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場鎮改造工作綜合驗收匯報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志:
按照**市一般場鎮改造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要求,我鎮對照《**市一般場鎮改造綜合驗收標準(及現場檢查評價)》進行了認真自查和總結,自評各項改造工作滿足綜合驗收要求?,F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請予驗收。
一、基本情況
**鎮居**北部、新都西北方向,毗鄰**市北部商城,是明代狀元楊升庵的故里。全鎮面積*平方公里,轄*個村,*個社區,總人口*萬人。東北與清白江區彌牟鎮緊鄰;南與新都城區毗鄰;西與斑竹園鎮相接;北與新民鎮、軍屯鎮相鄰。
**鎮交通優勢明顯,位于**北部新城(新都區)和北部商城之間,鎮區距離北部商貿城、新都主城區僅2.5公里,往南直達**市中心只需20分鐘車程,處于“成-德-綿”這一重要的熱點經濟區域,一繞和二繞之間和**市南北發展主軸上。
在**市區域經濟一體化過程中,**鎮作為**市“北改”產業轉移的承接地,新都主城區向西拓展的第一站,有條件吸引更多的投資。
二、場鎮改造背景和思路
當前,**正在經歷由城郊鄉鎮向城市片區發展,將迎來城市建設的機遇期與提速期。同時,伴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及統籌城鄉工作向縱深推進,**處于轉型發展的新階段,土地、資金、能源等要素瓶頸逐漸顯現,區域競爭日益激烈,給**發展帶來了新的挑戰。
通過一般場鎮改造三年的發展探索和實踐,我鎮一直堅持走錯位發展的道路,奮力推進場鎮改造和產業結構調整,高標準提升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努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創新社會管理,建設生態好、文態美、形態優、業態強、產城一體、居業合一的新**,努力實現“狀元文化之鄉,宜居優美小城鎮”的發展目標,加快形成鎮域特色鮮明,經濟支撐有力的小鎮。
三、工作成效
自**年開始實施一般場鎮改造以來,我們高度重視,成立一般場鎮改造工作領導小組,迅速組織力量,按照工作思路和目標定位,深入推進一般場鎮改造,經濟和社會發展邁上了新的臺階。稅收收入從**年*萬元上升至**年的*萬元,預計**年將達到*1億元,較**年增長*%;農民人均純收入從**年*元增加到**年*元,預計**年將達到*元,較**年增長*%。澤翰一景、壹品檀等房產開發項目的快步建設,城市居民居住品質進一步提升,
公益幼兒園、農業服務中心、便民服務中心、污水管網及污水處理廠、市政道路、農貿市場、城市公園等基礎配套設施建成投入使用,場鎮功能進一步完善,新居工程建設項目等城鄉統籌改革有序推進,城鎮化率進一步提高,城鄉環境、文明引導、市場及小區管理等城鄉管理效果明顯,場鎮形象進一步提升。
四、主要做法
(一)規劃引導,為場鎮改造提供科學依據
為改變**場鎮建設落后,形態不優,夾道建設嚴重,建筑質量參差不齊的不利局面,我鎮積極謀求**城鎮發展新思路,通過科學規劃,詳細制定**一般場鎮改造方案,確定以舊城改造為切入點,加快城市設計,著力完善城鎮基礎設施及公共配套,加大城鄉環境整治力度,創新社會管理,展示宜居優美新區域。通過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同步進行場鎮規劃修編工作,為**的發展提供更好的引領。
(二)資源保障,為場鎮改造夯實要素支撐
目前我鎮已完成北星土地整理項目,整理建設用地指標*畝左右。錦城村土地整理項目正有序推進,預計可整理建設用地指標約*畝。
通過實施北星村、錦城村大拆院并院土地整理項目,整理出的建設用地指標可投放至場鎮改造規劃區,為場鎮改造提供土地資源要素支撐。
(三)項目引領,城市建設步伐不斷加快
一是創新項目招商機制。我鎮通過健全項目管理機制,成立百泉投資公司,經營政府投資項目投融資及開發建設,積極向上爭取政策,探索項目建設融資模式,利用二調和產改成果,抓好閑置土地的清理和利用,為項目落地創造條件。
