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質學生實訓總結
工程地質實訓為期一天半,總共觀測三個站點,但是由于實訓前雨水比較多,最后才去了兩個測站點。一個是密石洞,一個是從化斷裂帶。
6月27日,上午老師講過一些出外的注意事項后我們吃過飯就整裝出發去了我們測量的第一站-密石洞。首先,老師講解這次實訓的內容,提出四個問題讓我們有目的的去進行這次實習。四個問題分別是:一、這里的巖石是三大巖石分類中的哪一種?二、這里的巖石中具體有哪些巖石?三、這里的巖石為什么那么破碎?四、這里的巖石風化程度如何?
帶著問題,我們觀察這里的巖石。發覺這里的巖石以頁巖和砂巖為主,也發現了很少的石英,石英屬于巖漿巖,不過這邊的巖石是層積巖。因為這里的巖石分布著大量的頁巖和砂巖,這兩種巖石是層積巖中的典型巖石。經過老師最后的匯總解答后,我們明白這里的的巖石為層積巖不只是因為它有著頁巖和砂巖的大量分布,它的巖層層理也在告訴著我們這里的巖石是層積巖。
砂巖:由50%以上粒徑在0.074~2mm的砂粒膠結而成的。按粒度大小可分為粗粒、中粒、細粒及粉粒砂巖;根據其主要碎屑成分又可分為石英砂巖、長石砂巖、和巖屑砂巖等,砂狀結構,層理構造。我們發現這邊的砂巖粉屑砂巖比較多,還有長石砂巖。頁巖顧名思義,它的紋理就像一頁頁的作業紙那樣,在強大的壓力下變成這樣的。
由于我們這次觀察的地點是一段新建的高速公路旁邊,是從山中開辟出來的,所以那些巖石都是裸露在外。這段時間的雨水比較充沛,加上那猛烈的太陽,日曬雨淋,靠近植被的巖石已經變成了泥土,完全風化了。由上往下,巖石的風化的程度越來越低,接近地基處只是微風化的程度。巖石之所以那么破碎,是因為巖層的活動,內應力的作用和外應力的作用,還有因為是施工后不久,巖層的完整性被破壞了。
我們最后還測了產狀,不過由于操作原因我們的數據有偏差,不能作為實驗數據記錄下來。
6月29日,我們去第二測站-從化斷裂帶觀測,這次的問題和上次大同小異。這里的巖石是三大類中的變質巖,具體有糜磷巖、流紋巖。還有巖漿巖在其中分布,我們發現了類似于頁巖的巖石在其中也有分布,后來才知道那是片巖。
因為這段時間雨水很多,那里的巖石被雨水侵蝕的很厲害,輕微點的就用錘子輕輕敲擊就掉了,而嚴重點的像流紋巖之類的用手一捏,成泥塊了,所以我們這次標本的采集基本用手直接掰下來。這里的巖石大多都風化很嚴重,加上雨水的侵蝕,被破壞的很嚴重,這影響到我們的觀測。
那里地處從化斷裂帶,地殼活動比較激烈,巖層變化大,又加上人為的破壞,所以那里的巖石不能用破碎來形用,已經成泥了,變成泥沙了。旁邊就是一個沙場,原料就是那里的巖石。我們回校后觀測了學校小道旁的那幾塊石頭,那是石灰巖,大自然的神奇讓這幾塊原本平凡無奇的巖石變得婀娜多姿,成了我們學校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這次的實訓時間不長,我們對于地質方面的了解不夠。不過我們是道橋專業,不必如環境地質班那樣研究的透徹,我們只是最基本的了解了一下地質方面在我們道橋施工方面占的比重,這是基礎部分。我外出的時候有留意過高速公路的組成部分,建好路后,路邊還要弄防護帶,以減少滑坡事故發生的概率,這與地質學這門課程有關。
通過這次實訓和上次的測量實訓,我明白我們道橋專業不容易。不只是局限于修路建橋方面,還要學會如何和大自然協調好,讓路修起來和橋建起來的同時又最大限度減少對環境的破壞。這次的地質實訓也讓我們和大自然更親近,讓看到了我們平時沒看到或者沒留意的風景,見識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巖石中的美麗。
篇2:企業形象策劃實訓總結
企業形象策劃實訓總結
兩周的企業形象策劃實訓結束了,相較于前兩個星期的營銷師實訓,這個實訓有意義多了。
