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語中學班主任的工作要求
1、每天早、預備前到教室落實學生出勤情況。
2、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班主任親自組織并到場參加。
3、自習課要到教室去維持秩序。
4、要上好星期一周會課不要挪做它用,不可隨意支應。
5、每星期最最少到學生宿舍檢查兩次,檢查學生宿舍衛生、安全。關心學生生活。
6、每星期召開一次班委會,召開兩次宿舍長會議。傾聽學生代課的呼聲,了解學生中存在的問題。
7、每星期找二至三個同學談心,一學期能輪流找學生談話一遍,拉近與學生的距離,走進學生的生活做學生的貼心朋友。
8、每星期話訪或家訪一個學生家長,一學年下來爭取和每一位學生家長聯系一次,力爭贏得家長的理解和支持。
9、每學期組織好一次家長座談會。
10、給每位學生建立一份學生檔案,內容可包括家長基本情況,學生成績變化,日常紀律表現等。
11、每周對學生進行一次安全教育并進行一次安全檢查。
12、星期一升旗儀式必須按時間站到指定位置,起到模范表率作用。
13、放長假或大假學生報到的當天晚上,班主任必須到校落實學生到校情況,安排收款事宜。
14、每星期利用周會或自習課時間選取一篇有教育意義的文章讀給學生聽。
15、在班內樹一些如“文明之星”、“學習標兵”、“勞動模范”、“學雷鋒先進個人”等典型,在班內營造一個積極向上的氣氛。
篇2:中小學班主任工作要求與常規(二)
中小學班主任工作要求與常規(2)
一、工作要求
1、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引導學生明辨是非、善惡、美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逐步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確定遠大志向,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強學生愛國情感,培育正確的理想信念。督促遵守《中小學生守則》、《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端正生活態度,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
2、教育指導學生提高學習水平,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指導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學習習慣,提高學習效率,學好各門功課。面向全體學生,培養優秀生和特長生,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具體情況,因勢利導,做好后進生轉化工作,營造比、學、趕、幫、超共同進步的氛圍。
3、加強班集體建設。明確班級管理目標,增強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培養優良的班風和學風,建設班級文化,提煉班級精神,爭創優秀班集體。
4、領導班委會工作,培養班干部,指導班委會、少先隊中隊、團支部開展工作。有計劃、有目的地開展好主題班會。組織指導學生參加班、校集體活動、公益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
5、關心學生的生活與健康。教育學生愛清潔、講衛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衛生習慣,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經常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指導學生參加各種有益身心健康的科技、文娛和社會活動,鼓勵學生發展興趣和特長。
6、做好本班學生思想評定和有關獎懲工作。定期組織開展學生公民素質的自評、互評工作,建立起學生自我教育、自我激勵和自我約束的機制。
7、搞好班級日常管理。組織學生參加升旗儀式、出操、*、社會實踐、社團活動、勞動,做好對學生的考勤。
8、聯系和組織本班教師商討本班教育工作,了解和研討學生的學習、思想狀態,協調平衡各科教學,控制學生的課業負擔。
9、加強與本班學生家長、社區的溝通聯系。做好家訪工作,開好家長會,聯系社區,爭取家長和社會各方面的配合與支持,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做好對學生的教育工作。
10、努力提高自身素質,搞好德育科研。加強自身修養,提高思想和道德素質。掌握建設良好班集體的方法,提高管理水平、教育藝術和組織協調能力。
二、工作常規
(一)日常規
1、組織學生參加每日的早鍛煉、早讀(晨會)課,并與任課教師配合指導學生參加好課間操、眼保健操和課外活動。
2、指導督促學生做好班級、包干區衛生工作及自行車排放工作。
3、每天上下午至少各到班一次,了解學生出勤、健康、思想紀律和學習動態,發現異常狀況,按權限作出相應處理,并及時與家長聯系。
4、管理好學生課堂、課間、自習課等紀律。
5、培養學生放學后關閉門窗、電器設備等的良好習慣。
