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陵園規劃設計淺談
近些年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在物質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時對精神生活的需求也日益迫切,這也就為園林綠化大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社會大環境。而作為園林景觀規劃設計的一個分支——陵園規劃設計,也逐漸受到了廣泛的重視。陵園規劃設計有其特殊性,但也要結合時代特征,除了些風水學說之外,人文紀念園、公園化等設計理念被融入其中。
中國幾千年來認為“入土為安”——死者必須埋入地下的習俗已經根深蒂固。古代中國人認為人類必須依附自然,與自然息息相通,“入土為安”實際上是這一哲學思想在喪葬上的反映。我們常用的漢字“葬”,也形象地說明了這一觀念:死后放入土中,下面填些樹枝,上面灑些土,種上纖草?!兑捉洝分杏涊d的“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藏之中野,不封不樹”,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后來的不少學者均從理論上闡說了這一習俗。他們認為:“萬物不能越土而生,人亦萬物中一物”,所以死后要歸于土,又說“人由五土而生,氣之用也,氣息而死,必歸葬于土,返本還原之道也”,所以“葬者,乃五行之返本還原,歸根復命;而教化之變達也”,將人死后入土,提到教化的高度。
但是,無序的孤塋野墳在城市邊緣的路旁、溝邊散亂地擴展是不可取的,嚴重損害衛生、觀瞻和節約用地原則。在全國提倡火葬的情況下,墓地仍以驚人的速度增加著?!瓣幷睌D壓“陽宅”空間,也不利于陰陽平衡。集中的有序的城市公共墓地是不可缺少的一項功能用地。人類敬祖宗悼親人的精神情操,祭祖掃墓緬懷先人的祭祀活動,也是一種傳統習俗。但是現行教材,《城市規劃原理》和有關雜志缺乏城市公墓內容,在一般城市總體規劃中甚至沒有公墓(陵園)用地項目。
因此,陵園的規劃與設計也就顯示出了其迫切性。筆者有幸參與了幾個陵園的規劃設計,本文就上海福壽園(東園)為例,與同行進行交流。
概況
上海福壽園地處青浦城南,佘山景畔。前期的西園占地350畝,以中式風格為主;東園占地300畝,定位為現代式陵園。陵園中結合上海已故百位名人,為市民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休閑、參觀場所。
規劃設計立足于建文化陵園、創陵園文化,順應時代的發展,賦予陵園以新的屬性:公益性、文化性、紀念性、經濟性,形成現代陵園的新概念。
設計理念
將人文紀念功能與陵園傳統文化有機結合,既為廣大市民提供一個祭掃先人、寄托親情、弘揚中華傳統孝道文化的一個文明場所,又達到為青少年和市民游覽休閑、欣賞文化藝術、接受教育的目的。兩大功能的有機結合,既為社會提供精神文化效應,又能產生較好的經濟效益,從而形成良性循環,為企業的長期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按照這一設計理念,福壽園東園將建成一座有深厚文化積淀,有濃郁的藝術氛圍,有特色的綠色生態公園,與西園共同成為重要精神文明基地。
規劃設計原則
陵園公園化的原則
現代陵園要摒棄陰森、恐怖的感覺,要重新賦予她一種祥和、寧靜的氛圍。陵園公園化的理念在于把陵園做成一個大公園,通過墓碑的合理擺放、園道的曲折、綠化的自然遮掩、園林小品的有機結合,建一座陵園“公園”。讓我們的前輩和故人安靜地置身于這樣一個花園中,每逢祭掃之日,后人可踏著和風,迎著煦日,來緬懷他們。
因地制宜的原則
在整個東園基地中,三面環水,地勢較平坦,因此在規劃中開渠引流,挖土堆地形,以三條水渠貫穿于基地之中,匯集在基地中心形成兩個面積相對集中的水面,在相應岸邊的四周堆一些微地形,增強景觀層次。
陰事陽做的原則
進入陵園,首先看到的不是“排排坐”的墓碑,而是草坪、鮮花、河流、與之相協調的建筑(藝術雕塑中心、業務房)、園林小品等,耳邊傳來是悠揚的音樂,天上的飛鴿,水中的游魚,消除了傳統意義上陵園給人們帶來的心理壓抑感。
堅持現代式風格的原則
東園的總體規劃與西園大相徑庭,以現代式風格為主,規劃設計中全部采用現代的亭、廊、橋,且大量運用現代的景觀元素,如:親水平臺、溪坑石跌水、布膜等,包括主體建筑(業務房)都采用了鋼結構、大玻璃鋼結構的現代式風格,與西園相比較更給人們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
風水學的設計原則
園區內的道路分主干道、次干道和三級道(園區小徑,墓間人行小道)。主干道可行機動車,在清明、冬至人流擁擠時,又可起到疏散人流的作用。次干道可行電瓶車,除了三個入口采用直線形的道路外,原則上按風水學“曲則順”、“直則沖”的原理,設計成彎彎曲曲,也有利于景觀設計。
以人為本的設計原則
考慮到來客掃墓、祭掃的需求,在布局上、綠化
可持續發展的原則
