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鋼結構柱基地腳螺栓預埋施工要點

1546

  鋼結構柱基地腳螺栓預埋施工要點

  本工程的地下鋼結構工程共23 根鋼柱,截面型式有"+"字形和"I"字形兩種,"I"、"+"字形柱通過4 根地腳螺栓與筏式基礎連接。在筏式基礎板中,鋼筋較粗且布置密集,經綁扎后整體剛度較大。本工程地腳螺栓的埋設采用直埋法,即在基礎底板綁扎鋼筋的同時,將地腳螺栓群用套板作相對固定,并與柱基礎鋼筋籠牢固連接,整體澆筑混凝土,一次固定,如圖所示。

  1 直埋法地腳螺栓預埋的主要施工要點如下:

  1)制作地腳螺栓、固定套板和角鋼支承框。固定套板的制作尺寸允許偏差為:(1)螺孔直徑比地腳螺栓直徑大0.5mm,(2)各螺孔中心與套板十字中心線的距離偏差不大于+1mm,(3)對角螺孔中心間距離偏差不大于2mm。地腳螺栓應與固定套板固定,并保證螺紋伸出長度。

  2)隨著土建基礎鋼筋綁扎工作的進展,穿插進行地腳螺栓埋設。首先,按預定標高將角鋼支承框與柱基礎鋼筋籠的豎向鋼筋點焊連接牢固,并保證支承框保持基本水平;其次,用經緯儀將各軸線引至支承框上,并做出明顯標志;再其次,將已固定的地腳螺栓群放置在支承框上,保證上套板的十字基準線與軸線重合,并采用微調螺栓調整標高和水平度;最后將上套板與支承框、下套板與豎向鋼筋點焊牢固。

  3)地腳螺栓安裝完畢后,須及時用麻袋布或粗帆布將外露螺紋部分裹緊扎好,以防在澆筑混凝土過程中沾污螺紋或碰傷絲口。

  2 現場柱基檢查

  在定位軸線和標高基準點被認可的前提下柱基檢查的重點是地腳螺栓的位置和柱基表面標高。

  1)地腳螺栓位置檢查

  地腳螺栓群中各個螺栓之間的相對位置及其垂直度、高度等,依靠上、下套板予以固定,不會在混凝土澆筑期間發生變化。然而,受混凝土澆筑順序以及混凝土自身的膨脹、收縮等特性的影響,整個地腳螺栓群的位置必然會發生一定量的位移。因此,在基礎混凝土澆筑完成后,測出各個地腳螺栓相對于定位軸線的位移,并預先采取相應措施。

  將地腳螺栓預埋時設置的平面控制網和標高控制樁,引渡到基礎混凝土板面的適當位置上,并以此作為后續平面位移、標高控制的基準。然后根據平面控制網在基礎板面放設所有定位軸線。定位軸線的交點即為柱基中心點,也是第一節鋼柱安裝的基準點。

  以各定位軸線為基準,對單獨柱基上每個地腳螺栓相對于定位軸線的距離進行實測,并將測得的數值及偏差用平面圖表示。根據數值的大小及其規律性,相應地采取措施,以充分保證第一節鋼柱安裝的位移精度。

  2)柱基表面標高檢查

  以基準標高點為依據,對鋼柱柱基表面進行標高實測,將測得的標高偏差用平面圖表示,作為標高支承塊調整的依據。

  3 標高塊設置和柱底灌漿

  在鋼柱基礎表面和鋼柱底板下表面之間,考慮到施工因素,設計規定了50mm 的間隙,作為第一節鋼柱安裝時標高的調整。本工程采取設置臨時支承標高塊和調整螺母相結合的方法來調整第一節鋼柱安裝的標高和垂直度,如圖所示。在鋼柱吊裝前,每個柱基設置一個圓柱形標高塊;待第一節鋼框架安裝完畢、地腳螺栓緊固后,再對鋼柱底板與基礎間的間隙進行灌漿填實。

  為了基礎混凝土強度等級C35 相匹配,本工程采用C35 級高強度無收縮灌漿料制作標高塊和進行柱底灌漿。

  4 灌漿施工:

  高強度無收縮灌漿料灌漿時,應從一側灌漿,至另一側溢出為止,不得從四側同時灌漿;灌漿開始后,必須連續進行,不能間斷,并盡可能縮短灌漿時間;在灌漿過程中嚴禁振搗,必要時可用專用工具進行填實。

