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國旗下講話:春季傳染病的預防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最近一段時間,我們學校有幾個班級比較多的學生患了感冒,所以今天利用晨會時間,講一講春季傳染病的預防,讓大家簡要了解一下呼吸道傳染病的特征,提高自我防范疾病的能力。
早春季節,萬物復蘇,細菌病毒繁殖也加快。加上氣候變化無常,早晚溫差較大,導致人的抵抗力下降,同時由于教室內空氣流通不暢,學生集體生活,導致疾病容易相互傳染,一些傳染病也就俏俏地開始傳播。春季最常見的傳染病以呼吸道傳染病為主,主要有:流行性感冒,風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猩紅熱、麻疹、流行性腦膜炎等,還有一種是春季容易爆發流行的消化道傳染病甲型病毒性肝炎。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一種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流感通過流感病人咳嗽,打噴嚏及接觸病毒污染物等方式傳播給易感者,其傳染性很強,傳播迅速。人群普遍易感。感冒和流感是兩種不同的疾病。我們平時所講的感冒,是指普通感冒,俗稱“傷風”,由多種病毒,支原體或細菌引起。一般有明顯的受涼史,癥狀較輕微,以局部癥狀為主,如咽痛,流涕,打噴嚏。而流行性感冒全身癥狀較重,有發高燒,寒戰、胸痛、肌肉酸痛等全身癥狀。
風疹:由風疹病毒引起。因皮疹細小它如沙,故又稱“風莎”,它與麻疹是完全不同的兩種傳染病。初起類似感冒,體溫在38度左右,一般發燒1-2天后皮膚出現淡紅色皮疹,疹形細小,且分布稀疏,經過3天左右自然消退。伴有耳后,枕后淋巴結腫大特征。
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以10歲以內的小兒多發,但任何年齡均可受污染發病,臨床以發燒多見,皮膚可同時見到丘疹、皰疹、結痂三種皮膚損傷為特征。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癥狀?;颊叱霈F上呼吸道感染癥狀,一天左右可出現丘皰疹,疹色紅,皰漿清,此起彼伏,身體軀干多見,結痂脫落后不留疤痕。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通過空氣飛沫傳播。因其以腮部的腫大為特點又稱為“痄腮”,臨床以發熱,耳下腮部腫疼痛為主要癥狀。通常在發病當天或次日先由一側腮腺腫痛,然后波及對側,也有的始終局限于單側發病。以耳垂為中心,向四周蔓延,腫脹疼痛,邊緣不清,皮膚微熱有壓痛,口腔開口紅腫,整個病程大約1-2周。發病前一周至腮腫消退時都有傳染性?;疾∑陂g禁食刺激性食物,尤其是酸性食物,酸性食物刺激腺體分泌加重腮腫及疼痛,還會由于腺液增加,阻塞淋巴腫脹的腮腺開口,造成合并癥。
麻疹:是有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以發熱,咳嗽,流鼻涕,眼結膜充血,口腔黏膜癥和斑丘疹為臨床特征。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是由腦膜炎雙球菌引起的一種呼吸道傳染病。起病急,高熱、頭痛、嘔吐、精神萎靡、,四肢和軀干可出現淤點、淤斑、有神志障礙、抽搐以及腦膜刺激癥狀。
甲型病毒性肝炎:由甲肝病毒引起,屬于消化道傳播的傳染病,潛伏期短,一般2-6周,急性起病。多有發熱、黃膽、食欲減退惡心嘔吐、肝區痛的癥狀。
預防傳染病的原則:
1.室內經常通風換氣,保持空氣新鮮,稀釋病原菌在空氣中的濃度,最大限度減少傳播的頻率。所以請各班的班主任要督促班干部和學生,經常把教室的門窗打開通風。
2.請同學們下課后不要留在教室里。到戶外活動,呼吸新鮮空氣,增強機體抗病能力。
3.對患有傳染病的同學如水痘、麻疹、風疹立即回家休息進行隔離觀察。癥狀消失后經醫院檢查出具證明無傳染性才可以返校上課。
4.做好晨檢工作:請各班的班主任和衛生員每天早晨要統計因病缺勤人數。一旦發現有發熱的同學,立即報告校醫室。做到傳染病的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5.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打噴嚏、咳嗽用手遮掩,之后要及時洗手,將粘在手上的病菌及時洗掉,洗手后用清潔的毛巾和紙巾擦干,不要共用一條毛巾。
6.注意均衡飲食,不要挑食、偏食,定期運動,休息要充分,減輕身心壓力。要根據氣候變化增減衣服,尤其是春天的天氣變化無常,運動后不要馬上將衣服脫掉,增強機體抵抗疾病的能力。