在本次實訓,自己動手的方面增多,比如實地做調查,寫調查報告,策劃為企業做CIS導入系統。我們不僅學習了企業形象的概念,如何為企業設計形象,我們還找了一個實體店,為其做市場調查,寫調查報告,還為其策劃了CIS導入系統,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并不是一帆風順的,但是我們確是開心的。
我們小組取名為“動感5+1”象征我們小組是具有動感的,是中國滿活力的,我們所做的策劃也是與“動”結合在一起的。
一開始我們寫市場調查報告取材是學校的動感地帶營業廳,我們做的是學生對于動感地帶使用情況的調查,本來以為做的挺好的,還挺高興的,結果老師一盆冷水從頭澆到腳,老師說我們的調查從一開始就偏離主題了,我們是要為企業做形象分析,分析他們CIS的現狀,再為其導入CIS系統,結果我們選的動感地帶本身就是一個500強的名牌企業,他的CIS系統已經很完善了,不需要我們來策劃,哎,所以我們只能從頭再來。
我們選了學校的經貿理發店,馬不停蹄的以最快的速度做了一份市場調查報告,然后打印調查,寫了一份調查報告,結果調查報告還沒寫完,老師又讓我們接著為其做CIS導入系統,還要做成PPT上臺演講,時間真的很倉促。不過我們小組分工合作,還是在規定的時間完成了各自的任務,剩下的就是做PPT了。PPT又是一個難題,PPT要做的精煉,而不是直接把Word復制,又要演講者好講。其他小組已經開始演講了,我們小組還沒做完,沒辦法,我只好中午留在實訓樓趕做PPT,結果就是我被鎖在實訓樓了,其實我知道有人鎖門,不過為了做PPT,我還得躲著不讓他發現里面有人,免得我被趕出去,終于趕在上課之前,我完成了PPT的制作。
我把PPT分成幾個部分,讓組員每人講一個部分,剛好是他們自己做的那個部分,他們自己比較熟悉,演講起來比較生動,終于我們小組也演講完了,雖然效果沒有想象中的好,但是我看到了組員的努力與認真,更值得表揚的是我們的合作。
實訓除了訓練我們自己的能力,更注重我們的合作能力,將來在商場上打交道,不可避免的就是合作。
總的來說這次實訓意義重大,有苦也有甜,成功的完成報告與策劃是多么令人驕傲的事,或許完成的并不完美,但是努力的結晶就是漂亮的!
篇3:道路勘測設計實訓總結(200字)
道路勘測設計實訓總結(200字)
道路勘測設計,研究汽車行駛與道路各個幾何元素的關系,以保證在設計速度、預計交通量以及地形和其他自然條件下,行駛安全、經濟、旅客舒適以及路容美觀。
老師給我們的是湖南某公路的地行圖,每個小組截一段去設計合適的公路路線。我們平時聽課沒怎么聽懂,資料下載后也沒有按照指導書說的去做。參考我們上課聽的一丁半點就開始選線,結果我們選了兩天選出來的還是錯的。天天往圖書館跑,五樓都快成了我們的私人地方了。其中的數據我們做了一遍又一遍,一個星期我們總算把線選出來了。剩下的就是做表格,畫圖,萬事開頭難。
通過這兩周的實訓,我認識到道路勘測設計此門課程的實用性和重要性。這門課程把我們之前學的CAD、測量都結合起來,之前的學習為這門課而準備。不過由于是實訓,只是讓我們了解,很多步驟都省略了。不過也是,如果真讓我們做完全部步驟,直接畢業算了。
這次的實訓我覺的是比較難的一個,也是一個很接近專業的實訓。也認識到為什么我們出去之后為什么還有實習期,還要一個師傅帶我們。這些工作,如果沒有人指導,很難把它弄好,就算弄好了,錯的也多,而且錯了自己還不知道。道路勘測這本書很厚,里面講的很細,不過我真的沒怎么去看過,看不懂。實訓一次就把要學的基本學會了。不過學過與沒學過還真是兩樣,最起碼不會兩眼一抹黑,能發現問題,能解決問題。
由于老師事忙,中間我們還做了兩天的土力學實訓,對于道路勘測設計的實訓指導較少,不過這也培養了我們的自主性。對于我們以后的學習有一定的幫助,也讓我們認清我們的工作性質。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