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居住區綠化物質功能

1897

  居住區綠化的物質功能

  居住區綠化同城市綠化一樣,首先是為了居民的生態需要,在滿足生態需求的基礎上講究美觀。居住區綠化主要包括物質功能和精神功能兩方面的要求。其物質功能主要是:

  1.遮陽。居住區綠化可以利用樹木生長季節性的特點,為改善居住區環境服務,作為行道樹,宜選擇枝長葉大的樹種。在它們的覆蓋下夏天上街行走會比較涼爽。在東西向建筑的西側,種植成排的高大喬木可使居民減少西曬之苦。當綠化覆蓋率達30%時,氣溫可下降8%,覆蓋率達40%時,氣溫可下降10%。

  2.隔聲。灌木和喬木搭配密植可以形成一道綠籬聲障,四季常青的針葉樹效果更顯著。在噪聲源周圍可根據需要種植一定寬度的綠化帶,住宅沿大街布置時更為需要。一般情況下,綠化可減弱噪聲20%。兩行樹的街道,對街旁建筑的噪聲干擾可減少3.2分貝,9米寬的喬灌木混合綠帶可減少噪聲9分貝。在居住區沿街、沿工廠一側種植綠化,可以減少工廠及交通噪聲。

  3.改善小氣候。綠化能改善小氣候,降低溫度,提高濕度。盛夏,良好的綠化環境能降低太陽輻射和輻射溫度。樹木能遮住太陽輻射的80%~90%,樹冠愈大,遮擋太陽輻射的能力愈強。研究表明,綠化地區的太陽總輻射量只有空地的16%。在一般情況下,夏季樹蔭下的空氣溫度比露天的空氣溫度要低3~4℃,而在草地上的空氣溫度比瀝青地面的空氣溫度低2~3℃。在冬季,綠化地區,樹木可吸引太陽的熱量,防止散發,比非綠化地區的氣溫平均要高出0.5~1℃。綠化地區的相對溫度比非綠化地區高約10%~20%。

  4.凈化空氣。植物的葉綠素在陽光下進行光合作用時,能吸收大量二氧化碳,放出氧氣。據統計,每公頃綠地,每天能產生600公斤氧氣,吸引900公斤二氧化碳。另外,空氣中還含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質,綠化能起重要的凈化作用。如綠化覆蓋率達30%的地段,春夏秋季植物生長期內空氣中總懸浮顆粒物下降60%,二氧化硫下降在90%以上。

  5.防風防塵。綠化樹林的防風效果是顯著的,當氣流穿過樹木時受到阻截、摩擦和過篩,消耗了氣流的能量,起到降風速的作用。綠化能阻擋風沙,還能吸附塵埃,大面的綠化覆蓋,特別是草皮和灌木,對防塵十分有效。據測定,綠化的街道上距地面1.5米處空氣的含塵量比沒有綠化的低56.7%,鋪草地的運動場地比裸地運動場上的塵土少三分之二以上,據測定,每畝樹林每年可吸塵20~60噸。

  6.殺菌、防病。樹木在生長過程中能分泌大量揮發性物質--植物殺菌素,可抵抗一些有害細菌的侵襲,減少空氣中微生物的含量。據測試,每公頃松柏林一晝夜能分泌60公斤殺菌素。松樹脂易氧化而放出臭氧,有較強殺菌能力。綠化地帶比無綠化地帶每立方米空氣中含病菌量少85%以上。

  7."報警"。有些樹木可起"綠色哨兵"的作用,它們對空氣污染物十分敏感,在低濃度、微量污染的情況下,一些植物就會發生受害癥狀反應。如雪松受到SO↓2污染濃度為0.3%~0.5%時,葉子就會呈現出肉眼可見的暗褐色傷斑,雪松在受到氟化氫污染則呈淺褐色或紅色的明顯條斑。

  8.避災。居住區綠地空間可作為城市救災時的備用地。

篇2:居住區綠化精神功能

  居住區綠化的精神功能

  1.美化環境。居住區綠地中,運用園林植物的不同形狀、顏色、用途和風格,因地制宜地配置一年四季色彩富有季相變化的各種喬灌木、花卉、草皮、可令居民身心愉悅,得到美好的視覺享受,條件適宜時,居住區可以多做豎向綠化,包括屋頂綠化、陽臺綠化和墻面綠化等,除了可供觀賞,還可以彌補建筑物的缺陷,美化建筑物。

  2.分隔空間。居住區的室外空間是居民活動頻繁的場所。綠籬能很好地起到分隔室外空間的作用,因為它可以做到空間"隔而不斷"--空間分開了,但整個環境是連通的,視線無阻擋,既滿足了居民某些私密性的要求,又滿足了其社會性的要求。

  3.消閑場所。居住區綠地是區內居民休閑游憩的良好場所,人們在此可消除疲勞,身心放松,觀賞花草樹木,鍛煉身體,還可以在此從事日常的鄰里間社交活動,如聊天、下棋、打牌等等。

  4.兒童游戲。居住區綠地內大多普遍地設置兒童游戲場地,布置簡單耐用的兒童游藝設施,如沙坑、滑梯、翹翹板、攀登架、轉椅等,可以滿足兒童在室外活動的需求,使他們既呼吸了新鮮空氣,又增長了見識,開發了智力,促進其身心健康的發展??傊G化的功能是多方面的,但在居住區綠地規劃中,應因地制宜,如在空間不大的住宅庭院里,種樹太密不但堵塞空間,夏季還影響通風;又如道路兩旁不應機械地都種上一排行道樹,還須結合兩旁建筑物的性質和功能要求區別對待。

相關文章

97精品久久久久|ZZIJZZIJ日本成熟少妇|嫩草一级337p无码专区|青青青国产在线观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