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16949程序文件:APQP控制程序
1.目的
為產品開發創造最佳作業條件,確保新產品開發順利進行,保證產品質量,滿足客戶要求。
2.范圍
適用于本公司與整機廠相關的客戶的新產品和更改產品的開發和準備。其他客戶有要求時也可采用。
3.組織和職責
3•1組織
橫向協調小組成員組成:技術部、生產部、業務部、采購部、磨削車間、裝配車間、質量保證部(必要時分供方和客戶代表參加)。由管理者代表任組長。
3•2職責
3•2•1技術部:產品圖樣、工藝文件、檢驗卡片、工裝圖樣、技術規程、FMEA、設備配備、工藝裝備準備和加工、PPAP的設計和編制;參與小批量試生產和第一次批量生產工作,接受客戶提供資料。
3•2•2生產部:
a) 磨削車間:小批量試制和第一次批量產品的加工。
b) 裝配車間:產品裝配。
3•2•3檢驗組:產品質量檢驗和監督;
3•2•4計量室:MSA。
3•2•5業務部:市場開發、產品訂貨、用戶服務、接受客戶提供資料。
3•2•6采購主管:物資采購,外購件、外協件采購。
3•2•7以上職責劃分未盡事宜,由橫向協調小組長分派。在產品開發階段橫向協調小組應定期舉行會議,檢查工作進度。橫向協調小組對外負責與客戶及分供方進行聯系,對內與相關部門進行協調,以保證產品開發順利進行。
4.定義
4•1橫向協調&CP:Advanced Product Quality Planning & Control Plan 產品質量先期策劃和控制計劃。
4•2FMEA: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 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
4•3MSA:Measurement System Analysis 測量系統分析。
4•4SPC: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 統計過程控制。
4•5PPAP:Production Parts Approval Process 生產件批準程序。
5.工作程序
5•1開發計劃批準:
5•1•1當市場和客戶有開發需要時,由業務部取得相關資料,如訂單、報價、樣品、規格書、圖樣等,并以新產品設計(試制)任務書交給技術部。
5•2技術部接到任務書后,橫向協調小組召開會議,進行開發可行性評估。
5•2•1橫向協調小組進行可行性評估,應考慮以下內容:
a) 生產能力是否滿足要求;
b) 開發時間、日程要求;
c) 工程要求(工序能力等);
d) 質量要求:
e) 投資要求;
f) 單位成本:
5•2•2可行性評估結果填寫《橫向協調小組可行性承諾報告》,呈報總經理核準。若結果判定可行,則由業務部進行報價工作;若判定不行,放棄開發,由業務部通知客戶。
5•2•3若評定結果認為應改進設計或修改部分技術要求方可達到客戶要求時,則由技術部與客戶聯系協調,協調結果應重新評估開發可行性,工作程序同5.2.1~5.2.2(若不能協議一致,則放棄開發)。
5•2•4評估可行的計劃項目經業務部與客戶報價、議價取得開發授權后,技術部應開始組織產品開發,并制訂《橫向協調推行計劃表》和《工裝開發進度表》。
5•2•5開始進行產品開發和制訂開發進度表時,技術部應利用APQP手冊建議的《新設備、工裝和試驗裝備檢查清單》進行對照,以確保影響開發進度的各項活動均已納入開發進度表中。
5•3樣試(小批量試制)準備階段
5•3•1技術部根據進度表將工裝圖樣、外協件、配件技術文件分發給合格分供方和有關部門制造。由設備和采購科按開發進度表進行催交和供貨,并將實際進度反映在進度表上。
5•3•2技術部提出包裝規格,業務部提出交貨方式,供客戶確認。
5•3•3技術部編制〈過程流程圖〉和〈過程流程圖檢查清單〉。
5•3•4生產部繪制〈場地平面布置圖〉。
5•3•5技術部進行過程FMEA,并編制《PFMEA檢查清單》。
