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思考的奇跡》讀后感:積極思考、積極行動
“一滴墨水可以引發千萬人的思考,一本好書可以改變無數人的命運”,《積極思考的奇跡》書扉上如是說。禁不住拿過來信手翻看一番,讀后頗有感觸。
其實在我們的日常工作、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曾經這樣的想過:生活中有許多理所當然的事情,但這些并非我們所需求的東西?這個“理所當然”是否客觀?是否對我們“理所當然”?我們在物業服務的工作中同樣也是,習慣的東西經常被我們所忽視,并視為“理所當然”,所以我們固步自封,不能正視我們工作中的不足,得過且過,而使我們的工作停滯不前。這樣的結果就只能使我們在市場競爭中處于劣勢,甚至于被淘汰!因此我們需要積極地思考、積極地創新、積極地行動,只有這樣才有可能讓我們共同的事業及我們的個人邁向成功。
所以大凡古往今來成功者對自己所處的環境都十分的清楚。他們明白,即使身邊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也有很多東西值得自己不斷的學習。成功者能敏感覺察到自己與他人認識上的差別。而且還應清楚自己獲得得這些認識的根源。一個人要想取得成功,必須從深知自己開始。具體來說,至少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清楚地了解自己。也就是要正視自己,正視自己的優點,并同時更能正視自己的缺點,不能欺騙自己;經常檢查自我認識的狀況,并不斷驗證自己的這種認識。相信自己的能力,時時勉勵自己向上往前,這就是成功的秘訣的關鍵。通過自己的思考、認識自己,真正的掌握自己、了解自己,才能確定自己的人生方位,把握好自己生命的舵。
誠實,也是一個人獲得成功的條件之一。誠實不是針對別人的財產或信用而言的,誠實屬于你自己。你是否一直玩世不恭,是否迎合上司投機取巧,是否曾將自己份內的工作搪塞給別人?如果是這樣,那你正遠離成功,而一位真正的成功這應毫不吝嗇地為成功付出努力。如果你窺探自己心靈的深處,還有什么保留或搪塞的話,成功可能就成為水中月、鏡中花了。只有當你的思想、你的感覺與你的行動相一致,沒有太大偏離的時候,你的腳步才能堅實地落在現實的基礎上,并邁向成功之路。
我們物業服務工作尤其要注重這一點。你是否與業主關系融洽?你是否在與業主(客戶)搗漿糊?一句話,你有沒有用你的真誠的心對待你的業主(客戶)對你個人及你的工作的成功與否有著決定性的作用!
經常了解自己與周邊事物發展的差距,這也是十分必要的。你身邊正在發生什么事情?你應該對自己提出什么要求?經常留意世界事物的變化和轉換,不惜力量地擴充自我世界;思考時間的動向與自己的關聯,同時經常向自己發問:“此刻我能作些什么?”這些都是你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成功者堅信自己有多種能力,這也是成功的主要因素。退一步說,即便限于困境,你也可以找到很多擺脫的方法。成功者知道,世界上不存在“決對的”事物。不管自己被拋到怎樣的景況之下,也要保持廣闊的視野,用不失平衡的眼光觀查世界。這樣你就一定能“柳岸花明又一村?!?/p>
當一種新思想產生時,有些人拼命的尋找它的不妥之處,即便行動起來,也是瞻前顧后,這種人很難取得應有的成功。一旦有好的機會,失敗者也是畏首畏尾,顧慮、保守,沒有絲毫挑戰的欲望,事后,他們又大發感慨:“那時候,我也曾經打算過大干一場,不過......風險太大,難度太大!他嗎?成功了也是偶然碰上機會的......如果我多堅持一點就好了......”說風涼話,發牢騷,吃后悔藥,是失敗者的專利。他們連接頭腦與行動之間的動脈已經僵化了。
所以如果我們想取得成功,我們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必須細心觀察、積極思考、不斷學習、不斷創新,保持自己應有的動力,充實自己的能力,只有這樣我們才有可能最終走向成功!