7.在傳染病爆發期間,避免前往空氣流通不暢人口密集的公共場所。因為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人口稠密,空氣流通不暢,極易造成感冒和其它呼吸道傳染病的蔓延。
8.要保持家中空氣通風良好,并經常清洗隔塵網。
禽流感
禽流感: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也能感染人類,感染后的癥狀主要表現為高熱、咳嗽、流涕、肌肉疼痛等,多數伴有嚴重的肺炎,嚴重者心、腎等多種臟器衰竭導致死亡,病死率很高。此病可通過消化道、呼吸道、皮膚損傷和眼結膜等多種途徑傳播,人員和車輛往來是傳播本病的重要因素。
最早的人禽流感病例出現在1997年的香港。那次H5N1型禽流感病毒感染導致12人發病,其中6人死亡。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到目前為止全球共有15個國家和地區的393人感染,其中248人死亡,死亡率63%。中國從03年至今有31人感染禽流感,其中21人死亡。
如何預防禽流感:
許多家禽如雞、鴨、鵝等都可感染發病,其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存活很久,比如在糞便中能存活105天。另外,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也可通過雞蛋傳播,因此,盡量避免親密接觸禽類和雞蛋,不要自行在家里殺雞等禽類。
徹底煮熟方可進食
禽流感病毒怕熱不怕冷,采取高溫消毒等措施下可以徹底消滅雞糞中的禽流感病毒。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將雞肉和雞蛋蒸熟,煮雞蛋前需先清潔蛋殼,然后再煮,像半生熟的雞蛋和未熟透的白斬雞等食物最近還是不吃為妙。由于流感病毒一般難以在70攝氏度以上生存,故只要把禽肉、禽蛋煮熟煮透后,便可放心食用。此外,生、熟廚具要分開使用。另外,一些血液制品,包括一些下腳料,在吃的過程中要注意它的烹調方法。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禽流感較非典有更多的感染途徑。因此,特別要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不要接觸禽類糞便,尤其是摸過雞蛋或者生冷禽類制品后一定要洗手。
注意鍛煉身體,保持充分的休息,提高身體免疫力。平時要注意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避免到人多擁擠和空氣欠佳的地方。
篇2:國旗下講話:春季傳染病預防知識
國旗下的講話--春季傳染病預防知識
老師們、同學們,大家早上好!
春天已經到了,陽光明媚,暖風熏人,但就在我們盡情享受春天美好景致的同時,也不能忘了春季是疾病特別是傳染性疾病的多發季節。春季要特別關注呼吸道與消化道的健康。冬春交替之際,人體內部系統還來不及適應氣候的變化,加之初春天氣忽冷忽熱,早晚溫差較大,人體的免疫系統來不及調節以適應外界的變化,同時病毒、細菌、真菌等病原微生物又比冬季活躍,所以人體就容易患病。 春季容易發生的傳染病主要有兩類:一是呼吸道傳染病。比如: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麻疹等。另一類是經消化道傳播的傳染病,如甲型和戊型病毒性肝炎、霍亂、痢疾等。
呼吸道傳染病大多通過空氣、短距離飛沫或接觸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徑傳播。學校這種人員比較密集的地方,一旦出現,更容易引起較大面積的流行。引起這些疾病的病原體大都寄生在鼻咽粘膜上,發病的早期會出現咳嗽、流涕、打噴嚏等酷似感冒的癥狀,極易被誤診,所以,對春季呼吸道傳染病應該保持高度警惕,及時治療。對于呼吸道傳染病的預防,我們要注意氣溫的變化,適時增減衣物;加強鍛煉,增強體質;盡量少去人口密集的場所,教室、宿舍經常通風;按時進行免疫接種。如果發生類似感冒的癥狀,如發熱、頭痛、咳嗽等,一定要重視,及時到醫院就診。
消化道傳染病主要是通過食物、水、密切接觸等途徑引起的感染,可出現不同程度的發熱、乏力、肌肉酸痛等全身癥狀,另外還有輕重不等的惡心、嘔吐、腹瀉、腹痛等消化道癥狀。大家都知道“病從口入”這句話,預防消化道傳染病要注意把好入口關,勤用流水洗手、不吃生冷、變質的食物。保證環境衛生,減少蚊蠅孳生。一旦發生腹瀉、嘔吐等癥狀,應盡快到醫院就診。以免貽誤病情。
總之,勞逸結合,注意個人及環境衛生,營養均衡,多飲水,保持心境平和,患病后及時就醫,這些都是捍衛健康的有效措施。
最后,祝愿同學們都有一個健康的體魄,享受風和日麗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