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培訓:室內給水系統的組成部分
給水系統是由下列各部分組成的:
(1)引入管--也稱接戶管,是從建筑外配水管上引入建筑中的總進水管;
(2)水表--在引入管上或分戶的支管之上設置水表,以便計量用戶的用水量。
(3)干管--是引入管進入室內的水平干管,干管布置在底層地面下或管溝內者,稱為下行上給式干管;干管也可布置在天棚頂內稱為上行下給式干管;
(4)立管--由水平干管向上或向下分出的立管,其作用是供各樓層的用水;
(5)支管--由立管分出支管,供樓層衛生用具配水龍頭的用水;
(6)水龍頭及附件--支管上裝設各種配水龍頭及相應的閘閥;
(7)升壓設備--在水量、水壓不能滿足供水要求時,需要設置水泵、水箱和水池,用于提升水的壓力,儲存水量,保證建筑物的供水需要。
(8)減壓設備--減壓閥的作用是為保證管網壓力在規定范圍內。
篇2:師大校區給水系統管理維修制度
師大校區給水系統管理與維修制度
建筑物給水方式有多種:一般平房和多層樓均由城市供水網供水;高層建筑則需進行二次供水,因為城市管網的水壓無法滿足高層供水需要,采用加壓水泵和高位水箱向高層供水。
一、管理范圍的界定
以進校區內供水泵總計費表為界。界限以外(含計費水表)的供水管線及設備,由供
水部門負責維護、管理;界限以內(含水表井)的供水管線及設備由物業管理公司負責維護、管理。
二、給水系統的管理,應做到
1、防止二次供水的污染,對水池、水箱定期消毒;
2、對供水管道、節門、水表、水泵、水箱進行經常性維護和定期檢查,確保供水安全;
3、發生跑水、斷水故障,應及時搶修;
4、消防水泵要定期試泵,至少每年進行一次;保持供水系統正常工作,水泵正常上水,管道節門水龍帶配套完整,檢查報告應送交學校主管部門備案。
三、給水管道的養護
1、給水管道的檢查:維修養護人員應熟悉給水系統,經常檢查給水管道及閥門(包括地上、地下、屋頂等)的使用情況,注意地下有無漏水、滲水、積水等異常情況,如發現有漏水現象,應及時進行維修;
2、保溫防凍工作:在每年冬季之前,維修人員應注意做好水表箱、閥門井、消防栓、栓井及室內外的管道、閥門、消防栓等的防凍保溫工作,應根據氣溫情況,分別采用不同的保溫材料,以防凍壞;
3、對凍裂事故的處理:對已發生冰凍的上水管道,采用澆溫水逐步升溫或包保溫材料的方法,讓其自然化凍。對已凍裂的水管,可根據具體情況,采取電焊或換管的方法處理,馬口鐵鑄成的水嘴和閥門若被凍裂,則應予以更新;
4、給水管道的維修:漏水是給水管道及配件常見的主要毛病,明裝管道沿管線檢查,即可發現滲漏部分,對于埋地管道,首先進行觀察,對地面長期潮濕、積水和冒水的管段進行聽漏,同時參考原設計圖紙和現有閘門箱位,準確地確定滲漏位置,進行開挖修理。滲漏管道的維修,常有以下兩種方法:
?、俟驃A堵漏法。用鉛楔或木楔打入洞眼內,然后墊以2—3毫米厚的橡皮布,最后用盡寸合適的哈夫夾夾固;
?、趽Q管法。對于銹蝕嚴重的管段需進行更換,地下水管的更換有時需鋸斷管子的一頭或兩頭,再截取長度合適的新水管,用活接頭予以重新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