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居室空間色彩環境設計研究

5896

一 居室空間的色彩環境設計

居住室內空間作為居住建筑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設計已經越來越獲得人們更深入廣泛的關注與研究。色彩在人類與室內環境的互動中充當著媒介的作用,在環境系統中以某種無形、連續的“場”形式影響著人的情緒、行為。住宅中,有臥室、客廳、餐廳、衛生間等不同功能的房間,這些居室有著不同的朝向、層高和平面。同時不同的家庭成員有不同的性格與愛好,不同的房間也有著不同的功用。因此,為住宅各個部分選定適合的色彩,是一個相當復雜的問題。

建筑室內色彩環境的設計涉及人文、藝術、自然及社會生活等方面,應用貫穿于設計、建造及使用的過程,強調的是人的參與和體驗,而不單是滿足視覺等感觀的愉快與滿足。某一場合色彩設計是否成功,取決于它能否科學地利用人對色彩所產生的心理、生理效應,有目的、積極地改變人的情緒、感受,提供一個特定場所氣氛,使室內空間成為受人歡迎的生活場所,讓人們在其中領悟自身存在的價值及意義。

二 色彩在室內環境中的作用

色,是視覺效果的體量表現,是光、空間產生之源。色、光、空間是三位一體的。室內色彩環境,指的是人工室內空間里各種物體由于受到光的作用,呈現在人們眼前的現象,它可分為物質環境及精神環境兩部分。

1 色彩對室內物理環境的影響

指的是色彩對空間的大小、結構及空間秩序的影響。與人健康的生理效應有關。以色彩的物理性、生理性為基礎。

2 色彩對室內精神環境的影響

指的是色彩對構成氛圍的影響,可展示不同場所的意義。與人的情緒與空間秩序有關,間接影響人的行為。以色彩的心理效果為基礎。

以上兩種影響的共性是它們均與空間、材料、光及細部處理有關。

三 色彩對人的視覺產生的基本效應

1 色彩的物理效應

色彩的物理作用如冷暖、遠近、輕重、大小等在室內設計中可以大顯身手,這不但是由于物體本身對光的吸收和反射不同的結果,而且還存在著物體間的相互作用的關系所形成的錯覺。

(1)溫度感:在色彩學中,把不同色相的色彩分為暖色、冷色和溫色,從紅紫、紅、橙、黃到黃綠色稱為暖色,以橙色最熱。從青紫、青至青綠色稱冷色,以青色為最冷。紫色是紅與青色混合而成,綠色是黃與青混合而成,因此是溫色(見圖1)。這和人類長期的感覺經驗是一致的,如紅色、黃色,讓人聯想到太陽、火、煉鋼爐等,感覺熱;而青色、綠色,讓人聯想到江河湖海、綠色的田野、森林,感覺涼爽。但是色彩的冷暖既有絕對性,也有相對性,愈靠近橙色,色感愈熱,愈靠近青色,色感愈冷。如紅比紅橙較冷,但不能說紅是冷色。此外,還有對比色的影響,如小塊白色與大面積紅色對比下,白色明顯的帶綠色,即紅色補色的影響加到白色中。

(2)距離感:一般暖色系和明度高的

圖1 蒙賽爾(外)與PCCS色相環(內)色彩具有前進、凸出、接近的效果,比如紅色光由于波長最長,穿透空氣時形成的折射角度最小,在空氣中軸射的直線距較遠,在視網膜上成像的位置最深,給視覺以逼近的擴張感,被稱為前進色。而冷色系和明度較低的色彩則具有后退、凹進、遠離的效果。室內設計中常利用色彩的這些特點去影響空間的大小和高低感受,調整室內空間的尺度與比例。比如同樣的距離,暖色的頂棚比冷色頂棚會使人感到親近些。

(3)重量感:色彩的重量感主要取決于明度和純度,明度和純度高的顯得輕,如桃紅、淺黃色。在室內設計的構圖中常以此達到平衡和穩定的需要,以及表現性格的需要如輕飄、莊重等。如為了保持色彩的穩定,室內空間自上而下,頂棚最淺,墻面較深,踢腳線和地面最深。

(4)尺度感:色彩對物體大小的作用,包括色相和明度兩個因素。暖色和明度高的色彩具有擴散作用,因此物體顯得大,而冷色和暗色則具有內聚作用,因此物體顯得小。不同的明度和冷暖有時也通過對比作用顯示圖2 色彩影響居室空間的尺度感出來,室內不同家具、物體的大小和整個室內空間的色彩處理有密切關系,可以利用色彩來改變物體的尺度、體積和空間感,使室內各部分之間關系更為協調(見圖2)。

2 色彩的生理與心理效應

生理心理學表明感受器官能把物理刺激能量,如壓力、光、聲和化學物質,轉化為神經沖動,神經沖動傳到腦而產生感覺和知覺。研究發現,肌肉的機能和血液循環在不同色光的照射影響下所發生的變化,藍光最弱,隨著色光變為綠、黃、橙、紅而依次增強。此外人的眼睛會很快地在它所注視的任何色彩上產生疲勞,而疲勞的程度與色彩的彩度成正比,當疲勞產生之后眼睛有暫時記錄它的補色的趨勢。如當眼睛注視紅色后,產生疲勞時,再轉向白墻上,則墻上能看到紅色的補色綠色。

3 色彩的象征效應

人們對不同的色彩表現出不同的好惡,這種心理反應,常常是因人們生活經驗、利害關系以及由色彩引起的聯想造成的,此外也和人的年齡、性格、素養、民族、習慣分不開。例如在自然界中,不少芳香艷麗的鮮花,以及豐碩甜美的果實,和不少新鮮美味的肉類食品,都呈現出動人的紅色,因此在生活中,人們習慣以紅色為興奮與歡樂的象征;同時火與血也均紅色,但縱火成災、流血為禍,這樣的紅色又被看成危險、災難、爆炸、恐怖的象征色,因此人們也習慣地以紅色為預警或報警的信號色。

不同的民族,不同時期的色彩象征效應不一樣,但色彩對大自然的象征意義是基本一致的,人們對色彩的這種由經驗感覺到主觀聯想,再上升到理智的判斷,既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因此,我們在選擇色彩作為某種象征和含義時,應該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決不能隨心所欲。