5•3•6編制試生產控制計劃,采取增加檢驗數量、增加審核等措施,有效遏止初期生產過程潛在的不合格。樣試控制計劃由技術部、質保部和生產部會簽,總經理(或其授權的人員)批準。在會簽之前應利用《PFMEA檢查清單》核對。
5•3•7編制/修訂/引用過程指導書,分發到作業現場,有效指導過程操作和控制。
5•3•8技術部根據客戶設計資料標識的特殊性/本公司規定的關鍵特性和重要特性提出初始制造過程能力研究計劃。
5•3•9計量室提出MSA測量系統分析計劃,該計劃應包括保證量具線性度、穩定性、重復性、再現性和與備用量具相關性的職責。
5•3•10技術部應編制產品包裝規范,設計包裝物圖樣。必須遵守所有客戶的特殊包裝標準/指南,包括適用的維修件包裝標準。
5•3•11制造過程評審
制造過程評審應使用橫向協調手冊的《產品/過程質量檢查清單》、《過程流程圖檢查清單》及《PFMEA檢查清單》。
5•4從樣試(小批量試制)階段。
5•4•1工藝裝備和配件到位后,開始進行樣品試制(小批量試制)工作。
5•4•2在樣品試制(小批量試制)過程中,完成MSA測量系統分析。
5•4•3技術部配合質量保證部對橫向協調手冊的《產品/過程質量檢查清單》進行檢查。
5•4•4由橫向協調小組召開樣試(小批量試制)會議。
a)檢查制訂的樣試(小批量試制)控制計劃、作業指導書和檢驗指導書的執行情況。
b)檢查各項結果及追蹤FMEA。
5•4•5樣試(小批量試制)生產時間根據客戶交貨期安排。
5•4•6實施初始過程能力研究計劃,計算PpK是否符合要求(PpK≥1.67)。
5•4•7客戶確認:
a)包裝容器是否符合要求
b)制造過程能力是否符合要求。
5•4•8樣品(小批量試制)完成后,根據技術條件進行檢驗和測試,并向客戶提交PPAP確認(參照PPAP程序)。
a)產品質量策劃總結和認定書;
b)客戶及分供方設計資料,包含詳細圖樣;
c)工程變更資料;
d)尺寸精度檢驗結果;
e)檢驗或測試的輔助工具;
f)材質或耐久性測試報告;
g)制造工藝流程;
h)制造過程FMEA;
i)控制計劃制造工藝過程成效評審報告;
j)測量系統分析。
5•4•9如客戶不要求PPAP資料報告,已完成的資料由技術部保存。
5•4•10生產部確認試驗。由技術部負責。
a)客戶有要求時,按客戶規定對產品進行確認試驗;
b)本公司自行進行試驗(壽命)提供試驗報告,并取得客戶認可;
c)委托國家認可的試驗室進行試驗,提供試驗報告;
d)客戶認為無必要進行確認試驗時,則該程序可不進行。
5•4•11包裝評價:由生產部檢驗組負責試驗和評價,業務部代表顧客確認。
a)按客戶規定實施產品包裝運輸的試運轉,取得客戶反饋信息和認可;
b)若客戶無規定要求,按本公司規定實施產品包裝運輸的試運轉,取得客戶反饋信息和認可;
c)根據滾動軸承紙箱技術條件,對包裝箱進行檢驗或跌落試驗,提供檢驗或試驗報告,對包裝作出評價。
5•4•12控制計劃:
由技術部根據產品生產流程、產品特殊特性,產品特性以及試生產控制計劃的經驗進行編制,由技術部和生產部會簽,總經理(或其授權的人員)批準。在會簽之前應利用《控制計劃檢查清單》核對。
5•4•13生產控制計劃:
生產控制計劃是一種動態文件,應根據實際運行效果進行必要的修訂(可能需要客戶的批準)。
5•5批量生產開始階段
5•5•1由橫向協調小組召開會議,發行檢驗標準、控制計劃、作業指導文件。
5•5•2根據用戶要求的交貨期安排批量生產準備工作,并制訂生產計劃。
5•5•3由橫向協調小組召開批量生產研討會,會議內容包括制造工藝過程、發貨、服務以及工程變更等事項。
5•5•4正式批量生產后利用控制計劃及SPC方法,評估產品質量,以滿足客戶需求。
降低制造變差:按過程控制程序和持續改進管理程序執行;
達到客戶滿意目標:按客戶滿意度調查程序和持續改進管理程序執行;提高對客戶產品的交付、服務能力:按成品包裝和交付控制程序、服務管理程序、糾正和預防措施程序執行。
5•6產品資料由技術部保管,保存期限為產品結束后三年。
6.相關文件
6•1 QS/TSB 20**2-20** 過程FMEA控制程序
