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敢做青年領路人科技致富能手先進事跡

1378

  敢做青年領路人科技致富能手先進事跡

  呂z,290農場z鎮管理區的一名水稻種植戶,水稻黨群致富聯合體成員,自己經營水稻428畝,現在年效益在每畝600余元,經濟水平和生活質量教比以前都有高幅度提高。他靠新技術、新設備和新理念走上致富路,勇敢地爭做青年致富的領路人,20**年水稻更是單產突破10噸,純收入達到30萬元。

  一、窮且志堅,孝子生活無路

  20**年,呂z一家四口來到二九〇農場,租種了428畝旱田,種植玉米,花光了家里的所用積蓄。玉米行情一路走低,年效益也是低的可憐,呂z投資買了大馬力農用車完成自己的玉米田耕作外,外出打工是他維持生計的唯一出路。二十出頭的小伙子是家里的頂梁柱,原因是家里父母雙親均有病,母親是天生殘疾,駝背不能從事較重體力勞動,唯一能做的就是做飯照看老伴,呂z父親有精神病,靠農場補貼就醫吃藥,還有一個未成年的弟弟,一家的生活重擔就落在旅z一個人肩上,白天地里干活,晚上整修農機具,不堪重負的呂z幾乎落淚。幾年下來,玉米種植仍不景氣,最終導致負債7萬余元。常言道:“花錢兩大項,口糧和來往”,“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一家四口人,兩個病號一個上學,呂z家的負擔是越來越重,同時,沉重的債務讓呂z東奔西走,冬閑時就出外打工,干過建筑,下過礦洞,出過各種各樣的苦力,全力打拼還是入不敷出。春去冬來,汗水與淚水相伴,艱苦和貧困并存。債務像滾雪球一樣,每年還在增加。窮苦的日子讓年僅20幾歲的呂z深深感到貧窮最可怕。20**年的春節前前夕,要賬的接二連三的擠進家沒辦法,把家里準備年貨的前都扔在炕上,“我就這么多錢了,你們看著辦吧?!闭f完一頭扎在行李上,呂z哭出了聲。他痛恨自己沒有頭腦,經營這么大面積的地,咋就過不好日子呢?

  二、靠“五元”幫扶,調整產業結構走致富路

  20**年,農場鼓勵號召旱改水。呂z經營的地塊起伏不大,土質優良,田間路,排水溝等條件較好,適合改成水田種植。雖然呂z掌握著有利的資源,農場和單位也給了一些優惠政策,可是從來沒有種過水稻的呂z還是沒有嘗試種植水稻的勇氣。其實,呂z這個小伙子意識是老人們心中的孝子,他任干,雖然家里不富裕,但是對待父母的弟弟從不小氣,也愛幫助鄰里干點活,有經驗的魏德久給他支了一招,說是支招也帶有點帶一帶的意思:“小z子,你那么地就不能給你娶上媳婦的錢掙回來,看人家種水稻的剛子,才兩年就買了個車,要不你賣了地吧!”。用話將呂z一軍的是“五員”之一魏德久,退休在家,是個種地的行家,做過統計。呂z就聽不進這話。他知道,沒了地,他啥都沒了,別說成個家?!皠e人能種水稻,我也能”呂z嚷嚷一句,心理就打下注意,旱改水,憑www.zonexcapitaltr.com自己改變一下生活。當年呂z將自己28.5公頃的旱田改了15公頃,單位幫助貸款,自己改農具,學習水稻技術,到了年底賣糧一算,一畝凈勝400多元,十多萬的收入自己想都沒敢想,這也讓旱田戶看“熱”了眼,呂z第一個感謝就是魏德久,不光是老魏將了他一軍,他才敢大干一場,就這種水稻的門道都是老魏手把手教的。有了流動資金,呂z更有信心干了,連續兩年就把所有旱田改造成水田,還更新了農機,買了一臺收割機,換了大馬力農用車,在20**年春季,率先推廣使用毯式秧盤,葉齡跟蹤技術。20**年呂z有購買鋼骨架大棚,培育壯秧,洋馬插秧機。生活富裕了,干吃苦,有干勁也吸引了一位善良的姑娘,20**年底呂z結婚了,雖然是遲來的財富也讓他成為同齡人的榜樣。

  三、擔當領路人,敢做新型農民

  “一個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富”,呂z知道,這些年沒有農場的好政策,單位的大力支持單憑他一個是沒有這么大的改變的。知恩圖報,呂z吧三年總結的種植經驗跟其他種植戶分享,高標準的鹽水選種,標準大棚毯式育秧,高性能插秧機適時早插,葉齡跟蹤技術運用,淺濕干灌溉,每一項技術他都詳細和種植戶傳授,私下都叫他 “第二技術員”。在這幾年里,呂z先后是水稻插秧前三名,無草地號,整地前三名,是一個響當當的水稻種植排頭兵。

