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有限公司會計電算化基礎工作規范
1.目的
由于本公司的會計核算工作已分別完成電算化進程相當長的時間,針對相當一部分的(即除銀行、現金賬外)手工賬已經取消,管理上需要用新的方法、新的規定來保障核算質量,以及確保系統穩定持續地運行。特制定本規定。
2.財務部電腦管理
2.1財務部電腦在公司電腦方的管理下在部門內根據工作需要進行調配。
2.2 部門內電腦及財務軟件的密碼屬于財務機密,不得向部門以外的人員泄露。
2.3 使用外部軟秀須經電腦房進行防病毒檢測,證明無病毒后方可使用。
2.4 如遇電腦異常須及時報告并請電腦方人員進行維護。
3.財務軟件的管理
3.1系統管理
3.1.1 由系統管理人員負責管理財務軟件的使用、用戶權限分配等事宜。
3.1.2 系統管理人員要嚴守超級用戶密碼不被泄露,并定期更換。
3.1.3 系統操作人員自行設置密碼并注意保密及定期更換。
3.2 財務數據管理
3.2.1 財務電腦數據信息系包含全部與財務有關的賬簿資料、各種報表、分析性資料及其它部門報送財務保存或經財務加工處理后而生成的信息。
3.2.2 全部電腦數據的所有權屬于本公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將數據攜帶到公司以外在地方或者復制提供給非財務的人員。
3.2.3 任何人不論何種原因離開公司時,都不得帶走、修改或破壞電腦數據,違者將受到公司或法律的追究。
3.2.4 為增強數據的安全性,防止數據因受電腦病毒感染等問題使財務數據遭到到破壞、丟失,相關崗位和全體操作者,應嚴格遵守操作規定和安全規定。
3.2.5個人電腦單機數據
?、賯€人電腦單機數據系指個人因工作需要而制作的各處財務揶表、說明及報告等輔助資料。
?、谟捎趥€人電腦單機數據所有權屬于公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將數據設置密碼、攜帶到公司以外在地方或者復制提供給非財務部的人員。
?、蹅€人電腦所制作的所有文件完成后均須打印后存檔,并同時打印出文件在電腦中所存在的目錄、文件名稱、表格名稱、制表人、打印日期及時間要素,便于文件的查找。
?、軅€人電腦中所存在的文件無論文件大小、資料重要程度,在電腦硬盤允許存放的情況下,不要輕易將文件刪除。
?、輰τ谥匾募龊密洷P備份工作,并在備份盤標簽上注明備份內容。
3.2.6服務器及內部網上數據
?、儇攧哲浖祿毭考径却蛴〔⒋鏅n,確保數據安全。
?、谟上到y管理員進行財務軟件數據的備份工作。系統管理員必須每天下班前在外掛硬盤進行備份,采取單雙日兩套備份制度,單日備份時覆蓋上次單日備份數據,雙日備份時覆蓋上次雙備份數據。
?、勖吭陆Y賬后進行一次年度備份,年度備份一共12次,到下年度的同月備份時覆蓋 。
?、苊吭轮辽僖淮闻c電腦工程師一起檢查日常備份的效果。
4.電腦核算
4.1記賬憑證的編制
4.1.1 記賬憑證必須按要求輸入,科目運用需符合會計制度要求。特別要注意借貸方的紅藍字運用,以不影響賬務正常的借貸方發生額為妥。
4.1.2 記賬憑證的摘要應簡明、扼要,每行應根據科(子目)內容分別輸入,并能說明經濟業務的來龍去脈。
4.1.3 發生調賬業務時,若情況復雜的,必須要附有詳細的書面的說明。
4.1.4 記賬憑證編制輸入后,須由制證人打印、粘貼附件后簽字或蓋章,再由憑證審核人結合電腦分錄審核簽字(章)。
4.1.5記賬憑證的所有內容不得涂改,若發生錯誤應在電腦中改寫并重新打印。
4.1.6 記賬憑證必須寫清附件張數、附件應粘貼可靠防止遺失。記賬憑證的附件未經請示(部門經理),嚴禁抽出。經同意抽出的,應予復印并在復印件上書面說明,并加蓋審核章。
4.1.7 現金、銀行收付憑證在收付款同時,出納員和收款人必須簽字。
4.1.8所有收、付、轉憑證的附件,在收款或付款及轉賬業務完成的同時,必須由相關人員加蓋收、付、轉訖章。
4.2 記賬憑證的審核
4.2.1 記賬憑證的審核除注意以上內容外,還應審核原始憑證的合法性與合理性及會計分隸的合法、合理性(如原始憑證的核銷手續是否健全,是否符合國家與企業的相關制度規定,原始憑證本身是否合法有效;會計分錄運用是否得當,經濟業務的表達是否正確,處理本身是否會給企業造成額外經濟損失等)、審核單證金額是否一致等。
5.1初始化
5.1.1會計軟件的初始化工作,必須按照會計軟件的說明書和用戶使用
手冊,以及國家財政部對會計核算的相關規定,企業與部門對核算的特殊要求進行,力求科學、完整。
5.1.2根據核算要求相關子目至少設置三級。
5.1.3必須設置多欄式的費用明細賬。
5.1.4 按現行制度要求的格式設置各種會計報表。
5.1.5 所有期初數據的輸入,必須是根據會計業務的要求,對所有必須分解的科目余額進行分解。因定資產科目必須按存放地點逐筆錄入。
5.2電腦核算