二是加快房地產開發項目建設,提升城鎮居住品質。“澤瀚壹景”房地產開發項目總投資*億元,占地*畝,建筑總面積*萬平方米,現已售罄入住;“壹品檀”房地產開發項目總投資*億元、占地*畝,建筑總面積*萬平方米,主體和內外裝修已完工,正在進行場地平整,也已銷售完畢,預計**年初交房入住。
(四)強力推動,基礎配套設施日臻完善
一是建成總投資*萬元、占地6畝、建筑面積*平方米的標準化公立幼兒園;總投資*萬元、占地*畝、建筑面積800平方米的農業服務中心及市民服務中心,現已建成并規范化運行。場鎮內標準化中小學校、衛生院、敬老院設施齊備,運行良好。
二是建成占地*平方米的石壩農貿市場,實現新舊市場順利過渡;投入*萬元對鎮區街道實施風貌改造和店招店牌統一打造。
三是投資x萬元建成鎮污水處理廠和配套x米管網工程,現已投入運行。鎮鎮通、村村通供水工程全面完工。投入x萬元完成x米小三線下地,規劃區內剩余小三線下地結合舊城改造,已經規劃設計,20xx年全面完成建設。
四是投資x萬元完成興業街、石壩街、金棗路;投入x萬元完成升庵東路示范街改造;投入x萬元完成x米通化路瀝青混凝土改造,投入x萬元完成x公里錦水渠路瀝青混凝土改造,投入x萬元完成天棗路斷頭路300米水泥混凝土改造,投入x萬元建設新馬路、新環路,投入x萬元完善了農村道路與干線公路交通及綠道標志標牌38個、增設養護責任公示牌x個。投入x萬元完成重點農業項目連接道路吳黃路改擴建項目也已順利完工。投資x萬元左右的場鎮新區域道路新鴻路、柳園路建設項目正在抓緊施工建設,預計20xx年初建成通車。投入x萬元改造新新路xx場鎮段,預計20xx年一季度末完成改建。
五是新建城市公園,投資x萬元,占地x畝。該公園位于xx場鎮新區腹心,是以狀元文化、水文化、運動休閑為主題的城市公園,為提升xx城鎮品質,依托公園快速推動形成城鎮宜居新區域,著力推進舊城改造。預計20xx年底竣工。
(五)創新機制,城鄉統籌改革有序推進
一是20xx年率先在錦城村丁家大院以“三重四自”(重規劃引導、重宣傳發動、重利益保障和自愿參與、自主選擇、自解訴求、自我約束)模式,啟動農民自主開發集體建設用地,通過流轉,共計獲得資金x萬元,主要用于農民新居建設、村級公共服務配套以及集體經濟收入。
二是北星村土地綜合整治項目是經四川省國土資源廳批復同意實施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該項目總投資x億元,其中農民集中居住區占地x畝,安置入住農戶x戶,x人。建設資金除政府投資外,參與項目的農戶籌得x萬元,資金缺口x億元。通過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社,以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作為抵押,在xx農商銀行成功融資x萬,專項用于集中居住區建設,從而解決了安置小區建設資金缺口?,F已竣工順利分房入住。
三是現代農業項目助推城鄉統籌改革。驪園村設施蔬菜基地、祥春蔬菜種苗繁育基地、久森農業馬鈴薯繁育中心等高品質制種業發展迅速,總投資x萬元建成久森技術研發中心,實現農商行融資x萬元,現已投產;總投資x億元的久森現代種業示范體驗園項目已完成規劃設計。錦都花園、錦水蘭園、春色花園等花卉專業合作社發展良好,為解決當地老百姓致富增收起到了很好作用。
(六)突出重點,城鄉管理工作不斷加強
一是深入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投資x萬修建垃圾分類房,設置宣傳欄,發放x份宣傳資料;投資x萬元新修驪園市場,有效解決了新軍路驪園段長期占道經營現象;投資x萬元對新新路白螺市場基礎設施進行改造,完善市場設施功能;投入x萬元大力開展大氣和水環境綜合治理;年投入x萬元由新蜀公司對全鎮的街道、道路、河道進行清掃保潔;深入開展農村面源污染治理,完成禁養區28家規模養殖場的關閉、調遷,切實改善了城鄉生態環境。
二是大力開展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組建網絡文明傳播志愿者、社區服務志愿者隊伍,扎實開展“三關愛”志愿服務活動、“三新”活動、“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等,強化文明勸導、先進典型示范,營造了良好的工作、生活環境和內、外部形象。