四 居室用色的一般性原則

色彩本無好與壞之分,它只是視覺元素。只有色彩的各種配合,才會營造出積極或消極的意境,使人們在體驗空間環境的同時產生聯想,從中得到領悟和啟發,取得形式與功能的統一、藝術與精神的融合。居室用色的一般性原則應根據各地區的具體情況如氣溫、朝向等而定。

1 居室朝向

由于太陽光照射角不同,處于南北向的居室受到的直射光不及東西向多,早晚的光線都偏紅,會令物體色彩度加深,因此,有東西方向直射陽光進入的居室,用色宜淺,且減少紅、橙色調。在炎熱的地方,清涼的用色較為適宜;朝南的居室,太陽光射入時不會偏色,較北向居室亮,故南向房間可考慮淺彩調色,而北向房間則宜用較亮的淺色以增加亮度。

2 居室高度

不同高度的居室因光照及噪音不同,用色也不宜相同。較低層的居室,受到陽光照射較少,同時周圍噪音影響較大,應采用較亮的清冷色調,以求與外界環境保持平衡;較高層的居室則相反,接受的陽光較多,也比低層居室少受噪音的影響,因此可采用彩度稍大的淺色調;而中層的光照及噪音水平處于中等,則可取中等色調。

3 居室平面形狀

由于種種原因,居室的平面往往呈現不同的形狀,在設色時應分別對待。

居室過大,人口過小時,會產生冷清感,用色應以增添生氣、活力為主,而不應再用令人鎮靜的冷色,如冬季色,同時不宜使用太深的顏色;居室過于“狹窄、深”,即深度超過開間很多,可利用色彩對空間的調節作用加以改進,如在盡端墻面設另一種較亮色,以縮短距離。長方向的墻可采用淺色調以擴展空間等輔助方法;對于不規則平面,可用同一色調以求統一,或設另一種色于不規則邊墻上,作為視覺趣味中心;若居室平面小而方正,則設計的主要目的應為擴大視覺空間??梢圆捎玫姆椒ㄓ?墻頂用白色,門框及窗框采用與墻面相同的色彩;地面鋪設中性色的地毯,目的是為了能擴大視覺空間;墻面用色較地毯淺,給人一種向外移動擴張的感覺;家具和裝飾織物的色彩必須淡雅柔和,因為過強的對比色會使房間顯得更小并缺乏整體感。

五 不同居室的不同用色原則

居室用色的一般性原則適合于裝飾時的統一用色,但各居室功能、大小、使用者要求各不相同,設計時應根據具體情況分別對待。

1 客廳

由于起居室的朝向、層高以及家中成員興趣的不同,家具、設施配置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經濟富裕的人,可能有不同的功能房間,如音樂室、娛樂室、冥想間、電視室等,而經濟一般的人家,往往是集以上功能于一室,且面積并不寬松。所以,起居室設計的用色,必須先考慮房間的功能。

(1)確定主色系:在選擇客廳的彩時,要首先確定主色調是什么。由于個人的性格、閱歷和職業的不同,客廳的色彩設計應以個人的喜好和興趣為主。經過一天緊張工作,回到家時見到清涼的夏季色系,可讓身心放松;如果有冥想的習慣,可在客廳的某些部分用些紫色調,有助集中精神(見圖3);如若發生家庭問題時,具有鎮靜作用的蘭及粉紅色調會有正面的幫助。

(2)合理的色彩搭配:客廳的沙發和

圖3 根據個人情況確定客廳主色系墻面一般用來體現客廳的主色調。如果沙發是以紅色為主,其他的裝飾色,就不要太強烈,如地面用茶綠色或淡黃色,墻面用灰白 色,家具用黑色或木的原色,避免造成色彩沖突(見圖4);如果客廳的主調為橙黃色,那么,沙發和家具就應該選用比主色調稍深的顏色,以達到和諧的效果,使整個房間具有柔和而溫馨的感覺。需要注意的是,主色調不能因受加入元素的影響而變得不夠統一,因此,當兩種色調不協調的物體放在一起時,在過渡處可以插入過渡色的物體。如地面與

圖4 客廳色彩的搭配 

;桌子色調不搭配時,可加鋪過渡色作用的局部地毯作為過渡。桃紅、奶白及青綠色是普遍適用于四個季節的色彩,只是色調不同而已,是作為過渡色的首選。

2 臥室

臥室是一個遠離塵囂的私人空間,是用來恢復精力的場所,在臥室選色上應首先做好以下幾點:

(1)確定氣氛及色調

臥室在色彩上應強調寧靜和溫馨的氣氛,營造良好安寧的休息環境,使人精神放松,易于入睡。主色調一般以藍色調系列、粉色和米色調系列居多(見圖5)。

臥室的大面積色調,一般是指家具、墻面、地面三大部分的色調。首先應組合這三部分,確定一個主色調,如果墻是以綠色系列為主調,織物就不宜選擇暖色調。其次是確定好室內的重點色彩,即中心色彩,臥室一般以床上用品為中心色,如床罩為杏黃色,那么,臥室中其他織物應盡可能用淺色調的同種色,如米黃、咖啡等,最好是全部織物

圖5 米色調系列的臥室色彩采用同一種圖案,以取得和諧的視覺環境。

(2)確定臥室的用途

使用者應首先確定最喜歡的色系,然后根據使用功能將之發展,營造獨特的風格。例如,臥室在白天兼做辦公室,可以通過稀釋彩度顏色,使人較易集中精神;如房間只是睡覺場所,則應選擇使人易于入睡的粉色;如果房間是作為家人早晨聊天的地方,可選用較活潑的黃色調;如果臥室是接待客人的,則可考慮是客廳的延續等。

(3)單人臥室用色特征

單人睡房用色可完全依據使用者喜好選色,但也應起到輔助睡眠的作用。如某人偏愛黃色,選用黃色墻紙、窗簾等充滿活力的黃色,往往令使用者難以入睡,清晨又過早被刺激而醒來,因此為不佳的臥室用色??煽紤]將墻面、窗簾等大面積用色改為較溫和的中等色調,如藍或淺紫,與保留下來的黃色調家具形成視覺上的色彩平衡(見圖6)。

