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最新房地產建筑成本
1、樁基工程(如有):70~100元/平方米;
2、鋼筋:40~75KG/平方米(多層含量較低、高層含量較高),合160~300元/平方米;
3、砼:0.3~0.5立方/平方米(多層含量較低、高層含量較高),合100~165元/平方米;
4、砌體工程:60~120元/平方米(多層含量較高、高層含量較低);
5、抹灰工程:25~40元/平方米;
6、外墻工程(包括保溫):50~100元/平方米(以一般涂料為標準,如為石材或幕墻,則可能高達300~1000元/平方米;
7、室內水電安裝工程(含消防):60~120元/平方米(按小區檔次,多層略低一些);
8、屋面工程:15~30元/平方米(多層含量較高、高層含量較低);
9、門窗工程(不含進戶門):每平方米建筑面積門窗面積約為0.25~0.5平方米(與設計及是否高檔很大關系,高檔的比例較大),造價90~300元/平方米,一般為90~150元/平方米,如采用高檔鋁合金門窗,則可能達到300元/平方米;
10、土方、進戶門、煙道及公共部位裝飾工程:30~150元/平方米(與小區檔次高低關系很大,檔次越高,造價越高);
11、地下室(如有):增加造價40~100元/平方米(多層含量較高、高層含量較低);
12、電梯工程(如有):40~200元/平方米,與電梯的檔次、電梯設置的多少及樓層的多少有很大關系,一般工程約為100元/平方米;
13、人工費:130~200元/平方米;
14、室外配套工程:30~300元/平方米,一般約為70~100元/平方米;
15、模板、支撐、腳手架工程(成本):70~150元/平方米;
16、塔吊、人貨電梯、升降機等各型施工機械等(約為總造價的5~8%:約60~90元/平方米;
17、臨時設施(生活區、辦公區、倉庫、道路、現場其它臨時設施(水、電、排污、形象、生產廠棚與其它生產用房):30~50元/平方米;
18、檢測、試驗、手續、交通、交際等費用:10~30元/平方米;
19、承包商管理費、資料、勞保、利潤等各種費用(約為10%):以上各項之和*10%=90~180元/平方米;
20、上交國家各種稅費(總造價3.3~3.5%):33~70元/平方米,高檔的可能高達100元/平方米。
以上沒有算精裝修,一般造價約為1000~2000元/平方米,高檔小區可達3500元以上。以上沒有包括部分國有企業開發造成的腐敗成本。精裝修造價一般為500~1500元/平方米,這要看檔次高低,也有300元/平方米簡裝修,更有3000~10000元/平方米超高檔裝修(拎包入?。?。
21、設計費(含前期設計概念期間費用):15~100元/平方米;
22、監理費:3~30元/平方米;
23、廣告、策劃、銷售代理費:一般30~200元/平方米,高者可達500元/平方米以上;
24、土地費:一般二線城市市區(老郊區地帶)為70~100萬/畝,容積率一般為1.0~2.0,故折算房價為:525~1500元/平方米,市區中心地帶一般為200 萬元/畝,折算房價為:1500~3000元/平方米,核心區域可達300萬元/畝以上,單方土地造價更高;一線城市甚至有高達20000元/平方米以上的土地單方造價; 三線城市、縣城等土地單方造價較低,一般為100~500元/平方米,也有高達2000元/平方米以上的情況;
25、土地稅費與前期費,一般為土地費的15%左右,二線城市一般為100~500元/平方米,各地標準都不一樣。
結論:基本建設費是固定的,即使是不收土地款的動遷房,以國家最低標準承建,造價也難以少于1000元/平方米。
實際上,多層普通商品房,建安成本大約在1200元/平方 米左右,小高層與高層普通商品房,建安成本大約在1500~1800元/平方米左右,檔次越高,造價越高。
能讓利的主要是:小區的檔次、向政府交納的土地費及地方政府部分 的稅費、廣告策劃銷售環節的費用、裝修費用等。另外,開發商的開發品質也有一定關系,如果一味壓價,品質是要差一些;
民營開發商比國營/政府開發商的成本確實也低一些,這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大多數民營企業主要以效益為主導,成本一般控制得好一些,二是民營企業腐敗成本相對要低一些。
不論何種原因,同品質的小區成本上下也不會超過100~200元/平方米。
篇2:房地產建筑成本(按建筑平方米計算)
房地產建筑成本(按建筑平方米計算)
1、樁基工程:70~100元/平方米;
2、鋼筋:40~75KG/平方米(多層含量較低、高層含量較高),合160~300元/平方米;
3、砼:0.3~0.5立方/平方米(多層含量較低、高層含量較高),合100~165元/平方米;