  5 養護

  灌漿完畢后,應立即加蓋濕草袋或巖棉被,并保持濕潤。在日最低氣溫在5~15℃的情況下,拆模時間為48h,養護時間為7d。

  6 灌漿須作試塊,到時試壓,作為驗收資料。

篇2:綜合教學樓工程柱基礎混凝土墊層施工方法

  綜合教學樓工程柱基礎混凝土墊層施工方法

  1、施工準備

  (1)地基經檢查合格。

  (2)水泥:采用普通硅酸鹽水泥PO32.5,砂子采用中砂無雜質,含泥量不大于5%,卵石粒徑5-32mm,含泥量不大于2%。

  2、流水分段,工藝流程

  (1)流水分段同土方開挖的劃分。

  (2)工藝流程:檢查地基→找標高和水平控制線→混凝土攪拌→鋪設混凝土→振搗→找平→養護

  3、施工方法

  (1)排凈地坑積水,檢查地坑土質與空隙比,合格后方可進行下一步施工。

  (2)模板用木方100×100mm做側模,外側釘木樁90×60@500固定。

  (3)用混凝土攪拌機拌制混凝土,用塔式起重機做運輸。逐個澆筑,用鐵鍬拍實,木抹子槎平,完成后蓋草袋澆水養護。

  (4)試塊留置:每個流水段只少留一組,做標準養護28d按時試壓。

  4、質量要求:混凝土墊層尺寸標高準確,混凝土密實,表面平整。

篇3:鋼結構柱基地腳螺栓預埋施工要點

  鋼結構柱基地腳螺栓預埋施工要點

  本工程的地下鋼結構工程共23 根鋼柱,截面型式有"+"字形和"I"字形兩種,"I"、"+"字形柱通過4 根地腳螺栓與筏式基礎連接。在筏式基礎板中,鋼筋較粗且布置密集,經綁扎后整體剛度較大。本工程地腳螺栓的埋設采用直埋法,即在基礎底板綁扎鋼筋的同時,將地腳螺栓群用套板作相對固定,并與柱基礎鋼筋籠牢固連接,整體澆筑混凝土,一次固定,如圖所示。

  1 直埋法地腳螺栓預埋的主要施工要點如下:

  1)制作地腳螺栓、固定套板和角鋼支承框。固定套板的制作尺寸允許偏差為:(1)螺孔直徑比地腳螺栓直徑大0.5mm,(2)各螺孔中心與套板十字中心線的距離偏差不大于+1mm,(3)對角螺孔中心間距離偏差不大于2mm。地腳螺栓應與固定套板固定,并保證螺紋伸出長度。

  2)隨著土建基礎鋼筋綁扎工作的進展,穿插進行地腳螺栓埋設。首先,按預定標高將角鋼支承框與柱基礎鋼筋籠的豎向鋼筋點焊連接牢固,并保證支承框保持基本水平;其次,用經緯儀將各軸線引至支承框上,并做出明顯標志;再其次,將已固定的地腳螺栓群放置在支承框上,保證上套板的十字基準線與軸線重合,并采用微調螺栓調整標高和水平度;最后將上套板與支承框、下套板與豎向鋼筋點焊牢固。

  3)地腳螺栓安裝完畢后,須及時用麻袋布或粗帆布將外露螺紋部分裹緊扎好,以防在澆筑混凝土過程中沾污螺紋或碰傷絲口。

  2 現場柱基檢查

  在定位軸線和標高基準點被認可的前提下柱基檢查的重點是地腳螺栓的位置和柱基表面標高。

  1)地腳螺栓位置檢查

  地腳螺栓群中各個螺栓之間的相對位置及其垂直度、高度等,依靠上、下套板予以固定,不會在混凝土澆筑期間發生變化。然而,受混凝土澆筑順序以及混凝土自身的膨脹、收縮等特性的影響,整個地腳螺栓群的位置必然會發生一定量的位移。因此,在基礎混凝土澆筑完成后,測出各個地腳螺栓相對于定位軸線的位移,并預先采取相應措施。

  將地腳螺栓預埋時設置的平面控制網和標高控制樁,引渡到基礎混凝土板面的適當位置上,并以此作為后續平面位移、標高控制的基準。然后根據平面控制網在基礎板面放設所有定位軸線。定位軸線的交點即為柱基中心點,也是第一節鋼柱安裝的基準點。

  以各定位軸線為基準,對單獨柱基上每個地腳螺栓相對于定位軸線的距離進行實測,并將測得的數值及偏差用平面圖表示。根據數值的大小及其規律性,相應地采取措施,以充分保證第一節鋼柱安裝的位移精度。

  2)柱基表面標高檢查

  以基準標高點為依據,對鋼柱柱基表面進行標高實測,將測得的標高偏差用平面圖表示,作為標高支承塊調整的依據。

  3 標高塊設置和柱底灌漿

  在鋼柱基礎表面和鋼柱底板下表面之間,考慮到施工因素,設計規定了50mm 的間隙,作為第一節鋼柱安裝時標高的調整。本工程采取設置臨時支承標高塊和調整螺母相結合的方法來調整第一節鋼柱安裝的標高和垂直度,如圖所示。在鋼柱吊裝前,每個柱基設置一個圓柱形標高塊;待第一節鋼框架安裝完畢、地腳螺栓緊固后,再對鋼柱底板與基礎間的間隙進行灌漿填實。

  為了基礎混凝土強度等級C35 相匹配,本工程采用C35 級高強度無收縮灌漿料制作標高塊和進行柱底灌漿。

  4 灌漿施工:

  高強度無收縮灌漿料灌漿時,應從一側灌漿,至另一側溢出為止,不得從四側同時灌漿;灌漿開始后,必須連續進行,不能間斷,并盡可能縮短灌漿時間;在灌漿過程中嚴禁振搗,必要時可用專用工具進行填實。

  5 養護

  灌漿完畢后,應立即加蓋濕草袋或巖棉被,并保持濕潤。在日最低氣溫在5~15℃的情況下,拆模時間為48h,養護時間為7d。

  6 灌漿須作試塊,到時試壓,作為驗收資料。

相關文章

97精品久久久久|ZZIJZZIJ日本成熟少妇|嫩草一级337p无码专区|青青青国产在线观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