6•2 QS/TSB 20**3-20** 生產件批準程序
6•3 QS/TSB 20**4-20** 質量體系控制程序
6•4 QS/TSB 20301-20** 合同評審控制程序
6•5 QS/TSB 21001-20** 進貨檢驗控制程序
6•6 QS/TSB 21002-20** 過程檢驗控制程序
6•7 QS/TSB 21003-20** 最終檢驗控制程序
6•8 QS/TSB 21102-20** 測量系統分析程序
6•9 QS/TSB 21401-20** 糾正和預防措施控制程序
6•10 QS/TSB 21502-20** 搬運、貯存、包裝、防護和交付控制程序
6•11 QS/TSB 21901-20** 服務控制程序
7.相關表格
見清單。
篇2:TS16949程序文件:APQP控制程序
TS16949程序文件:APQP控制程序
1.目的
為產品開發創造最佳作業條件,確保新產品開發順利進行,保證產品質量,滿足客戶要求。
2.范圍
適用于本公司與整機廠相關的客戶的新產品和更改產品的開發和準備。其他客戶有要求時也可采用。
3.組織和職責
3•1組織
橫向協調小組成員組成:技術部、生產部、業務部、采購部、磨削車間、裝配車間、質量保證部(必要時分供方和客戶代表參加)。由管理者代表任組長。
3•2職責
3•2•1技術部:產品圖樣、工藝文件、檢驗卡片、工裝圖樣、技術規程、FMEA、設備配備、工藝裝備準備和加工、PPAP的設計和編制;參與小批量試生產和第一次批量生產工作,接受客戶提供資料。
3•2•2生產部:
a) 磨削車間:小批量試制和第一次批量產品的加工。
b) 裝配車間:產品裝配。
3•2•3檢驗組:產品質量檢驗和監督;
3•2•4計量室:MSA。
3•2•5業務部:市場開發、產品訂貨、用戶服務、接受客戶提供資料。
3•2•6采購主管:物資采購,外購件、外協件采購。
3•2•7以上職責劃分未盡事宜,由橫向協調小組長分派。在產品開發階段橫向協調小組應定期舉行會議,檢查工作進度。橫向協調小組對外負責與客戶及分供方進行聯系,對內與相關部門進行協調,以保證產品開發順利進行。
4.定義
4•1橫向協調&CP:Advanced Product Quality Planning & Control Plan 產品質量先期策劃和控制計劃。
4•2FMEA: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 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
4•3MSA:Measurement System Analysis 測量系統分析。
4•4SPC: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 統計過程控制。
4•5PPAP:Production Parts Approval Process 生產件批準程序。
5.工作程序
5•1開發計劃批準:
5•1•1當市場和客戶有開發需要時,由業務部取得相關資料,如訂單、報價、樣品、規格書、圖樣等,并以新產品設計(試制)任務書交給技術部。
5•2技術部接到任務書后,橫向協調小組召開會議,進行開發可行性評估。
5•2•1橫向協調小組進行可行性評估,應考慮以下內容:
a) 生產能力是否滿足要求;
b) 開發時間、日程要求;
c) 工程要求(工序能力等);
d) 質量要求:
e) 投資要求;
f) 單位成本:
5•2•2可行性評估結果填寫《橫向協調小組可行性承諾報告》,呈報總經理核準。若結果判定可行,則由業務部進行報價工作;若判定不行,放棄開發,由業務部通知客戶。
5•2•3若評定結果認為應改進設計或修改部分技術要求方可達到客戶要求時,則由技術部與客戶聯系協調,協調結果應重新評估開發可行性,工作程序同5.2.1~5.2.2(若不能協議一致,則放棄開發)。
5•2•4評估可行的計劃項目經業務部與客戶報價、議價取得開發授權后,技術部應開始組織產品開發,并制訂《橫向協調推行計劃表》和《工裝開發進度表》。
