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國旗下演講:弘揚傳統 內化美德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今天我與大家一起交流的題目是《弘揚傳統內化美德》。
再過九天,我們就將歡快地迎來20**年的春節,春節是新一年的歲首,是我們最隆重的節日,它象征著團圓、象征著興旺;它寄托了人們對美麗春天的期盼、對美好生活的熱望、對幸福家庭和寶貴友情的珍重。
春節是我們的傳統節日,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悠久歷史的傳承與積淀,在春節我們要除舊布新、迎禧納福、走親訪友,我們在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的同時,還要以自身的修養與成長為傳統的節日增添更多的喜氣與祥和。
首先,我們要做到講文明、守禮儀。古訓曰:“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作為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禮儀之邦”,講文明、守禮儀,是弘揚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徑。文明禮儀有時可能只是一個善意的微笑、一個頷首的舉動、一個禮貌的謙讓,但它卻會讓周圍的人倍感溫暖、倍感親切。同樣,也只有文明、得體的舉止,優雅的談吐,才能營造恬靜、舒適的校園環境、家庭環境,才會啟迪莘莘學子在愉悅的心境下不斷探索、求知。好的文明禮儀習慣,可以讓你一生受用不盡,我們又何樂而不為呢?
其次,謙和禮讓、尊老愛幼?!鞍偕菩橄取睆南荣t孔子倡導“孝”開始,對自己父母的尊重與贍養,即被視為做人的基本準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從孝敬和愛護自己的家人開始,進而推廣到尊敬全社會的老人、愛護全社會的幼童。先人后己、謙和禮讓、尊老愛幼的待人之道為華夏神州贏得了“禮儀之邦”的美譽,也將會為我們自身帶來春風般的愜意。
再次,克勤克儉、力戒靡奢。中華民族倡導清廉節儉,千百年來一直“以儉為本,以樸為榮”,“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我們要珍視每一滴勞動汗水、珍惜每一份勞動成果?!皟€以養德,奢必喪志”,把“勤儉節約”真正做到內化于心、外踐于行,爭做艱苦奮斗、勤儉節約風尚的示范者、實踐者。倡導文明用餐、節儉用餐,自覺遵守公共道德規范,享受“節儉惜?!钡目鞓?。
最后,我們要做到勤學求索,自強不息??追蜃禹f編三絕、匡衡鑿壁偷光、岳飛畫沙學字、司馬光警枕勵志,世代相傳的奮進苦讀、勤學勵志的故事,時刻激勵著我們每一位同學。在春節假期里同學們除了要盡情享受與家人歡聚的時光外,還要靜下心來梳理一年來學業上的收獲與感悟、反省一年來的缺憾與不足,以堅忍不拔的精神整理行裝、再次出發。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傳統美德已深深地根植于民族意識、民族性格與民族氣慨之中。讓我們在古老的新春佳節中享受歡樂、享受幸福,體悟收獲、體悟成長,真正讓優良的傳統文化內化到同學們的學習中、內化到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中。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篇2:高中國旗下演講:讓文明美德成為一種習慣
高中國旗下演講:讓文明美德成為一種習慣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讓文明美德成為一種習慣》。
同學們,有一樣東西與我們如影隨形,它無聲地引導我們的行動,默默影響著我們的一生,那就是習慣。習慣有好壞之分,正如美國著名大師拿破侖西爾說:習慣能夠成就一個人,也能摧毀一個人。好習慣就像我們在銀行里存了一大筆錢,它的利息讓人終身受益,能促你成長、讓你快樂、助你成功!如果我們將文明和美德培養為一種習慣,不僅有益于我們自身,更有益于我們社會的和諧。
文明起始于人類,它隨著人類的推行而不斷前進,融入我們生活的點點滴滴,如:在公交車上為老弱病殘讓座、像老師問好、不隨地吐痰等等。什么是美德?微笑是一種美德,尤今曾說:“笑是無言的禮貌,一個微笑,使你贏得整個世界?!别B成好習慣是一種美德,陳鶴琴說:“習慣養得好,終生受其福;習慣養不好,終生受累?!北Wo環境也是一種美德,雨果曾說:“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時也是冷酷的屠夫?!?/p>
首先來看在校園內出現幾個現象:
1、早上在校園內總能看見好多廢紙、果皮隨意丟在路上,讓人看著不舒服。
2、教室內的垃圾未及時清理,課桌上亂七八糟,窗臺亂放雜物。
3、下課后個別同學在走廊上嬉笑追打、有時夾著難聽臟話。
4、教室外公共場地上不時飄下幾張廢紙,給別班級造成無辜扣分情況。
5、有的同學嗓子一發癢,“啪”一聲,一口痰吐在地上,令清掃衛生同學都感到作嘔。
