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購物中心外部動線設計技巧

7156

  購物中心外部動線設計技巧

  ——人流聚焦最大化

  如何把外部交通跟動線規劃結合起來,以創造不同樓層和不同人流的價值?本文從外部動線設計技巧切入,輔以上海龍之夢、日本六本木、北京西單文化廣場等知名案例,為購物中心設計合理的外部動線提供借鑒。

  一、購物中心外部動線設計技巧

  完美的商業動線設計,幾乎就成為創造商業價值的黃金線。如何將購物中心外部眾多的潛在消費者順利引入項目,是運營成功的一大關鍵;這就需要從細節著眼,將商場內部人流動線規劃與外部交通環境有機結合。

  技巧1、易達性是外部動線設置的重要原則

  外部交通的易達性和客流組織的結合是商業項目成功的關鍵,商業項目必須具有非常好的易達性,通常情況下可以根據不同情況進行如下考慮:

  多數大型的商業項目都設置有廣場,無論面積大小,廣場既可作為停車場或顧客暫時休息的場所,也可為消費者提供一個游玩及觀賞夜景的平臺。

  例如:可在廣場周邊布置餐飲的戶外餐區、休閑項目或室外運動娛樂設施,也可將其作為戶外展示及大型營銷活動的空間,其用途主要有:

  技巧2、人流動線與外部交通環境要良好結合

 ?。?)在融合的基礎上實現替代功能

  “融合”是指項目與周邊交通設施的直接連接,一般通過出口、入口或通道方式,將項目內部人流動線與外部交通環境融合成一個系統。

  “替代”則是指通過項目出入口設置以及內部人流動線的規劃而實現對于外部交通環境中的人流動向的替代。

  【案例解析】北京西單文化廣場

  北京西單文化廣場的77街商場利用地下商業通廊替代地面廣場步行街的方式實現了西單地鐵站與西單商業區之間的連通功能,從而將大量前往西單商業區的人流引入了商場內部,獲得了更多營業機會。

  此種規劃方式是一種更為先進的規劃方式,替代的實現不僅對于項目匯聚人流有著重要的幫助,并且也可以為項目的經營帶來更多的發展機會。

  因此,在商業人流動線規劃實踐工作中,應明確在融合的基礎上重點實現替代功能,從而通過實現替代功能來充分地利用外部交通環境和有效的提升人流。

 ?。?)把握不同外部交通條件下的商業人流動線結合方法

  a.人流動線與人行設施的結合方式

  在人流動線與人行設施的結合方式方面較為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地下過街設施或空中過街設施與商業項目出入口的直接對接。

  北京新世界中心一期地下過街通道直接連接B1層超市入口,二期地下過街通道直接連接B1層商業部分。

  b.人流動線與公交站點的結合方式

  在人流動線與公交站點之間的結合方式來看,國內較多的采取設置出入口的方式,而香港的商業項目則采取了將公交站點設置在項目首層內的方式來實現。

  技巧3、主入口應聯系外部道路

  商業建筑入口空間與商業建筑外部的街區環境緊密相連,它與一般建筑的入口的主要區別在于其識別性、商業性和導入性。

  外部動線的設計決定著主次入口的位置。商業建筑主次入口要關注交通流向、行人流向、項目的方向位置和朝向,內部使用取景要求,開門視覺與正面、側面、背面設計要求的直接銜接,消防系統、安全要求等關鍵要素。

  技巧4、停車場進出動線設于交通量較少的路段

  一般規劃停車場進出口時,應注意的有以下幾項:

  二、案例分析

  1.日本六本木購物廣場:軌道交通直接連通2樓商場

  六本木購物廣場通過連廊把步行路線與新建的時針區域連接起來,滿足了易達性;通過人工與自然、傳統與現代的高度融合,讓高密度建筑群與庭院、公園和廣場并存不僅;通過自然延展的環形路把“六本木新城”各個功能空間有機聯合,為來訪者帶來了美好的步行體驗。

  六本木新城將城市設計與項目設計相互結合,充分利用地鐵交通和城市公路交通,園林設計立體化,整體設計趣味化,具有豐富的設計內涵;綜合考慮了地鐵、公交、自駕車等多種交通方式,甚至提供了免費的摩托車和自行車停車場,有效解決大交通流量的問題。

