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物業知識教材:房屋送排風設備及構件

3286

  物業知訓教材:房屋送排風設備及構件

  一、室內送、排風口

  室內送風口是送風系統中的風道末端裝置,由送風道輸送來的空氣,通過送風口以適當的速度分配到各個指定的送風地點。

  構造最簡單的兩種送風口,孔口直接開設在風管上,用于側向或下向送風。其中,圖(a)為風管測送風口,除風口本身外,沒有任何調節裝置;圖(b)為插板式風口,設有插板,這種風口雖可調節送風量,但不能控制氣流的方向。

  常用的一種性能較好的百葉式風口,可以在風管上、風管末端或墻上安裝。其中,雙層百葉式風口不但可以調節出口氣流速度,而且可以調節氣流的角度。

  室內排風口是全面排風系統的一個組成部分,室內被污染的空氣經由排風口進入排風管道。排風口的種類較少,通常做成百葉式。此外,圖4-8-9所示的送風口,也可以用于排風系統,當作排風口使用。

  室內送、排風口的布置情況,是決定通風氣流方向的一個重要因素。而氣方向是否合理,將直接影響全面通風的效果。

  在組織通風氣流時,應將新鮮空氣直接送到工作地點或潔凈區域,而排風口則要根據有害物的分布規律設在室內濃度最大的地方。具體做法如下:

  (1)排除余熱和余濕時,采取下送上排的氣流組織方式。即將新鮮空氣送到車間下部的工作地帶,吸收余熱和余濕后流向車間上部,由設在上部的排風口排出。

  (2)利用全面通風排除有害氣體時,排風口的位置應根據下列不同的情況來確定:發散的氣體比空氣輕時,應從上部排出;發散的氣體比空氣重時,宜從上部和下部同時排出,但氣體的溫度較高或受車間散熱影響而產生上升氣流時,宜從上部排出;當揮發性物質蒸發后使周圍空氣冷卻下降,或經常有揮發性物質灑落地面時,應從上部和下部同時排出。

  至于送風,則不論上述哪一種情況,都應一律送至作業地帶。

  (3)對于用局部排風排除粉塵和有害氣體而又沒有大量余熱的車間,用以補償局部排風的機械送風系統,宜將新鮮空氣送至上部地帶。

  二、風道(風管)

  (一)風道材料和風道截面積的確定

  制作風道的材料很多,工業通風系統常使用薄鋼板制作風道,截面呈圓形或矩形,根據用途(一般通風系統、除塵系統)及截面尺寸(D=100~200mm)的不同,鋼板厚度為0.5~3mm。輸送腐蝕性氣體的通風系統,如采用涂刷防腐油漆的鋼板風道仍不能滿足要求時,可用硬聚氯乙烯塑料板制作,截面也可做成圓形或矩形,厚度為2~8mm。埋在地下的風道,通常用混凝土做底,兩邊砌磚,內表面抹光,上面再用預制的鋼筋混凝土板做頂,如地下水位較高,尚需做防水層。

  在民用和公共建筑中,為節省鋼材和便于裝飾,除鋼板風道外,也常使用矩形截面的磚砌風道、礦渣石膏板或礦渣混凝土板風道,以及圓形或矩形截面的預制石棉水泥風道等。另外,由于近年來玻璃鋼材料的防火阻燃性能得到了改善,玻璃鋼風管的使用也日趨廣泛。

  顯然,在確定風道的截面積時,必須事先擬定其中的流速值。對于機械通風系統,如果流速取得較大,固然可以減小風道截面積,從而降低通風系統的造價和減少風道占用的空間,但卻增大了空氣流動的阻力,增加風機消耗的電能,并且氣流流動的噪聲也隨之增大。如果流速取得偏低,則與上述情況相反,將增加系統的造價和降低運行費用。因此,對流速的選定,應該進行技術經濟比較。其原則是使通風系統的初投資和運行費用的總和最經濟,同時也要兼顧噪聲和布置方面的一些因素。

  除塵系統中的空氣流速,應根據避免粉塵沉積,以及盡可能減少流動阻力和對系統磨損的原則來確定。根據粉塵的不同,一般在12~23m/s范圍內。

  順便指出,無論在工業通風或空氣調節系統中,風道的截面積一般都比較大,這和供暖以及室內給排水工程的情況不大相同。為了實現通風空調工程風管的工廠化施工,即施工企業在預制加工廠按統一規格制作出大量的風管和配件,供現場安裝時選用。用鋼板或塑料板制作的風管,應按統一規格標準確定風管的斷面尺寸。目前,通風管道和配件的統一規格標準,有圓形風管統一規格(見表4-8-2)、矩形風管統一規格(見表4-8-3)、圓形風管法蘭統一規格、矩形風管法蘭統一規格等。通風、空調系統應采用基本系列,除塵系統可采用基本系列或輔助系列,但應首先采用基本系列。矩形風管長邊與短邊之比,一般應不大于4:1。