4、砌體工程:60~120元/平方米(多層含量較高、高層含量較低);
5、抹灰工程:25~40元/平方米;
6、外墻工程(包括保溫):50~100元/平方米(以一般涂料為標準,如為石材或幕墻,則可能高達300~1000元/平方米;
7、室內水電安裝工程(含消防):60~120元/平方米(按小區檔次,多層略低一些);
8、屋面工程:15~30元/平方米(多層含量較高、高層含量較低);
9、門窗工程(不含進戶門):每平方米建筑面積門窗面積約為0.25~0.5平方米(與設計及是否高檔很大關系,高檔的比例較大),造價90~300元/平方米,一般為90~150元/平方米,如采用高檔鋁合金門窗,則可能達到300元/平方米;
10、土方、進戶門、煙道及公共部位裝飾工程:30~150元/平方米(與小區檔次高低關系很大,檔次越高,造價越高);
11、地下室(如有):增加造價40~100元/平方米(多層含量較高、高層含量較低);
12、電梯工程(如有):40~200元/平方米,與電梯的檔次、電梯設置的多少及樓層的多少有很大關系,一般工程約為100元/平方米;
13、人工費:130~200元/平方米;
14、室外配套工程:30~300元/平方米,一般約為70~100元/平方米;
15、模板、支撐、腳手架工程(成本):70~150元/平方米;
16、塔吊、人貨電梯、升降機等各型施工機械等(約為總造價的5~8%:約60~90元/平方米;
17、臨時設施(生活區、辦公區、倉庫、道路、現場其它臨時設施(水、電、排污、形象、生產廠棚與其它生產用房):30~50元/平方米;
18、檢測、試驗、手續、交通、交際等費用:10~30元/平方米;
19、承包商管理費、資料、勞保、利潤等各種費用(約為10%):以上各項之和*10%=90~180元/平方米;
20、上交國家各種稅費(總造價3.3~3.5%):33~70元/平方米,高檔的可能高達100元/平方米。
以上沒有算精裝修,一般造價約為1000~2000元/平方米,高檔小區可達3500元以上。精裝修造價一般為500~1500元/平方米,這要看檔次高低,也有300元/平方米簡裝修,更有3000~10000元/平方米超高檔裝修(拎包入住)。
21、設計費(含前期設計概念期間費用):15~100元/平方米;
22、監理費:3~30元/平方米;
23、土地費:一般二線城市市區(老郊區地帶)為70~100萬/畝,容積率一般為1.0~2.0,故折算房價為:525~1500元/平方米,市區中心地帶一般為200 萬元/畝,折算房價為:1500~3000元/平方米,核心區域可達300萬元/畝以上,單方土地造價更高;一線城市甚至有高達20000元/平方米以上的土地單方造價; 三線城市、縣城等土地單方造價較低,一般為100~500元/平方米,也有高達2000元/平方米以上的情況;
24、土地稅費與前期費,一般為土地費的15%左右,二線城市一般為100~500元/平方米,各地標準都不一樣。
結論:基本建設費是固定的,即使是不收土地款的動遷房,以國家最低標準承建,造價也難以少于1000元/平方米。實際上,多層普通商品房,建安成本大約在1200元/平方米左右,小高層與高層普通商品房,建安成本大約在1500~1800元/平方米左右,檔次越高,造價越高。
?。ㄒ蚋鞯貐^情況不同,成本造價不可能每個地區都一樣,不可以按該文數據大做文章胡言亂語。以上只能作為工程人員參考。)
篇3:建筑成本控制6個精典案例
建筑成本控制的6個精典案例
成本控制一直都是房地產行業規范化管理的一個難點。由于成本控制的不確定因素很多,且不同項目的實際情況不同、人員素質不同,想在不同的項目上應用同一種管理手段、方法進行成本管理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現實的。如何開展有效的成本控制,這對任何一個公司都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只要不斷的從工作實踐中總結經驗、抓大放小、規范運作、科學管理最終完成成本控制目標也并非難事。
案例一:
在我們的項目中,由于前期工程進展緩慢,第一批工程采用了費率招標模式,由合同雙方核對確認預算價。這一合同模式在實際應用中出現了諸多不利因素。首先,在預算核對時,由于雙方立場的嚴重對立,對定額規定較模糊的項目爭議很大,造成預算核對工作量大的驚人,給以后的工作開展帶來了很不利的影響;其次,在施工過程中,施工單位發現在預算中存在少算、漏算的情況,由于預算價是雙方核對確認,施工單位要求據實調整,給我單位的日常管理工作帶來了很大的負面影響;再次在開工日期拖的較久的工程,施工單位又以招標時約定的建筑材料漲價為由,要求調整材料價格。