  20**年,呂z參加水稻致富聯合體,成為一名帶動致富的科技能手,為更多的種植戶服務,自己的種植技術也有很大提高,產量連年攀升,被他幫助的種植戶效益也大幅度增加。在他的帶動下,不少水稻種植新手都能掌握先進技術,獲得高產高收入。

  如今的呂z,在場部地區購買了高層,家里安上了電腦,在勞動之余,呂z經??吹木褪撬痉N植方面的知識,病蟲草害防止,市場動態,新品種推廣,測土配方知識。電腦桌前還多了一本英語詞典,為了看看國外的水稻種植技術。呂z常把它了解的知識和信息分享給他的同行們,在大家眼里,呂z就是個新型農民。

篇2:村黨支部書記先進事跡:致富路上領航人

  村黨支部書記先進事跡:致富路上的領航人

  ——z鎮z村村黨支部書記王z先進事跡

  50多歲的王z同志,在村上一干就是20多年,他把自己的青春和熱血無私地奉獻給了z村的建設和發展,在群眾中留下了很好的口碑。20**底基層組織換屆時,王z同志順利當選為z村黨支部書記,自此翻開了人生新的一頁。經過一年多的奮斗,z村村已經發生了可喜的變化,村域經濟有了明顯發展,農民收入有了明顯增長,這些成績的取得雖有各級領導的關懷支持和村干部、群眾的共同努力,更凝聚王z同志的艱辛和心血。

  一、抓學習,不斷提升自身的政策理論水平

  擔任z村支部書記后,王z同志迅速進入角色,把提升自己的理論水平和政策水平作為必修課。他常說:要當好一名班長,促進一個地方的發展,帶領群眾支付奔小康,只有活到老,學到老才會不辜負黨和人民的重托。為此,他把學習作為自己每天的一項常規工作來做,做到勤于學、善于學,經常學、努力學,用理論不斷充實自己的頭腦,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努力提高為人民服務的本領。

  工作中,他一方面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思想、*理論,努力踐行***,始終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另一方面積極學習國家政策、法規及各種規章制度,學習黨的基本知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知識、科學文化及本職業務知識。在學習上,他一絲不茍,重視參加集體組織的學習和視個人的自學,把集體組織學習與個人自學有機結合,做到每天學習1小時,每月熟讀1本書,每月參加1次學習交流會。通過學習,不但陶冶了情操,還豐富了自己的理論水平和政策水平,提高了工作效力。他積極認真刻苦的學習態度在村兩委干部中樹立了學習的榜樣,在他的帶動下,班子成員逐步形成了愛好學習的良好習慣,為z村的發展夯實了堅實的基礎。

  二、理思路,為z發展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

  z村位于z鎮東南部3公里的淺丘地區,是省級新農村建設示范片核心村之一。由于原黨書記獨斷專行,思想僵化,致使“兩委”班子思想渙散,觀念陳舊,黨的宗旨觀念不強;村務沒公開,制度不健全,財務管理混亂,經濟結構單一,農民增收無望,致富無門,造成*事件不斷,該村成了遠近有名的老大難村。為改變z村班子不力,發展滯后的狀況,鎮黨委將聯豐和z兩個支部進行合并,建立了聯豐z聯合黨支部,即z黨支部書記有聯豐村黨支部書記兼任。合并后,z的情況有所好轉,但終因原“兩委”班子的陳舊觀念,還是不夠理想。上任后,面對如此嚴峻的局面,王z同志沒有退縮。他經常與班子成員交流溝通,與群眾促膝談心,并深入農戶進行調查研究,經過反復思考,理清了思路。他認為迅速改變z的面貌,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一要建立一個堅強的“兩委”班子,統一思想,凝心聚力求發展;二要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密切和群眾的血肉聯系,征得群眾的信任和支持;三是創造良好的發展經濟環境,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為此他與村兩委一般人結合實際制定了三年奮斗目標:第一年打基礎,站穩腳,第二年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第三年增強發展后勁,拓寬致富門路,徹底改變貧困面貌。理清了思路制定了目標,工作就有了頭緒。

  王z同志在得到鎮黨委支持和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建立了一個團結務實、能夠帶領群眾致富的“兩委”班子?,F在的“兩委”班子在王書記的帶領下,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在群眾中樹起了新形象,為搞好村的各項工作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證。

