錨索施工方法
施工前,應檢查原材料和施工設備的主要技術性能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在裂隙發育或富含地下水的巖層中進行錨索施工時,應對錨固段周邊孔壁進行不透水性試驗。當0.2~0.4Mpa壓力10min后,錨固段周邊滲水率超過0.01m3/min時,應采用固結注漿或其他方法進行處理。
?、?、錨孔定位
?、馘^索施工位置在兩個圍護樁之間及冠梁中間處,用水準儀測出錨桿孔的標高,再用鋼尺量定出錨索的孔位。采用雙檢制度,確保錨桿位置準確。保證錨桿孔位偏差符合規程規定,錨索孔定位水平偏差控制在+100mm,垂直方向偏差控制在+50mm。
?、阢@機安裝
A、確保鉆機運轉穩定、牢固,運行正常。本工程采用濕鉆法成孔,用合金鉆頭或金鋼石鉆頭鉆進至設計深度。
B、回轉鉆進參數
轉速:142、285、570轉/min
泵量:4.79m3/h
最大給進壓力:15kN
水泵工作壓力:>1.5Mpa
?、?、錨桿鉆孔
?、?、鉆孔不得擾動周圍地層;
?、?、鉆孔前,根據設計要求和地層條件,定出孔位、做出標記;
?、?、錨索水平、垂直方向的孔距誤差不應大于100㎜。鉆頭直徑不應小于設計鉆孔直徑3㎜;
?、?、鉆孔軸線的偏斜率不應大于錨索長度的2%;
?、?、錨索鉆孔深度不應小于設計長度,也不宜大于設計長度500㎜;
?、?、向鉆孔中安放錨桿前,應交孔內巖粉和土屑清洗干凈。
?、?、在不穩定地層中,或地層受擾動導致水土流失而危及鄰近建筑物或公用設施的
穩定時,宜采用套管護壁鉆孔。
?、?、壓力分散型錨桿和可重復高壓注漿型錨桿施工宜采用套管護壁鉆孔。
?、?、本工程錨索鉆孔施工根據施工圖紙中各剖面進行分段施工,并且相鄰孔位根據
圖紙要求采用不同角度鉆進,鉆進角度為15?;?5。相鄰間隔錯開。
?、?、桿體制作、存儲和安放
?、?、本工程桿體的制作、存儲施工現場的專門作業棚內進行;
?、?、在錨固段長度6米范圍,桿體上不得有可能影響與注漿體有效粘結和影響桿體使用壽命的有害物質,并應確保滿足設計要求的注漿體保護層厚度。在自由段桿體上應設置有效的隔離層;錨索采用強度為1860Mpa的7φj15的鋼絞線。鋼絞線下料時應考慮錨索張拉時的工作長度。
?、?、鋼絞線應采用切割機切斷。
?、?、錨索自由段涂防銹油二道,外包塑料布二層;為使錨索不偏離錨孔斷面的幾何中心,應設置定位支架,定位支架采用3φ6.5鋼筋勻布于φ55的鋼管圈與鋼管圈之間點焊,其間距為1500mm.一、二次注漿管隨錨桿一起下入孔中,注漿管內端距孔底宜為50~100mm。
?、?、加工完成的桿體在存儲、搬運、安放時,應避免機械損傷、介質侵蝕和污染。
?、?、鋼絞線應清除油污、銹斑,嚴格按設計尺寸下料,每根鋼絞線的下料長度誤差不應大于50㎜。
?、?、鋼絞線應平直排列,沿桿體軸線方向每隔1.5m設置一個隔離架,注漿管和排氣
管應與桿體綁扎牢固,綁扎材料不宜采用鍍鋅材料。
?、?、本工程壓力分散型錨索應先制作成單元錨桿,再由3個或4個單元錨桿組裝成復合型錨桿。
?、?、錨索桿體制作后應盡早使用,不宜長期存放。
?、?、制作完成的桿體不得露天存放,宜放在干燥清潔的場所。應避免機械損傷桿體或油漬落在桿體上。
*、當存放環境相對濕度超過85%時,桿體外露部分應進行防潮處理。
*、對存放時間較長的桿體,在使用前必須進行嚴格檢查。
*、在桿體安放入鉆孔前,應檢查桿體的加工質量。確保滿足設計要求。安放桿體
時,應防止扭壓和彎曲。注漿管宜隨桿體現放入鉆孔。桿體放入孔內應與鉆孔角保持一致。
*、安放桿體時,不得損壞防腐層,不得影響響正常的注漿作業。
*15、錨索安裝采用人工直接送入孔內。錨索送入孔內的深度不應小于錨桿長度的95%,亦不得超深,以免外露長度不夠。
*16、桿體安放后,不得隨意敲擊,不得懸掛重物。
?、?、清 孔
用注漿泵循環沖水,直至孔口冒出較清的泥漿水,此時即完成清孔作業。
?、?、注 漿
?、?、向下傾斜的鉆孔內注漿時,注漿管的出漿口應插入距孔底300~500㎜處,漿液自下而上連續灌注,且確保從孔內順利排水、排氣。
?、?、注漿設備應有足夠的漿液生產能力,應在孔口設置密封裝置,將排氣管端口設于孔底,注漿管應設在離密封裝置不遠處。
?、?、一次注漿采用水灰比為0.45的水泥漿進行常壓注漿, 注漿時應控制壓力(常壓注漿壓力一般不大于0.5Mpa),使漿液均勻上冒,直至在孔口泛出,即完成一次注漿。
?、?、注漿后不得隨意敲擊桿體,并不得在桿體上懸掛重物。
?、?、注漿液應攪拌均勻,隨拌隨用,并在初凝前用完,嚴防石塊、雜物混入漿液。
?、?、24~48小時后進行二次高壓注漿,壓力不應小于2.0Mpa.二次高壓注漿水灰比為0.55。
?、?、一次常壓注漿結束后,應將注漿管、注漿槍和注漿套管清洗干凈。
?、?、在注漿過程中,應及時處理常見的冒漿、穿孔和漿液沿某一地下通道大量流失的現象。若出現現以上現象應立即停止注漿和及時清洗注漿管,相應的措施:
冒漿和穿孔:孔口或穿孔處再次補漿,待補漿強度達5Mpa(約24h)后再進行二次注漿;
通道流漿:可用水泥袋或稠泥巴堵塞通道口后再進行二次注漿.