三是加強成德大道石壩新居安置點“金色家園”、鮮活農產品貿易批發市場等新完工項目的管理,聘請物業公司成立業主委員會,規范日常運營和管理;完善城鎮建設辦公室和環衛隊,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城鎮管理辦法,實施鎮區街道綠化、亮化、美化工程,城鎮面貌全面改善。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著力建設產業綜合體,增強xx經濟活力
一是依托農業發展基礎和獨特的人文歷史資源,與旅游觀光、休閑、會務、餐飲、娛樂等現代服務業加速融合,發展一三互動的特色產業。二是借北部商城產業組團發展的東風,依托成德大道產業帶動優勢,引進區域性花木園林園藝市場和總部基地以及與都市農業相關的重點農業產業化龍頭項目,完善農業研發、生產、交易、流通等產業鏈條,奠定xx農業強鎮地位。
(二)加快場鎮改造步伐,建設宜人宜居xx
一是全面加快城市濕地公園建設。利用好老楊柳河道對新旺紙業、供銷社片區實施改造,建設面積達x畝左右的城市濕地公園,同步完成升庵村拆遷安置小區的規劃建設。二是啟動老場鎮整體連片拆遷改造。做好老市場片區和供銷社片區土地、人員構成情況摸底和老場鎮的拆遷安置工作。三是加快推進土地綜合整治,促進指標增加掛鉤覆蓋規劃區,引進大企業集團整體開發建設xx。
(三)推動楊氏宗祠恢復重建,依托狀元文化,展現歷史文化新亮點
結合舊城改造和城市設計,對我鎮歷史文化資源進行深度挖掘和有效整合,突出“狀元文化”的品牌形象和核心元素,凸顯城鎮特色和個性。一方面,恢復重建楊氏宗祠,并以此為載體建設狀元文化博覽園,形象系統地展示狀元文化之魂,塑造區域魅力和特色。同時結合古蜀文化、“三月三”節會文化的豐富內涵,強化品牌宣傳和商業運作,以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帶動文化旅游業的發展。
(四)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破解經濟發展交通瓶頸
一是加快推動對外交通要道的規劃建設。推動規劃建設鴻運大道西延至成德大道,萬石路北延線規劃、立項。二是繼續加強鎮域連接道路和基礎配套設施建設,著力構建xx未來發展的交通路網。
匯報完畢!不妥之處敬請各位領導和專家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篇2:北方采暖地區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項目驗收辦法(2009)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落實《國務院關于印發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國發[20**]15號)提出的工作任務,做好北方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項目驗收工作,制定本驗收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于列入國家"十一五"1.5億平方米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計劃的項目驗收。
第三條 20**年10月1日后竣工的既有居住建筑不得列為改造對象。
第四條 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與分戶熱計量改造必須同步實施,并率先實行供熱計量收費。不進行分戶熱計量改造、不實施供熱計量收費的,不得通過驗收,不得撥付中央獎勵資金。
第二章 驗收依據
第五條 驗收工作的主要依據:
(一)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財政部《關于推進北方采暖地區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工作的實施意見》(建科[20**]95號);
(二)財政部《關于印發<北方采暖區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獎勵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財建[20**]957號);