(4)雙人臥室用色特征

圖6 淺紫色調的臥室色彩搭配雙人臥室色彩,必須考慮雙方的性格、喜好,可用一種性格色為主調,加上另一種性格色的實物做配件。如一方喜歡夏季色系而另一方喜歡春季色系,應考慮調和兩個色系使之適合睡房。如春季色系溫和的黃色與夏季典雅的藍色??梢允且詼\黃為主調的墻面,加以手工精細、涂清漆的家具及淺藍、水紅的配件點綴;又或者是以淺藍夏季調為主,配以充滿春天氣息的原木、藤制家具,以鮮花作為點綴。具體常見的搭配比如天花和墻面為白色,墻裙為米色,地面為駝色或深黃色,家具為明亮的木本色,床單、臺布、窗簾等織物為淡黃色,這就造成了一種高明度的暖色調子;白色的天花墻壁,紅色的地面,深茶色的家具,紅色的織物或米褐色的窗簾,會產生一種吉慶、熱烈的色彩效果等。

(5)兒童臥室用色特征

一間充滿陽光、整潔、安穩的房間,適合兒童快速改變的愛好取向。

兒童需要較成年人更多的睡眠,如若在過多色彩刺激的房間里,會過分興奮而難以入睡。幼兒需要的是舒適、安逸的環境,他們對色的刺激反映比成人大,故過分鮮艷的顏色最好只是使用在玩具方面。兒童有其天生的色彩偏好,如果家長過早地將其環境特定在某些范圍內,將會影響其發育成長。

由此可見,兒童房間的墻面與天花板用色最好是中性色調,家具則可大膽采用明快的原色,如純正的紅、藍、綠等。兒童的玩具色彩已夠豐富,更需要的是穩定的背景色

圖7 色彩活潑的兒童用房平衡(見圖7)。

3 廚房

廚房最基本的要求是干凈衛生,使在其內的人感到舒服愉快,才能烹調出美味可口的食品。附有餐廳的廚房,還須有良好的進食氣氛。由于廚房色彩的色相和明度可以左右使用對象的食欲和情緒,而廚房的使用對象的家庭人口、成員結構、文化素質又決定了它對廚房色彩的喜好程度,因此,廚房色彩的考慮應從以下幾點出發:

(1)色彩確定氣氛

色彩對人的情緒影響在廚房和飯廳中起著一定的作用:長光波如紅、橙紅、橙黃等色環境,有助于食物呈現誘人的色彩,引起人的食欲;而明度較高的色彩,如白、乳白、淡黃等能夠表現出干凈的環境氛圍。

(2)&nb

sp;確定色系

在廚房中紅色應小心運用。在炎熱的南方要用其補色——冷色調來平衡,但不宜用冬天色調及藍色作主色調,因藍色不單影響食物的色相,使之看起來發暗,過分的藍還會使使用者憂郁,降低食欲。綠色與黃色則較為適宜,可配合溫和的白熾燈,使使用者心情愉快,同時也可使環境亮度增加。因此,廚房的用色應以暖色調為備餐臺主色,而在靠近爐火的地方用冷的材料加暖光(見圖8)。

為了衛生,廚房用色以淺為宜,但總的

圖8 廚房的色彩選用與搭配色調還得與不同的廚具相配,并注意視覺平衡。如果你想廚房以象牙或米色為主導色,可以考慮別的色彩作為抽屜拉手、基底門板、瓷磚邊緣的基調色彩。冷調的易清潔的工業材料,如不銹鋼等可以與一些較夸張的暖色相配,增添廚具的工藝感。合理運用對比手法,可使廚房的色彩更有穿透力。

(3)考慮使用者的年齡因素

年齡偏大的人一般愿意選擇稍沉穩的顏色,由于色彩有溫度感,能夠引起人體生理上的變化,對于年齡較大的使用對象所采用的色彩體系要求冷暖適宜,不能采用紅、藍等原色,而盡可能選用中性或淡雅色彩,使血液流通不能太快或太慢。實驗證明,人在黃色的房間里,脈搏正常、心率平靜,符合人的視覺生理平衡。同時,黃色又是某些食物的色彩,有刺激食欲的作用。過于沉靜的藍色廚房家具由于可以減緩血液流通,時間長了容易使人遲鈍,也不適合老年人使用。而使用對象為年輕人的廚房中,色彩可以使用比較熱烈活潑的原色,或明度與純度都比較高的其他色彩。

4 飯廳

現今越來越多的飯廳毗鄰廚房設置,故飯廳與廚房的氣氛應具一致性,但同時由于功能的不同,飯廳的氣氛應較廚房更為輕松及休閑。色彩選擇上,藍色雖然使食物的色相遜色些,但它具有令人精神放松的功能,特別有利于某些慢性病或胃酸過多而消化不良的人,適合用在飯廳,同時在餐桌附近用可誘發食欲的色彩及光線以作中和(見圖9)。紅色及橙調均能刺激食欲,并易于形成熱烈活躍的就餐氣氛,特別是飯廳有穿堂風,或飯菜本身發出的熱量不高時,飯廳較難形成一種熱烈的氣氛,因而暖的紅橙色調是很好的幫手,利于組織成功的聚會。

飯廳是一家人聚會與交流的地方,為使其成為家庭中頗具吸引力的地方,就更需要我們認真考慮色彩的選擇與搭配,令人們在放松享用美食的同時,讓一天的緊張情緒得到松弛,再現家庭的凝聚力。

5 浴室

現今的浴室不再只是人們例行清潔自身的“生活設施”,它們已經成為滿足身心享受的地方,雅致和簡潔是其最大的特征。

浴室的類型,按使用性質分,大致有三

圖9 飯廳的色彩選用與搭配類:一是與睡房相連的浴室,二是公用且使用率頗高的浴室,三是公用但使用率不高的浴室。與睡房相連的浴室,在選色時應與睡房統一考慮。但應與其它浴室明顯有別,以示隱私性;使用頻繁的公用浴室,可考慮較為強烈的色彩,如紅、黃、橙或亮綠等,提醒每位使用者其公用性;使用率較低的公用浴室,可用較安靜的藍、青、綠、水綠等顏色,使空間帶有清閑干凈的感覺(見圖10)。

