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統計學》課程學習體會
《經濟統計學》是一門比較靈活的課程,我覺得也是學的有滋有味的一門課。通過這一個學期的《經濟統計學》知識學習,在授課老師的講授和指導下獲益良多。老師喜歡和我們同學一起互動,不象有的老師只是填鴨式教學,而不管學生吸收了沒有?!督洕y計學》不好懂是眾所周知的,老師在上課時列舉了很多生動鮮活的例子讓我們更容易理解。老師還會給我們留出提問的時間,解答疑難問題,更難得是在課后的時間里對我們同學提出的問題作了詳細的解答。
我將有關《經濟統計學》的知識在實際工作中加以應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也加深了自己對《經濟統計學》這門課程的理解和掌握。
以前,我常常不知道那些客戶的有關具體信息和購買習慣,在學習了統計學這門課程后,我對自己的客戶資料進行的整理并對他們的購買記錄做了統計分析和研究。這樣,我就可以提前知道客戶特別是重點客戶的產品需求與服務需要以及自己的發展重點。我還在運用統計分析的結果后獲得了客戶的好感與信任,也獲得了新的客戶和新的訂單。
例如,我們之前有一家公司客戶往年只是訂購一次我們的產品。在做了統計分析后,發現這家公司規模不斷變大,新產品的需要不斷增加,是值得開拓的潛在客戶,于是我為該客戶制定了一套全新的符合他們未來一年產品需求的企劃書,并運用統計分析的知識對他們未來的產品需求用圖表進行分析和商談。結果客戶很滿意我的提案,一下子就跟我簽訂了連續3年的供貨協議,并且稱贊我的分析有水平。我的心甭提多高興,感謝老師的教導,不但學到了《經濟統計學》的理論知識,還在工作中派上了用場,這一段時間的學習真值。
篇2:新課改高考方案實施效果統計學研究開題報告
新課改高考方案實施效果的統計學研究開題報告
一、背景和意義
為全面貫徹《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20**年)》(簡稱《綱要》),推進素質教育,按照普通高中新課程改革的目標和要求,江蘇省從20**年起實施普通高考新方案,并對該方案提出了公平性、選擇性、導向性、創新性、綜合性和可操作性等基本原則。在20**年普通高校招生錄取工作結束以后,針對高本文由收集整理考方案實施過程中反映出來的問題,省教育廳深入全省各地調研,研究并制定了高考方案的完善微調辦法。高考方案及完善微調辦法從20**年開始實施已有數年,省教育考試院也積累了非常豐富的相關數據?,F從統計分析的角度出發,檢驗改革措施的實施效果。
二、重點分析的問題
1.文理生源群體的實際不均衡性
根據20**高考方案設計的選擇性原則,方案應充分尊重學生的選擇,盡可能滿足學生根據個人興趣、愛好、特長進行不同的科目選擇和學習需求。然而在現階段,學生的科目選擇還存在較多的功利因素,從而形成文化統考成績較高的學生集中選擇某些科目組,而一些統考成績偏低的學生偏向于選擇另外一些科目組。
(1)不同科目組考生的三門總分存在顯著差異。許多科目組考生間的分數差異超過了本一線和本二線之間的分數差異,成績最高的物理化學科目組與成績最低的歷史化學科目組的差異有110多分。(2)在新高考方案下,理科(選測物理)考生的文化總分總體上比文科(選測歷史)考生要高,再加上文理分開錄取的因素,理科生吃虧的說法不成立。(3)在理科考生內部,純理科科目組(物理化學、物理生物)考生的文化總分明顯比理科兼選文科科目組(物理地理、物理政治)考生成績高;在文科考生內部,相應結論也成立。
根據社會普遍認識,考生共同考試科目文化總分之和的高低,基本上可以反映學生學習能力強弱,由此可以推斷,現階段不同生源群體的學習能力確實存在不均衡,文理分開計劃、分開劃線、分開錄取比文理不分更具合理性。接下來分析在文理分開現狀下文理科學生的錄取機會。
如表2所示,在選測等級為A+A+至BB共10個相對較高的等級的考生中,處于本二線下的文科考生數都比理科考生數多。由于選測等級是按比例劃定的,選測等級相同的考生中文科生在線下的較多,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文科生的錄取機會比理科生少。
2.分數與等級的匹配程度上升