(三)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于印發<北方采暖地區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技術導則>(試行)的通知》 (建科[20**]126號);
(四)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于印發<北方采暖地區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改造工程驗收辦法>的通知》(建城[20**]211號);
(五)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于印發<民用建筑能效測評標識技術導則>(試行)的通知》(建科[20**]118號);
(六)《供熱計量技術規程》(JGJ173-20**)。
第三章 驗收條件
第六條 項目需達到以下條件,方可驗收:
(一)20**年7月1日前開始實施改造的項目,技術方案應滿足《北方采暖地區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技術導則》要求;20**年7月1日后確定改造技術方案或20**年10月1日后竣工的項目,應滿足《供熱計量技術規程》的要求。
(二)項目按照經批準的技術方案完成相應改造內容,改造項目質量符合要求,并由建設單位完成了自查自驗;
(三)改造工程資料完整(包括技術檔案、施工管理資料、主要建筑材料、建筑構配件、產品、計量及調控裝置的質量合格證明文件www.zonexcapitaltr.com、財務決算文件等);
(四)建設資金按計劃執行,配套資金按規定比例及時足額到位,資金的使用和管理符合國家有關規定。
(五)改造項目已安裝分戶供熱計量和溫度調控裝置,并實施供熱計量收費。
第四章 驗收內容
第七條 驗收內容包括:
(一)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工作完成情況;
(二)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工作量評估;
(三)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節能效果評估;
(四)供熱計量收費實施情況;
(五)改造資金到位及使用情況;
(六)改造工程資料情況;
(七)改造工程項目管理情況。
第五章 驗收程序
第八條 項目實施單位完成改造任務后,組織自檢,確定達到驗收條件后,向項目所在地市(區)級建設、財政主管部門提交驗收申請報告,驗收申請報告應包括以下內容:
(一)改造項目基本概況(包括工程位置、建筑面積、圍護結構形式、采暖系統形式、改造前能耗情況、項目實施進度等);
(二)改造項目實施方案及技術要點;
(三)改造項目任務完成情況及工程建設質量情況;
(四)改造項目管理情況(包括工程管理、質量管理、資金管理等);
(五)供熱計量收費實施情況;
(六)施工圖圖紙及有關附件;
(七)改造項目技術經濟及節能效果分析(包括項目投入產出、節能效果、室內熱舒適度改善等)。
第九條 市(區)級建設、財政主管部門收到驗收申請報告后,組織能效測評機構及有關專家,共同組成驗收工作組,對改造項目進行驗收。驗收工作按以下步驟進行:
(一)聽取項目建設情況匯報,審查項目單位提交的驗收申請報告;
(二)檢查項目建設資料;
(三)檢查改造工程,對工程質量驗收工作進行核對和抽查,對改造工作量、節能效果進行評估;
(四)驗收組對項目情況進行評議,形成項目驗收意見。驗收意見應有驗收工作組全部成員簽字認可;
(五)對驗收合格的項目,驗收工作組應該出具驗收合格意見。對未能通過驗收的項目,應提出整改意見,限期整改,條件具備時重新組織驗收。
第十條 驗收合格的項目,市(區)級建設、財政主管部門應將項目驗收有關資料報送省級建設、財政主管部門審查。省級建設、財政主管部門組織對項目進行抽樣復驗,原則上承擔改造任務的市(區)應全部抽驗,抽驗的項目原則上不得少于每個市(區)改造項目的30%。
第十一條 省級建設、財政主管部門對本地區通過驗收的項目進行匯總,填寫《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驗收合格項目備案表》(附件2),上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財政部。