?、?、注漿一定要連續密實,間斷時間不能超過45分鐘;攪拌過的漿液按其配合比直接均勻地填充到錨固體;發現孔頂漿液流失時應及時補漿。
?、?、施工質量控制計劃
?、俦WC鉆孔質量措施:
A、鉆進時控制泥漿稠度,盡量減少泥漿滲入地層,致使降低巖、土摩阻力。
B、錨孔傾斜度允許偏差為3%。
C、錨索應先選取2根做試成孔、注漿試驗施工,本工程取地質較差的2-2剖面先試鉆孔、注漿,在基本檢驗合格后,再展開大面積施工。
?、诒WC錨桿安置質量措施:
A、確保錨桿成孔至設計深度。
B、確保錨桿居中,有足夠的保護層。
C、確保一次注漿飽滿密實。
D、確保二次注漿壓力或注漿量達到
設計要求。E、確保錨桿樁頂標高符合設計要求。
?、?、常見問題的處理措施
?、?、遇孤石或中風化巖石的鉆進問題
如錨索成孔過程中遇孤石或中風化巖應立即改用地質鉆機采用金剛石鉆頭緩慢進尺。直至達到設計要求的深度。如此問題出現較多則應及時調整施工機械的數量以保證工期和質量。
?、?、"錨孔流水"問題
由于局部承壓水的存在,錨孔注漿后,地下水仍從錨孔內流出,流水影響注漿體的質量,使土釘承載力滿足不了設計要求。此時注漿時應放入兩根注漿管,第二根注漿管采用耐高壓鍍鋅管,采用二次高壓注漿的辦法封住裂隙水,從而解決承載力不夠的問題。
?、?、"噪音"擾民的問題
鉆機成孔、噴射砼時噪音均是超標的,在這些機械施工時間應嚴格按××××市市區的有關規定,安排在規定的時間內進行,以免噪音對附近居民的生活產生過大的影響。
?、?、"排污"問題
泥漿的排放應嚴格按××××市污水處理的有關規定,泥漿應首先排入沉淀池,沉淀完成后才能排入下水管道。
出土車的出口處應設置洗車臺,以免污染城市道路。影響施工進度和施工單位形象。
?、?、錨索的張拉鎖定
根據設計要求待樁頂梁達到設計強度及注漿漿體強度達到15Mpa后,對錨索進行預張拉。正式張拉之前取設計軸向力的10~20%對錨索進行預張拉;錨索張拉至設計極限值的0.7倍時,進行鎖定。
?、?、錨頭臺座的承壓面應平整,并與錨桿軸線方向垂直。
?、?、錨桿張拉前應對張拉設備進行標定。
?、?、錨桿張拉時,注漿體和混凝土臺座的抗壓強度值應符合設計的強度值。
?、?、錨桿張拉應有序進行,張拉順序應考慮鄰近錨桿的相互影響。
?、?、錨桿正式張拉前,應取0.1~0.2軸向拉力設計值Nt對錨桿預張拉1~2次,有利于減緩張拉過程中各鋼絞線的受力不均勻性以及減少錨索的預應力損失。使桿體完全平直,各部位接觸緊密。
?、?、錨桿應采用符合標準和設計要求的錨具。
?、?、錨桿張拉至1.05~1.10Nt時,對巖層、砂性土層保持10min,對粘性土層保持15min,然后卸荷至設計鎖定值進行鎖定。錨桿張拉荷載分級和位移觀測時間應遵守下表規定:
荷載分級位移觀測時間(min)加速荷載
?。↘N/min)
巖層、砂土層粘性土層
0.10~0.20Nt22不大于100
0.50Nt55
0.75Nt55
1.00Nt510不大于50
1.05~1.10Nt1015
注:Nt--錨桿軸向拉力設計值。
?、?、本工程錨索為3×7*5或4×7 *5鋼絞線,因此,在張拉時,應先單股預張拉,使各股鋼絞線在張拉前處于平順狀態,然再進行3股或者4股一起預張拉。以保證錨索的均勻受力,各部位接觸緊密。
?、?、錨索超張拉是為了補償張拉時錨夾片回縮引的預應力損失。完成后要進行卸荷放張,可減少預應力損失。對預應力損失采取補償張拉方式,還可實施二次張拉。如果預應力增值超過錨桿設計拉力值的10%,則放松后重新張拉以調低預應力值。