  (二)風道的布置

  在居住和公共建筑中,垂直的磚風道最好砌筑在墻內,但為避免結露和影響自然通風的作用壓力,一般不允許設在外墻中而應設在間壁墻里。相鄰兩個排風或進風豎風道的間距不能小于1/2磚,排風與進風豎風道的間距應不小于1磚。

  各樓層內性質相同的一些房間的豎向排風道,可以在頂部(閣樓里或最上層的走廊及房間頂棚下)匯合在一起。對于高層建筑,尚需符合防火規范的規定。

  工業通風系統在地面以上的風道,通常采用明裝,風道用支架支承,沿墻壁及柱子敷設,或者用吊架吊在樓板或桁架下面(風道距墻較遠時)。布置時,應力求縮短風道的長度,但應以不影響生產過程和各種工藝設備不相沖突為前提。此外,對于大型風道,還應盡量避免影響采光。

  敷設在地下的風道,應避免與工藝設備及建筑物的基礎相沖突,并應與其它各種地下管道和電纜的敷設相配合。此外,尚需設置必要的檢查口。

  (三)風管保溫

  為了減少空氣在風管輸送過程中的冷、熱量損失,以及防止低溫的風管表面在溫度較高的非空調房間內或空間結露,空調工程的風管都要保溫。

  目前,保溫材料使用的種類很多。如軟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超細玻璃棉、聚氨酯泡沫塑料和石板等。

  對于敷設在非空調房間或空間的風道,一般保溫層厚度取30mm,風道表面刷瀝青后與軟木(或石板)相粘貼(聚苯乙烯板材也可采用膠合劑粘結),聚氨酯泡沫塑料和超細玻璃棉等柔性材料可直接包扎。保溫材料外面一般常以玻璃布或塑料薄膜包扎,或覆以復合鋁箔作防潮隔氣層。

  三、室外進、排風裝置

  機械送風系統和管道式自然送風系統的室外進風裝置,應設在室外空氣比較潔凈的地點,在水平和豎直方向上都要盡量遠離和避開污染源。

  進風口的底部距室外地坪不宜小于2m,進風口處應設置用木板、薄鋼板或鋁合金制作的百葉窗。

  是進風裝置的兩種構造形式。其中,圖(a)是貼附于建筑物的外墻外;圖(b)是做成離開建筑物而獨立的構筑物。

  如果在屋頂上部吸入室外空氣,進風口應高出屋面0.5m以上,以免吸入屋面上的灰塵或冬季被積雪堵塞。

  機械送風系統的進風室常設在地下室或底層,在工業廠房里為減少占地面積也可設在平臺上。圖4-8-12和圖4-8-13分別為布置在地下室和平臺上的進風室示意圖。

  管道式自然排風系統通過屋頂向室外排風。排風裝置的構造形式與進風裝置相同,如圖4-8-14(a)所示。排風口應高出屋面0.5m以上,若附近設有進風裝置,則應比進風口至少高出2m。

  機械排風系統一般也從屋頂排風,以減輕對附近環境的污染。為保證排風效果,往往在排風口上加設一個風帽,如圖4-8-14(b)所示。當從屋頂排風不便時,也可從墻上排出,如圖4-8-15所示。

  四、風機

  在民用建筑中,下列部位如采用自然通風達不到安全衛生及生產要求時,應采用機械通風或自然與機械的聯合通風:(1)沒有設空調系統的地下室房間;(2)廚房、衛生間、盥洗室及浴室等;(3)散發余熱、余濕、粉塵、抽煙、有毒氣體、腐蝕性氣體及易燃易爆氣體等有害物的房間。

  為實現上述的通風過程,必須由風機提供通風的動力。在通風和空調工程中,常用的風機有離心式和軸流式兩種類型。以下介紹幾種常用風機的使用和安裝。

  (一)衛生間通風器

  衛生間應盡量采用自然通風方式。但對于內廁所又無法設集中排風者,則一般用軸流式通風機或交流式排氣扇,安裝在外墻上或管道上進行排風,也可以用斜流式管道風機進行排風。對于多層和高層建筑,衛生間豎向布置集中、整齊,一般設專門的排風豎井,在每個衛生間的吊頂上安裝一臺自帶止回裝置的衛生間通風器,用短管與豎井相連接,再在豎井頂部的屋面上設集中排風機。衛生間的門上開一個小百葉窗,靠負壓補充新風。通風器的安裝,如圖4-8-15所示。