陵園的建設與一般的房地產建設不同,是以“逐步建設、滾動開發”的模式運作的。這樣可保持陵園的可持續性發展,建設一塊,銷售一塊。將地區位置相對較普通的區域先進行開發,逐步形成區域形的大規模,再將擁有規模優勢的較好區域作開發,這樣既避免了一哄而上浪費土地資源,同時也獲得較高的經濟回報。
福壽園東園的設計與建設也遵循了這一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先將基地外圍的土地進行開發。這樣若干年后將形成以中心湖區景觀帶和周邊墓區的格局,此時再對中心湖區作開發,將獲得高利潤的回報。
墓區
藝術墓
是一座座紀念墓碑,又是一尊尊高品位的藝術品,給后人以舒心的視覺享受。人生命結束后,用藝術形式表現自己,不同的人生,用各自喜愛藝術的形式展現豐富多彩的藝術墓區景觀是集祭掃、紀念、游覽、瞻仰于一體的園林。用園林手法表現、設置墓位比較隨意、活潑,自然展現為一座特殊的公園。藝術墓區可依職業、身份的不同劃分為不同區域,如高知區、軍人區、公安區、紅十字區、老干部區等等。
肅穆中充滿柔情綠意
藤依相思
樹葬
以樹葬墓園代替立墓樹塔是當前殯葬的新風尚。利用新建園區四周坡地環繞的樹林,發展樹葬墓區業務,也可滿足熱愛自然的群體的需求。
草坪葬
草坪葬綠草菁菁,點綴鮮花和小巧精美的墓碑,碑上或幾句人生格言,或是一個美麗的雕像,一點沒有死亡的氣息,相反呈現一片陽光燦爛。
傳統墓葬
位于陵園周邊側,綠相簇擁之下,遠看只見樹不見碑。
其他形式
由于三期是西洋式風格,可嘗試采用天主教、基督教的墓葬方式;也可嘗試建造一個四季亭,做一個花葬。
豎向設計
整個公園在總體地勢平坦的基礎上,遵循中國傳統造園中“挖池堆山”的手法,局部造微地形,滿足景觀要求的同時,也便于排水。
植物設計
以生態為先導,保護生物資源和生物物種多樣性。植物選擇以適地適樹為原則,盡量選擇當地鄉土樹種。充分利用上海豐富的喬木、果樹等植物資源來綠化美化基地環境。創造環境效益、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多贏的局面。
墓區、山枯地、墓區邊緣道路兩側以喬木為主,常綠為主。游覽觀賞區和藝術墓區應以自然式種植為主。喬灌草高低錯落,落葉與常綠搭配,注意色彩變化組合和林冠線的變化。
陵園設計要打破那種給人陰森可怖的感覺,努力營造一種祥和、安逸的氛圍,人文紀念園和陵園公園化的概念。用一座座的雕塑來詮釋一段歷史和一位名人的一生,也讓更多的后人來此瞻仰,既豐富了文化內涵又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用公園的概念來理解陵園,把已故的親人安放在一個風景優美、如詩如畫的環境中,是每一個晚輩所希望的,用設計公園的手法來設計陵園,而不是傳統意義上排排坐墓碑的形式,不但為已故的親人,也為祭奠者創造一個優美、舒適的環境。
篇2:南京雨花臺烈士陵園的參觀感想
參觀南京雨花臺烈士陵園感想
“五一”期間,恰逢兒子十四周歲生日,舉家去了歷史文化古都--南京,同時給他一個別樣的“生日禮物”--參觀南京雨花臺烈士陵園。從中,讓他明白應珍惜當下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今天是多么幸福與自豪。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少年強則中國強,他們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一次紅色之旅等于給少年時期的他上堂生動的歷史課。
南京雨花臺,不僅自古以來就是兵家角逐之地,許多著名戰役發生在雨花臺及其周邊,而且還是一處融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為一體的名勝之地,歷朝歷代許許多多文人墨客流連于此。
雨花臺的英烈中,有中國共產黨早期重要領導人惲代英、鄧中夏、羅登賢;有與共產黨人風雨同舟、肝膽相照的國民黨左派領袖鄧演達;既有擔任要職的*領導干部,也有普通共產黨員和革命志士。這些先烈們無論環境如何險惡,敵人如何兇殘,他們對革命的前途始終充滿必勝的信念,不為金錢所誘、不為甜言所惑、不為官位所動、不為酷刑所屈。他們,決不用信念、黨性、人格和氣節換取生的希望和榮華富貴;在獄中、法庭內和刑場上,都凜然不可犯;對為之奮斗的真理始終忠誠堅貞,矢志不渝,用鮮血和生命譜寫出了一曲曲壯烈的篇章。英烈雖逝,但他們為真理和正義事業獻身的氣概卻光耀千秋、永世長存?!扒嗌接行衣裰夜恰?,雨花臺的盛名和光榮,永遠與革命先烈的不朽精神永存。
在這塊埋葬著無數先烈的土地上,我們步履蹣跚,心情久久不能平靜。細雨還在淅淅瀝瀝下著,煙雨籠罩下的雨花臺愈發顯得莊嚴、肅穆,仿佛被英雄精神感動,在訴說著一段段難忘的歷史。如今,生活似乎一如既往的平實,可我們仍會堅定地說:“我們也有著不輸于前輩的愛國熱情和報國信心?!币晃粋ト苏f過:“忘記了過去,就意味著背叛!”目前,我們能做的就是牢記使命,不忘歷史、不忘恥辱、不忘艱辛、不忘苦難,更不會忘記革命先輩們為建立新中國所付出的所有血與淚。當沐浴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感到自己再次擁入偉大祖國的懷抱之中,感覺心靈也已植入這片神圣大地,接受一場靈魂的洗禮。祖國在心中!
