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區火災時物資疏散保護流程
1、目的
保證火災時物資的疏散和保護,確保業戶的財產協管隊并將損失控制到最小程度。
2、適用范圍
適用于管理處火災時物資的疏散和保護。
3、操作流程
(1)疏散與保護物資,是滅火過程中的又一項重要任務,對受火勢威脅的各種物資,以及業戶的貴重物品、車輛、設備以及圖書檔案資料等是采取疏散還是就地保護,要根據火情來決定,其目的是盡量避免或減少國家和私人財產損失。
(2)需要疏散與保護的物資的幾種情況:
A 重要物資受到火、煙等直接威脅而無法保護時,要進行疏散,特別是業戶貴重物品和不能用水撲救的物資,必須立即疏散。
B 易燃、易爆或有毒物品以及受較大壓力的桶、罐等容器和設備,在火勢威脅下有發生燃燒、爆炸或散發毒氣的危險時,要抓緊疏散或加強保護措施。
C 當物資妨礙消防員接近火源而影響滅火行動時,要盡快搬移。
D 對有助火勢蔓延的物資,要迅速轉移,
(3)疏散與保護物資的要求和方法:
A 一般情況下,應先疏散與保護貴重的、有爆炸和毒害的以及處于下風方向的物資,然后疏散和保護受火勢威脅較小的、處于上風方向的物資和其他一般物資。
B 在受火勢威脅的情況下,要用水槍掩護疏散物資的人員,保護他們的協管隊。
C 疏散搬走物資時,對貴重和爆炸物品要輕拿輕放,防止損壞或因碰撞引起事故。
D 疏散出來的物資不得堵塞道路,應放在免受火、水等威脅的協管隊地方并派人保護,防止丟失和損壞。
E 對需要就地保護的物資、設備等,可根據不同情況用水射、冷凍、降或者用浸濕的麻袋、帆布、棉被等覆蓋,不能用水冷卻的可設法使用石棉板等隔火材料將其與火焰隔開。
(十七)滅火器操作流程
1、目的
指導使用人正確使用滅火器,確保滅火器保持持續正常使用能力。
2、適用范圍
適用于管理處對滅火器的使用。
3、使用方法
(1)手提式CO2氣體滅火器。
A 手提滅火器,拔出保險梢,操作者站在火焰上風有效距離2-3米處。
B 手提噴嘴對準火焰根部,按下壓把,CO2氣體即噴出。同時適當擺動噴嘴,使氣體橫掃整個火焰根部,并逐漸向前推移。
C 如遇多處明火,可移動位置點射著火點,直至火焰點完全熄滅,不留明火為止,防止復燃。
D 火滅后,抬起滅火器壓把,即停止噴射。
(2)推車式ABC干粉滅火器
A 使用時將滅火器推到距火點有效距離處。
B 取出噴管,伸展膠管,操作者在火焰上風位置用手壓開噴槍開關,雙手緊握噴管,然后向上提起閥門手柄,對準火焰根部推進,直到將火完全撲滅。
(3)推車式其中CO2氣體滅火器。
A 使用時將滅火器推到距火點有效距離處。
B 取出噴管,伸展膠管,雙手緊握噴筒,操作者在火焰上風位置,拉出保險銷,逆時針旋開閥門,對準火焰根部噴射,逐漸推進,直到將火完全撲滅。
(4)消防水帶、水槍。
A 拉開防火栓門,取出水帶,水槍。
B 檢查水帶及接頭是否良好,如有破損,禁止使用。
C 向火場方向鋪設水帶,注意避免扭折。
D 將水帶與消防栓連接,將連接扣準確插入滑槽,并按順時針方向擰緊。
E 連接完畢后,至少有2名操作者緊握水槍,對準水源(嚴禁對人,避免壓傷人),另外一名操作者緩慢打開消火栓閥門至最大,對準火源根部噴射進行滅火,直到將火完全撲滅。
篇2:轄區火災時物資疏散保護工作規程
轄區火災時物資疏散、保護工作規程
1.0目的
保證火災時物資的疏散和保護,確保業戶的財產安全并將損失控制到最小程度。
2.0適用范圍
適用于**管理處火災時物資的疏散和保護。
3.0內容