  三、辦實事,為z經濟迅速崛起嘔心瀝血

  王z同志在任z村支部書記的一年多的時間里,在上級黨委和部門的支持下,他和村“兩委”班子成員一道,使z村的面貌發生前所未有的巨大變化。一是基礎設施迅速改善。新修寬5.5米村級道路2900多米,寬305米的組到4800多米,生產便道近7000米,新建積雨蓄水池12口,整修蓄水30萬立方米的水庫一座。二是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實施z千畝果樹補植項目,使水果種植在原來1500畝的基礎上擴大大現在的7800余畝,其中桃3000余畝,梨2600余畝,柚1000余畝,枇杷600余畝,狝猴桃600余畝。三是村容村貌更加亮麗美觀。對遼安路、塔九路、示范片建設核心路近20公里的路面進行定期清掃,對沿線雜草進行及時清除,協助鎮政府對沿途360余戶農房進行風貌改造,增設柵欄、種植花木、粉刷墻面、規整院落,確保新農村建設村容整潔。四是示范村建設通過省上驗收。z村是省級新農村建設示范片核心村之一。除前期的大量工作外,今年縣上安排了專項資金集中實施,要求在今年6月底完工接受省上驗收。面對時間緊、任務重、要求高的壓力,王書記義不容辭擔起這個重任。在150多個日日夜夜里,他晴天一把汗,雨天一身水,餓了啃饅頭,困了打個盹,更是在規定的時間內保質保量地完成了任務。在7月12日的驗收中,不但認定為合格,還得到了省新農村示范片建設驗收工作組的高度評價。五是社會和諧穩定。王z同志堅持勤走訪、多收集、細排查、早化解,做到了小事不出組,大事不出村,事事不過夜,確保全村的安全穩定。一年多來,z村村沒有發生任何集體*事件。

  王z同志就是這樣,始終用“***”重要思想武裝自己,終把群眾利益放在首位,努力去做好每項工作,為群眾多辦實事,辦好事,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積極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為z村的發展,群眾的致富增收,踐行著一個共產黨人信念的錚錚誓言。

篇3:致富之星先進事跡:致富路上領航人

  “致富之星”先進事跡:致富路上的領航人

  —— “致富之星”z帶領群眾致富一瞥

  提起z,人們都舉起拇指說:好樣的!他是當之無愧“致富之星”,是帶領群眾致富的領航人?;ㄇD鎮z村z,原為一位走南闖北的生意人,“5.12”汶川大地震中臨危受命擔任z、z兩村的黨總支書記。幾年里,他帶領群眾在致富道路闖出的了一片新天地,村民人均收入翻了一番多。

  z、z兩村共有1347戶3600余人,是典型的“山多田少、吃飯不飽”的川西北淺丘之地,僅有少量的水田,荒山林多?!坝信抻^斗山,光吃紅苕莫衣穿,出村全是泥巴路,吃點油鹽愁得打偏偏”就是對這兩個村昔日的真實寫照。87年3月,戎裝退伍后的z,看到山村的落后面貌,在部隊“大熔爐”里錘煉的鐵血漢子心中泛起陣陣酸楚。他暗下決心;一定要通過自己努力,改變面貌,讓老百姓過上幸福生活。于是,他充分利用自己在部隊學到知識和已有的人際關系,通過銀行貸,朋友借的方式籌集資金,開始了走南闖北做生意的生涯。在小有積蓄后,他開啟了餐飲店。由于他經營管理有方,方法對路,生意紅紅火火,在一個10多萬人口小城里名聲大震。緊接著,他又開起了公司,經營礦產。餐飲店和礦產公司更是火爆,他也因此成為安縣地區一位響當當的富起來的名人。

  突如其來“5.12”汶川大地震,讓本來就窮兮兮村莊更是雪上加霜,不但造成了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就此終結,而且村民住房大面積垮塌,道路、橋梁、塘堰全部毀損。受到驚嚇的人們,滿目蒼夷的場景,讓這位名人也不由自主地流下悲傷的淚水。危難中,不但本村上的黨員想到了他,鄰近的z村黨員也想到了他,希望他能主持工作,讓村民過上好日子。這可犯難了他。干吧,肯定要少賺錢;不干吧,又對不住父老鄉親。激烈的思想斗爭,他服從鎮黨委的安排:干!