由于會計軟件自動生成電腦賬余額,確保了計算過程的準確性,徹底解放了記賬與結賬的工作。因此,電腦核算的工作重點,除了原來的制證、憑證審核仍要繼續重視和加強以外。應將加強對暫掛款的跟蹤與處理;清理長期的應收(含其他應收)未收款或長期的預付款項;按月收面核對內部往來賬項,按季書面核對外部往來;加強對固定資產的管理;按權責發生制原則,確保費用水平的均衡性;認真分析費用水平升降的原因,與相關部門緊密配合,努力降低費用消耗;按季進行預算的跟蹤工作,為管理層提供決策依據。
篇2:會計電算化管理辦法
會計電算化管理辦法
一.為加強公司會計電算化管理,提高財會工作效率,特制定本管理辦法。
二.公司財務部配備電算化管理員和電算化操作人員。電算化管理人員必須熟悉微機原理,了解財務管理,能獨立排除常見的微機故障,負責電算化的全面管理和維護,指導電算化操作人員正確操作,電算化管理人員應協助財務負責人,給每位操作人員賦予相應的操作權限。電算化操作人員必須熟悉財務業務和懂得微機操作,電算化操作人員可由主辦會計兼任。
三.操作人員必須經過相應的培訓、取得由財政局頒發的"會計電算化知識培訓合格證",持證上崗,并根據其所在崗位所賦予相應權限內工作。
四.操作人員應嚴格按微機操作程序上機,并保持微機整潔和安全。
五.操作人員必須注意各自所授密碼的保密,一旦泄密,應及時更換密碼并向財務負責人報告。
六.禁止使用未經許可的外來磁盤、光盤等軟件,杜絕病毒入侵,以確保財務資料的安全,如確定需要使用外來軟盤,要進行必要的檢測和消毒處理。
七.所有涉及與財務有關的磁盤等軟件,必須在專用登記簿里進行登記,并注明路徑、文件名、主要內容等。
八.會計電算化資料包括書面資料和磁介質資料,它是會計資料主要部分。因此兩種資料必須同時存在且保持一致。在每月結帳之前,用軟盤作一次數據備份,備份盤兩套,隔月輪流使用,還應備有臨時資料備份盤。
九.年末更換備份盤,更換出來的備份盤,視作歷史檔案資料,妥善保管,并進行造冊,一式兩份,一份財務部保管,另一份公司檔案室保管。
十.記帳憑證要根據原始單據直接在微機上填制,會計主管應及時將憑證存盤、登帳、打印、簽章后定期裝訂成冊。為了便于查閱,裝訂成冊的會計憑證應加上封面,并注明單位名稱、憑證所屬時期、種類、張數和起始數等。為了防止拆毀,應在裝訂處加貼封簽,并由會計主管及裝訂人員蓋章后,作為資料保管。
十一.出納人員在電腦或打印機輸出現金日記帳和銀行存款日記帳后,要與庫存現金、銀行對帳單進行核對,如不符應及時查明、調整并與會計核算人員共同編制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
十二.各種會計報表應按月、季、年度分別整理裝訂成冊,并專門留一份歸會計檔案。
十三.每年度末,將一年的明細帳、總帳分別打印整理裝訂成冊,加上封面歸檔,特殊情況則另行處理。
十四.所有核算資料整理及歸檔按會計檔案管理辦法執行。
篇3:地產公司會計電算化管理制度
地產公司會計電算化管理制度
為規范會計電算化的管理,使會計電算系統正常、安全地運行,根據財政部《會計電算化管理辦法》 及有關規章制度要求,結合本公司情況,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條 會計電算電腦的使用與維護
1. 會計電算電腦是財務部門處理會計事務的專用工具,一律不得作為他用或外借。
2. 會計電算軟件應有專人保管負責,不得外借,因人為損壞或感染病毒而造成不良后果,將追究有關人員責任。
3. 會計電算電腦應指定專人負責管理,上機操作員應持有《會計電算上崗證》。
4. 嚴禁隨意使用外來軟件,尤其是游戲軟件,以免感染病毒。
5. 各操作員的權限設定與口令設定應符合會計核算有關制度。
6. 上機操作必須嚴格按會計電算軟件的有關操作流程進行,嚴禁非正常關機或啟動。
第二條 計算機會計核算工作流程
一. 初始工作:
1. 根據會計核算需要,確定所需功能模塊;
2. 建立單位名稱,取用匯率方式;
3. 確定各操作員的權限及口令;
4. 建立會計科目及編碼;
5. 建立報表格式及數據調用公式;
6. 輸入各科目初始數據。
二. 憑證輸入及審核:
1. 由各日常核算人員根據原始編好號碼的單證,在計算機上填制憑證,用計算機打印憑證的要按號對應裝訂;
2. 審核人員不僅要用計算機審核憑證。而且要對編好號的單證或打印出的憑證進行審核,審核與錄入人員不能同為一人。
三. 憑證輸入完畢,并經審核之后,進行登帳處理并結帳;
四. 結帳處理完畢后,打印出所需各種報表,按時報送有關部門;
五. 明細帳及總分類帳等有關資料,每年年終必須打印一次并裝訂成冊。
第三條 會計電算檔案的管理
1. 會計電算檔案的管理應遵守《會計檔案管理辦法》;
2. 對文本資料應進行嚴格登記,應由專人設專柜管理;
3. 對磁盤資料每月結帳前應備份,在進行數據變動前也必須備份數據;備份數據軟盤應寫好標簽,貼上保護歸檔;
4. 操作員因要作變動時,在交接前應打印出會計檔案所需文本資料,辦好交接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