  (二)離心式通風機

  離心式通風機作為送風和排風的主要設備,常安裝在室內地面上、平臺上,也可以安裝在屋面上,但一般下面都有減振基座和減振器組成的減振體系。減振體系放在土建做好的凸臺上即可,不需特殊固定。如果放在屋面上,要注意做好凸臺與屋面接縫處的防雨措施。風機機號在5號以下者,還常用鋼支架安裝在磚墻或磚柱上。離心式通風機安裝,如圖4-8-16所示。圖中尺寸A、B、C,根據不同的風機規格由設計人確定。

  (三)屋頂通風機

  屋頂通風機最適合于位于頂層房間的室內排風和設專門排風豎井頂部的屋面上集中排風。

篇2:物業知識教材:房屋送排風設備及構件

  物業知訓教材:房屋送排風設備及構件

  一、室內送、排風口

  室內送風口是送風系統中的風道末端裝置,由送風道輸送來的空氣,通過送風口以適當的速度分配到各個指定的送風地點。

  構造最簡單的兩種送風口,孔口直接開設在風管上,用于側向或下向送風。其中,圖(a)為風管測送風口,除風口本身外,沒有任何調節裝置;圖(b)為插板式風口,設有插板,這種風口雖可調節送風量,但不能控制氣流的方向。

  常用的一種性能較好的百葉式風口,可以在風管上、風管末端或墻上安裝。其中,雙層百葉式風口不但可以調節出口氣流速度,而且可以調節氣流的角度。

  室內排風口是全面排風系統的一個組成部分,室內被污染的空氣經由排風口進入排風管道。排風口的種類較少,通常做成百葉式。此外,圖4-8-9所示的送風口,也可以用于排風系統,當作排風口使用。

  室內送、排風口的布置情況,是決定通風氣流方向的一個重要因素。而氣方向是否合理,將直接影響全面通風的效果。

  在組織通風氣流時,應將新鮮空氣直接送到工作地點或潔凈區域,而排風口則要根據有害物的分布規律設在室內濃度最大的地方。具體做法如下:

  (1)排除余熱和余濕時,采取下送上排的氣流組織方式。即將新鮮空氣送到車間下部的工作地帶,吸收余熱和余濕后流向車間上部,由設在上部的排風口排出。

  (2)利用全面通風排除有害氣體時,排風口的位置應根據下列不同的情況來確定:發散的氣體比空氣輕時,應從上部排出;發散的氣體比空氣重時,宜從上部和下部同時排出,但氣體的溫度較高或受車間散熱影響而產生上升氣流時,宜從上部排出;當揮發性物質蒸發后使周圍空氣冷卻下降,或經常有揮發性物質灑落地面時,應從上部和下部同時排出。

  至于送風,則不論上述哪一種情況,都應一律送至作業地帶。

  (3)對于用局部排風排除粉塵和有害氣體而又沒有大量余熱的車間,用以補償局部排風的機械送風系統,宜將新鮮空氣送至上部地帶。

  二、風道(風管)

  (一)風道材料和風道截面積的確定

  制作風道的材料很多,工業通風系統常使用薄鋼板制作風道,截面呈圓形或矩形,根據用途(一般通風系統、除塵系統)及截面尺寸(D=100~200mm)的不同,鋼板厚度為0.5~3mm。輸送腐蝕性氣體的通風系統,如采用涂刷防腐油漆的鋼板風道仍不能滿足要求時,可用硬聚氯乙烯塑料板制作,截面也可做成圓形或矩形,厚度為2~8mm。埋在地下的風道,通常用混凝土做底,兩邊砌磚,內表面抹光,上面再用預制的鋼筋混凝土板做頂,如地下水位較高,尚需做防水層。

  在民用和公共建筑中,為節省鋼材和便于裝飾,除鋼板風道外,也常使用矩形截面的磚砌風道、礦渣石膏板或礦渣混凝土板風道,以及圓形或矩形截面的預制石棉水泥風道等。另外,由于近年來玻璃鋼材料的防火阻燃性能得到了改善,玻璃鋼風管的使用也日趨廣泛。