6、時刻注意學生安全,嚴防事故發生。放學組織學生有序走出校門,并按要求做好護送工作。
7、記好工作日志。
(二)周常規
1、認真組織學生參加每周一次的升旗儀式。
2、認真上好班會課。指導學生按計劃開展班團隊活動以及各項主題教育活動。
3、評析反思一周工作。圍繞學生學習、思想、紀律、班級達標創優等工作進行評析反思,表揚先進,指出不足,并提出整改措施。
4、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做好個別教育工作。每學期要對班級所有學生找談一次。個別教育可通過活動、座談、家訪等多種方式進行。
5、做好與任課教師溝通協調工作。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協商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問題,控制作業總量。
6、組織每周一次大掃除及其它公益勞動。
7、反思本周工作,安排好下周工作。
(三)月常規
1、每月至少主持召開一次班(團隊)委會議。
2、根據學校每月德育主題安排,指導學生出一期班級板報。
3、根據各學段特點,對學生的學習水平、公民道德素質等發展狀況進行月總結評價,評價可采取學生自評、互評、教師評、家長評等方式進行。做好對學困生、問題學生的分析轉化工作。
4、參加每月(或雙周)一次的班主任工作例會,及時向年級組或學校匯報當月班級工作活動開展情況。
(四)學期常規
1、學期初
(1)做好學生報到注冊等工作,統計上報學額,嚴控輟學。
(2)做好班級衛生、書簿本發放、學生座位編排、隊列順序等工作,妥善安排學生的就餐、住宿、乘車等事宜。
(3)組建、改選班委,明確分工,落實職責。
(4)做好班級環境布置工作,營造良好的育人氛圍。
(5)制訂好班級工作計劃。分析班級學生基本情況,提出班級工作目標,明確班級工作的主要內容與要求,具體工作步驟和方法。主題班會和其他重大活動以表格形式列出。
(6)學習貫徹《中小學生守則》、《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及校規校紀。
(7)按要求做好學生情況登記工作,建立特殊生工作檔案。
(8)了解檢查學生假期生活情況,并進行講評。
2、學期中
(1)指導學生做好復習迎考工作,進行誠信考試教育。
(2)分析學生學業水平、公民道德素質、班集體達標創優狀況,明確下半學期學習工作努力方向。
(3)開好班級學生和科任教師質量分析會。
(4)召開學生家長會。
(5)總結班級培優補差情況,適時調整策略。
> (6)召開一次班級學生座談會,了解學生對班級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3、學期末
(1)組織好學生的期末復習和考試工作。
(2)做好對學生綜合素質評定工作,填寫好成長記錄冊,寫好學生操行評語。
(3)組織好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干部、優秀團員、雛鷹爭章標兵和其他各類小公民、能手、星級等評比活動。
(4)指導學生科學安排假期生活,并對學生進行遵紀守法和安全教育。
(5)與班級“特殊生”談心,交流情感,分析現狀,肯定成績,指出問題,提出希望,并明確假期生活具體要求。
(6)完成班主任工作總結,一學年至少撰寫一篇德育工作論文。
(7)將班務工作的有關材料遞交學校,及時歸檔。
篇3:(中學)班主任工作要求及量化辦法
> 中學(學校)班主任工作要求及量化辦法一、組織好學校安排的大型活動,勞動。(如:班會、運動會、文藝晚會、報告會等,公益勞動,出色完成食任務的可適當加分。由于工作不當,出現失誤、事故視其具體情況扣3--5分。
二、管理好日常紀律,(如下午自習紀律、晚自習紀律,出操、晚睡等),一般要求班主任跟班出操,晚睡檢查不少于三次,自習、晚睡學生出現違紀由政治處同志班主任到現場處理問題。
三、安排管理好大掃除和衛生保持,(除大掃除處教室每天下午飯后清掃,其它時間保持清潔,宿舍要求物品擺放整齊,地面干凈,每天早點清掃,公寓樓按有關制度執行,清潔區每周二、五打掃兩次,清掃摟梯和拾紙屑的班級每天早操時間按要求進行。大掃除不能按時完成清掃不徹底,每次扣2--4分,教室、宿舍不按要求,保持不好,每次扣1--3分。
四、了解到班上出現問題,應及時、積極、妥善進行處理,防止事態擴大(由于處理不及時,方法不妥當,使事態發展,造成事故或不良影響的扣5--10分)。
五、教育學生愛惜公物,尤其是愛惜樓的設施、墻面等,(如果由于疏于教育和防范,導致設施損壞,除對當事人進行處罰外,對班級進行量化扣分。
六、應及時向學校上交有關材料。上報有關數字。(不能按時準確上報的扣5分)。
七、應經常不斷對學生進行有關學生管理的教育(如學生違犯學生管理規定的要求,由政治處會議研究進行扣分)
八、班級單項工作受到學校領導點名批評的,由政治處會議研究進行扣分。
九、班主任應及時參加例會和臨時通知的會議,并做如記錄,遲到早退或無故不參加由政治處會議研究進行扣分。
十、班主任上班會應事先按要求有計劃地進行備課,對學校的有關安排要及時落實,政治處進行不定期檢查,沒有備課應付差使由政治處會議研究進行扣分。
附:津貼計算辦法
每周扣分在5分之內不扣津貼,超過5分的每5分為一個臺階,第臺階扣津貼2元,早晚檢查按規定每缺一次扣2元,月終由政治處綜合評定,對完成任務好的給與適當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