第十二條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會同財政部組織國家級能效測評機構對各地項目按一定比例進行抽檢,對項目的驗收情況進行審核。
第六章 附則
第十三條 本辦法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筑節能與科技司負責解釋。
第十四條 本辦法自頒布之日起執行。
附件:
1、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工作量和節能效果核算方法說明
2、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驗收合格項目備案表
附件1:
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工作量和節能效果核算方法說明
根據《關于推進北方采暖地區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工作的實施意見》(建科[20**]95號)、《關于印發<北方采暖區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獎勵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財建[20**]957號)、《關于印發<北方采暖地區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技術導則>(試行)的通知》 (建科[20**]126號),對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工作量和節能效果的計算方法說明如下:
一、 改造工作量
(一)室內采暖系統供熱計量及溫度調控改造工作量
改造后的室內采暖系統應滿足分戶計量和室溫可調的要求,達不到要求的不予核算全部節能改造工作量。達到要求的按采暖系統改造覆蓋的實際建筑面積核定室內采暖系統供熱計量及溫度調控改造工作量。
(二)建筑圍護結構節能改造工作量
1.對于改造后,改造部分傳熱系數滿足國家建筑節能設計標準要求(地方標準要求高于國家標準的應滿足地方標準要求)的建筑,按改造內容核定建筑圍護結構節能改造面積,計算公式如下:
圍護結構改造的核定改造面積(㎡)=圍護結構對應的建筑面積×(∑改造內容工作量系數)
式中:圍護結構節能改造內容包括門窗節能改造、外墻節能改造及屋面、樓梯間節能改造,對應的工作量系數分別為:嚴寒地區40%、50%、10%,寒冷地區50%、40%、10%。
2.對于改造后,改造部分的傳熱系數仍未滿足國家建筑節能設計標準要求的建筑,計算公式如下:
圍護結構改造的核定改造面積(㎡)=圍護結構對應的建筑面積×[∑(改造內容工作量系數×未達標項的修正系數)]
式中:
未達標項的修正系數=未達標項的傳熱系數限值/未達標項的實測傳熱系數
注:(1)未達標項的傳熱系數限值參見《民用建筑節能設計標準(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
(2)圍護結構傳熱系數檢測方法參見《采暖居住建筑節能檢驗標準》(JGJ132-20**)。
(三)熱源及管網熱平衡改造工作量
熱源及管網熱平衡改造為適應室內采暖系統供熱計量及溫度調控改造后引起的流量及水力平衡變化所進行的必要的改造,所采用的改造手段應與改造后的室內采暖系統供熱計量及溫度調控形式相適應。具體工作量計算公式如下:
熱源及管網改造的核定改造工作量(㎡)=管網改造所覆蓋的實際建筑面積(㎡)×(θ1+θ2)
式中:θ1為鍋爐房或熱力站計量裝置安裝的工作量系數www.zonexcapitaltr.com。對于已安裝該項計量裝置的項目,θ1取值為70%;對于未安裝該項計量裝置的項目,θ1取值為0;θ2為熱源及管網調控裝置安裝的工作量系數。對于改造后熱源及管網滿足水力平衡、氣候補償、變頻等調控要求的項目,θ2取值為30%;對于不滿足水力平衡、氣候補償、變頻等調控要求的項目,θ2取值為0。
二、節能效果系數