20**高考方案(20**年4月出臺)規定:普通類考生填報本科院校志愿時,兩門選測科目均需達到B級及以上等級。在高考方案完善微調辦法選測等級要求由高校自主確定的規定實施之初,部分同志曾擔心中學會放松對選測科目的教學,不利于學生全面發展。從表3、表4的數據對比分析可以看出,選測等級要求下放給高校后,全省各地本二線上考生的選測等級均達率反而有大幅提高,分數與等級更加匹配,學生發展更加全面,這充分體現了高考方案設計的導向性原則,也落實了完善微調辦法中堅持改革、不斷完善的要求。進一步的數據分析表明,20**年本二線上考生達2B率為86.16%,20**年為86.22%,已呈現總體穩定趨勢,可以推斷學生有自己的擅長與愛好科目,分數與不匹配的現象是客觀存在的,等級下放給高校的措施是合理的。
表3江蘇省20**年與20**年普通高考選測
科目組合等級統計表
表4江蘇省20**年普通高考各科目平均分統計表
3.學生成績的區域和科目差異客觀存在
江蘇省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總體發達,全省經濟社會各項指標均處于全國前列,同時由于歷史沿革、地理位置等諸多原因,經濟社會發展不均衡現象非常明顯,這種不均衡在教育發展乃至高考成績上也有所體現。
蘇南和蘇中考生平均成績基本上每一門科目都比蘇北好,而且全省各市每門科目和總分在全省的排位基本一致,因此20**高考方案偏向于蘇南或偏向于蘇北的說法不成立。從差異系數指標值可以推出,在三門統考科目中,英語科目成績在不同地區間的差異比語文、數學科目的差異大一些,因此從照顧相對落后地區的角度出發,英語科目分值不宜過大有一定的道理。同時,從標準差指標可以看出,按照目前的語文160、數學160、英語120的分值安排,數學科目因總分值較大,所引起不同地區間的絕對差異已經超過了英語科目,相對其他科目也偏大。分析20**至20**年間的有關數據均可得出類似結論。因此,今后如對高考方案進一步完善微調,可以考慮以某種方式適當擴大英語科目分值。如果今后英語聽力在高考之外單獨考試,則高考英語聽力的滿分值以保持不減為宜。為進一步分析各科目之間的分數差異問題,可參考20**年的高考各科目平均分統計表。
表5江蘇省20**年普通高考各科目平均分統計簡表
綜合表4、表5可以看出,20**年化學均分低于生物、地理均分低于生物,20**年則正好相反。據此可以推斷:不同學科之間的分數不等值問題是客觀存在的,選測科目按學生測試成績分布的一定比例轉換成等級的辦法有其合理性。另外,20**、20**年數學附加分均明顯高于語文附加分,社會反響并不強烈,這說明文理分開后,文理科考生之間的分數不等值問題影響已經變小。與此相反,20**年關于文科生或者理科生吃虧的反映卻非常強烈,這從一個側面說明在同一錄取類別內部分數不等值問題的影響非常大,不同選測科目成績不宜直接計入總分。
4.學業水平測試優秀獎勵政策微調合理
為了鼓勵學生全面發展,20**高考方案設計了對學業水平測試一次性全A的學生加10分投檔的辦法。社會反映在公平性上有欠缺,并對成績較為優良的學生形成了較大的思想壓力。因此,從20**年起實施的新獎勵辦法改為學業水平必測科目1A加1分、4A加5分。
表6學測優秀獎勵政策改革前后數據統計表
20**年獎勵辦法調整后,學業水平測試6A的人數大幅下降,而其他各等級人數變動不多,據此可以認為這項改革對中學教學的導向性是強的,而且以往學生過多追求6A,確實學習負擔較重。同時也可以看出統考分數與學測得A人數之間存在明顯的正相關性。進一步的計算則表明,各市得A率在全省的排名與其三門總分的排名基本一致。因此,從總體上看,全省各地在貫徹20**高考方案過程中沒有走樣,起到了引導中學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作用。
5.性別因素對考生選科與成績有一定影響
社會上經常的公平性因素除科類、生源地區外,還有性別因素。
表720**年江蘇省普通高考男女生相關情況分析表
如上表所示,男生偏向于選擇理科,女生偏向于選擇文科。在統考科目中,除了數學科目男女生成績差不多以外,女生的語文和英語平均成績都明顯比男生高,驗證了女生較男生更擅長于語言學科的社會一般判斷。目前的科目設置確實語言學科的比重較大,從不同性別考生的公平角度看,如果能引入更多的科目計入統考總分,應該更為合適。
6.分數扁平化對錄取有一定影響
我省普通高校招生自20**年起實行平行志愿設置,平行志愿在減少填報志愿難度、降低考生落榜風險和避免院校斷檔的同時,也帶來了分數扁平化等弊端,院校難以給進檔學生安排專業。
