Y集中存放到樓旁空地上,指定專人看管、并詳細記錄,防止丟失、被竊或破壞。
?、嗯浜厢t護人員及時對傷員進行現場救護,將重傷人員迅速送往附近醫院。
二、火災后處理程序 火場指揮下達、實施下列指令:
1、協助維持火場秩序,避免發生哄搶、借機盜竊等事件。
2、協助消防部門做好火災調查。
3、協助消防部門做好善后處理。
三、事故調查、執行報告程序
1、發生情況后各公寓均應在值班日志上做好詳細記錄,以備事后調查。
2、中心記錄火災起因、時間、受傷人員情況、物品損壞情況;填寫消防安全檔案,中心負責人簽字存檔。
3、向后勤處領導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