費率招標是一個極不科學的作法,對促進工程進度不一定有利(甚而有可能因雙方在造價上達不成一致意見,而使工程擱淺),但肯定會犧牲成本。我們要在施工招標前期做出積極的準備,確定在合理的施工期間內可能出現的價格波動因素,明確合同雙方應承擔的價格風險范圍。在一期二批工程招標中,我方在招標文件中明確指明中標價一次包死,同時只提供了甲供材及外包工程的價格,其余的材料要求施工單位自主調查市場價格并承擔風險;增列了單項金額小于1000元的簽證不予結算的條款,有力地促進了現場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
案例二:
最近,我和工程部A某對臨街營業房地彈門及大玻璃窗制作安裝工程進行了招標。由于前期準備工作做的很充分,對地彈門主材(10厚鋼化玻璃、地彈簧、拉手、玻璃門夾)進行了市場綜合調查。在調查中發現地彈門五金價格差距很大,其中:地彈簧的價格范圍在60-800元/個之間,拉手的價格范圍在40-160元/套之間。為了確保各投標單位報價的可比性,在招標時我方根據產品的性能,指定了合理的配置和價位(采用GMT818系列地彈簧240元/個、金浪斯600拉手60元/套)。由于各施工單位報價的標準一致,競爭很激烈,最終中標價格比前期預測價格低很多,大玻窗為120元/平方米(前期已經招標的合同價為200元/平方米),地彈門為260元/平方米,確保了公司制定的中高檔配置、中低價位目標的實現,節約成本約3萬元。
施工招投標是決定實際成本的一個很重要的環節。某項目公司把招投標工作確立為投資控制中的關鍵環節。在招標之前對工程所用的主要材料先進行實際市場價調查,政府發布的指導價僅僅只能作為一個參考。招標時各項監督機制進行了完善,讓各投標單位明確我方對招標的有效監督,確保招標工作陽光透明,調動各投標單位參標的積極性。
案例三:
我項目公司售樓中心的室內精裝修工程總造價約為150萬元。售樓中心在項目銷售結束后需作為商業對外銷售,但目前的裝修風格根本不適合任何項目的經營,業主在購買后需全部拆除。裝修方案在確定時應按功能分區進行設計,同時要考慮售后的使用問題,全面的裝飾設計只會增加成本,對銷售工作不會有任何積極的影響。而小區的主入口兩側的裝飾設計風格又過于單調,在后期景觀設計時很難滿足要求。
成本控制不只是一個審算哪么簡單,要做到從經營的高度做成本控制是很難的。需要各專業人員的通力配合,同時一些技術層面的決策要完全下放到專業的技術層面去解決,這樣才能使決策更加的科學合理。某總在我們的日常工作中經常指出一人為私,多人為公的工作思路。項目審算、工程、銷售人員全過程、全方位的配合機制已初步建立,已能做到事前溝通,事中參與、事后溝通。
案例四:
一期、二期工程設計合同結算時,由于原設計合同對圖紙重復利用、圖紙作廢等問題沒有約定,而在實際設計過程中這兩種情況出現的很多,總金額約為30多萬元,設計費的結算在合同中約定為我方收到最后一批圖紙后進行,沒有考慮到設計院對施工過程的配合問題。最終通過項目公司C某、D某、E某與設計院的積極溝通,設計院作出了一定的讓步,節約投資約10萬元。
完美的合同在現實中是不存在的,但如果合同漏洞百出,我們就要進行認真思考了,公司管理是否在哪個環節出了什么問題。
案例五:
某森林半島項目,在小區供暖安案上,有的樓設計采用的是PPR管,有的樓設計采用的是鋁塑管。PPR管、鋁塑管是兩種技術性能完全不同的兩類管材,結果竟然出現在同一個設計院設計的同一個小區中,真是太奇怪了。幼兒園工程設計時,結構設計師居然不明確某當地的墻體材料,設計的墻體材料為多孔磚,在圖紙會審時,結構工程師要求本工程必須用多孔磚,原因是設計荷載是按多孔磚考慮的。而在某市沒有生產廠家,最近的生產廠家在新鄉市獲嘉縣,運輸成本為0.2元/塊,方案很不經濟,并且供貨很難滿足正常的施工需要。經與設計院多方溝通,設計院最終同意采用普通粘土磚降低造價8萬元。
設計環節是控制投資的一個最要環節,除了要實行設計招標、限額設計外,還應該由我公司專業設計人員常駐設計院進行跟蹤監控,避免在施工過程中出現較大的偏差。
案例六
我曾經在一個工廠呆過幾天,在當時總感覺那個廠的制度有點太不盡人情了,在任何一個人的責任區內如發現一枚螺絲釘就有可能會被重罰(不過提法不是罰而是為了改善職工伙食因某某原因給廠里捐款),甚至連廠長都經常出現在廠里的“光榮榜”上?,F在想起來,一個嚴厲的制度是必須的,如果每個人、每一項工作都沒有問題,那些制度的嚴厲也就起不到作用,也就無所謂嚴厲。集團公司提倡的全員、全過程成本控制方法,是實現成本控制的唯一途徑。只有實現了每個人都是成本控制主體,每個人都有成本考核目標,沒有人處在成本控制制度之外,才能實現成本控制的總體目標。相反如果一個企業,從上到下全部都是好好先生,那就很危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