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旗下講話稿:文明禮儀在我心中
在這春意漸濃的季節里,我們將迎來個陽春的三月,大家都知道,今年的三月份是全國第29個“全民文明禮貌月”。正值此時學校鄭校長向學校德育室和團委轉發了市教育局第8號《關于開展中小學生文明禮儀教育活動的通知》文件,并要求要根據文件精神開展文明禮貌教育活動,由此可見,學校對文明禮儀教育尤其重視。
老師們、同學們,現在全國上下都彌漫著文明禮貌的芳香,文明禮貌教育是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和提高思想道德素質的重要途徑,加強中學生文明禮儀教育既是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也是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公民的要求,是一件常捉不懈的重要工作。
說到文明禮儀,我想到了一個故事。有一次,列寧同志見一個女工端著一盆水上樓,那女工一看是列寧,就要退回去給他讓路。列寧阻止她說:“不必這樣,你端著東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現在空手,請你先過去吧!”他把“請”字說得很響亮,很親切。然后自己緊靠著墻,讓女工上樓了,他才下樓。這不也是良好文明禮儀的體現么。
值得一說的是我校的同學們講文明禮貌也是一個亮點,許多同學遇到老師都主動地說“老師,你好”,特別是遇到外賓或上面領導到咱們學校,同學們都主動地說“你好,叔叔好,阿姨好”等等一些禮貌用語,受到上面的領導和來賓的高度表揚,在此,望廣大同學發揚你講文明,我講禮貌的好習慣,只要人人講文明禮貌,可以避免一些不該發生的事情,讓我們共同創建和諧校園!
一個社會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一個學校的文明水平可以反映出一個學校育人教育的管理,一個人的文明水平可以影響和造就一個人的一生,望同學們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文明修養,我們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所以我們中學生更應該注意自己的文明修養。
同學們,讓我們在國旗下共同祝愿,祝愿我們的生活處處開滿文明之花!做文明之人,永遠的呼喚!一生的追求!
篇2:國旗下講話:奏響文明禮儀樂章
當你踏著輕快的步伐走進學校的時候是否會想起那些經常手拿掃帚,埋頭辛苦掃地的同學;當你在干凈、整潔的校園里漫步徜徉的時候,怎么可以漠視那盡情飛舞的果皮紙屑,而不伸出雙手?您怎么忍心讓干凈的墻壁留下各種筆記和串串腳印,還發出幸災樂禍的笑聲呢?你怎么可以背著老師、家長私自出校門、出家門,全然不顧他們的感受呢?難道你沒有察覺到師長眼神中那一絲擔心,那一屢疲憊,同學們美麗的校園不僅僅需要每個人的付出,更需要你我的文明舉止呀!
藍天和白云的心一樣,希望白鴿自由翱翔;老師和父母的心一樣,希望我們健康成長,花開的日子,我們走進甪中校園這個快樂的地方,花落的日子,希望我們學會了文明禮儀。
文明是我國傳統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觀念,是事物存在的原則,也是一切美好生活的協奏曲。
我們從無知到有知,從幼稚走向成熟。老師給了我們知識的雨露,尊重老師的勞動,珍惜老師的付出,師生互敬互愛,便可以打造更加文明的校園生活。
我們從童年到少年,從少年到青年。朋友給了我們無數的支持和幫助,尊重他們,珍惜他們,用一顆真誠的心去換另一顆真誠的心。
英國作家狄更曾經這樣充滿深情地說:“如果我能夠彌補一個破碎的心靈,我便不能徒然地活著,如果我能夠減輕一個生命的痛苦,撫慰一個生命的創傷,或者讓一只離巢小鳥回到巢里,我就不是徒然地活著。那么,如果你是一名朝氣蓬勃的中學生,我相信你的信念也一定是:不讓自己徒然的活著!”
