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學院網絡安全管理制度
網絡結構安全管理
1、對網絡設備的口令要加密存儲,并在以密文顯示,并一月修改一次。
2、對網絡設備需要配置關閉telnet,劃分VLAN區域使用邏輯隔離等安全配置。
3、網絡物理結構和邏輯結構定期更新,拓撲結構圖上應包含IP地址,掩碼,網關,端口,網絡設備名稱,專線供應商名稱及聯系方式,專線帶寬等,并妥善保存,未經許可不得對網絡結構進行修改。
4、網絡結構必須嚴格保密,禁止泄漏網絡結構相關信息。
5、網絡結構的改變,必須提交更改預案,并經過信息總監的批準方可進行。
6、定期每季度對網絡設備配置文件進行更新存檔,并按照每季查看備份文件是否可用。
7、定期邀請第三方檢測機構開展內部網絡設備安全漏洞掃描工作,并形成書面材料,掃描周期為一年2次。
網絡訪問控制
1、妥善保管現有的網絡訪問控制列表,其中應包含網絡設備及型號,網絡設備的管理IP,當前的ACL列表,更新列表的時間,更新的內容等,通過KVM串口登錄,口令密文存儲顯示,按照業務要求進行VLAN劃分。
2、定期檢查網絡訪問控制列表與業務需求是否一致,如不一致,申請更新ACL。
3、未經許可不得進行ACL相關的任何修改。
4、更新ACL時,必須備份原有ACL,以防誤操作。
5、ACL配置完成以后,必須測試。
6、禁止泄漏任何ACL配置。
網絡設備安全
1、妥善保管現有網絡設備清單,包括供應商及聯系人信息,設備型號,IP地址,系統版本,設備當前配置清單。
2、每月檢查設備配置是否與業務需求相符,如有不符,申請更新配置。
3、配置網絡設備時,必須備份原有配置,以防誤操作。
4、配置完成之后,必須進行全面測試。
5、禁止在網絡設備上進行與工作無關的任何測試。
6、未經許可不得進行任何配置修改。
7、禁止泄漏網絡設備配置。
(1)網絡設備日志保存時間為半年。
(2)網絡設備和安全設備在剛架設投入使用時會進行更新,如有需要則進行更新,更新時必須先做好原先的配置備份,在網絡空閑的時候進行,并進行測試,測試通過后放能接入生產網絡,并填寫《操作運維記錄》。
(3)系統內部網絡訪問外網必須信息管理部門主任審批通過,并填寫《外聯授權審批記錄》。
IP地址管理
1、妥善保管現有IP地址清單,其中應包含服務器型號,操作系統版本,是否支持遠程登錄及遠程登錄方式,IP地址,子網掩碼,網關,DNS信息。
2、實時更新IP地址清單,并制定檢查計劃,如有多余的IP,及時清理和更新。
3、禁止泄漏IP地址清單。
篇2:(網絡管理中心)學校教學設備安全防范責任書
學校教學設備(網絡管理中心)安全防范責任書
教學設備的管理人員、使用人員就是安全防范工作的責任人,對安全防范工作負有全面責任。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一.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和《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及相關法律、法規和行政規章制度、文件規定。
二.設置安全可靠的防火墻,安裝防病毒及綠色上網過濾軟件,定期進行安全風險與系統漏洞測試,適時對軟硬件進行升級,確保系統安全、可靠、穩定地運行。
三. 認真履行網絡的監管工作,嚴格杜絕有悖社會公德,損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低俗、不良信息。
四.切實做好防火、防盜、防破壞等安全防范工作,及時切斷相關電源,關鎖好門窗。
五.嚴格履行禁明火區域的管理工作,禁止使用大功率電器及取暖器,禁止亂拉亂接電源線。
六.因工作失職造成不良信息傳播等責任事故的,視情節輕重,處以承擔相應的民事及刑事法律責任
本責任書一式三份,校長室、保衛科、責任人各執一份,自簽字之日起生效。
責任人:
立責任書單位:
20**年9月~20**年7月
篇3:學?;ヂ摼W網絡安全應急預案(3)
> 學?;ヂ摼W網絡安全應急預案(三)為提高應對突發互聯網網絡安全能力,維護網絡安全和社會穩定,保障信息公開專網各項工作正常開展,特制定本預案。
一、根據互聯網網絡安全的發生原因、性質和機理,互聯網網絡安全主要分為以下三類:
(1)攻擊類事件:指互聯網網絡系統因計算機病毒感染、非法入侵等導致業務中斷、系統宕機、網絡癱瘓等情況。
(2)故障類事件:指互聯網網絡系統因計算機軟硬件故障、人為誤操作等導致業務中斷、系統宕機、網絡癱瘓等情況。
(3)災害類事件:指因爆炸、火災、雷擊、地震、臺風等外力因素導致互聯網網絡系統損毀,造成業務中斷、系統宕機、網絡癱瘓等情況。
二、建立應急聯動機制
信息公開工作小組成立應急預案工作領導小組,由校長擔任組長,支部書記擔任副組長,按照“誰主管誰負責”原則,對于較大和一般突發公共事件進行先期處置等工作,并及時報單位領導處理?!∪?、 應急處理流程
出現災情后值班人員要及時通過電話、傳真、郵件、短信等方式通知單位領導及相關技術負責人。
值班人員根據災情信息,初步判定災情程度。能夠自身解決,要及時加以解決;如果不能自行解決故障,由單位領導現場指揮,協調各部門力量,按照分工負責的原則,組織相關技術人員進入搶險程序。
3.1病毒爆發處理流程
對外服務信息系統一旦發現感染病毒,應執行以下應急處理流程:
(1)立即切斷感染病毒計算機與網絡的聯接;
(2)對該計算機的重要數據進行數據備份;
(3)啟用防病毒軟件對該計算機進行殺毒處理,同時通過防病毒軟件對其他計算機進行病毒掃描和清除工作;
3.2網頁非法篡改處理流程
本單位對外服務網站一旦發現網頁被非法篡改,應執行以下應急處理流程:
發現網站網頁出現非法信息時,值班人員應立即向本單位信息安全負責人通報情況,并立即向區信息中心報告。情況緊急的,應先及時采取斷網等處理措施,再按程序報告;四、責任與獎懲
互聯網網絡安全事件應急處置工作實行領導負責制和責任追究制。
對于在應急處置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先進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對于遲報、謊報、瞞報、漏報互聯網網絡安全事件重要情況或者應急處置工作中有其他失職、瀆職行為的,依法對有關責任人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