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學年小學六年級數學第十一冊教學工作計劃
一:學生情況分析
所執教的六年級共有學生24人。上學期的數學成績總體居中。大部分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較高,主動性強,有濃厚的興趣和求知欲。但有部分同學缺乏學習數學的興趣??傮w不具備良好的學習習慣。
經過測試了解,學生普遍存在計算能力較差,約數、倍數基礎不扎實,對今后教學存在一定的影響。多數學生不具備分析問題的能力,盲目解答的居多。z、z只具備二年級的知識水平。E、E數學基礎太差,而且以往逃課現象嚴重。很多問題都很棘手,需逐步完善,個體擊破,使數學教學工作盡快得以順利開展。
二:改進提高措施
1.鉆研教材,制定合理的教法及學法。對教材結合學生實際及生活需要進行適當的整合。把數學與生活緊密聯系起來,讓數學生活化,讓生活數學化。
2.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積極求實的態度及獨立思考的學習習慣。
3.因材施教,面向全體,重視個別輔導。
4.注重學生能力的提高和發展。通過觀察、操作、探究、猜想、驗證等過程加強學生各種能力及思維靈活性、開闊性地培養。
5.注重興趣培養,采用多種教學手段,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努力是每一個學生樂學、好學、主動學。
6.家?;ヂ?,做好家庭學生的學習監護工作。每周作業及學習情況與家長及時溝通,及時了解每周學生的校內、校外表現,做到心中有數。及時調整教學計劃。
7、學困生分等級,個別輔導,從基礎學起,制定適合他們的學習標準。
三:教材整體分析
?。ㄒ唬┍緝越滩陌ǎ?/p>
1.位置;
2.分數乘法;
3.分數除法;
4.圓;
5.百分數;
6.數學廣角;
?。ǘ嚎傮w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分數乘、除法的意義,掌握分數乘、除法的計算法則,比較熟練的計算分數乘、除法,會進行分數四則混合運算。
2.使學生理解比的意義和性質,會求比值和化簡比。
3.使學生掌握圓的特征,會用工具畫圓。掌握圓周長和圓面積的計算方法。能夠正確的計算圓周長和圓面積。通過介紹圓周率的史料,使學生受到愛國主義的教育。
4.使學生初步理解軸對稱的意義,初步認識軸對稱圖形。
5.使學生能夠解答比較簡單的分數應用題,能夠根據應用題的具體情況,靈活選用算術法與代數法解答。
6.使學生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比較熟練的進行有關百分數的計算,能夠解決一些比較簡單的有關百分數的實際問題。
?。ǜ浇虒W進度表)教學進度表
周次*ml:namespace prefi*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 教學內容 | 課時 |
第一周 | 一位置 | 2 |
第二周 | 二、1、分數乘法 | 4 |
第三周 | 1、分數乘法2.解決問題 | 5 |
第四周 | 3、倒數的認識 | 1 |
第五周 | 整理復習國慶假 | 2 |
第六周 | 三、1、分數除法 | 5 |
第七周 | 2、解決問題 | 3 |
第八周 | 3、比和比的應用 | 3 |
第九周 | 整理復習四、圓 1、圓的認識 | 5 |
第十周 | 2、圓的周長 3、圓的面積 | 5 |
第十一周 | 整理復習 起跑線期中考試 | 5 |
第十二周 | 五、百分數 1、百分數的意義和寫法 | 2 |
第十三周 | 2、百分數和分數小數的互化 | 2 |
第十四周 | 3、用百分數解決問題 | 4 |
第十五周 | 3、用百分數解決問題 | 5 |
第十六周 | 整理復習 | 2 |
第十七周 | 六 統計合理存款 | 2 |
第十八周 | 七數學廣角放元旦假 | 2 |
第十九周 | 八總復習 | 5 |
第 二十周 | 復習 | |
第二十一周 | 期末考試 | |
第二十二周 | 放寒假 |
篇2:嶺南分校六年級5班第二學期數學教學計劃
嶺南分校六年級5班第二學期數學教學計劃
一、學生情況分析
六5班共有60人,大部分學生的聽課習慣已基本養成,同學們的思想要求比較上進,大部分學生學習態度端正,學習能力強,學習有方法,學習興趣濃厚;但還有一小部分學生表現為學習目的不太明確,學習態度也不夠端正,作業有時拖拉甚至不做。從上學期的學習表現看,學生的計算的方法與質量有待進一步訓練與提高。優等生與后進生的差距明顯。故在新學期里,我們在此方面要還要繼續下苦功,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二、教材簡析:
本冊教材內容分為“圓柱和圓錐”、“正比例和反比例”和“總復習”三部分?!翱倧土暋卑?個單元。
?。ㄒ唬﹫A柱和圓錐:包括“面的旋轉”“圓柱的表面積”“圓柱的體積”“圓錐的體積”4個課題。
?。ǘ┱壤头幢壤喊ā白兓牧俊薄罢壤薄爱嬕划嫛薄胺幢壤薄坝^察與探究”“圖形的放縮”“比例尺”7個課題。
?。ㄈ┛倧土暎喊ā皵蹬c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解決問題的策略”。
三、教學目的和要求:
1、使學生認識圓柱和圓錐,掌握它們的特征,認識圓柱的底面、側面和高,認識圓錐的底面和高,會求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掌握圓柱圓錐的體積計算方法。
2、使學生理解、掌握正比例、反比例的意義,能正確判斷兩種量是否成正比例、反比例。學會使用數對確定點的位置,懂得將圖形按一定比例進行放大和縮小。理解比例尺的意義,能正確計算平面圖的比例尺。提高學生利用已有知識、技能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周密思考問題的良好習慣。