5•2•5開始進行產品開發和制訂開發進度表時,技術部應利用APQP手冊建議的《新設備、工裝和試驗裝備檢查清單》進行對照,以確保影響開發進度的各項活動均已納入開發進度表中。
5•3樣試(小批量試制)準備階段
5•3•1技術部根據進度表將工裝圖樣、外協件、配件技術文件分發給合格分供方和有關部門制造。由設備和采購科按開發進度表進行催交和供貨,并將實際進度反映在進度表上。
5•3•2技術部提出包裝規格,業務部提出交貨方式,供客戶確認。
5•3•3技術部編制〈過程流程圖〉和〈過程流程圖檢查清單〉。
5•3•4生產部繪制〈場地平面布置圖〉。
5•3•5技術部進行過程FMEA,并編制《PFMEA檢查清單》。
5•3•6編制試生產控制計劃,采取增加檢驗數量、增加審核等措施,有效遏止初期生產過程潛在的不合格。樣試控制計劃由技術部、質保部和生產部會簽,總經理(或其授權的人員)批準。在會簽之前應利用《PFMEA檢查清單》核對。
5•3•7編制/修訂/引用過程指導書,分發到作業現場,有效指導過程操作和控制。
5•3•8技術部根據客戶設計資料標識的特殊性/本公司規定的關鍵特性和重要特性提出初始制造過程能力研究計劃。
5•3•9計量室提出MSA測量系統分析計劃,該計劃應包括保證量具線性度、穩定性、重復性、再現性和與備用量具相關性的職責。
5•3•10技術部應編制產品包裝規范,設計包裝物圖樣。必須遵守所有客戶的特殊包裝標準/指南,包括適用的維修件包裝標準。
5•3•11制造過程評審
制造過程評審應使用橫向協調手冊的《產品/過程質量檢查清單》、《過程流程圖檢查清單》及《PFMEA檢查清單》。
5•4從樣試(小批量試制)階段。
5•4•1工藝裝備和配件到位后,開始進行樣品試制(小批量試制)工作。
5•4•2在樣品試制(小批量試制)過程中,完成MSA測量系統分析。
5•4•3技術部配合質量保證部對橫向協調手冊的《產品/過程質量檢查清單》進行檢查。
5•4•4由橫向協調小組召開樣試(小批量試制)會議。
a)檢查制訂的樣試(小批量試制)控制計劃、作業指導書和檢驗指導書的執行情況。
b)檢查各項結果及追蹤FMEA。
5•4•5樣試(小批量試制)生產時間根據客戶交貨期安排。
5•4•6實施初始過程能力研究計劃,計算PpK是否符合要求(PpK≥1.67)。
5•4•7客戶確認:
a)包裝容器是否符合要求
b)制造過程能力是否符合要求。
5•4•8樣品(小批量試制)完成后,根據技術條件進行檢驗和測試,并向客戶提交PPAP確認(參照PPAP程序)。
a)產品質量策劃總結和認定書;
b)客戶及分供方設計資料,包含詳細圖樣;
c)工程變更資料;
d)尺寸精度檢驗結果;
e)檢驗或測試的輔助工具;
f)材質或耐久性測試報告;
g)制造工藝流程;
h)制造過程FMEA;
i)控制計劃制造工藝過程成效評審報告;
j)測量系統分析。
5•4•9如客戶不要求PPAP資料報告,已完成的資料由技術部保存。
5•4•10生產部確認試驗。由技術部負責。
a)客戶有要求時,按客戶規定對產品進行確認試驗;
b)本公司自行進行試驗(壽命)提供試驗報告,并取得客戶認可;
c)委托國家認可的試驗室進行試驗,提供試驗報告;
d)客戶認為無必要進行確認試驗時,則該程序可不進行。
5•4•11包裝評價:由生產部檢驗組負責試驗和評價,業務部代表顧客確認。
a)按客戶規定實施產品包裝運輸的試運轉,取得客戶反饋信息和認可;
b)若客戶無規定要求,按本公司規定實施產品包裝運輸的試運轉,取得客戶反饋信息和認可;
c)根據滾動軸承紙箱技術條件,對包裝箱進行檢驗或跌落試驗,提供檢驗或試驗報告,對包裝作出評價。
5•4•12控制計劃:
由技術部根據產品生產流程、產品特殊特性,產品特性以及試生產控制計劃的經驗進行編制,由技術部和生產部會簽,總經理(或其授權的人員)批準。在會簽之前應利用《控制計劃檢查清單》核對。
5•4•13生產控制計劃:
生產控制計劃是一種動態文件,應根據實際運行效果進行必要的修訂(可能需要客戶的批準)。
5•5批量生產開始階段
5•5•1由橫向協調小組召開會議,發行檢驗標準、控制計劃、作業指導文件。