五 小結

在家居裝修中,最重要的、最容易被人忽視的是色彩。其實,入室的第一感覺是舒適還是沉悶,都與室內色彩的視覺感受有關。

圖10 衛浴的色彩選用與搭配不同的裝飾用色會給人以不同的美感和印象,同時每個人對色彩都會有不同的理解并從它身上獲得各不相同的靈感,設計者應把色彩作為不同空間、場合與意境的重要表現要素,運用各種手法,創造出不同的令人愉快的、充滿活力與希望的居室室內空間環境。

篇2:室內色彩設計基本要求和方法

  室內色彩設計基本要求和方法

  一、室內色彩的基本要求

  在進行室內色彩設計時,應首先了解和色彩有密切聯系的以下問題:

  1、空間的使用目的。不同的使用目的,如會議室、病房、起居室,顯然在考慮色彩的要求、性格的體現、氣氛的形成各不相同。

  2、空間的大小、形式。色彩可以按不同空間大小、形式來進一步強調或削弱。

  3、空間的方位。不同方位在自然光線作用下的色彩是不同的,冷暖感也有差別,因此,可利用色彩來進行調整。

  4、使用空間的人的類別。老人、小孩、男、女,對色彩的要求有很大的區別,色彩應適合居住者的愛好。

  5、使用者在空間內的活動及使用時間的長短。學習的教室,工業生產車間,不同的活動與工作內容,要求不同的視線條件,才能提高效率、安全和達到舒適的目的。長時間使用的房間的色彩對視覺的作用,應比短時間使用的房間強得多。色彩的色相、彩度對比等等的考慮也存在著差別,對長時間活動的空間,主要應考慮不產生視覺疲勞。

  6、該空間所處的周圍情況。色彩和環境有密切聯系,尤其在室內,色彩的反射可以影響其他顏色。同時,不同的環境,通過室外的自然景物也能反射到室內來,色彩還應與周圍環境取得協調。

  7、使用者對于色彩的偏愛。一般說來,在符合原則的前提下,應該合理地滿足不同使用者的愛好和個性,才能符合使用者心理要求。

  在符合色彩的功能要求原則下,可以充分發揮色彩在構圖中的作用。

  二、室內色彩的設計方法

  1、色彩的協調問題

  室內色彩設計的根本問題是配本問題,這是室內色彩效果優劣的關鍵,孤立的顏色無所謂美或不美。就這個意義上說,任何顏色都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只有不恰當的配色,而沒有不可用之顏色。色彩效果取決于不同顏色之間的相互關系,同一顏色在不同的背景條件下,其色彩效果可以迥然不同,這是色彩所特有的敏感性和依存性,因此如何處理好色彩之間的協調關系,就成為配色的關鍵問題。

  如前所述,色彩與人的心理、生理有密切的關系。當我們注視紅色一定時間后,再轉視白墻或閉上眼睛,就仿佛會看到綠色。此外,在以同樣明亮的純色作為底色,色域內嵌入一塊灰色,如果純色為綠色,則灰色色塊看起來帶有紅味,反之亦然。這種現象,前者稱為“連續對比”,后者稱為“同時對比”。而視覺器官按照自然的生理條件,對色彩的刺激本能地進行調劑,以保持視覺上的生理平衡,并且只有在色彩的互補關系建立時,視覺才得到滿足而趨于平衡。如果我們在中間灰色背景上去觀察一個中灰色的色塊,那么就不會出現和中灰色不同的視覺現象。因此,中間灰色就同人們視覺所要求的平衡狀況相適應,這就是考慮色彩平衡與協調時的客觀依據。

  色彩協調的基本概念是由白光光譜的顏色,按其波長從紫到紅排列的,這些純色彼此協調,在純色中加進行等量的黑或白所區分出的顏色也是協調的,但不等量時就不協調。例如米色和綠色、紅色與棕色不協調,海綠和黃接近純色是協調的。在色環上處于相對地位并形成一對補色的那些色相是協調的,將色環三等分,造成一種特別和諧的組合。色彩的近似協調和對比協調在室內色彩設計中都是需要的,近似協調固然能給人以統一和諧的平靜感覺,但對比協調在色彩之間的對立、沖突所構成的和諧和關系卻更能動人心魄,關鍵在于正確處理和運用色彩的統一與變化規律。和諧就是秩序,一切理想的配色方案,所有相鄰光色的間隔是一致的,在色立體上可以找出7種協調的排列規律。

  2、室內色彩構圖

  色彩在室內構圖中??梢园l揮特別的作用。

  1、可以使人對某物引起注意,或使其重要性降低。

  2、色彩可以使目的物變得最大或最小。

  3、色彩可以強化室內空間形式,也可破壞其形式。例如:為了打破單調的六面體空間,采用超級平面美術方法,它可以不依天花、墻面、地面的界面區分和限定,自由地、任意地突出其抽象的彩色構圖,模糊或破壞了空間原有的構圖形式。

  4、色彩可以通過反射來修飾。

  由于室內物件的品種、材料、質地、形式和彼此在空間內層次的多樣性和復雜性,室內色彩的統一性,顯然居于首位。一般可歸納為下列各類色彩部分:

 ?。?)背景色。如墻面、地面、天棚,它占有極大面積并起到襯托室內一切物件的作用。因此,背景色是室內色彩設計中首要考慮和選擇的問題。

  不同色彩在不同的空間背景上所處的位置,對房間的性質、對心理知覺和感情反應可以造成很大的不同,一種特殊的色相雖然完全適用于地面,但當它用于天棚上時,則可能產生完全不同的效果?,F將不同色相用于天棚、墻面、地面時,作粗淺分析:

  1)紅色 天棚:干擾,重;墻面:進犯的,向前的;地面:留意的,警覺的。

  純紅除了當作強調色外,實際上是很少用的,用得過分會增加空間復雜性,應對其限制更為適合。

  2)粉紅色 天棚:精致的,愉悅舒適的,或過分甜蜜,決定于個人愛好;墻面:軟弱,如不是灰調則太甜;地面:或許過于精致,較少采用。

  3)褐色 天棚:沉悶壓抑和重;墻面:如為木質是穩妥的;地面:穩定沉著的。

  褐色在某些情況下www.zonexcapitaltr.com,會喚起糟粕的聯想,設計者需慎用。

  4)橙色 天棚:發亮,興奮;墻面:暖和與發亮的;地面:活躍,明快。

  橙色比紅色更柔和,有更可相處的魅力,反射在皮膚上可以加強皮膚的色調。

  5)黃色 天棚:發亮,興奮;墻面:暖,如果彩度高引起不舒服;地面:上升、有趣的。

  因黃色的高度可見度,常用于有安全需要之處,黃比白更亮,常用于光線暗淡的空間。

  6)綠色 天棚:保險的,但反射在皮膚上不美;墻面:冷、安靜的、可靠的,如果是眩光引起不舒服;地面:自然的,柔軟、輕松、冷。綠色與藍綠色系,為沉思和要求高度集中注意的工作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環境。