根據《關于推進北方采暖地區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工作的實施意見》(建科[20**]95號),以熱源為單位,對其所覆蓋區域內的室內供熱系統計量及溫度調控系統供熱系統,建筑圍護結構進行改造的,熱源端的節能量高于30%的,節能效果系數為1.2;節能量高于20%的,節能效果系數為1;節能量高于15%的,節能效果系數為0.8;以熱力站為單位,對其所覆蓋區域內的室內供熱系統計量及溫度調控系統供熱系統,建筑圍護結構進行改造的,熱力站節能量高于40%的,節能效果系數為1.2;節能量高于30%的,節能效果系數為1;節能量高于20%的,節能效果系數為0.8。
節能量的計算公式如下:
節能量(%)=(改造前能耗×對應的氣象修正系數-改造后能耗×對應的氣象修正系數)×供熱計量收費價格系數×熱環境修正系數/(改造前能耗×對應的氣象修正系數)
(一)能耗(千克標準煤)=采暖能耗(千克標準煤)+0.404×電耗(千瓦時)
注:按火力發電煤耗計算,每年各不相同,為便于對比,以國家統計局每度電折合0.404千克標準煤,作為電力折算標準煤系數。
(二)采暖能耗確定原則
1.改造后采暖能耗根據熱源、熱力站或建筑樓前熱計量裝置計量確定。
2.改造前的采暖能耗如有計量裝置的,按計量裝置計量數據確定,對于無計量裝置的,按照以單棟建筑、熱力站、熱源為改造單元的實際情況依據同類型、同種供熱形式的建筑能耗統計數據、理論計算或通過計算機軟件模擬的方法確定。
計算方法參見(三)。
(三)改造前無計量裝置的采暖能耗計算方法
1.以單棟建筑為單元:
(1)參考計量裝置的計算公式:
采暖能耗(千克標準煤)=建筑樓前熱計量裝置讀數(J) /(室外管網輸送效率×鍋爐運行效率×29307000) 注:根據《綜合能耗計算通則》(GB/T 2589-20**),1千克標準煤(1kgce)的低位發熱值為29307000J。
(2)理論計算公式:
采暖能耗(千克標準煤)=24×采暖期天數×建筑物耗熱量指標×改造面積/(標準煤熱值×室外管網輸送效率×鍋爐運行效率)
注:公式中各參數的計算方法及取值參見《民用建筑節能設計標準》(JGJ26-95)。
2.以熱力站為單元:
(1)參考計量裝置的計算公式:
采暖能耗(千克標準煤)=熱力站計量裝置讀數(J)/(一次網輸送效率×鍋爐運行效率×29307000)
(2)理論計算公式:
采暖能耗(千克標準煤)=∑改造區域內各單棟建筑的采暖能耗
注:各單棟建筑的采暖能耗計算方法參照以單棟建筑為單元的計算方法(2)。
(3)參考熱力站運行記錄的采暖能耗計算公式:
3.以熱源為單元:
(1)參考計量裝置的計算公式:
采暖能耗(千克標準煤)=熱源計量裝置讀數(J)/(鍋爐運行效率×29307000)
(2)理論計算:
采暖能耗(千克標準煤)=∑改造區域內各單棟建筑的采暖能耗
注:各單棟建筑的采暖能耗計算方法參照以單棟建筑為單元的計算方法(2)。
(3)參考鍋爐房運行記錄的采暖能耗計算公式:
(4)參考耗煤量的計算公式:
(四)供熱計量收費價格系數
供熱計量收費價格系數根據兩部制熱價中固定熱價所占比例確定,固定熱價所占比例為50%的,供熱計量收費價格系數為1,固定熱價所占比例為30%的,供熱計量收費價格系數為1.1,固定熱價所占比例為20%的,供熱計量收費價格系數為1.2。
(五)氣象修正系數
某地區能耗的氣象修正系數(%)=該地區的標準度日數/該地區對應采暖季的度日數
注:(1)各地區的標準度日數參見《民用建筑節能設計標準》(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
(2)各地區對應采暖季的度日數由所在城市氣象部門提供。
(六)熱環境修正系數
1.對于改造前進行了建筑熱環境測試的項目,計算公式如下:
熱環境修正系數(%)=(改造后室內的平均溫度-該地區的采暖室外平均溫度)/(改造前室內的平均溫度-該地區的采暖室外平均溫度)
注:各地區對應的采暖室外平均溫度由所在城市氣象部門提供。
2.對于改造前未進行建筑熱環境測試的項目,參照用戶滿意度調查結果。根據用戶對改造后室內熱環境的滿意程度,即"不滿意"、"較滿意"、"滿意"、"非常滿意"四檔,各檔對應的分值分別為0.8、1、1.1、1.2,計算公式如下:
熱環境修正系數(%)=∑(分值×對應檔的實際統計人數)/調查總人數
篇3:醫院食堂裝修改造采暖施工工藝與驗收
醫院食堂裝修改造采暖施工工藝與驗收
1 采暖與衛生(以下簡稱暖衛)工程,施工前應具備下列條件:
1.1 設計及其它技術文件齊全,并業經會審;
1.2 按批準的施工方案,已進行技術交底;