疏散與保護物資,是滅火過程中的又一項重要任務,對受火勢威脅的各種物資,以及業戶的貴重物品、車輛、設備以及圖書檔案資料等是采取疏散還是就地保護,要根據火情來決定,其目的是盡量避免或減少國家和私人財產損失。
3.1需要疏散與保護的物資的幾種情況:
3.1.1重要物資受到火、煙等直接威脅而無法保護時,要進行疏散,特別是業戶貴重物品和不能用水撲救的物資,必須立即疏散。
3.1.2易燃、易爆或有毒物品以及受較大壓力的桶、罐等容器和設備,在火勢威脅下有發生燃燒、爆炸或散發毒氣的危險時,要抓緊疏散或加強保護措施。
3.1.3當物資妨礙消防員接近火源而影響滅火行動時,要盡快搬移。
3.1.4對有助火勢蔓延的物資,要迅速轉移。
3.2疏散與保護物資的要求和方法:
3.2.1一般情況下,應先疏散與保護貴重的、有爆炸和毒害的以及處于下風方向的物資,然后疏散和保護受火勢威脅較小的、處于上風方向的物資和其他一般物資。
3.2.2在受火勢威脅的情況下,要用水槍掩護疏散物資的人員,保護他們的安全。
3.2.3疏散搬走物資時,對貴重和爆炸物品要輕拿輕放,防止損壞或因碰撞引起事故。
3.2.4疏散出來的物資不得堵塞道路,應放在免受火、水等威脅的安全地方,并派人保護,防止丟失和損壞。
3.2.5對需要就地保護的物資、設備等,可根據不同情況用水射、冷凍、降溫或者用浸濕的麻袋、帆布、棉被等覆蓋,不能用水冷卻的可設法使用石棉板等隔火材料將其與火焰隔開。4.0記錄
無
5.0附件
無
篇3:學院校園洪災人員疏散、物資轉移救災應急預案
學院校園洪災人員疏散、物資轉移救災應急預案
為進一步做好汛期工作,細化**學院抗洪搶險應急預案,結合我校汛期實際,特制定**學院校園洪災人員疏散、物資轉移救災應急預案,確保校園汛期人員疏散、物資轉移救災工作順利進行,確保廣大師生員工生命和財產安全。
一、工作目標
為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妥善處置學校發生的洪澇災害事件,提高快速反應和應急處理能力,及時疏散人員、轉移物資,確保學校師生員工的生命財產安全,最大限度地減小損失。
二、工作內容
應對和處置洪澇災害突發事件,及時疏散人員、轉移物資到安全地帶。
三、工作原則
(一)統一指揮,快速反應。各部門各單位要按照學校的應急預案,建立各自應急和救援工作小組,以便洪澇災害事件發生時統一調度。學校成立若干個應急救援隊,其中教職工應急救援分隊由學校武裝部指揮,學生應急救援分隊由學工處指揮,各單位各部門負責指揮各自的應急救援分隊。
(二)提前摸底,明確任務。各部門各單位要提前了解居住在低洼地帶的本單位師生員工情況,明確救災區域和對象,落實救援人員,做到任務明確,分工到人,以便發生洪災時能及時、有效地組織救援。
(三)以人為本,統籌兼顧。堅持優先保護師生員工生命財產安全原則,堅持一切從師生員工利益出發,一切對師生員工負責,最大限度地減少洪澇災害造成的人員傷害,同時做好其他安全防范工作。
(四)協同作戰,聯動處置。發生洪澇災害后,迅速啟動三級響應應急指揮體系,學校領導小組按照采用統一指揮和分級指揮方式,全面做好應對洪澇災害事件工作,校級領導小組組織和指揮全面應急工作,二層單位和部門組織和指揮本單位本部門應急工作,各教學單位組織和指揮學生各班級的應急小組工作。各相關部門負責人和人員要立即深入第一線開展工作,做好統一指揮和協調工作,形成群防群控聯動工作局面。
四、工作步驟
(一)確定事件級別,啟動響應級別
