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體育教學崗位責任制度
加強學校體育工作管理,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思想覺悟,增強學生身體素質,而且有助于發展學生智力,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1.體育鍛煉的基本原則
小學體育活動,應從學生的生長發育特點出發,為了實行科學管理,必須遵循如下四個原則:
(1)承認差異,區別對待。小學生身體發育水平具有分階段和不平衡的特點,不同年齡階段和同一年齡階段的不同性別,體質機能發展水平不同。因此,在體育鍛煉過程中,必須根據學生的年齡、性別、體力、體質、健康情況、運動水平及競技狀態等,采取不同的運動量(包括活動時間長短),不同的動作難度及運動基礎。這樣,才能促進健康,提高運動水平。所以,體育工作管理,切忌一刀切的做法。
(2)全面鍛煉,普遍提高。人體是一個統一的有機體,特別是小學生正處在長身體的時期,只有堅持全面鍛煉,才能使身體各部位、各個器官系統都得到鍛煉,使身體得到全面的、健康的、協調的發展。所以,學生參加體育活動,必須堅持各種運動項目的全面鍛煉,促使他們在力量、速度、靈敏、耐力等方面都得到發展,使機體各器官系統的形態和生理功能得到均衡發展和全面改善。
(3)貴在堅持,持之以恒。這是因為,一方面體育運動對于促進人體構造上的變化、器官系統機能的增強和各種素質的發展,需要長時間系統鍛煉才能奏效。另一方面,在體育運動中,一個動作的掌握,技巧的熟練,運動成績的提高,都是在條件反射不斷形成和鞏固的前提下,大腦皮層活動的動力定型形成過程;而條件反射的形成和鞏固,必須經過反復強化,才能熟練掌握各種運動技巧,取得良好的成績。
(4)循序漸進,逐步提高。人體對運動量有個逐漸適應的過程。這就是:鍛煉--適應--增加運動量的鍛煉--進一步提高。因此,運動量的安排必須由小到大,動作的要求必須由簡單到復雜,由易到難。這樣,才能使學生機體有一個逐漸適應的過程,否則,很容易發生運動創傷。
2.體育課評價標準
體育課,是學校體育的基本組織形式。加強體育教學質量管理,基礎工作在于確定體育課的質量標準。從體育課的基本任務考察,其評價標準是:
(1)看是否正確地確定教學任務,并較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2)看是否合理選擇和安排教材,體育課的結構是否符合人體機能的活動規律。
(3)看運動量負擔是否與學生生理特點和機能相符合,對男女和病殘體弱學生是否區別對待。
(4)看是否發揮了體育課傳技育人的作用,教師為人師表,培養學生的良好道德品質。
(5)看是否充分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講解簡明,示范準確,教法符合學生認識規律和動作技能形成規律。
(6)看是否有完善、嚴格的體育課教學常規,學生積極性得到充分的調動,嚴肅活潑而不亂,緊張而有秩序地認真練習。
3.體育課教學的課堂常規
建立體育課教學課堂常規,對于保證體育課的良好秩序和培養學生的組織性、紀律性以及講文明、懂禮貌等道德品質,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體育課課堂常規的內容,應包括上下課的形式,考勤制度和辦法,場地器材的檢查和布置與收起的規定;教師講解、示范及分組練習、輪換時的隊形規則和紀律的規定;安全措施、服裝要求和成績考核規則等項。具體地說:
(1)課前課后常規:上課前作好準備,體育委員主動與任課教師聯系,了解課的主要內容和要求,組織同學布置場地和搬運器材;課后,向教師征求意見,組織同學收回應收的器材。
(2)上課禮儀規定:師生問好,體育委員報告人數、教師令同學稍息。簡要交待本節課的內容、要求和注意事項等。
(3)教學教程常規:
?、偕险n鈴響后,體育委員立即組織同學按指定地點站好隊(一般為二列橫隊),檢查出勤人數和服裝是否符合體育衛生和安全的要求。
?、谝幎ǚ纸M練習及輪換調隊的口令、哨聲及手勢和紀律要求。
?、垡幎ㄆ綍r測驗的規則、方法和要求。
篇2:體育課堂教學常規要求范本
體育課堂教學常規要求