篇2:預應力錨索施工方法試驗
預應力錨索施工方法與試驗
一、預應力錨桿施工:
預應力錨桿與土方開挖相互配合好,挖土標高至錨索以下500mm時,進行錨索施工,錨索錨固體強度達設計要求15MPa即錨索注漿養護5~7天時方可張拉錨固,再進行下部土方開挖。
1、定位成孔:
基坑開挖至要求標高后,進行錨索定位,按設計位置及標高嚴格放點,并做好標記,孔位偏差小于50mm,鉆孔傾角偏差允許±2.0,鉆機就位后,按設計要求的傾角對中進行成孔,成孔直徑Ф140。
由于本工程地質條件差,采用錨索鉆機進行套管跟進、高壓水和沖擊鉆具切削沖洗土體鉆孔,以防止成孔時出現塌孔、縮徑現象,影響成孔質量。套管外徑Ф133,鉆孔時,盡可能使各孔口橫向成一線,要求偏差±5㎝。成孔完成后,在孔內注入清水將孔內泥漿置換出孔口,完成清孔作業。
為保證文明施工及不影響土方開挖,沿基坑底邊挖設排水溝槽,將泥漿引至集水坑集中抽走。
2、一次注漿:
水泥采用普P.O32.5R,水灰比0.5,清孔完后用BW-150高壓泵進行一次注漿,將一次注漿管插至孔底,以慢速連續速度注漿,直至鉆孔內的水及雜質被置換出孔口,孔口流出水泥濃漿為止。待桿體置放后,隨即將一次注漿管拔出。
3、桿體制作及置放:
桿體制作時應比設計長出1.0~1.5m,以滿足鎖定需要,定位骨架間距1.5~2.0m,鋼絞線用鐵絲均勻捆于骨架周圍,二次注漿管固定于定位骨架中心,在錨索自由段,鋼絞線上滿涂黃油,以塑料套管包裹,以保證鋼絞線與水泥漿體脫開。在制作好的桿體及二次注漿管緩慢施入錨索孔內。
4、二次高壓注漿:
一次注漿完成2.0~3.0h后,用止漿袋將孔口封堵密實,進行二次高壓注漿,注漿壓力保持2.5Mpa,一次和二次注漿水泥用量總和不得低于50㎏/m。
5、錨索驗收及張拉鎖定
本工程錨索驗收根據規范驗收數量不小于錨索總數的5%。預埋件、腰梁安裝完畢和錨固體強度達14Mpa時,對錨桿進行張拉、鎖定。檢驗屬于對錨索施工后實際抗拔能力的檢驗,而非破壞性試驗,故檢驗方法按照《**地區建筑深基坑支護技術規范》(SJG05-96)以及《土層錨桿設計與施工規范》(CECS22:90)檢驗方法,本工程按臨時性工程要求進行檢驗。最大檢驗加荷為錨索設計軸向拉力的1.2倍,其初始荷載取錨索設計軸向接力的0.1倍,然后按0.25倍,0.50倍,0.75倍,1.00倍,1.20倍分級加載,各級觀測時間除最大級別1.2倍15分鐘外,其余各級均為5分鐘。每次測得三次錨頭位移量。檢驗設備采用YCW-100穿心千斤頂電動油泵加載,通過油泵上油表控制加荷噸位,通過量測千斤頂活塞出露量與整體下沉量來求得錨桿拔出量。錨索驗收合格后可對每根錨索逐根予以鎖定,鎖定荷載20KN,錨索張位采用1000KN級穿心千斤頂,張拉設備在錨索驗收前須經計量部門進行標定,以標定參數作為現場張拉的依據。
二、錨索試驗
在錨索養護7天后進行拉拔力檢驗。由于養護期未達到14天,養護7天的強度僅達到設計值的70%,故檢驗時按70%的設計承載力乘以1.2倍進行檢驗,檢驗方法參考《**地區建筑深基坑技術規范》,根據檢驗情況及時發現可能存在的缺陷,以利于及時對設計施工進行調整,錨索隨機抽取7根進行抗拔力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