洪澇災害事件按可控性、嚴重程度和影響范圍等因素從低至高劃分為Ⅲ級、Ⅱ級和Ⅰ級等三級事件,對應地響應級別也劃分Ⅲ級、Ⅱ級和Ⅰ級等三個級別。洪澇災害事件發生并經確定后,應急辦公室經學校主要領導或分管領導批準,迅速啟動應急預案并發布警報。
應急辦公室與相關部門聯系,迅速向師生員工發布洪澇災害事件信息,及時宣傳應急、防止和減輕危害的常識,發布各種自我防范保護措施,發布疏散路線和安置場所等情況。
?、蠹夗憫?。洪澇災害事件發生比較嚴重后果,范圍較小,需要學校各部門做好處置和防范工作的,由學校分管副校長做出決定,啟動Ⅲ級響應。
?、蚣夗憫?。洪澇災害事件發生嚴重后果的,范圍較大,由領導小組組長發布命令,啟動Ⅱ級響應。同時向當地黨委、政府和區教育廳報告。
?、窦夗憫?。洪澇災害事件發生十分嚴重后果,范圍大,需要嚴防死守和動員全校師生員工參與自救的,由領導小組組長發布命令,啟動Ⅰ級響應,同時向當地黨委、政府和區教育廳報告。
(二)工作人員到位,啟動人員疏散和物資轉移方案
啟動指揮體系,組成人員迅速到位。全面組織和指揮全校師生員工應對洪澇災害事件。
確定集結地點。兩校區地勢較高的位置。
各居住地人員疏散和財物轉移辦法:(請增加東校區居住地人員疏散和財物轉移辦法內容)
1.西校區學生宿舍人員疏散辦法
怡園1#學生(女)宿舍樓每層01-07號宿舍的學生往東樓梯口疏散、08-14號宿舍的學生往西樓梯口疏散。
怡園4#學生(女)宿舍樓每層01-04號宿舍的往東樓梯口疏散、05-08號宿舍的學生往西樓梯口疏散。
怡園5#學生(女)宿舍樓每層01-07號宿舍的學生往東樓梯口疏散、08-14號宿舍的學生往西樓梯口疏散。
怡園7#學生(女)宿舍樓每層01-09號宿舍的學生往東樓梯口疏散、09-18號宿舍的學生往西樓梯口疏散。
2.西校區教工住宅區人員疏散辦法
當聽到疏散報警信號后,教職工及時從各自的住宅疏散到集結地點。
3.財物轉移辦法
(1)學校發出應對洪澇災害事件警報后,低洼地帶居住地的師生員工要及時做好貴重財物的整理工作,提前做好財物轉移準備工作。
(2)居住在西校區一樓的學生宿舍財物,搬遷到二樓對應的房號。由學生所在的教學單位負責統一派出救援小組幫助轉移財物到指定地點。
(3)居住在西區8棟、10棟、11棟、16棟一樓的教職員工的財物原則上搬遷到本棟樓的對應二樓或西區食堂二樓。由這些教職員工所在的單位和部門負責統一派出救援小組幫助轉移財物到指定地點。
(4)應急響應啟動后,西校區的教工住宅9棟、12棟、13棟、14棟、15棟、17棟、18棟、19棟、20棟、21棟和22棟住宅的教職工所在單位負責通知上述樓棟的教職工做好一樓雜物房的搬遷工作,并派出救援小組幫助轉移財物。
(5)處在淹沒區域的機動車輛由校保衛處負責通知車主統一轉移到東區一號辦公樓周邊的停車場及逸夫實驗樓周邊停車場,以便統一管理。
(6)體育學院要組織人員用沙袋封堵體育館各扇大門,避免洪水浸泡塑膠球場,同時將體育館一樓物資及西區田徑場移動器材箱的物資轉移到體育館二樓。
1.東校區學生宿舍人員疏散辦法
當聽到疏散報警信號后,宿舍內學生及時從各自的宿舍疏散到集結地點。
雅園1#學生(女)宿舍樓每層01-08號宿舍的學生往西南樓梯口疏散、09-17號宿舍往東面(中間)樓梯口疏散,16-25號宿舍的學生往西北樓梯口疏散。
雅園2#學生(女)宿舍樓每層01-08號宿舍的學生往西南樓梯口疏散、09-17號宿舍往東面(中間)樓梯口疏散,16-25號宿舍的學生往西北樓梯口疏散。
