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型城鄉住宅科技產業工程城鄉示范小區
gg開放以來,中國住宅建設成就舉世矚目,住宅建設總量多年來居世界首位。為進一步推動住宅發展和科技進步,由國家科委、建設部策劃組織,由八個部、委、局共同實施了2000年小康型城鄉科技產業工程。
這是一項以科技為先導,以推動住宅產業發展為核心,以提高住宅功能質量,改善居住環境為宗旨的跨世紀工程。其總體目標是:科學合理地確定我國小康居住水平與住宅產業發展方向;完成小康住宅關鍵技術的研究及主要住宅部品部件開發;綜合采用上述技術和成品建設一批體現小康居住水平的城鄉住宅區,為引導我國居民21世紀初居住水準,構建新一代中國住宅產業提供示范。
按照"九五"計劃的要求,本著系列化開發、集約化生產、商品化銷售、社會化服務的宗旨,到本世紀末,全國將建設一批城鄉小康住宅示范小區。各示范小區應以科技為先導,提高住宅功能質量和居住環境水平,推動住宅產業現代化的進程。示范小區應具備超前性、先導性和示范性,規劃設計應具有創新意識,堅持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創建具有21世紀初葉居住生活的文明居住小區。示范小區建設應體現和引導居住社區兩個文明建設的要求。
小區的規劃和住宅設計要為居住區建設創造優良的居住環境和配套設施,滿足不同職業家庭生活行為活動的需要。小區的規劃與住宅設計應體現以人為核心的設計思想,努力提高居住環境質量,和滿足住宅的居住性、舒適性、安全性,耐久性和經濟性。提供住戶參與精神,為社會提供多樣化、可選擇、適應性強的小康型住宅。創造具有良好居住環境,完善配套設施和時代精神風貌的城鄉人民居住地。
篇2:小康型城鄉住宅科技產業工程城市示范小區規劃設計
小康型城鄉住宅科技產業工程城市示范小區規劃設計
根據《2000年小康型城鄉住宅科技產業工程城市示范小區規劃設計導則》,示范小區規劃設計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規劃結構。
城市示范小區的規劃布局應做到用地配置得當,功能組織合理,布局結構清晰,設施配套齊全,整體協調有序。小區組織結構應按照其規模,方便居民生活,有利鄰里交往與物業管理的需要,統籌考慮,靈活確定小區規劃結構的分級,合理規劃小區結構層次。設計中要重視小區的空間環境組織及其建筑文化內涵、主體設計應考慮地區特征及個性。小區內非居住性城市設施的布局,要保證小區結構的完整和居住環境質量,避免不利影響。
2.道路與交通。
小區內道路系統應構架清楚,分級明確,并與城市公交系統有機街接,方便與外界的聯系。小區道路應通暢,主要出入口應合理及避免區外交通穿越。同時須滿足消防、救護、抗災、避災等要求。組織好小區的人流、自行車及汽車的流向,選擇交通合流或分流的方式,減少人車的相互干擾,保證區內人車安全和居住的安寧。小區內的小汽車停車位,應按照不低于總住戶數的20%設置,并留有較大的發展可能性。經濟發達地區應按總住戶的30%以上要求設置。停車場地應保證必要的用地和安全停放,減少對住宅環境的影響。自行車停放場應方便而隱蔽,不得占用庭院、綠地。另外,小區內道路設計應符合殘疾人無障礙通行的規定。
3.住宅群體。
小區的住宅應結合我國經濟發展與地區經濟條件,家庭人口構成,現代居住生活行為以及住宅市場的需求,按照小康居住水平,確定住宅類型與標準,小區住宅宜以多層為主。為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豐富建筑空間環境,可采取多層、高層、中高層,低層相結合等不同構成方式。高層住宅集中的地域,住宅容積率應符合規定并保證良好的居住環境和配套設施。住宅群體布置與空間組織應與住宅建筑設計相結合,進行一體化設計,成為有機整體。應提高住宅群落或院落的功能與環境質量,注意住宅群體形態的標識,住宅間距必須滿足日照通風等要求,保證室內外環境質量,同時應做到節地、節能。
4.綠地與室外環境。
小區綠地按不低于30%的要求布置,并盡可能地增大綠地率。應充分利用空間,擴大綠化覆蓋,并提高綠化的質量。綠地的分布可采取集中與分散結合的方式,住宅群落內應安排休閑、健身與交往的場所,為老人休閑、兒童游戲設置活動場地,綠地須以綠為主,也可適當安排部分鋪裝地面及活動設施用地。小區環境綠化應結合住宅及其群體布置,綠地與住區環境須進行專門規劃和設計。
5.公共服務設施。
小區的公共服務設施應適應家務勞動社會化趨向合理配置,其設置應符合居民的活動規律,方便居民日常使用。布置上應避免對居住生活的干擾,按不同功能要求進行恰當安排。應結合社區建設的需求,配置居民的文化教育、體育健身、娛樂休閑設施以及居民*(交往)場所,并須有完備的環衛設施系統,集運設施系統,實現垃圾袋裝化或分類收集。
6.工程管線布置。
示范小區的供水、雨水、污水,電力、電訊、燃氣及供熱(北方地區)等管線應配套齊全。各種工程管線應地下敷設,敷設前要進行管線綜合規劃設計,合理安排,相對集中,一次建成,并應便于管理和維修。
7.環境質量保障。示范小區的大氣環境,水環境和聲光熱環境應符合規定,并應組織好居住區小環境。
小區采取集中供熱或積極發展和推廣應用家用燃氣小型鍋爐,以利節能及減少空氣污染;保證飲用水質量,污水排放要經處理合格;充分利用改造地面水為景觀水,對非流動水應采取措施,防水質惡化;減少交通、廣場、學校等噪音對小區環境的干擾,建設無裸土小區等,保障居民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