同學們,一句真摯的話,或許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一生,可能還未曾感到自己的重要性,可你的一言一行深深影響著身邊的每一個人,作為新時代的中學生,我們應該注重自己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從我們言行舉止的每一個細節入手,自覺遵守文明禮儀。
構建文明校園,文明社會,文明國家,離不開每一個人的努力。我們要用智慧和勇氣揚起理想的風帆,拋棄迷茫,把握航向,不懈地搖槳,文明禮儀的樂章終將奏響。
篇3:國旗下講話稿:文明禮儀伴我行
國旗下講話稿:文明禮儀伴我行
記得有人說過:“人,一撇一捺,寫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我們要經常性地思考,我在做什么,我做得怎樣,我要成為怎樣的人?!弊鲈鯓拥娜?,一百個人會有一百種答案,但在每一個答案的背后都有一個基點,那就是做人首先要做一個文明的人。
文明是什么?文明是路上相遇時的微笑,是同學有難時的熱情幫助,是平時與人相處時的親切,是見到師長時的問早問好,是不小心撞到對方時的一聲“對不起”,是自覺將垃圾放入垃圾箱的舉動,是看到有人隨地吐痰時的主動制止……文明是一種品質,文明是一種修養,文明是一種受人尊敬并被大家廣泛推崇的行為。
在一個國家中個人是主體。對于個人來說什么最重要呢?我想首先應該是具備文明素質,只有當每一個人都具備了文明素質,那么這個國家的整體素質才能提高。
不久前,曾看到這樣一則報道,說的是新加坡,新加坡是一個通用英語的國家,這個國家的公共場所的各種標語大多是用英語書寫。但其中的一些文明禮貌的標語,如“不準隨地吐痰”、“禁止吸煙”、“不準進入草坪”等卻用中文書寫。為什么呢?人家回答:“因為有這些不文明行為的大多數是中國大陸的游客?!睘榇?,到新加坡考察的一位中學校長語重心長地說:“不文明行為也是國恥?!?/p>
不知大家是否記得,中央電視臺曾經報道,國慶節后的*廣場,隨處可見口香糖殘跡,40萬平方米的*廣場上竟有60萬塊口香糖殘渣,有的地方不到一平方米的地面上,竟有9塊口香糖污跡,密密麻麻的斑痕與*廣場的神圣和莊嚴形成了強烈反差。
以上的兩個事例表明,文明其實是由細節構成的,反思我們的所作所為可見文明離我們還有一段距離。在我們身邊,在一部分同學身上,還存在著一些不文明的行為。例如,在我們的校園內、樓梯上總能見到與我們美麗的校園極不和諧的紙屑,教室里、校園內食品袋、方便面盒隨處可見,甚至有的同學認為:反正有值日的同學和清潔工打掃,扔了又何妨;再例如有的同學在教學樓走廊上追逐打鬧,走路推推搡搡習以為常;還有部分同學相互之間講臟話、粗話,甚至還有個別同學故意損壞學校的公共財物。我們很多同學把文化知識的學習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會公德的培養,文明習慣的養成,而這恰恰從本質上展現出一個人的思想品質。事實上,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保證我們順利學習的前提,也是樹立健康人格的基礎。在學校沒有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同學就可能目無紀律,不講衛生,擾亂班級的學習環境。相反,如果我們養成了文明的行為習慣,學習環境就一定是良好的、有序的。我們知道:一個學校的學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才能構建出優良的學習環境,創設出優良的學習www.zonexcapitaltr.com氣氛?,F在,我們正處于人生中最關鍵的成長時期,我們在這個時期的所作所為,將潛移默化的影響到我們自身的心理素質,而文明的行為就在幫助我們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同時也完善了自身的道德品質,如果我們不在此時抓好自身道德素質的培養,那我們即使擁有了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于人于己于社會又有何用呢?所以,我們首先應該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一個懂文明、有禮貌的謙謙君子,然后才是成才,不能做一部單純掌握知識技能的機器,而要成為一個身心和諧發展的人。文明就是我們素質的前沿,擁有文明,那我們就擁有了世界上最為寶貴的精神財富。
記得一位名人曾說:德行的實現是由行為構成的,而不是由文字。無數事例表明,走向事業輝煌、開創成功人生的關鍵是高尚的情操。代表民族未來的我們,需要學習和繼承的東西有很多很多,然而最基本的問題是:我們究竟要以什么樣的精神風貌,什么樣的思想品質和什么樣的道德水準去接過人類文明的接力棒。
南開大學校長在鏡子上寫了一句箴言:“面必爭,發必理,衣必整,鈕必結,頭容正,肩容平,胸容寬,背容直,氣象勿傲勿怠,顏色宜和宜靜宜裝?!?/p>
作為一個中學生,我們必須明白自己的儀表起碼必須符合學校的氣氛和學生的身份,保持大方、得體的儀表,是對老師同學的一種尊重。
要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做文明中學生。那么請我們每一個人管住我們的口,不說粗話、不隨地吐痰;管住我們的手,不亂扔垃圾、不打架斗毆;管住我們的腳,不踐踏草坪。我相信,經過我們全體師生共同努力,一定會營造出一個文明美好的校園。試想假如全國每一個校園都共同創建文明校園,那么我們民族的整體素質將大大提高,國家的綜合實力將會大大加強,祖國的未來一定是繁榮昌盛、燦爛輝煌!
文明禮儀是我們學習、生活的根基,是我們健康成長的臂膀。沒有了文明,就沒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線。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說的就是學習應先學做人, 學做文明人,學做社會人,
清潔環境,文明校園,從我做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讓文明禮儀之花在校園處處盛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