雅園3#學生(女)宿舍樓每層01-08號宿舍的學生往西南樓梯口疏散、09-17號宿舍往東面(中間)樓梯口疏散,16-25號宿舍的學生往西北樓梯口疏散。
雅園4#學生(女)宿舍樓每層01-08號宿舍的學生往西南樓梯口疏散、09-17號宿舍往東面(中間)樓梯口疏散,16-25號宿舍的學生往西北樓梯口疏散。
雅園5#學生(男)宿舍樓每層01-10號宿舍的學生往西南樓梯口疏散、11-20號宿舍往東面(中間)樓梯口疏散,21-33號宿舍的學生往西北樓梯口疏散。
雅園6#學生(女)宿舍樓每層01-06號宿舍的學生往東樓梯口疏散,07-12號往西面樓梯口疏散。
雅園8#學生(女)宿舍樓每層08-11號宿舍的學生往西樓梯口疏散、留學生宿舍的學生往東樓梯口疏散。
雅園9#學生(男)宿舍樓每層01-10號宿舍的學生往西南樓梯口疏散、11-18號宿舍往東面(中間)樓梯口疏散,18-27號宿舍的學生往西北樓梯口疏散。
靜園2號樓(男)每層01-07號宿舍的學生往西面樓梯口疏散,08-14號宿舍王東面樓梯口疏散。
靜園3號樓(男)每層01-04號宿舍的學生往南面樓梯口疏散,04-08號宿舍往北面樓梯口疏散。
靜園4號樓(男)每層01-07號宿舍的學生往西面樓梯口疏散,08-15號宿舍往東面樓梯口疏散。
靜園5號樓(男)每層01-05號宿舍的學生往中間樓梯口疏散。
2.東校區教工住宅區人員疏散辦法
當聽到疏散報警信號后,教職工及時從各自的住宅疏散到集結地點。
3.財物轉移辦法
(1)學校發出應對洪澇災害事件警報后,低洼地帶居住地的師生員工要及時做好貴重財物的整理工作,提前做好財物轉移準備工作。
(3)居住在西區8棟、10棟、11棟、16棟一樓的教職員工的財物原則上搬遷到本棟樓的對應二樓或西區食堂二樓。由這些教職員工所在的單位和部門負責統一派出救援小組幫助轉移財物到指定地點。
(4)應急響應啟動后,西校區的教工住宅9棟、12棟、13棟、14棟、15棟、17棟、18棟、19棟、20棟、21棟和22棟住宅的教職工所在單位負責通知上述樓棟的教職工做好一樓雜物房的搬遷工作,并派出救援小組幫助轉移財物。
(5)處在淹沒區域的機動車輛由校保衛處負責通知車主統一轉移到東區一號辦公樓周邊的停車場及逸夫實驗樓周邊停車場,以便統一管理。
(6)體育學院要組織人員用沙袋封堵體育館各扇大門,避免洪水浸泡塑膠球場,同時將體育館一樓物資及西區田徑場移動器材箱的物資轉移到體育館二樓。
4.疏散和財物轉移工作要求
(1)當聽到疏散和財物轉移警報后,不要驚慌失措,按照學校領導小組的統一指揮,進行有序的疏散和財物轉移,統一集結到指定地點。
(2)校直各單位迅速做好本單位師生員工的疏散和財物轉移工作,迅速行動,不允許任何師生員工滯留在疏散點。
(3)師生員工搬離后要將電源切斷,避免出現電路故障和觸電事故。后勤部門要根據水位情況及時做好供電、斷電工作,同時做好疏散集結地和公共場所的供電工作。
(4)加強疏散人員和財物轉移的領導,統一集結,服從命令,聽從指揮,沒有任何命令不準解散集結人員,也不能隨意搬遷財物。
(5)集結完畢后,校直各單位及時向學校領導小組和應急辦公室報告人員疏散、集結和人數基本情況。
(6)保衛部門要加強安全巡邏工作,師生員工要看護好自己的物品,防止學校財產和個人財產受到損失。
(三)救援人員到位,啟動救援方案
1.應急工作領導機構人員到位。統一領導和協調防御洪澇災害事件應急處置工作,決定洪澇災害事件應對工作中的重大事項。