  7)藍色 天棚:如天空,冷、重和沉悶;墻面:冷和遠,促進加深空間;地面:引起容易運動的感覺,結實。

  藍色趨向于冷、荒涼和悲涼。如果用于大面積,淡淺藍色由于受人眼晶體強力的折射,因此使環境中的目的物和細部受到變模糊的彎曲。

  8)紫色 天棚:除了非主要的面積,很少用于室內,在大空間里,紫色擾亂眼睛的焦點,在心理上它表現為不安和抑制。

  9)灰色 天棚:暗的;墻面:令人討厭的中性色調;地面:中性的。

  象所有中性色彩一樣,灰色沒有多少精神治療作用。

  10)白色 天棚:空虛的;墻面:空,枯燥無味,沒有活力;地面:似告

訴人們,禁止接觸。

篇3:城市色彩規劃設計意義原則

城市色彩規劃設計是近年來國內許多城市,特別是歷史文化名城所關注的問題。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城市在超高速發展及擴容過程中,由于規劃失控,更由于普遍缺少審美文化修養、缺少對城市色彩的重視,使某種“顯富、擺闊、攀比、爭強”的“暴發戶”文化或美學趣味在大中城市中蔓延開來,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彼此模仿,爭趕時髦,各種新材料、新涂料爭艷斗奇的色彩,將許多城市涂成色彩斑斕的大花臉,既失去鮮明的城市個性,又切斷歷史文脈,而且造成嚴重的視覺污染,影響到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城市色彩問題開始引起許多城市決策者的注意,并進入操作程序。本文中,筆者擬結合對歐洲一些城市色彩的實地觀察,從美學角度,對城市色彩規劃的意義及應用原則做些初步探討,算是對上述亡羊補牢舉措的一種支持吧!

什么是城市色彩

城市是人類集中居住地,所謂城市色彩,就是指城市公共空間中所有裸露物體外部被感知的色彩總和(城市地下設施及地面建筑內部裝修與城市色彩無關;地面建筑物處于隱秘狀態的立面,其色彩無法被感知,也不構成城市色彩)。城市色彩由自然色和人工色(或稱為文化色)兩部分構成。城市中裸露的土地(包括土路)、山石、草坪、樹木、河流、海濱以及天空等等,所生成的都是自然色。城市中所有地上建筑物、硬化的廣場路面,及交通工具、街頭設施、行人服飾等等,都是人工產物,所生成的都是人工色。在城市人工色構成中,還可再按物體的性質,分為固定色和流動色、永久色和臨時色。城市各種永久性的公用民用建筑、橋梁、街道廣場、城市雕塑等,構成固定的永久性色彩;而城市中車輛等交通工具、行人服飾構成流動色;城市廣告、標牌、路牌、報亭、路燈、霓虹燈及櫥窗、窗臺擺設等等則構成臨時色。同時,由于色彩產生于光折射,各種物體原色,會根據其材料的表面肌理、受光程度以及環境色彩的影響而發生變化,所以,城市色彩還可分為單體原色與視覺效果色。同樣黃色建筑,是臨海而建,還是背山而立,是獨立存在,還是夾縫中插建,其色彩效果是大不同的。
因此,城市色彩是一種系統存在,完整的城市色彩規劃設計,應對所有的城市色彩構成因素統一進行分析規劃,確定主色系統或輔色系統。然后確定各種建筑物和其它物體的永久固有基準色,再確定包括城市廣告和公交車輛等等流動色,包括街道點綴物及窗臺擺設物等等的臨時色。但根據目前中國城市規劃失范的現狀,本文研究的主要是城市建筑物的固定色彩,以及固定色與自然色的協調問題。

城市色彩規劃設計的意義

我們的城市,特別是歷史文化名城為什么要重視色彩規劃設計呢?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點:

其一、城市色彩是城市人居環境質量的重要組成部分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根據馬克思的觀點,色彩又是最大眾化的美感形式。因此,色彩是城市美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影響城市居民生活質量的重要因素。心理學研究早就注意到色彩對人類心理健康的影響,城市色彩對居民心理的影響也已被許多鮮活案例所實證。幾年前,日本東京就出現過一場市民的“色彩騷動”,不少市民面對艷麗的、高彩度的公交車、出租車,以及色彩迷幻閃爍的霓虹燈、五顏六色的廣告和刺眼的玻璃幕墻,感到頭暈目眩、心緒煩躁,為此提出了嚴厲的批評,迫使東京市政當局不得不設法糾正色彩的偏差,消除市民心中的煩躁和不安的情緒。英國也曾發生過一件有趣的事:有一座黑色的橋梁,每年都有一些人在那里自殺;后來把橋涂成天藍色,自殺的人顯著減少了;人們繼而又把橋涂成粉紅色,此后自殺的人就沒有了。城市色彩對人的心理作用由此可見一斑(陳愛和:《給城市著上健康美麗的色彩》《人民日報》20**、04、05)。
西哲海德格爾有句名言:人類詩意地棲息大地上。今天,在德國、奧地利、法國、荷蘭等國家,這句話已部分變成現實。他們的鄉村如此,他們的城市同樣如此。盡管他們城市大都歷經數百年,其普通建筑質量絕不比我們高,但其城市仍給人以典雅、溫馨、舒適,充滿文化意蘊的感覺。而這,便與其城市環境色調規劃控制直接相關:人們行走在這些城市街道上,感受不到雜亂無章的刺眼色彩,更沒有巨幅廣告拼命騷擾視線。簡潔和諧的色彩,給人們以悅目的感覺,這本身便構成他們優雅文明生活的一部分。由此可見,我們必須像控制噪聲和空氣污染一樣,高度重視城市色彩問題,以不斷美化、優化城市人居環境質量。