5•5•2根據用戶要求的交貨期安排批量生產準備工作,并制訂生產計劃。
5•5•3由橫向協調小組召開批量生產研討會,會議內容包括制造工藝過程、發貨、服務以及工程變更等事項。
5•5•4正式批量生產后利用控制計劃及SPC方法,評估產品質量,以滿足客戶需求。
降低制造變差:按過程控制程序和持續改進管理程序執行;
達到客戶滿意目標:按客戶滿意度調查程序和持續改進管理程序執行;提高對客戶產品的交付、服務能力:按成品包裝和交付控制程序、服務管理程序、糾正和預防措施程序執行。
5•6產品資料由技術部保管,保存期限為產品結束后三年。
6.相關文件
6•1 QS/TSB 20**2-20** 過程FMEA控制程序
6•2 QS/TSB 20**3-20** 生產件批準程序
6•3 QS/TSB 20**4-20** 質量體系控制程序
6•4 QS/TSB 20301-20** 合同評審控制程序
6•5 QS/TSB 21001-20** 進貨檢驗控制程序
6•6 QS/TSB 21002-20** 過程檢驗控制程序
6•7 QS/TSB 21003-20** 最終檢驗控制程序
6•8 QS/TSB 21102-20** 測量系統分析程序
6•9 QS/TSB 21401-20** 糾正和預防措施控制程序
6•10 QS/TSB 21502-20** 搬運、貯存、包裝、防護和交付控制程序
6•11 QS/TSB 21901-20** 服務控制程序
7.相關表格
見清單。
篇3:物業企業計費控制工作
物業企業計費控制工作
物業管理企業的收入有別于一般企業,業主即收費對象、收費項目和物業管理企業的收費主體(指各個管理區域)眾多并且分散,如果監督控制不到位,勢必造成企業的資金流失,給企業的經濟效益造成重大損失,因此物業管理企業要牢牢抓住計費和控制這個影響企業收益的根本問題。建立計費中心,計費中心直屬于總經理或委托財務部進行管理,在計費和控制方面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物業管理企業的財務部門會同企業管理部門(或其他部門)和各個管理區域(也稱管理處,下同)、專業部門對所屬管轄范圍的固定收費項目進行一次清理,清理內容包括物業管理收費面積、收費單價,租賃經營面積、單價、維修等各個計費項目,列表造冊,經相關部門審查核對及單位負責人簽字后報計費中心存入電腦,作為各管理區域的計費和委托銀行收款的依據。
(二)新入住或業主變更的,應到管理區域辦理開戶和委托銀行收款手續,管理區域應及時建立分戶卡片進行管理,并及時上報計費中心進行計費。
(三),對減少收費面積、降低單價和減免費用的,必須由業主書面提出申請(或由管理區域提出),說明情況,由事務助理、管理區域負責人簽字,經分管副總審核報總經理批準后計費中心才能更改電腦計費數據。
(四)供水、電、氣則由專業管理部門每月按時抄表和對維護維修及其他費用的統計,經本部門負責人和管理區域負責人(專業部門的費用由管理區域負責代收)簽字后送計費中心計費。
(五)計費單的錄入與發放規定
1、每月月底前各管理區域、專業部門按照規定把各項收費資料報到計費中心。
2、計費中心于每月N日前將水、電、氣校對單用電腦傳由各單位指定的專人進行校對,并在每月N日前傳回計費中心。
3、計費中心在每月N日前完成修改工作。N日將核對后的收費數據傳給管理區域,管理區域根據業主情況(根據工業區業主及住宅區業主的需要情況而定)打出繳費通知單,并由業主在簽收單上簽字,確認收到繳費單的日期,以便托收或交款時確定交費時限和逾期交費的時間天數。
4、繳費單發出后,如再發現有錯抄表、錯打單等情況,需沖單、改單更正的,一律由責任人寫清情況報單位領導及主管副總簽字后,方可改單。
5、每月N日委托銀行扣款后,計費中心打印出已收費清單和將托收信息通過電腦發送給管理區域及專業部門。
6、管理區域的收費員收到業主的零散繳費后,先到計費室將已收項目輸入電腦,方可與財務部辦理交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