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合肥六八一中學常見實驗事故應急處理

7793

  1、創傷:傷處不能用手撫摸,也不能用水洗滌。若是玻璃創傷,應先把碎玻璃從傷處挑出。輕傷可涂以紫藥水(或紅汞、碘酒),必要時撒些消炎粉或敷些消炎膏,用繃帶包扎。

  2、燙傷:不要用冷洗滌傷處。傷處皮膚未破時,可涂擦飽和碳酸氫鈉或用碳酸氫鈉粉調成糊狀敷于傷處,也可抹獾油或燙傷膏;如果傷處皮膚已破,可涂些紫藥水或1%高錳酸鉀溶液。

  3、受酸腐蝕致傷:先用大量水沖洗,再用飽和碳酸氫鈉溶液(或稀氨水、肥皂水)洗,最后再用水沖洗。如果酸液濺入眼內,用大量水沖洗后,送校醫診治。

  4、受堿腐蝕致傷:先用大量水沖洗,再用2%的醋酸溶液或飽和硼酸溶液洗,最后用水沖洗。如果堿液濺入眼中,用硼酸溶液洗。

  5、受溴腐蝕致傷:用苯后甘油洗濯傷口,再用水洗。

  6、受磷灼傷:用1%硝酸銀,5%硫酸銅或濃高錳酸鉀溶液洗濯傷口,然后包扎。

  7、吸入刺激性或有毒氣體:吸入氯氣、氯化氫氣體時,可吸入少量酒精或乙醚的混合蒸氣使之解毒。吸入硫化氫或一氧化碳氣體而不適時,應立即到室外呼吸新鮮空氣。但應注意氯氣、溴中毒不可以進行人工呼吸,一氧化碳中毒不可施用*。

  8、毒物進入口內:將5~10ml稀硫酸銅溶液加入一杯溫水中,內服后,用手指伸入咽喉部,促使嘔吐,吐出毒物,然后立即送醫院。

  9、觸電:首先切斷電源,然后在必要時候進行人工呼吸。

  10、起火:起火后,要立即一面滅火,一面防止火勢蔓延(如采取切斷電源,移走易燃藥品等措施)。滅火的方法要針對起因選用合適的方法。一般的小火可濕布,石棉布或砂子覆蓋燃燒物,即可滅火?;饎荽髸r可使用泡沫滅火器。

  11、傷勢較重者,應立即送醫院。

篇2:實驗事故應急處理預案

實驗事故應急處理預案

為了盡可能地杜絕校園事故的發生,盡可能減輕在事故發生后所造成的人員和財物的損失,保護師生的人身安全和國家財物的安全,結合本校實際,特制定化學危險品事故應急處理預案。

一、

應急處理領導小組:

組長:蔡少華

副組長:鄭崇波

肖利俊

鄭永勇

組員:全體班主任、實驗員、理化生老師

二、指導思想:

在進一步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基礎上,堅持把安全工作的重點由事后處理轉移到預防為主的軌道上來,不斷加大安全工作制度建設。對確因不可抗拒原因而發生的各類事故,采取果斷有效的搶救措施,盡可能減輕事故所造成的傷害。

三、

應急工作目標

⒈建立和完善安全工作基礎設施,完善安全工作制度,逐步實現科學化管理,使學校的化學危險品管理工作科學化、規范化,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施。

⒉杜絕責任事故,把一般事故發生率控制到最低限度,不發生學生傷害事故。

⒊對發生的安全事故盡可能減輕對師生所造成的傷害,減少因此引起的各種附帶損失。

四、

事故應急處理辦法

⒈建立安全工作監督管理網絡,加強安全工作管理隊伍建設,建立和完善學校、年級組、班級三級學校安全監督網絡,實現一體化安全工作監督管理,逐步實現從事后處理向事前預防為主的轉變。

⒉凡在校園內或學校組織的各種教育教學活動中發生了化學危險品安全事故,即啟動本應急處理預案。

⒊事故發生啟報人:一旦發生安全事故,與事故第一接確的學校所有教職員工均為事故啟報人。

事故啟報人應當在發現事故發生后的第一時間內,立即向應急處理領導小組匯報事故情況,同時向有關的急救中心報警。并對傷員作緊急處理,及時設法保存事故現場。

五、事故發生時的應急措施

事故處理領導小組在接到事故啟報人的報告后,必須同時實行報告措施和處理措施,即向上級有關領導匯報,并在第一時間內趕到事故發生現場實行搶救,進一步保護現場。

報告措施:

學生傷害事故:對造成一定學生傷害事故的,事故領導小組在向中心校、教育局基教科和教育局領導匯報的同時,還應緊急呼叫急救中心。(電話120)

處理措施:

爆炸安全事故:事故領導小組在趕赴事故發生現場后,立即保護現場,對不能自行組織受傷學生趕赴醫院救治的,原地等待急救中心救護車,同時做好受傷學生的應急處理工作如止血、簡單包扎,穩定受傷學生的情緒等。對可以組織受傷學生送往醫院救治,必須立即組織有關人員將受傷學生送往醫院進行救治。

如發生火災事故,啟用滅火器并緊急呼叫火警119,立即組織人員有秩序地疏散有關師生,并協助消防部門做好消防救火工作。絕對禁止組織學生參加救火活動。

化學藥品中毒事故:事故領導小組在趕赴現場后,組織人員對學生進行必要的救治,如送醫、通知家長等,并保存與事故發生相關的器物和食品、排泄物(如嘔吐物)等,供有關部門檢查化驗用。同時,立即組織有關人員將事故涉及人員送往醫院實行搶救。對一些已離開學校,但有可能涉及化學藥品中毒的學生,必須由班主任老師在第一時間內向家長通報有關情況,并建議家長及時將學生送往附近最好醫院檢查治療。

本措施中所指的有關人員指與事故發生的接觸人、學生所屬各班正副班主任、事故責任人和應急處理領導小組成員等。

六、

事故發生后處理措施:

在將事故受傷人員送往醫院救治后,事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必須組織有關人員隨時觀察,并及時與學生家長取得聯系,幫助醫生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對一些受傷較重需要住院治療的學生,如果父母或其監護人不能陪侍學生的,必須由應急領導小組安排人員陪侍學生。

對不能安排同一個醫院進行救治的,每一個救治點必須落實一名臨時負責人,具體負責有關的救治聯系工作。臨時負責人必須及時將救治點的有關情況,定期向應急處理領導小組組長匯報。

應急處理領導小組在組織人員安排救治時必須有一名臨時負責人(一般為領導小組的副組長)在學校具體負責聯系整個救治工作。并做好學校的有關善后處理事宜。

對治療后返校讀書的學生,其班主任和任課教師還必須定期了解學生的健康情況,如發現有意外情況,必須在第一時間向事故處理領導小組匯報。

瑞安市第十中學

相關文章

97精品久久久久|ZZIJZZIJ日本成熟少妇|嫩草一级337p无码专区|青青青国产在线观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