  六本木新城設有摩托車與自行車停車位置,其中自行車免費。地鐵直接連通六本木新城B1F。顧客可以乘坐地鐵、公共汽車,也可以開車前來,總體停車位2762輛,共計12個停車場,方便顧客尋找方便的地方就近停車。

  2.上海龍之夢:地鐵上蓋商業,地處交通樞紐

  上海龍之夢是典型的地鐵上蓋商業,開發商把所有商業體都建在交通樞紐上,軌道樞紐交通助推了商業的成功。

  所有輕軌、地鐵、公交車、出租車的交通人流將在購物中心的中庭內以最簡潔的方式實現全天候的、高環境品質的、立體的、無障礙的換乘??瓦\貨運分開,充分考慮集中商業、會展等不同層面需求。

 ?。?)B1、B2兩層通道均由自動扶梯和自動坡道連接購物中心首層公交車站;B1層北側是購物中心、超市、會展中心的大型貨運場地,提供23個卸貨車位及17個車位等候場地;

 ?。?)B2與地鐵站廳層在同一標高,設連通口連接商城地下廣場;

 ?。?)地下廣場向東有四臺自動扶梯直送B1和地面,向西有兩臺自動扶梯通往輕軌方向,向北有八米寬的通道連接在B2的出租車站;

 ?。?)位于B3、B4的停車庫中央設有自動坡道和自動扶梯將顧客直送上部的購物中心,另有七臺客梯連通購物中心各層。

篇2:商業空間動線規劃環境設計

  商業空間動線規劃、環境設計

  *百貨、專賣店

  北側結合扶梯的中庭及南側華聯百貨內的扶梯形成兩道垂直動線,平面上基本以這兩處扶梯為核心規劃為環形動線,合理規劃邊廳與中區的 面積、進深比例。

  環境設計的裝飾手法,講究吊頂天花、照明燈具與地面鋪裝的強烈呼應,裝飾引導性很強。各樓層的裝飾風格、色彩搭配、材質運用與商品屬性、風格協調。

  *餐飲休閑區

  中端品牌的入住,在統一規劃的基礎上突出品牌特色,環境檔次不錯。五層屋頂花園與娛樂休閑等商業配套的結合,在高層寫字樓的半圍合下鬧中取靜!

  *超市

  U型動線設計,沿墻一圈的大望板與生鮮區墻面、地面的結合設計,非常醒目,引導性極強。

  重點照明及引導性照明燈具運用,避免了日光燈帶照明的單調 。

  超市logo的米黃與咖啡色系的色彩運用,貫穿到 整個賣場的每個部位,如望板、蔬果區吊架、商品指示牌、柱面裝飾、塑料框等,使整個賣場的裝飾風格統一,強化了品牌的可識別性。

  *小結:

  本項目的選址、總體策劃、業態組合及功能布局等方面的特點,對城市中心區的舊商業中心改造及社區購物中心建設具有很好的參考價值。

篇3:商業項目動線設計八大要領

  商業項目動線設計八大要領

  “動線”是商業項目建筑設計中非常重要的板塊,好的動線流暢、明了而豐富,不好的動線則容易讓人不知所措、找不到北。

  動線設計八大關鍵點

  1、設計原則:長條地塊用單線,方形地塊用環線

  “動線”是商業項目建筑設計中非常重要的板塊,更是綜合一切之后理性分析的結果,與地塊大小、招商定位、周邊環境等等息息相關。

  商場的動線設計,一定要根據地塊現狀來做決定。如果是長條形地塊,多會使用單動線,比如深圳萬象城、廣州太古匯;如果是方形地塊,需多考慮店鋪的進深,一般使用環形動線,還有一些項目,店鋪比較深,占地面積不大,就要由中庭來帶動規劃動線。

  2、設計誤區:太復雜,易產生混亂感

  做動線容易步入一些誤區:比如為了追求豐富的空間效果,將動線和空間設計得太過復雜,產生混亂感。商場構成包括動線和空間設計,要追求簡單而豐富,但簡單永遠是第一位的,豐富是在簡潔的基礎上追加的。

  但所謂“簡單”就是指一眼能找到要去的地方嗎?