  顯然,在確定風道的截面積時,必須事先擬定其中的流速值。對于機械通風系統,如果流速取得較大,固然可以減小風道截面積,從而降低通風系統的造價和減少風道占用的空間,但卻增大了空氣流動的阻力,增加風機消耗的電能,并且氣流流動的噪聲也隨之增大。如果流速取得偏低,則與上述情況相反,將增加系統的造價和降低運行費用。因此,對流速的選定,應該進行技術經濟比較。其原則是使通風系統的初投資和運行費用的總和最經濟,同時也要兼顧噪聲和布置方面的一些因素。

  除塵系統中的空氣流速,應根據避免粉塵沉積,以及盡可能減少流動阻力和對系統磨損的原則來確定。根據粉塵的不同,一般在12~23m/s范圍內。

  順便指出,無論在工業通風或空氣調節系統中,風道的截面積一般都比較大,這和供暖以及室內給排水工程的情況不大相同。為了實現通風空調工程風管的工廠化施工,即施工企業在預制加工廠按統一規格制作出大量的風管和配件,供現場安裝時選用。用鋼板或塑料板制作的風管,應按統一規格標準確定風管的斷面尺寸。目前,通風管道和配件的統一規格標準,有圓形風管統一規格(見表4-8-2)、矩形風管統一規格(見表4-8-3)、圓形風管法蘭統一規格、矩形風管法蘭統一規格等。通風、空調系統應采用基本系列,除塵系統可采用基本系列或輔助系列,但應首先采用基本系列。矩形風管長邊與短邊之比,一般應不大于4:1。

  (二)風道的布置

  在居住和公共建筑中,垂直的磚風道最好砌筑在墻內,但為避免結露和影響自然通風的作用壓力,一般不允許設在外墻中而應設在間壁墻里。相鄰兩個排風或進風豎風道的間距不能小于1/2磚,排風與進風豎風道的間距應不小于1磚。

  各樓層內性質相同的一些房間的豎向排風道,可以在頂部(閣樓里或最上層的走廊及房間頂棚下)匯合在一起。對于高層建筑,尚需符合防火規范的規定。

  工業通風系統在地面以上的風道,通常采用明裝,風道用支架支承,沿墻壁及柱子敷設,或者用吊架吊在樓板或桁架下面(風道距墻較遠時)。布置時,應力求縮短風道的長度,但應以不影響生產過程和各種工藝設備不相沖突為前提。此外,對于大型風道,還應盡量避免影響采光。

  敷設在地下的風道,應避免與工藝設備及建筑物的基礎相沖突,并應與其它各種地下管道和電纜的敷設相配合。此外,尚需設置必要的檢查口。

  (三)風管保溫

  為了減少空氣在風管輸送過程中的冷、熱量損失,以及防止低溫的風管表面在溫度較高的非空調房間內或空間結露,空調工程的風管都要保溫。

  目前,保溫材料使用的種類很多。如軟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超細玻璃棉、聚氨酯泡沫塑料和石板等。

  對于敷設在非空調房間或空間的風道,一般保溫層厚度取30mm,風道表面刷瀝青后與軟木(或石板)相粘貼(聚苯乙烯板材也可采用膠合劑粘結),聚氨酯泡沫塑料和超細玻璃棉等柔性材料可直接包扎。保溫材料外面一般常以玻璃布或塑料薄膜包扎,或覆以復合鋁箔作防潮隔氣層。

  三、室外進、排風裝置

  機械送風系統和管道式自然送風系統的室外進風裝置,應設在室外空氣比較潔凈的地點,在水平和豎直方向上都要盡量遠離和避開污染源。

  進風口的底部距室外地坪不宜小于2m,進風口處應設置用木板、薄鋼板或鋁合金制作的百葉窗。

  是進風裝置的兩種構造形式。其中,圖(a)是貼附于建筑物的外墻外;圖(b)是做成離開建筑物而獨立的構筑物。

  如果在屋頂上部吸入室外空氣,進風口應高出屋面0.5m以上,以免吸入屋面上的灰塵或冬季被積雪堵塞。

  機械送風系統的進風室常設在地下室或底層,在工業廠房里為減少占地面積也可設在平臺上。圖4-8-12和圖4-8-13分別為布置在地下室和平臺上的進風室示意圖。

  管道式自然排風系統通過屋頂向室外排風。排風裝置的構造形式與進風裝置相同,如圖4-8-14(a)所示。排風口應高出屋面0.5m以上,若附近設有進風裝置,則應比進風口至少高出2m。

  機械排風系統一般也從屋頂排風,以減輕對附近環境的污染。為保證排風效果,往往在排風口上加設一個風帽,如圖4-8-14(b)所示。當從屋頂排風不便時,也可從墻上排出,如圖4-8-15所示。