  擔任村支書后,他立即投入到緊張的抗震救災中,帶領全村共產黨員用手掏、用鋤刨從廢墟中救出9組李明傳、7組鄧成賢一家等3戶村民11人;為老百姓搶出被掩埋的糧食、農具、家具、衣物等物資價值100余萬元,協助幫助群眾搭建避難帳篷140多個。在恢復重建中,他充分利用自己走南闖北的人際關系,幫助群眾購買水泥、紅磚、鋼材等建材,使z、z兩個村近4000受災群眾提前搬進了安全、牢固的新房。

  安置好受災群眾后,他又立即投入到恢復生產,加快發展的戰斗中,對兩村原有產業進行梳理,對不合理的結構進行調整,將兩村定位為鄉村旅游區,并向這個預定目標大展拳腳。目標確定后,他主動與陽市師范學院取得聯系,邀請綿陽市師范學院專家組楊毅教授團隊,深入兩村,現場勘查,實地規劃,制定了《z、z發展實施方案》。按照《方案》,完成了兩村5.5米寬,9.7公里的兩村聯網公路,1500畝的水果品種改良和果樹植補,新建了1200畝狝猴桃種植園區,引進了綿櫻鴨業公司,建起了年產500萬只肉鴨集中養殖區和年出欄12000頭的生豬養殖基地。特別是500萬只肉鴨集中養殖區的竣工,吸引了103戶農戶到從事肉鴨養殖,僅此一項農民就增收750多萬元。如今,水果、養殖已成為z、z兩村叫得響主導產業。據統計,兩個產業4700多萬元,農民戶均增收10000多元。

  俗話說:鄉看鄉,戶看戶,群眾看干部;光說不練,說了不算。種、養殖業的發展,使農民的錢袋子逐漸鼓了起來。而作為帶領群眾致富“舵把子”的z并沒有因此而滿足,又開始謀劃新一輪的飛躍,鼓勵農戶開農家樂。萬事開頭難,為實現既定目標,z身先士卒,建起了第一家集休閑、娛樂、餐飲、度假于一體的貓兒溝山莊。在他的帶領下,佳佳林、一品香、鄉村農家菜、聚源等11家農家樂應運而生。為進一步擴大影響,他緊緊抓住省級新農村示范片建設的難得機遇,積極向上爭取項目支持。在項目的支持下,修建了占地2800多平方米的民俗傳統文化展示長廊,500多米長水上觀光棧道,打造了“錦繡花田”、“秋江獨釣”、“虹橋迷影”、“月滿荷塘”、“花湖春色”、“花鄉果韻”、“步步生蓮”等20個觀光景點,并將每個景點的內容用中、英、韓、日四種標注解釋。在此基礎上,還新建起了占地20畝的綿陽市一流鄉村公園,開起了安縣地區第一個村級水上游樂項目,結束了花荄地區沒有水上游樂項目的歷史。

  z、z的快速發展和驚人變化,引起了當地政府和上級的高度重視,花花荄鎮黨委政府決定以兩村為核心,打造“花城果鄉”鄉村旅游觀光游覽區。經過三個多月道路綠化、風貌提升、經典亮化,以z、z兩村為核心“花城果鄉”享譽遐邇,日參觀游客www.zonexcapitaltr.com最多時達到30000人次。今年3月22日,綿陽市第二屆鄉村旅游節在花城果鄉隆重舉行,引起了川西北地區的的巨大反響。如今,你進入綿陽只要有休閑的意愿,人們都會向你推薦,“花城果鄉”是最理想的好去處。

  在發展生產的同時,z并沒有忘記因病、缺勞致貧的困難群眾,始終群眾的疾苦裝在心里。9組唐炳榮全家5人,因家庭人口多,又沒有其他致富門路,z就給他無償買仔豬3頭,并利用自己與飼料銷售點的關系,為他擔保提供飼料。使z家以“滾雪球”的方式脫了貧,致了富。3組吳太軍因車禍受傷無錢醫治,z在第一時間組織黨員為其捐贈醫療費,自己帶頭捐贈1000元。在得知醫療費仍然不足時,又主動借款20000元,保證了吳太軍得到了及時治療。

  z就是這樣,把責任擔在肩上,把群眾的冷暖裝在心里。幾年來,zz兩村人平純收入由他擔任書記前的4856元躍升為12762元,比他之前翻了一番多。村民家家住上了小洋樓,水泥路實現戶戶通,兩村聯通路實現綠化美化,并安裝太陽能路燈,新興產業蓬勃興起。如今,z、z兩村已成為綿陽市鄉村旅游的最佳圣地,果滿山,魚滿塘的優美景色無聲地訴說著杜書記為之付出的艱辛與汗水。

  當地群眾逢人便說:杜書記就是當之無愧致富之星,帶領群眾致富的領航人!

相關文章

97精品久久久久|ZZIJZZIJ日本成熟少妇|嫩草一级337p无码专区|青青青国产在线观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