十四歲的兒子一直用心聆聽解說員的講解,也似乎明白了我們此行的真正意義。臨走時,他用自己平時節約下的零花錢買下了雨花臺革命烈士事跡介紹,有《雨花忠魂》、《南京英烈》、《永遠的豐碑》、《鐵窗歲月》等,對他來說這將是非同尋常的一個假期,也是一個意義深遠的生日。
篇3:烈士陵園掃墓活動方案
牛莊烈士祠掃墓活動方案
一、指導思想
為緬懷革命先烈,追憶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決定以到烈士陵園掃墓的形式,進一步強化對青少年學生愛國主義的教育,磨練他們勇于克服困難的意志和立志報效家鄉、奉獻社會的信心和決心。
二、活動時間及地點
時間:20**年4月2日上午9:20
地點:牛莊烈士陵祠
三、出席領導:街道團工委書記、黨政辦主任時山西;街道社會事務辦主任z。
四、出席對象
2-8年級學生代表
五、活動議程
1、主持人:--z同志
2、主要議程:
第一項議程:1、學生代表敬獻花圈。2、全體人員默哀。
第二項議程:教師代表于述國講話。
第三項議程:學生代表田晨璐同學發言。
第四項議程:全體學生宣誓,張海濱同志領誓。
第五項議程:全體人員參觀牛壯烈士祠。(并將小白花放到烈士碑前)
第六項議程:結束,乘車返校。
學生代表在烈士墓前的講話
同學們:
今天我們懷著對革命先烈無比崇敬之情來到了牛莊烈士祠,瞻仰和緬懷那些為了實現民族解放、人民幸福而英勇犧牲的先烈們。
凝望紀念碑,烈士浩氣仍在。那一棵棵四季長青的松柏永載著烈士的英名,傾訴著烈士們英勇斗爭的光輝業跡。
站在這高高的紀念碑前,我們怎么會忘記在那腥風血雨的歲月里,烈士們在危險面前挺身而出,用鮮血譜寫了一曲生命的頌歌,筑起了www.zonexcapitaltr.com一道道鋼墻鐵壁?站在這紀念碑前,我們看到了劉胡蘭走向鍘刀時那從容的腳步,面對死亡英勇無畏的董存瑞,看到了瞿秋白在刑場上坦然而坐,聽到了他那一句流芳百世的“此地甚好”。
還有 “小蘿卜頭”,他天真的笑、稚嫩的心,卻永遠定格在九歲里,定格在那經典的九歲,離共和國解放還有24天的日子里。
同學們,當我們腳踏這一方純凈的土地,可曾想到,它曾被烈士的鮮血染紅,他們中很多同志在*派的白色恐怖下,發展和壯大了黨組織、用血肉之軀寫了中國共產黨在東營的歷史,烈士們為了保護紅色政權,保護群眾,面對日軍的慘無人道毫無懼色,譜寫了一曲奮不顧身的英雄頌歌。
英雄的先烈們,你們是我們東營的驕傲,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兒女,雖然你們離開了我們,但是你們不屈的精神永遠鼓舞著我們,激勵著我們今天東營市數十萬中小學生不屈不撓、一往無前!
敬愛的先烈士,您安息吧!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1、齊步走帶隊入場,步伐整齊有口號,聲音洪亮。(1分)
2、稍息、立正、看齊、報數,動作迅速整齊。(1分)
3、四面轉法:動作規范、整齊。(2分)
4、體操隊形整齊,做操動作整齊、規范、按節拍完成。(3分)
5、退場有口號,聲音洪亮。(1分)
6、體育委員指揮得當,聲音洪亮。(1分)
7、服裝整齊(1分)
五、錄取獎勵:分年級取第一名,由學校發給獎狀。
六、未盡事宜:由學校和綜合組研究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