自我省20**年實行分數+等級的高考方案以來,文化統考總分從750分降為480分,分數扁平化問題更加顯著。我省給高校提供了先等級后分數、先分數后等級、等級級差法等參考專業方式。由于我省明確語文、數學、外語為統考科目,突出基礎學科的地位,另外從實際操作來看確實存在著AB與B+B+、AA與A+B+等互相之間沒有自然優先關系的等級組合,因此采用先等級后分數方式操作的院校極少,多數院校采用了先分數后等級或等級級差法。先分數后等級客觀上比等級級差法簡便易懂,即便是使用等級級差法的院校,其設置的等級級差分值都比較小,不會對排序成績的分布形成大的影響。因此,在錄取中起決定作用的還是三門文化統考分數,分數扁平化問題難以由引入選測等級來解決。
表820**年江蘇省普通高考普通類十分段統計表
江蘇省20**年高考人數最密集的559~550的10分段有25194人,20**年人數最密集的319~310的10分段有30530人,大大超過20**年,分數分布更加扁平。
三、政策建議
1.開足開齊學業水平必修測試
在20**高考方案設計之時,學生均需參加高考方能錄取,高考開考的語數外及選測科目不進行學業水平必修測試,目的是適當減輕學生負擔。根據《綱要》中建立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考試招生制度的精神,我省逐步試點高職單招、注冊入學等新型錄取模式。20**年為高職單招單獨組織了一次文化統一考試,注冊入學則仍使用高考成績錄取。從長遠看,這些類型的錄取可以不使用高考成績,同時根據上面的結論,我省考生學業水平測試等級與文化統考成績具有極大的相關性,學業水平測試的成績應滿足這些錄取模式的選拔要求。
按照《綱要》確定的探索招生與考試相對分離的辦法,今后我省可以舉辦語數外的學業水平測試,這三門測試的等級要求不作為高考錄取的硬性條件,只是為高校進行錄取試點工作提供考試成績。
2.適當增加以分數制計入總分的考試科目
根據上面的分析,目前的文化統考科目數較少,語言類學科的比重較大,客觀上對某些群體(如男生群體)不利,而且分數扁平化嚴重,不利于高校錄取操作。經過高考方案的完善微調,文理科已經分開錄取,物理作為全體理科考生的共同考試科目,歷史作為全體文科考生的共同考試科目,均不存在分數不等值問題,可以分數形式計入統考總分。
為確??忌鷮荚嚳颇康倪x擇性,考生除了物理、歷史外的另一門選測科目可以不同,這些科目仍以等級制為宜。
3.外語聽力列入必修等級測試,同時外語高考總分值保持不變
高考中的英語聽力考試受環境、設備、考生心理等諸多不確定因素的影響。經過多年的經驗教訓,全省上下已達成共識,外語聽力在高考期間一次性廣播的考試方式風險太大,采用等級制機考方式則更為可取。曾有教學管理部門因采用等級制可能會削弱外語教學對此提出質疑。上面的分析表明,如果我省參照學業水平必修測試的方式管理外語聽力考試,不會削弱外語聽力教學質量。
另外,為了保證統考總分不再降低、分數扁平化不再加重,同時考慮到在這樣一個全球化日益深入的時代,英語學科在高等教育和學生終身發展中的基礎性作用已被社會廣泛認同,即使聽力部分從高考英語中剝離,英語的分值也不應再降低。
篇3:統計學學院畢業生校長寄語:不忘初心,堅定恒心
統計學學院畢業生校長寄語:不忘初心,堅定恒心
世界上最美的幾何圖形是什么?多數人會回答是“圓”!圓之為圓,首先是因為有一個固定的圓心,其次因為有一段恒定的半徑,第三是因為有一圈由無數點組成的平滑外圈。圓滿的人生猶如一個圓,圓心是初心,半徑是恒心,外圈則是一輩子一點一滴的努力。
xxx號召我們“不忘初心、繼續前進”。這就是要求我們堅守初心、堅定恒心,不懈奮斗,實現我們最圓滿的人生。此時此刻,我希望同學們思考三個問題: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到那里去?我的回答是,我們是***主義新時代第一屆大學畢業生,是中華民族實現現代化的生力軍。我們從湖北大學而來,是秉持“日思日睿、篤志篤行”校訓精神的“湖大人”。我們將走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大舞臺,將成為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