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鄰業主因通風問題產生糾紛怎么辦
案情介紹:
原告王某住在西城區一個臨街巷內,住房是一磚木結構的平房,于王某相鄰的劉某因為要開一家粵菜飯館,他便安裝了一個大型油煙機,其排煙口設置在自己的房頂上。王某的住房一側窗戶恰好與劉某安裝空調冷氣機的墻體相鄰,兩者相距約有1米,中間形成一條窄道,雖不走人,但一直是王某家一層住房主要的通風通道 。
劉某的粵菜飯館正式營業后,王某發現二層房間里總有股油煙味 ,且一旦開戶通風,油煙味更大。查找原因,王某發現原來是劉某的粵菜飯館廚房的油煙排放口離自己家二層窗口太近,只要油煙機一開,就會有油煙竄進王某的房間里。王某找劉某商量解決油煙排放問題,劉某置之不理。不得已,王某只好向法院起訴,要求劉某改建油煙機的排放口,賠償精神損失人民幣500元。
審理:
某區人民法院受理此案后先主持雙方進行調解但因雙方分歧較大,調解無效,人民法院判決如下:
被告劉某的粵菜飯館排放廢氣的行為以構成對原告王某合法權的損害。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法通則》第十八條的規定: "不動產的相鄰各方,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當確處理通風、通行等方面的相鄰關系。給相鄰各方造成妨礙或者損失的,應當停止侵害、排除妨礙、賠償損失",法院要求被告劉某,停止使用粵菜飯館的空調器、排油煙機,直到進行相應處理、不影響原告通風為止。
判決宣告后,雙方當事人都表示服從該判決。
分析:
本案涉及到相鄰關系中的幾個方面的不同問題。相鄰關系,從權利的角度可稱為相鄰權。所謂相鄰權,是指兩個或兩以上的不動產所有人或占有人、使用人、收益人,因一方對自己所有或占有、使用、收益的不動產行使所有權或占有、使用、收益時,享有的要求對方給予必要便利的權利。
正確的處理相鄰關系,必須遵守《民法通則》第八十三條規定的"有利生產、方便生活、省事、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則。這些原則,既是相鄰各方正確行使相鄰 權、妥善處理相鄰關系的原則,同時也是人民法院正確處理相鄰糾紛的原則。
本案中主要涉及相鄰 關系的下列幾個方面:
1、相鄰通風
相鄰通風權是指房屋的所有人或使用人所享有通過門窗保證其室內與室外空氣的流通和正常開關窗戶進行室內外空氣交換的權利。在實踐中,相鄰 一方的下列行為應視為是對他方通風權的侵犯:
1)因相鄰一方建造房屋或其他設施時未與相鄰他方的窗戶保證適當距離、相距太近而使相鄰他方室內空氣通風不暢;或阻擋了相鄰他方之窗戶而使其無法通風的。
2)因相鄰一方的樹枝等延伸到相鄰他方窗前,阻礙相鄰他方室內空氣流通的。
3)因相鄰一方長期存在的原因而迫使相鄰他方無法正常開啟窗戶,如相鄰一方在靠近相鄰他方窗戶處修廁所,設置畜欄或在他方窗下推放垃圾等;或相鄰一方不斷制造異味,排放污濁空氣、冷氣、熱氣、有害氣體,致使他方只好緊閉窗戶。此類情況如相鄰 一方的行為超過國家規定標準,則可按環保問題引起的相鄰關系糾紛處理,如不夠國家規標準的相鄰一方的不良行為,可按侵犯相鄰 他方通風權來處理。
3、相鄰關系的相鄰環保關系
相鄰環保關系中的相鄰雙方因環境問題發生的權利、義務關系,即相鄰一方在自已疆界內經營工業或行使其他權利時,對另一方負有的,可請求其采取必要的防止污染周圍環境、危害人身、財產安全的義務和另一方對其疆界外的人享有的,可請求采取必要的防止污染環境措施的權利的關系。通常業主、住戶個人因相鄰而發生的糾紛,主要是由于噪聲、油煙、有毒物、放射物修建廁所、畜欄等散發的臭氣引起的,我國對于相鄰環保關系沒有具體規定,但在《民法通則》中有對于環境保護問題民事責任的規定。