  四、風機

  在民用建筑中,下列部位如采用自然通風達不到安全衛生及生產要求時,應采用機械通風或自然與機械的聯合通風:(1)沒有設空調系統的地下室房間;(2)廚房、衛生間、盥洗室及浴室等;(3)散發余熱、余濕、粉塵、抽煙、有毒氣體、腐蝕性氣體及易燃易爆氣體等有害物的房間。

  為實現上述的通風過程,必須由風機提供通風的動力。在通風和空調工程中,常用的風機有離心式和軸流式兩種類型。以下介紹幾種常用風機的使用和安裝。

  (一)衛生間通風器

  衛生間應盡量采用自然通風方式。但對于內廁所又無法設集中排風者,則一般用軸流式通風機或交流式排氣扇,安裝在外墻上或管道上進行排風,也可以用斜流式管道風機進行排風。對于多層和高層建筑,衛生間豎向布置集中、整齊,一般設專門的排風豎井,在每個衛生間的吊頂上安裝一臺自帶止回裝置的衛生間通風器,用短管與豎井相連接,再在豎井頂部的屋面上設集中排風機。衛生間的門上開一個小百葉窗,靠負壓補充新風。通風器的安裝,如圖4-8-15所示。

  (二)離心式通風機

  離心式通風機作為送風和排風的主要設備,常安裝在室內地面上、平臺上,也可以安裝在屋面上,但一般下面都有減振基座和減振器組成的減振體系。減振體系放在土建做好的凸臺上即可,不需特殊固定。如果放在屋面上,要注意做好凸臺與屋面接縫處的防雨措施。風機機號在5號以下者,還常用鋼支架安裝在磚墻或磚柱上。離心式通風機安裝,如圖4-8-16所示。圖中尺寸A、B、C,根據不同的風機規格由設計人確定。

  (三)屋頂通風機

  屋頂通風機最適合于位于頂層房間的室內排風和設專門排風豎井頂部的屋面上集中排風。

篇3:小區業主消防安全工作內容

  作為業主,在消防安全工作里,我們該做些什么?

  01概述

  在我們生活的小區里,消防安全與每一位居民息息相關。為了共同營造一個安全、和諧、美好的居住環境,小區居民應積極參與消防安全知識的普及工作,提高自身的消防安全意識和應對能力。

  02定期組織,定期參加

  首先,小區物業會定期組織消防安全知識講座和培訓活動,居民們應積極參與其中。這些活動通常由專業人士授課,內容豐富實用,能夠幫助我們了解基本的消防安全知識,掌握火災預防和應對技能。通過參加這些活動,我們可以更好地了解火災的危害性,學會如何正確使用消防器材,掌握逃生自救的基本方法。

  03自發組織,共同學習

  除了參加物業組織的活動,居民們還可以自發組織學習小組,共同學習消防安全知識??梢匝埾狸爢T或相關專家進行指導,通過分享經驗、交流心得,提高彼此的消防安全意識和應對能力。這樣的學習方式更加靈活多樣,可以根據居民的需求和興趣進行調整,讓學習變得更加有趣和有效。

  04多渠道,多傳遞

  此外,居民們還可以利用小區內的宣傳欄、公告板等渠道,自發張貼消防安全知識海報和宣傳資料。這些資料可以包括火災預防常識、逃生自救技巧、消防器材使用方法等內容,方便居民們隨時查看和學習。通過這種方式,我們可以將消防安全知識傳遞給更多的人,讓更多的人了解并重視消防安全。

  05保持警惕,及時報告

  在日常生活中,居民們也要時刻保持警惕,注意觀察身邊的火災隱患。例如,關注電線老化、燃氣泄漏等問題,及時報告給物業或相關部門進行處理。同時,我們還可以向家人、朋友、鄰居等宣傳消防安全知識,擴大普及范圍,讓更多的人受益。

  06保持冷靜,采取必要措施

  最后,當火災發生時,居民們要保持冷靜,迅速報警并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了解基本的逃生自救技巧,如使用滅火器、濕毛巾捂住口鼻等,能夠在關鍵時刻保護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安全。

  總之,小區居民應積極參與消防安全知識的普及工作,提高自身的消防安全意識和應對能力。通過共同努力,我們可以共同營造一個安全、和諧、美好的居住環境。讓我們攜手并肩,共同為小區的消防安全保駕護航,共建平安家園!

相關文章

97精品久久久久|ZZIJZZIJ日本成熟少妇|嫩草一级337p无码专区|青青青国产在线观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