其二、城市色彩是城市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
城市色彩與城市歷史一樣悠久,色彩本身便積淀著城市的歷史。這之中,有些色彩是城市政治或經濟文化的反映,像北京皇城的金黃屋頂與民居的灰褐屋頂對比,便是中國封建社會皇權至上的寫照;上海外灘建筑凝重的鉛灰色,則透視著國際金融資本的威嚴。有些則是城市建筑自然選擇的結果,像中國江南城市的灰瓦白墻,德國城市的紅瓦黃墻,便是城市的傳統色彩。無論白墻灰瓦還是黃墻紅瓦,這些符合美學規律的色彩搭配,既是不同民族審美趣味的結晶,也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傳統。像歐洲城市,如果僅看其教堂,似乎有許多共同點。但如果看民居色調,無論是威尼斯或阿姆斯特丹,人們卻會一眼辨析出來;即便其外墻涂料是新的,但其色彩卻是歷史的。因此,如果一座城市隨意破壞傳統色調,則等于將歷史割斷,暴露出一副蒼白面孔。這正是中國許多歷史文化名城的悲哀所在:僅從外觀上,人們無論如何得不出北京與巴黎一樣歷史悠久的結論;車行在蘇州大街上,人們絕對感受不到江南名城或中國水城的特色。因此,對歷史文化名城

而言,要象保護文化遺產一樣保持其城市特色,以延續其歷史文脈。

其三、城市色彩是城市現代文明的體現
城市色彩早就存在,但城市色彩設計規劃卻是一個現代課題。為什么出現這種情況呢?關鍵在于傳統城市是在文化封閉狀態中、在生產力相對落后情況下發育生長起來的。城市建筑色彩受建筑材料、施工工藝局限很大。人們不可能單單為了色彩而采用某種昂貴材料。因此,多數城市的色彩,或是由建材固有色體現出來的,如或紅或灰的磚瓦;或是由廉價易得材料決定的,如或黃或白的涂料。何況,對于生活其中的人們,也不知道其它民族或地區的建筑會有另類顏色。在這種被動選擇中,盡管審美規律潛在地起著作用,卻未必體現人類的文明自覺。而現代城市建設則不同了,由于有雄厚的經濟實力做支撐,更由于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的發明與普及,人們已可隨心所欲地控制建筑及其它城市設施、設備的色彩了;而現代傳媒及便捷交通,又打破了文化壁障,人們可以彼此仿學,甚至形成所謂建筑時髦趨勢。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獲得色彩自由的人們,如何控制其城市色彩,趕不趕時髦,便成為一個文明素養問題了。今天,想給一座城市或城市新區披上各色豪華外衣,并不困難,只要有錢就行;但要讓新城區形成和諧、雅致的色調,卻十分地不容易,它需要城市領導、建筑師及業主皆具有較高的文化修養。這好比gg開放,我們告別服裝藍灰時代之后,如何選擇衣服款式才體現出人的文化品味是一個道理。新貴夫人盡管渾身綾羅綢緞珠光寶氣,卻總給人一種沒文化的感覺;女大學生們,盡管一身素雅,卻透露出一股書卷氣。一位著名畫家從美國歸來,感嘆大上海變土了。許多人不解。其實,正像城里人看鄉下人穿紅襖綠褲是“土”一樣,我們被涂上五顏六色、色彩混亂地一塌糊涂的城市,怎能說不是一種“土”呢?因此,正如一位美國建設師所說:讓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說出這個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是什么。一座城市的色彩,的確在時時刻刻展示著這座城市的精神、這座城市的現代文明水準。

其四、城市色彩也是矯正城市建筑無序狀態的重要手段
實事求是地講,目前中國城市建設中最嚴重的問題,并不在城市色彩上;城市色彩出現的問題,主要原因也不在色彩本身:關鍵是城市建筑規劃失范。由于對新建筑的體量、高度、風格、質料及環境協調等方面缺少嚴格控制,許多超大體量、超高層樓座到處拔地而起,偽古典風格與現代、后現代風格建筑并肩而立,這都給城市風貌造成了致命的、難以彌補的破壞。譬如,從北京西站步行到長安街,撲面而來的巨無霸建筑,挾帶著各類怪異色彩并肩而立,壓迫著的人們視覺,甚至使人產生某種恐懼感。這種因建筑規劃失控而產生的后遺癥,顯然不是靠城市色彩設計可以解決的。但從換一個角度講,正因為今天我們已難以從體量、高度、風格上統一現有建筑了,所以,我們所能做的,便是制定色彩規劃,使某些雜亂無章的建筑在可能的情況下,盡量在色彩方面獲得某種統一性。心理學試驗測定,在視覺兩大構成因素“形”與“色”之中,人類對色彩的敏感力為80%,對形狀的敏感力約為20%,色彩是影響感官的第一要素。因此,從城市色彩角度尋找問題,采取必要措施,改變某些可能改變的城市色彩,規范新建筑的色彩,是可以在某種程度上修補因城市規劃失控所嚴重破壞的城市風貌的。這也是我所謂亡羊補牢的意思所在。

試論城市色彩規劃設計的意義及原則(中)

那么,如何規劃設計城市的色彩呢?這里,首先需要澄清一個概念。
提及城市色彩,很多人會產生錯覺,認為色彩就是五顏六色,就是紅黃藍綠紫,城市色彩,就是用各種“最美”的顏色裝飾建筑、裝扮城市。實際上,色彩本身是沒有美丑之分的,所謂色彩美,完全美在色彩與色彩、色彩與環境的搭配上。人們視覺認為最美的色彩,如果出現的地方的不對,或搭配的比例不協調,便可能是最丑的色彩。譬如綠色,作為植物生命的體現,它永遠是城市中最美的色彩,無論建筑物色彩怎樣混亂,只要被綠色植被遮掩,就會化丑為美。但如果整座城市被涂上綠色,卻可能使人產生陰森、恐怖的聯想,這是色彩心理學規律使然。譬如大紅大綠是色彩運用中的大忌,但“萬綠叢中一點紅”,卻是美的圖畫。再譬如,“五色令人目盲”,色彩雜亂容易產生視覺污染;但如果色彩過于單調,呆板,同樣會使人產生視覺疲勞。因此,正像繪畫中色彩運用沒有一定之規一樣,城市色彩運用也沒有刻板章法。這里,我只能闡述幾條基本原則:

1、突出城市中自然美、人類美原則
人類的色彩美感來自其“自然向人生成”歷史進程中,來自大自然對人的陶冶。對人類來說,自然的原生色總是易于接受的,甚至是最美的。因此,城市的色彩永遠不能與大自然爭美,而要盡量保護突出自然色,特別是樹木、草地、河流、大海、甚至巖石的自然色。青島新修的濱海步行道,用黃褐色原木架構,既體現了對自然的尊重,又使其溶于海濱景色之中,便是非常成功的案例。青島香港路和東海路人行道上,保留了許多天然礁石,構成了城市中一道獨特的風景,這也是值得肯定的明智之舉。青島老城在規劃時,所有通向海的道路都敞開著,既向自然借景,又將海的色彩融入城市,而東部新區,許多通海的道路被堵死了,城市便缺少了一塊最美的色彩,這是令人遺憾的。
西方先哲說,最美的猴子對人類來說也是丑的,人總是以人為第一審美對象。因此,在城市色彩設計中,要盡量使大面積的色彩不張揚、不艷麗,以突出人的美。巴黎街頭最美的風景就是時裝女郎了,而巴黎的地面、墻壁都是素雅的灰色、米色,這便突出了流動人群的色彩美。

而我們許多城市的商業街,往往從腳底到頭頂,到處都是爭奇斗艷的色彩:腳下是艷麗的紅地磚,頭上是飄動的彩旗;商店外墻,則是大幅商品招貼畫;人行道旁,還矗立著燈箱廣告;行走其間,人的色彩、人的美,幾乎被淹沒了。這只能令人感嘆,我們太不懂得尊重和突出人的美了。

2、延續城市歷史文脈原則
城市色彩一旦由歷史積淀形成,便成為城市文化的載體,并在不斷訴說著城市的歷史文化意味。因此,歷史文化名城、古城,為了延續城市的文脈,城市應盡量保持其傳統色調,以顯示其歷史文化的真實性。如果城市原有風貌已被破壞,起碼在歷史建筑、文化古跡周邊的建筑,其色調必須與古建筑色調相統一。法蘭克福的舊城在二戰中被嚴重破壞,現存某些古建筑周邊便注意這種協調,譬如用米黃色做外墻涂料,形成一個色彩小環境。據說,北京皇城根一帶的舊城保護,已開始注意這一點了,這是值得慶幸的。否則,皇城被淹沒在更加金碧輝煌的玻璃幕墻建筑群中,北京的歷史文脈就徹底被葬送了。

3、服從城市功能區分原則
如同人的服飾要服從人的身份一樣,城市色彩也要服從城市的功能。這之中包含兩層意思:一層指城市的整體功能,一層指城市的分區功能。一座商業城市與一座文化或旅游城市,其色彩自然應該有所區別,一座大城市與一座小城市,其色彩原則也應有區別。對于像香港這樣的商業大都市來講,城市色彩服從于商業目的,即便色彩有些混亂,人們也能容忍。但對于像巴黎、維也納這樣的文化名城,假如其城市色彩混亂,便對城市形象有絕大損害。米蘭作為意大利最早的金融中心,其老城色調非常凝重,而威尼斯,作為旅游城市,其老城色彩則活潑得多,這兩者是不能置換的。相對說來,歐洲一些旅游小城,其建筑色彩都比較艷麗,給游客留下鮮活印象;而歐洲的大城市,其建筑色彩都比較淡雅,追求一種寧靜的感覺,避免色彩火爆而形成“噪聲”。
從城市區域劃分來說,市行政中心(或廣場)的色彩,一般應凝重一些;商業區的色彩,可以活躍一些;居住區的色彩,應素雅一些;旅游區的色彩,則要強調和諧悅目。這些原則是城市色彩規劃的通則,譬如用適當色彩手段將居民小區與商業街區區分開來:居住區不應出現廣告,便是實施城區功能色彩區分的重要手段。與此同理,城市單體建筑的色彩也要服從其功能。像立交橋等大型基礎設施,其混凝土本色既顯出力量感,又接近自然色,沒必要弄巧成拙地進行粉刷。像高層的辦公寫字樓,則不宜用輕浮的色彩,而像街頭電話亭、候車亭等臨時性公共設施,則可以采用相對明快的色彩。只要我們能制定包括建筑色相、明度、飽和度在內的分區色彩控制標準并嚴格執行,便能逐步解決城市色彩混亂及平庸問題。

4、城市色彩構成和諧原則
和諧是色彩運用的核心原則,也是城市色彩的核心原則。這里的色彩包括所有城市色的構成因素:自然的、人工的;固定的、流動的;永久的、臨時的等等。這里的和諧,是要求城市色彩在變化中、差異中的實現統一或協調。如果色彩沒有變化,差異,就無所謂和諧;但變化、差異過大,也就沒有和諧。城市色彩的協調,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指人工色與自然色或與城市自然環境色彩的協調,一是指人工色與人工色或與城市建筑環境色彩之間的協調。
城市色彩首先要與自然環境色彩相協調,一座被綠色森林或藍色海洋擁抱的城市,其色彩自然應區別于內陸城市或特大城市。綠色環繞的小城,色彩運用即便大膽一點,也不至破壞城市色彩的和諧。歐洲旅游小城,像茵斯布魯克、薩爾斯堡的建筑色彩鮮亮,原因也在這里:小城外面環繞的往往就是大片綠色的河流山林,或者是冬天的皚皚白雪,這樣,城內街景的暖紅色調,便比較容易找到平衡。而海洋中的城市,如果色彩過于素淡,城市會失去生機,所以,威尼斯雖以暖紅為主調,卻不給人色彩嘈雜的感覺,反而顯得生機勃勃??傊?在存有自然色的情況下,我們應盡量使其構成城市底色,使文化色服從自然色,這是使城市色彩和諧的捷徑。青島老城的色彩便是典范。所謂“紅瓦綠樹碧海藍天”,其中只有“紅瓦”是人工色,其余全是自然色。這些自然色并非青島獨有,而是所有沿海城市共同擁有的自然財富。為什么青島卻能將這些自然色“貪為己有”呢?就在于青島舊城的規劃中,巧妙地借用、利用了青島的自然色,實現了人工色與自然色的和諧統一。