1.3 材料、施工力量、機具等能保證正常施工;
1.4 施工場地及施工用水、電等臨時設施,能滿足施工需要。
2 暖衛工程應按設計圖紙施工,修改設計必須具有設計單位的文件。
3 暖衛工程所使用的主要材料、設備及制品,應有符合國家或部頒現行標準的技術質量鑒定文件或產品合格證。
4 暖衛工程的施工,應與建筑及其它有關專業工種密切配合。在施工過程中應做好質量檢驗評定,保證工程質量達到國家標準和設計要求。
5 暖衛材料和設備在使用和安裝前,應按設計要求核驗規格、型號和質量,符合要求方可使用。
6管道和設備安裝前,必須清除內部污垢和雜物,安裝中斷或完畢的敞口處,應臨時封閉。
7給水和采暖系統在使用前,應用水沖洗,直到將污濁物沖凈為止。
8 管子的螺紋應規整。如有斷絲或缺絲,不得大于螺紋全扣數的10%。
9 管道穿過基礎、墻壁和樓板,應配合土建預留孔洞。
鋼管水平安裝的支架間距,不得大于表的規定。
10 排水管道的橫管與橫管、橫管與立管的連接,應采用45°三通或45°四通和90°斜三通或90°斜四通。立管與排出管端部的連接,宜采用兩個45°彎頭或彎曲半徑不小于4倍管徑的90°彎頭。
11生活污水管道的坡度應符合規定。
12在生活污水管道上,設置的檢查口或清掃口應符合下列規定:
12.1在立管上應每兩層設置一個檢查口,但在最低層和有衛生器具的最高層必須設置。如為兩層建筑,可僅在底層設置立管檢查口。如有乙字管,則在該層乙字管的上部設置檢查口,其高度由地面至檢查口中心一般為1米,允許偏差±20毫米,并應高于該層衛生器具上邊緣150毫米。檢查口的朝向應便于檢修。暗裝立管,在檢查口處應安檢修門;
12.2在連接2個及2個以上大便器或3個及3個以上衛生器具的污水橫管應設置清掃口。當污水管在樓板下懸吊敷設,可將清掃口設在上一層樓地面上。污水管起點的清掃口與管道相垂直的墻面距離,不得小于200毫米;若污水管起點設置堵頭代替清掃口,與墻面距離不得小于100毫米;
13埋設在地下或地板下的排水管道的檢查口,應設在檢查井內。井底表面標高應與檢查口的法蘭相平,井底表面應有0.05坡度,坡向檢查口的法蘭。
14 本章適用于室內衛生器具的安裝工程。
15衛生器具的連接管,彎應均勻一致,不得有凹凸等缺陷。
16 衛生器具的安裝,宜采用預埋螺栓或膨脹螺栓固定。如用木螺絲固定,預埋的木磚須作防腐處理,并應凹進凈墻面10毫米。
17衛生器具支、托架的安裝須平整、牢固,與器具接觸應緊密。
18 安裝完的衛生器具,應采取保護措施。
19地漏應安裝在地面的最低處,其篦子頂面應低于設置處地面5毫米。
20安裝電加熱器,應有接地保護裝置。試驗時,應注滿冷水后再通電啟動。
21室內采暖、熱水供應系統安裝
21.1 安裝管道,應有坡度。如設計無要求,其坡度應符合下列規定:
熱水采暖和熱水供應管道及汽水同向流動的蒸汽和凝結水管道,坡度一般為0.003,但不得小于0.002;
21.2 連接散熱器的支管應有坡度。當支管全長小于或等于500毫米,坡度值為5毫米;大于500毫米為10毫米。當一根立管接往兩根支 管,任其一根超過500毫米,其坡度值均為10毫米。
21.3 散熱器立管和支管相交,立管應@彎繞過支管。
21.4 散熱器支管,長度大于1.5米,應在中間安裝管卡或托勾。
21.5 安裝在不采暖房間內的膨脹水箱和集氣罐,均應按設計要求保溫(包括配管)。
21.6膨脹水箱的膨脹管和循環管上,不得安裝閥類。
21.7 膨脹水箱的檢查管(信號管),應接到便于檢查的地方。
21.8 工作壓力不大于0.7千克力燉厘米2(表壓力,下同)的蒸汽采暖系統,應以系統頂點工作壓力的2倍作水壓試驗,同時在系統低點,不得小于2.5千克力/厘米2。熱水采暖或工作壓力超過0.7千克力/厘米2的蒸汽采暖系統,應以系統頂點工作壓力加1千克力/厘米2作水壓試驗,同時在系統頂點的試驗壓力不得小于3千克力/厘米2。
注:1采暖系統作水壓試驗,其系統低點如大于散熱器所能承受的最大試驗壓力,則應分層作水壓試驗;
2在5分鐘內壓力降不大于0.2千克力/厘米2為合格。
22 碳素鋼管道焊接
22.1 施焊時,應有防風、雨、雪措施。焊區環境溫度低于-20℃,焊口應預熱,預熱溫度為100~200℃,預熱長度為200~250毫米。
22.2 管道焊接對口型式及組對,如設計無要求,電焊應符合下表的規定
手工電弧焊對口型式及組對要求平整。
22.3 焊條應根據母材材質選用,并應符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