應急辦公室迅速將學校各職能部門和單位劃分若干工作小組,具體負責搶險救援、醫療救護防疫、人員安置、治安警戒、交通管制、應急通訊、綜合信息、應急物資與經費保障、生活保障、善后處置等工作。具體應急工作小組按照《**學院20**年應急搶險抗洪預案》的分工實施。各項應急保障工作要求如下:
(1)保障通信與信息暢通。要確保應急通訊暢通,信息傳遞無阻,建立應急參與部門、人員的通訊方式、聯系方式以及備用方案和通訊錄,建立和完善預防處置洪澇災害事件信息報送網絡。
(2)保障現場救援和工程搶險裝備到位。啟動應急現場救援和工程搶險裝備等的物資的調撥工作,確保正常使用。
(3)保障交通運輸正常運轉。保障應對洪澇災害事件期間車輛正常運轉,保證應急物資和人員的正常運送工作。
(4)醫療衛生保障。通知下達后,后勤部門和學校衛生所負責人在洪澇災害事件發生后及時到達現場,立即開展救治行動。
(5)保障治安穩定。啟動有力的洪澇災害事件應急處置體系,迅速調度物業的保安和學校的保衛人員,進行布控、執勤和防范,維護校園治安秩序,保障交通暢通和正常的教學、生活、工作秩序以及學校的穩定。
(6)保證物資救援迅速到位。啟動應急救援物資儲備預案,將平時儲備的救援物資調撥到位,保證洪澇災害事件應急處置工作所需物資的供應。
(7)經費落實到位。啟動處置洪澇災害事件工作所需專項經費預案,優先保證應急經費的支出,保證洪澇災害事件應急處置工作所需經費。
(8)動員師生員工參與救災。在必要時動員廣大師生員工參與處置洪澇災害事件。
(9)保障緊急安置場所足額到位。迅速確定應急安置場所,及時將人員疏散到應急安置場所。
(10)保障用水用電的供應。確保在應急狀態下學校供水、供電等公用設施的正常運行,滿足救援工作對用水用電的基本需求。
2.啟動救援方案
應急響應發布后,全院各單位各部門首先要立即布置防范工作,及時關閉門窗,切斷無關電源、加固重要設施,清理懸掛物,確保人員疏散通道的暢通,并及時將應急物資和設備運送到位。
3.妥善安置被疏散的人員
居住在被洪水淹沒區的西校區學生宿舍的學生,原則上安置到自己所在的教學系(院)的教室,由學工處、各教學單位統一安排暫住。
居住在8棟、10棟、11棟、16棟一樓的教職員工,統一安置到西校區食堂二樓暫住。由這些教職員工所在的單位和部門負責安置。
五、工作要求
1.提高思想認識,加強組織領導。各單位各部門要充分認識洪澇災害事件對我校師生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的巨大危害性,迅速行動起來,在領導小組的統一指揮下,切實做好落實工作。
2.做好排查整改工作,及時處置安全隱患。針對我區正值汛期和學校實際,各單位各部門開展地質災害隱患排查和整改工作,及時處置安全隱患。
3.建立健全安全預警,制定應急工作預案。各單位各部門要重視建立健全防御洪澇災害事件安全預警制度和制定應急預案工作,確保在洪澇災害事件發生時,及時、主動、有序、全面地應對洪澇災害,有效地防止和減輕損失。
4.明確工作職責,嚴格執行汛期規章制度。各單位各部門在汛期要明確工作職責,提前做好預警和處置工作,嚴格執行汛期值班制度和請假制度。
5.保障通訊暢通,及時報告信息。學校各級領導汛期必須保障通訊暢通,確保信息報告渠道正常。
6.做好宣傳工作,適時進行演習。各單位各部門要廣泛宣傳各種應急預防、防災減災等基本知識,宣傳避險、自救和互救措施,適時組織師生開展演練或訓練,提高整體應急反應能力。
補充說明的是,汽車疏散預案已由學校保衛部門編制,具體疏散按該預案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