在沒有或缺少自然色的大城市或城市新區中,如果又沒有特定傳統色的話,其城市主色調應偏中性,然后,分功能區、分建筑結構,圍繞主色調搭配色彩。一般情況下,大面積建筑立面色彩應靠近主色調,留下色彩變化空間,給建筑細部(窗戶、門庭、招牌等)以渲染變化的機會。特別是體量巨大、結構復雜的建筑,應用統一色彩,使之溶于城市色彩整體構成中;體量小但結構雷同的建筑群落(譬如公寓建筑),則應通過對涼臺、門窗色彩的變化設計,使整組建筑產生視覺的生動感、節奏感或韻律感。城市中的新建筑,必須照應周邊建筑已形成的色彩環境,如果原有建筑色彩非常不和諧,則應使用能中和色彩沖突或形成過度色的建筑色彩,而絕不能標新立異,再別出新彩,亂上添亂。但無論城市色彩主調如何,硬化地面都必須接近自然色,接近石板、石磚的色彩,避免大面積使用彩色地磚使城市色彩結構失重,破壞色彩的和諧統一。

當前城市色彩實施中應反對的傾向

基于以上原則,我認為目前城市色彩實施中,必須反對、制止如下三種傾向:

1、反對城市色彩商業性傾向
目前造成城市色彩

混亂的一大根源,是城市色彩的商業化運用。這突出表現在城市廣告色彩運用上。大面積色彩艷麗、色度飽滿的燈箱、橫幅或氣球廣告,無規則地置放到城市建筑的屋頂、立面或街道廣場上,甚至一些標志性建筑也披掛上花花綠綠廣告,將整個城市色彩切割的七零八落,怪艷無序。特別是商店門頭簡陋的燈箱廣告,形狀不一、怪色突起,既破壞了原有建筑的色彩,又造成了嚴重的噪色污染,給人以喧囂和緊張之印象,使行人浮躁莫名,神暈目眩。因此,應立法逐步限制廣告色彩,商店門頭應提倡藝術招牌為主,取代燈箱店招。

2、反對城市色彩話語霸權傾向
由于色彩本身也是一種語言,可以傳遞某種信息,許多新建筑都在爭奪色彩的話語霸權。一些有權勢的單位或企業,紛紛在所屬建筑色彩上大做文章。他們不考慮城市色彩的協調,而是從顯勢露貴心理出發,選擇最時髦的裝飾材料,或最鮮亮色彩來裝飾建筑外表。于是,一些金色玻璃幕墻建筑會昂然屹立在灰調建筑群中;一些綠色琉璃瓦裝飾建筑,也躋身在銀色高樓之中。更有的房地產商,為了顯示自己的氣派,給所建高層公寓樓涂上紅綠黃藍紫數種色彩,爭相斗艷地屹立在城市中心。由于這些建筑本身體量就大,它們所造成的色彩污染后果便特別嚴重,必須盡早立法加以干預。

3、反對城市色彩追趕時髦傾向
由于缺少對城市色彩的專門研究、倡導及規劃,我認為,追趕建筑色彩時髦是造成城市色彩混亂的主要原因。多數情況下,城建負責人、建筑師及建筑業主,并非出于商業目的或權勢動機,僅僅是為追趕新潮或做模仿秀,而把城市色彩搞得一塌糊涂的。新并不就是美,經濟強勢不等于文化發達。建筑有時代性,但盲目追隨仿效的建筑時髦傾向本身,卻是違反建筑美學及文化本性的。同樣,建筑乃至整個城市色彩的時髦傾向,也是違反城市色彩美學及文化本性的。遺憾的是,在很長時間內,我們并不懂得這一點。自上世紀80年代gg開放后,人們最早最多去的地區和國家是香港、日本和美國,這些地區和國家高度商業化的城市建筑及色彩便被視為楷模,就像到處仿造高架橋一樣(歐洲城市幾乎都是由隧道解決交通問題的),我們城市的色彩也步入了誤區,并經過國內城市相互仿學,便形成了種種時髦傾向。

地面亂鋪彩磚是典型一例。它便似乎是從日本(在日本城市我見過紅地磚)學來由大連興起然后在國內蔓延開來的。我兩次去歐洲,都十分留意,沒發現有城市人行道或廣場是鋪彩色地磚的(他們的人行道和廣場,要么保持幾百年歷史的蘑菇石,要么是最簡單的水泥地磚)。彩色人行道,不僅破壞了城市色彩的和諧,而且,因保潔困難很快變成大花臉,又臟又丑,恰恰給城市臉上抹了黑。玻璃幕墻又是一例。玻璃幕墻可能造成光污染,這已是共識,但它所造成的色污染相對說來更嚴重。由于質料本身造成色調、色度的差別,它難與傳統建筑色彩協調。因此,巴黎的老城區見不到一座玻璃幕墻建筑,這是它們城市色彩得以延續的客觀基礎。而我們的玻璃幕墻建筑,可插建到任何區域,而一座這樣的建筑,就可能將整條街的色彩給破壞掉了。無論北京還是上海的傳統商業街,色其彩之所以“沒救”,玻璃幕墻是致命的因素。

白磁面磚則是中國特色的建材。它作為南方暴發戶文化代表,很快普及全國成為時髦,確是中國建筑文化史上的悲哀。不管功能造型環境,一律白面磚,只能給人以貧血的感覺。關鍵不在白色本身,而是這種亮度高、反光強的白面磚,夏日陽光下,白色刺目,蕭瑟冬天里,白色寒心,從不給人悅目的感覺。它既難以與其它城市色彩協調,所造成的創傷又永遠不能恢復——因為它的一個致命特點是永遠不會變“舊”,甚至無法通過立體綠色遮掩其丑陋色彩。因此,這種白色污染到哪里,傳統城市風貌就被破壞到那里。所幸,目前的這種白色時髦潮已成為過去,但新的裝修材料、新的建筑色彩時髦可能正在形成。只有當每個城市找到自己的色彩感覺,樹立了城市文化自信,這種時髦才會被鄙棄,那時,我們城市色彩的規劃設計和保護才真正有希望。

相關文章

97精品久久久久|ZZIJZZIJ日本成熟少妇|嫩草一级337p无码专区|青青青国产在线观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