3、通過對生活中與體育相關問題的解決,使學生學會綜合運用包括算式與方程在內的相關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發展抽象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
4、通過對生活中相關問題的解決,使學生擴展數學視野,培養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和態度,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
5、使學生比較系統地牢固地掌握有關整數和小數、分數和百分數、簡易方程、比和比例等基礎知識;具有進行整數、小數、分數四則運算的能力,會使用學過的簡便算法,合理、靈活地進行計算,進一步提高計算能力;會解簡易方程;養成檢查和驗算的習慣。
6、使學生鞏固已獲得的一些計量單位大小的表象,進一步明確各種計量單位的應用范圍,牢固地掌握所學的單位間的進率,能夠比較熟練地進行名數的簡單換算。
7、使學生牢固地掌握所學的幾何形體的特征,進一步掌握一些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和相互之間的聯系,能夠比較熟練地計算一些幾何形體的周長、面積和體積,鞏固所學的簡單畫圖、測量等技能,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8、使學生掌握所學的統計初步知識,能夠看懂和繪制簡單的統計圖表,能對統計數據作簡單的分析,并且能夠計算求平均數問題。
9、使學生牢固地掌握所學的一些常見的數量關系和應用題的解答方法,能夠比較靈活地運用所學知識獨立地解答所學的應用題和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四、教學措施:
1、加強計算訓練,進一步培養合理、靈活地進行計算的能力;加強口算練習,學會解答比較簡單的整數、分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逐步提高學生四則計算的能力。
2、在教學中以學生為學習的主人,培養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分析、比較和綜合能力;培養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判斷、推理能力,以及遷移類推的能力;培養思維的靈活性和敏捷性。
3、加強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學生掌握一些常見的數量關系和應用題的解答方法,逐步提高解答應用題的能力。
4、改變觀念,增強學生實踐機會,使學生獲得正確的圖形表象,正確計算一些幾何形體的周長、面積和體積,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五、教學進度安排:
周次日期教學內容
12.17-2.21(一)圓柱和圓錐
22.24-2.28(一)圓柱和圓錐
33.3-3.7(一)圓柱和圓錐
43.10-3.14(二)正比例和反比例
53.17-3.21(二)正比例和反比例
63.24-3.28(二)正比例和反比例
總復習
73.31-4.4數與代數
84.7-4.11數與代數
94.14-4.18數與代數
104.21-4.25數與代數
11 4.28-5.2數與代數
12 5.5-5.9空間與圖形
13 5.12-5.16空間與圖形
14 5.19-5.23統計與概率
解決問題的策略
155.26-5.30期末復習
166.2-6.6期末復習
17 6.9-6.113期末復習
18 6.16-6.20期末復習
19 6.23-6.27 質量檢測
篇3:秋季X小學602班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20**年秋季**小學602班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執教**
一、學生情況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72人。學生課堂組織紀律性強,學習態度端正。但學生整體水平不是很好。學困生較多,這一部分學生基本功不扎實,后續學習將更加困難。全班的基本功訓練仍需加強。學生對解決問題這一塊,需要加強思維能力訓練,再有理解能力與分析能力的培養。
二、工作措施
1、全班分為18個數學學習小組。一方面培養大部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另一方面督促少數學習不認真、基礎差的學生參與學習,也可協助并減輕我的負擔,以便用于更好的提高本班的教學質量。
2、通過1——3周的觀察,將學生分為A、B、C三個層次組安排訓練,使學困生有事做,中等生有促進,成績優異的學生能拔高。
3、開展“計算王”的數學基本功競賽,增進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體會成功的喜悅。
4、深入學生,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與學生多交流,疏通學生思想問題,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與方式。
三、工作具體安排
?。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