點評:
物業管理公司在處理相鄰關系時只有相協調、調解的義務和責任,物業管理協調、調解不成的,應該由當事人向政府主管部門請求行政處理或直接按照法律程序訴訟或仲裁。
篇2:廁所裝修引發糾紛之案例
案情介紹:
楊女士與李民都是順義區的居民,而且是樓上樓下的鄰居,楊女士住在樓下,20多年來,一直相安無事。1999年12月,李民對自己的住房進行裝修,廁所地面和廁所墻面均用面磚進行了裝修。此時,樓下的楊女士家正好無人居住。
2000年12月,楊女士的公婆搬到楊女士家居住。20**年4月,楊女士家的廁所頂部自上而下開始出現漏水現象,她找到了李民,并通知其使用廁所要注意,要求其查明原因,進行修繕。然而,李民沒有理睬。為此,雙方產生矛盾。
后來,楊女士家廁所頂部漏水更加嚴重,墻體表皮因漏水而脫落,不僅影響使用,也給其造成了損失。為此,楊女士到法院起訴,要求李民停止侵害、立即維修,并賠償損失500元。
被告不承認自己有過錯
被告李民不承認自己有過錯,他認為楊女士所說的漏水不確切,因為從他的廁所看不出漏水。修繕隊也來看過,也只是從表面上判斷。
因此,他不同意楊女士的訴訟請求。
點評:
權利人在對房屋行使使用權時要充分保護相鄰方的合法權益。對他人的權益構成侵害的,應當停止侵害。原告與被告相鄰達20年之久,相安無事。而被告對房屋及廁所裝修后,原告廁所內出現嚴重漏水,直接侵害了原告的權益。被告現以自己裝修完畢,不得破壞裝修地面為由,拒絕技術人員的檢查維修,違反法律規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八十三條的規定,于近日做出判決:
技術人員進入李民室內對其廁所進行檢查維修,李民必須提供方便;需要破壞廁所的裝修地面時,李民不得阻攔;如需更換添置部件及材料,又需用戶自費時由李民按票據面額負擔;李民拒付時,由楊女士墊付,然后,楊女士向李民直接追償,李民以外的其他人不得干涉。
裝修時要注意防水層
如今,人們的生活條件好了,也希望住得更舒適,因此,把房子裝修得好一點成為人們的追求,但是裝修房子千萬注意別影響鄰里,特別是樓下的鄰居。尤其是廚房、廁所的裝修,廚房、廁所在建筑時已經過了特殊的防水設施處理,如果破壞了它的結構,很可能就會漏水,所以,在裝修房時千萬要小心,以免破壞了鄰里的安寧。
篇3:不允許裝防盜網,失竊后產生糾紛案例
案情介紹:
小區多層住宅除一摟外均不允許安裝防盜窗戶,這是鐵建住宅物業公司的規定。
很多住戶安裝了窗磁,門磁等防盜設施,但陳某安裝后的一個夏夜,因乘涼通風后忘記關掉窗戶,當夜小偷從窗戶潛入后盜走價值兩萬多元的現金、物品等陳某認為這是因為物業公司不允許他安防盜窗戶的原因,于是向物業公司索賠。
經管里處再三協調無果,陳某將物業管理公司告上法庭。經法院審理認為:物業公司的安全員無脫崗、出入完備,各安全員巡邏到位,管理處管理員值班到位,無失職責任。陳某屬于自己疏忽未關窗戶造成,屬于意外損失,物業公司不承擔法律責任,所以不與賠償。
點評:
1、陳某入住小區時,已與物業公司簽訂《業主公約》,其中包括有不準安防盜窗的規定,陳某已認可,根據《民法通則》規定:企業已告知當事人情況,雙方已簽協議,當事人發生其他意外情況,企業不負直接責任。
2、陳某屬于自己疏忽大意,使其防盜系統失去作用,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3、物業公司在職守范圍內無失職現象,所以不承擔賠償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