  事實上,商業項目中大多數的動線都是帶有曲線的設計,這樣富有變化的弧度會比直線更有可塑性。如果做成直線,比如類似飛機場的布局,簡單一目了然,但失去心理上的探索感。

  3、弧度設計:講究移步換景

  即便是曲線的設計,也要滿足“簡單”——能讓人視覺上看到一部分,并且在往前走的時候能夠逐步展開,看到越多,移步換景。

  那動線設計“復雜”是什么結果?

  可能會人往前走,突然摸不清方向,可能太多選擇,或找不到豎向交通等。

  因此,對于曲線的弧度要有個適度控制。

  4、標準設計:每100米應該設“休息區”

  除 了弧度,一般而言,商場的走道寬度標準是4米,中庭標準大概是9-12米,大的節慶廣場中庭會大。層高一般是5.5米或者6米,凈高是在3.5-4.5 米。動線的節點設計是每100米都有一個停留點,原因是100米是人走了一段距離需要休息的節點,也是可能需要入口的位置。

  在國外,尤其是定位為Family M all的商業一定會設計出很多可以坐的地方供顧客休息,有時也會在這些地方設置咖啡店、水吧、蛋糕店等,讓顧客坐下來消費,甚至有的休息區和衛生間前的等候區結合。

  5、做動線前要了解項目招商和定位

  動 線設計必須是各方平衡的結果。所以,做動線之前,要了解項目的招商和定位。如頤提港,對著花園的退臺式走廊設計,設計師建議做成foodvillage, 后來業主也將餐飲集中在那一塊,使那一塊比較有活力。畢竟如果做成賣衣服的店鋪,花園的陽臺就會閑置,所以動線設計還是要跟招商定位結合在一起。

  另 一方面,做動線設計也要考慮品牌商家。拿深圳凱德置地萊福士舉例,它的地塊是梯形,用地不是很大,因此比較尷尬,做單動線的話,店鋪太深;做環線的話,店 鋪偏??;做中庭式的話,店鋪也太深。最后動線做成了環線式,這最為符合他們商業的定位,因為他們希望店鋪面積不大,但數量要多。

  6、車庫動線設計大有文章可做

  車 庫的動線設計也有講究。車庫的動線需要和整體的商業入口、周邊交通結合考慮,以簡潔流線為首要目標。在同商業流線的連接上,中庭附近一般會有停車庫的電 梯,而且到車庫的豎向連接的核心筒一般會做成玻璃盒子包起來,而不是實心墻,這樣的話,人們在車庫很方便可以找到豎向交通,會有跟著光走過去的感覺,這是 一個根本的原則?,F在停車場還有很多東西值得挖掘,比如小型車展、試車、汽車美容等。

  比如停車場有些地方會比較難停車,不能劃分出停車位,但可能是視覺的焦點處,所以開發商在規劃停車場時思路可以放開一點,把它做成商業空間的延伸,在停車場做車展。展示的車輛也不一定要多,可以一個月一兩輛。

  7、電梯上來下來的人群要能面對商鋪

  電梯的動線要如何跟中庭結合呢?因為不是每個商業建筑都有觀光電梯。

  如果有觀光電梯,一般會放在中庭里。常規做法是,中庭跟電梯有一定連接,在動線上可以看見通向電梯廳的開口,但不是直接把電梯像店鋪一樣平行地放在中庭,因為這樣會浪費店鋪界面。條件允許,盡量結合休息等候區和公共電梯廳入口為節點。

  自動扶梯的落腳點,要平衡兩邊走廊,而不是落在一側的走廊,最好電梯上來下來的人群能面對商鋪,而不是防火門或一堵墻。

  8、中庭的設計原則

  一 般是每隔100米有一個大的中庭,中間部分有挑空。中庭需要增強采光度和空間感,中庭的好處是讓人覺得走在了很舒適的環境,假如一條走道中間沒有挑空,就 會像逛地下街一樣,會讓人感覺很不舒適。人是喜歡空間延展性的動物,并且挑空的存在會增強不同高度的視線到達性,增強各樓層的界面展示。

相關文章

97精品久久久久|ZZIJZZIJ日本成熟少妇|嫩草一级337p无码专区|青青青国产在线观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