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國旗下講話:怎樣做一個有修養的人
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當鮮艷的五星紅旗在校園冉冉升起,當莊嚴的國歌又一次在校園久久回蕩,我們又迎來了新的一周,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怎樣做一個有修養的人。
講究修養,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是一種令別人尊敬并被大家推崇的行為。
那如何做一個有修養的孩子呢?希望你做到如下幾點:
1、見到客人老師要主動打招呼,當客人老師與你交談時,要表現得大方、主動、彬彬有禮。
2、上課前要做好一切準備工作,將課本、練習本等學習用品放在座位的左上角。預備鈴響后,迅速有序進教室。
3、課間要開展正當活動,不追趕打鬧,不高聲喊叫,不在教室里做劇烈活動,走路腳步要輕,要靠右行。上下樓梯一定要有秩序地靠右行走,注意互相避讓。上廁所要文明,不奔跑,不玩水。
4、保持教室、校園整潔美觀,看到地上有果皮紙屑,主動彎腰揀起。課間不在校園池塘邊逗留、玩水。
同學們,只要你做到以上幾點,你就是一個有修養的孩子。讓我們共同努力吧。
篇2:第八周國旗下講話:說文明話 干文明事 做一個有修養人
第八周國旗下講話--說文明話,干文明事,做一個有修養的人
各位領導、老師,同學們:
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說文明話,干文明事,做一個有修養的人”。
我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稱,早在春秋時期,孔子就指出:
“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意思是說,不符合道德規范、文明禮儀的言行不能看、不能聽、不能說、不能做。學校作為我們接受知識的神圣殿堂,更應該是一個文明和諧的集體。
開學以來,高一年級參加了海安縣慶祝建國60周年紅歌會,高二年級參加了央視《激情廣場》欄目的節目錄制,全校舉行了第48屆田徑運動會等大型活動,在這些活動中,我們海中人的文明修養得到了充分的展現,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贊譽。但是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仍然有個別同學上課不認真聽講,打瞌睡,課余抄襲作業,完全背離了學生要認真學習這一宗旨;極少數同學油腔滑調,自命不凡,走路橫沖直撞,在校內騎車,藐視學校教育,完全不是學生行徑;個別同學拿著父母的錢在物質享受上孜孜以求、相互攀比,在學習做人、學習知識上卻不愿吃苦,不愿努力,甘做懦夫;個別學生就餐不排隊,亂扔垃圾、隨口吐痰,人走不關水、不關電,車輛亂停亂放,如此等等。這是播撒文明的校園里最不和諧的音符。
同學們,文明不復雜,不抽象,不遙遠,她是一種品質,是一種修養,是一種受人尊敬并被大家廣泛推崇的行為。做一個文明的人,有修養的人并不難,只要我們愿意,只要我們有愛校思想,把學校當作自己的家,我們就會關心學校的發展、愛護學校的環境、維護學校的形象;只要我們擁有公德意識,就會為別人想得多,為別人考慮得多;只要我們始終保持一顆感恩的心,就會消除冷漠,減少浪費,勤儉生活,勤奮讀書。只要我們愿意,就可以讓“文明與我們同行”,讓“文明之花”開在我們的心中。
作為學生,文明就是樸素整潔的裝束,就是路上相遇時的微笑,就是同學有難時的熱情幫助,就是見到師長時的一聲親切問候,就是不小心撞到對方時的一聲“對不起”,就是不說臟話、不邊走邊吃、自覺將垃圾放入垃圾箱,就是就餐時自覺排隊、不講話、不喧鬧、文明進餐,就是不損壞公共財物,就是積極思考、安靜聽課、不懂就問,就是課余時間不喧嘩、不起哄,就是自覺服從學校管理和接受老師的批評勸阻。
同學們,我們播下一個動作,便收獲一個習慣;播下一個習慣,便收獲一個品格;文明已被人們放在心里的一個重要位置,我們應時時刻刻與文明交談,每個人的舉手投足之間都傳遞著豐富的文明信息,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做文明學生。
同學們,做一個文明的人,有修養的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需要我們互相提醒,自我監督,讓文明成為一種習慣,讓習慣成為一種自然。
同學們,海中是我家,愛護靠大家,讓我們立即行動起來,讓文明的春風吹拂我們的心靈,讓文明的花朵伴隨我們的成長!讓我們的校園隨處可見文明之舉,到處可聞文明之聲!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