篇2:物業員工《禮儀金說》讀后感
物業員工《禮儀金說》讀后感
禮儀是現代人的處世根本;禮儀是成功者的潛在資本。禮儀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行為科學,是指在人際交往中,自始至終地以一定的、約定俗成的程序、方式來表現的律己、敬人的完整行為;是一種為時代共識的行為準則或規范,即大家認可的,可以用語言、文字和動作進行準確描述和規定的行為準則,并成為人們自覺學習和遵守的行為規范。
在人際交往中,禮儀不僅可以有效地展現一個人的教養、風度和魅力,還體現出一個人對社會的認知水準、個人學識、修養和價值。禮儀是一種潛在資本,如果能夠恰當地運用,人們就能取得豐碩的成就?!按笮胁煌氈?,大禮不辭小讓”,若禮儀不當,一不小心,就可能被別人看作是“烏合之眾”!
與一般禮儀類圖書最大的區別是,本書的風格幽默、風趣,非常生活化,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操作性,對不同行業的讀者均有較大的參考價值。本書的目的就是給廣大讀者提供一個值得參考的讀本,直接可以修正自己日常言行中的錯誤部分,進而用規范禮儀約束自己,成為一個有尊嚴、有教養現代公民。
讀完全書,對問候、握手、介紹、交談、待客、拜訪、溝通、裝束、儀表等諸多日常生活中無處不有的禮儀更了解,并且會做得更規范。在日常生活與商界往來中,更有助于營造良好的社交氛圍,促進雙方了解,塑造自己和公司的良好形象。
“中國人,便后請沖水”,“請安靜”,“請不要隨地吐痰”......這種僅以簡體中文標出的警示牌,正在中國人出境游的主要目的地國--法國、德國、日本、泰國、新加坡等地頻現。當大批游客成為中國的最新出口品時,“中國人”卻成了不文明、粗魯的代名詞。近幾年來,一些中國公民的旅游陋習,嚴重損害了中國“禮儀之邦”的形象,引起海內外輿論的廣泛關注和批評。中央文明辦計劃用3年左右時間,“提升中國公民旅游文明素質”,增強國家的“軟實力”。
我覺得整本書可以用幾句話來概括,就是交往中,一定要以對方為中心,多換位思考,多替別人著想,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同時,對別人的尊重要通過恰當的方式表達出來。 這也是很重要的。
就這點來說,我覺得對于象我們這樣的服務業來說尤其顯得重要,我們的所提供的良好服務也是需要建立在良好的禮儀上的,如故光有好的服務而不重視禮儀,那我們服務的結果勢必會大打折扣,在觀看了《禮儀金說》之后,我更深刻地體會到禮儀對于我們的工作、生活是多么的重要而又無處不在,同時覺得在今后有必要更多的學習禮儀,使自己的修養能更上一層。
篇3:《向解放軍學習》讀后感:創建高效率組織
《向解放軍學習》讀后感:創建高效率組織
很多的企業發展到一定的規模的時候,隨著人數的增多、機構的增加,基于工作流程的效率卻越來越低,對市場的應變能力也就越來越慢,如何使組織高效運轉,已成為很多企業的一大困擾的一大難題。
解放軍有80多年的軍史,是中國最有效率的一個組織。向解放軍學習,成為現今企業界比較流行的一句話。聯想的柳偉志、海爾的張瑞敏、華為的任正非、華潤集團的寧高寧、杉杉集團的鄭永剛等等,他們都是中國優秀的企業家,都出自解放軍,他們都用軍隊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從市場、競爭、制度建設、傳承、員工忠誠等方面進行了創造性的模仿與復制,提高組織效率,提高工作效率,加速組織的成長,創建了中國最有效率的企業。
那么,如何才能創建高效率組織呢?讀完《向解放軍學習》,體會如下
1、有效溝通
“長征是播種機,長征是宣傳隊”。從紅軍到八路軍、新四軍,再到解放軍,每戰必作思想動員,是這支軍隊由少到多,由弱到強的一個重要保證。政治思想工作是部隊各級軍政主官必會的一項工作?!跋虏筷牎本褪擒婈牳骷夘I導深入基層,了解真實情況、傾聽廣大基層官兵心聲的一個好制度和方式。
對于企業來說,當今年代是個溝通的時代,溝通是組織賴以生存的重要過程。一個企業要實現高速運轉,要讓企業充滿生機和活力,有賴于下情能為上知,上意能迅速下達,有賴于部門之間互通信息、同甘共苦、協同作戰。良好的溝通能讓員工感覺到企業對自己的尊重和信任,從而產生極大的責任感、認同感和歸屬感,促使員工以強烈的責任心和奉獻精神為企業工作.