我們從小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很多同學都可以滔滔不絕地大談文明禮儀??墒强匆娦@中隨處丟棄的飯盒,飲料瓶,聽著某些同學口中吐出的臟話,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難道我們都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人”么?明代大學者王守仁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個本體、一個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蔽覀兘邮芪拿鞫Y儀的教育,自己卻吝于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這跟從來沒有接受社會教育有什么區別!所以我們要實踐社會文明,就要從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從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別不文明的行為。
中國有句古語:"百善孝為先"。意思是說,孝敬父母是各種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個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難想象他會熱愛祖國和人民。
古人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們不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還應該尊敬別的老人,愛護年幼的孩子,在全社會造成尊老愛幼的淳厚民風,這是我們新時代學生的責任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中華民族也自古就有尊敬師長的優良美德。在我國歷史上,最早開創私人講學的孔子,據說有弟子三千,學有所成的有"七十二賢"。張良橋頭真誠拜師。作為新中國的偉大領袖*不忘師恩的故事,更給我們留下美談,做出榜樣。1959年,*回到了闊別已久的故鄉,請韶山的老人們吃飯,親自把老師讓在首座,向他敬酒,表達自己對老師的敬意。
孟德斯鳩曾說:在一個人民的國家中還要有一種推動的樞紐,這就是文明美德。
而我說:在一個偉大的人格中也要有一種前進的階梯,這必須是文明美德!
一位教育家曾說過:行為日久可以習慣;習慣日久可以性格;性格則往往決定他前途。親愛同學們,在今天全面進行素質教育進程中,除了看重考試分數多少、班上名次前后外,還要看重文明禮貌良好習慣、健康人格塑造。你將會終生受益其樂無窮。
我的演講結束,謝謝大家!
篇3:高中第3周國旗下演講:弘揚雷鋒精神 爭做美德青年
高中第3周國旗下演講:弘揚雷鋒精神,爭做美德青年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弘揚雷鋒精神,爭做美德青年》。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份黑暗?如果你是一顆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你的生活崗位……”這段精彩的語言,你或許會以為這是哪個名人的名言,但,這不是,這只是《雷鋒日記》中的一小段,也是他一生的寫照。
雷鋒離開我們已經有52年的時間了,他的一生雖然只有短暫的22年,然而,在這短暫的一生中他總是永不停息、全心全意的幫助別人,為人民做好事,留下了許多感人的事跡。
雷鋒有這樣一句話:“螺絲釘雖小,其作用是不可估計的。我愿永遠做一個螺絲釘?!弊鳛槲覀冎袑W生,在班級、在學校這個大家庭,我們也要學習雷鋒的這種“螺絲釘”精神,為這個大家庭盡一份力。這份力量雖然很小很小,但有時用途卻很大很大。有時班里因為你盡的這份力,就可能獲得“先進班集體”的榮譽稱號;有時班里因為你盡的這份力,就可能奪得“文明班級”的獎牌……只要你做到了“螺絲釘”精神,就是為這個大家庭添了一絲光彩,不是嗎?
雷鋒精神就是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不管多小的事,只要你幫助了別人,你就做到了雷鋒精神。
學習雷鋒,不需要做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只要我們時時想著別人,處處幫助別人,從今天做起,從現在做起,從我們身邊的一件件小事做起,從幫助同學解答難題,給老人讓座位等這些我們力所能及、能夠做到的一件件小事做起,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盡力幫助別人,爭做一個雷鋒式的好青年。
同學們,雷鋒雖然已經離我們遠去了,但雷鋒精神依然存在。讓我們爭做新時代的“雷鋒”吧。我堅信,雷鋒精神定會在我們這一代人中發揚光大,放射出更加燦爛的光芒!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