1、體育教師要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鉆研教材,深入調查,了解學生實際,根據《課程標準》要求、教材以及學生情況、氣候、場地、器材條件等制定教學進度計劃,編寫教案,按時完成教學任務。
2、體育教師要提前到崗,認真檢查和安排場地器材設備;上課注意教師儀表,必須穿運動服、運動鞋;課間不得擅自離崗,集中精力完成課的任務;對突發的傷害事故,必須及時救助,妥善處理。
3、課前體育委員應同教師取得聯系,了解上課地點和內容,并協助教師準備好上課場地和器材,打了預備鈴,組織同學在教室門口排隊帶至指定地點上課。
4、上課學生必須穿運動鞋(球鞋地),不許穿皮鞋、塑料涼鞋、面棉鞋等。服裝要輕便,不許帶小刀、剪子等一類的硬物,冬季也不許圍圍巾、戴帽子、穿大衣上體育課,練習時不帶手套。
5、體育委員整隊要嚴格要求,做到“快、靜、齊”。在切實檢查人數后,發“立正”口令,向老師報告。(報告詞為:“報告!本班應到*人,實到*人,缺席*人,報告完畢!”)報告后發“稍息”口令。跑步歸隊。在教師宣布課堂教學目標和要求時,全體學生必須“立正”注意聽講。下課時老師必須說“立正”、“同學們再見”;同學們說“老師再見?!?/p>
6、學生因病不能上課時須寫好請假條向任課教師請假。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一般情況需隨班見習,特殊情況可回班休息。因事遲到,或早退須向教師“報告”經允許后,方可進隊或離隊。(排尾)
7、正確使用和愛護體育場地、器材,注意不損壞運動器材。加強安全衛生教育,各項練習除認真做好準備活動和檢查場地器材外,要按照教師的組織教法的規定,進行有秩序練習,散點練習時體育教師要指定練習范圍并巡視指導。
8、體育課要重視學生身體健康,合理安排身體素質練習內容,并將《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作為評價學生身體素質考核主要標準之一。
9、體育教師對學生學習評價應根據《課程標準》五項教學目標要求制定考核標準,不得擅自改變評價標準。
10、主動搜集學生對體育課教學的意見,注重教學案例的記錄與整理,認真寫好教學小結與教后反思。
篇3:職校體育教學工作規定
職校體育教學工作規定
一、學校應樹立學生健康工作第一的指導思想,認真貫徹執行《中小學體育工作規定》,努力提高師生的身體素質。
二、體育教學要認真執行《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鉆研教材,加強教法特別是學法的研究,激發興趣,師生互動,努力上好每一節體育課。
三、體育課和體育活動要注意運動安全,教師須提前5分鐘到上課場地做好相關準備工作,師生須穿運動服、運動鞋,不得帶鑰匙等硬物上課或活動;學生開展課外體育活動時,班主任要進行組織,體育教師要配合做好輔導工作。
四、每天安排早操、課間操或眼保健操。全校師生都要按時出操,集合迅速安靜,隊列整齊,動作準確、到位。學生早操時,班主任和體育教師均須巡視、及時糾正學生不規范的動作,并聯合團委、學生會對各班情況進行檢查評分。若安排課后眼保健操,由當節課教師負責組織。
五、要積極組織開展師生體育活動。學生每天體育活動時間不少于一小時,教師不少于半小時;由體育教師負責活動項目及場地安排。
六、每年舉行一次全校性田徑運動會,以及籃球等其它一些單項體育競賽。
七、應安排體育教師組建學生運動隊,并有計劃地堅持訓練。積極參加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的各類運動會、體育比賽,并對比賽獲獎的運動員和教練員,按學校相關獎勵辦法予以獎勵。
八、實施《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填寫《體質健康卡》或《體育鍛煉達標卡》,建立健全學生體質健康檔案,按期做好學生體質健康的統計、上報工作。
本規定自20**年9月1日起實行,由**市ZZ職業技術學校行政部負責解釋。
附件:**市ZZ職業技術學校體育器材設備與場館管理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