2、建立健全競爭機制
“首戰用我,用我必勝”,在軍隊里面,除去一般性、日常性的競爭,還設計了“大練兵”、“大比武”、紅藍軍對抗和實戰演習等等科目,在部隊中不僅同年兵在競爭,而且班與班、連與連、團與團之間都有競爭,以此來帶動官兵的訓練熱情和士氣,在對抗性演練中提高了部隊的戰斗力、生存能力和處突應變能力。從組織管理策略上說,在企業內部制造“鯰魚效應”,進行自己人與自己人競爭,有時候其實比自由市場競爭更能符合公司利益。對企業來說,能夠形成一個內部競爭的戰略布局,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讓、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可以培養企業內的一種良性競爭的氛圍,夯實企業的“內功”,在市場上才更有競爭力。在成功的企業中都有內部展開競爭的辦法和途徑。海爾的“賽馬不相馬”,是海爾人力資源戰略成功的一個標志。競爭沒有身份的貴賤、年齡的大小、資歷的長短之說,只有技能、能力、活力、創造精神、奉獻精神之比。
3、完善激勵機制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這句話在解放軍組織中具有現實意義。在部隊中按照規定,要懸掛張思德、雷鋒、黃繼光、董存瑞等我們能耳熟能詳的英雄模范的照片。解放軍這個組織深信,只要有了模范,就有了學習的榜樣,就有了規范--這是組織最有效、最好的激勵。
在現代軍隊管理中,精神激勵占有主要地位,物質激勵只起輔助作用。精神激勵還包括滿足官兵的情感需要,鼓勵他們參與管理,增加他們的工作興趣等內容。工作目標是工作激勵的主要源泉。工作目標告訴員工需要做什么,以及需要作出多大的努力。具體化的工作目標可以使員工預期自己行為的目的和結果,減少行為的盲目性,提高員工自我控制的程度。如果工作目標的設定超出了員工個人的能力水平,則會令員工產生挫折感,喪失信心;如果過于簡單,又會缺乏挑戰性。最基本的方式就是表揚和鼓勵。在組織中,對待自覺性比較差的員工,無須一味地為他們創造良好的軟環境,去幫助他,并不一定非讓他們感受到“胡蘿卜”的重要,有時還離不開“大棒”的威脅。偶爾利用你的權威對他們進行“威脅”式的激勵,會及時制止他們消極散漫的心態,激發他們發揮出自身的潛力。自覺性強的員工也有滿足、停滯、消沉的時候,也有依賴性,適當的批評和懲罰能夠幫他們認清自我,重新激發新的工作斗志。
4、監督檢查機制
組織的效率來自組織的執行能力。執行力的具體表現就是“服從命令聽指揮” ,解放軍的執行力更源于督促與檢查形成了制度。部隊團以上的司令部、政治部、聯勤部和裝備部四大機關,主要職責之一是對所屬部隊執行命令、軍官履行職務進行督促、檢查,表現在對所有工作的落實上。做得好的部隊希望通過上級首長、機關的檢查,對工作有一個肯定;首長、機關也希望通過督促檢查,發現問題,為指導部隊改進工作提供依據。
在企業外部,是市場配置資源;在企業內部,則主要是計劃配置資源。由于這個特性,在企業內部,強調了一致和統一,強調了服從。在企業中,不是你愿意做什么,更多的是企業需要你做什么。海爾在總結自己的經驗時,張瑞敏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們之所以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是因為比別人更有效的通過上層對下層的有效介入--監督檢查。因為人們通常不做你所希望的,他只做你檢查的,你布置了什么,就要檢查什么,不檢查就等于不重視?,F代企業管理者往往通過監督和檢查來實現對企業的控制。
需要闡明的是:《向解放軍學習》指明了組織必須根據環境的變化和自身發展的需要,不斷地及時調整組織內部各個要素之間的關系,以組織與其賴以生存的外部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對任何組織來說,不存在一成不變的、最好的管理方法。管理的秘訣在于管理者能夠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下采取合理的行動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