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勞動競賽計劃
各市(地)總工會經濟技術部,綏芬河市、撫遠縣總工會經濟技術部,各產業工會經濟技術(生產)部:
20**年是“十二五”時期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勞動競賽工作要以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和省總工會十屆三次全委會議精神為指導,圍繞勞動競賽五年規劃提出的目標任務,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和發展實體經濟為主線,以提高職工創新能力和技能水平為重點,以創建“工人先鋒號”為載體的班組競賽為抓手,廣泛深入開展“當好主力軍、建功‘十二五’、和諧促發展”主題建功立業活動,進一步激勵和引導廣大職工勤奮勞動、誠實勞動、創新勞動,以創業的精神、創新的舉措、創優的標準,為保持全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做出新貢獻。
今年勞動競賽目標主要有:
進一步提高競賽覆蓋面和職工參與率。力爭勞動競賽企事業單位覆蓋面達到78%,職工參與率達到75%,其中非公企業勞動競賽的覆蓋面和職工參與率均達到65%以上。
努力提高職工技術創新活動成效。全省職工提合理化建議數量在去年基礎上增長6%,到年末達到15萬件以上,實施率不低于35%;實現職工技術革新1.8萬項,發明創造0.35萬項,獲得專利0.1萬項,總結推廣先進操作法0.4萬項。
不斷提升職工技術技能素質。開展崗位練兵的企業在75%以上;開展技能比賽的企業達到55%,參賽職工達到120萬人,提升技術等級的職工達到2萬人以上。加強職工職業技能實訓基地建設和管理工作,推行培訓與職業資格認證一體化,開展在職職工技術培訓和下崗職工再就業培訓,力爭培訓職工達到20萬人次以上。做好第二屆黑龍江省職工職業技能大賽暨第四屆全國職工職業技能大賽黑龍江選拔賽各項工作。
加快培養高技能人才。建立和完善高技能人才培養、選拔和使用機制,積極選樹“首席員工”、“金牌工人”等高技能人才,到年末實行“首席員工”、“金牌工人”等制度的企業達到0.5萬家,選樹技能帶頭人1萬人。組織1萬名技能人才(勞模)師徒結對。推動企業建立技能人才(勞模)創新工作室。
深化職工節能減排活動。大力宣傳節能減排知識,認真做好節能宣傳周活動。在電力、煤炭、鋼鐵、有色、建材、石化、印染、造紙、交通運輸等高耗能、高排放行業中開展節能減排達標競賽活動。加強職工節能減排義務監督員隊伍建設,義務監督員隊伍達到1.5萬人。
圍繞實現上述目標,要著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繼續開展多種形式的創先爭優建功立業勞動競賽
以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發展實體經濟為主線,開展多種形式的創先爭優建功立業勞動競賽。
一是圍繞促進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開展以“比創新、比技術、比管理、比效益、比服務”為主要內容的產業創新發展勞動競賽,同時抓好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節能減排達標競賽,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的同時降低能耗和排放達到先進水平。
二是在制造業中,開展以“優化結構、改善品種質量、提高產業配套能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淘汰落后產能”為主要內容的產業創新競賽,開展技術攻關活動,提高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推動企業創建自主品牌,提升核心競爭力,促進制造業由大變強。
三是在傳統和現代服務業中,圍繞創一流工作、一流服務、一流業績、一流團隊的目標,以提高效率、加強管理、提升質量、創新技術、增強素質為重點,著力開展以“誠實守信、技術創新、優質服務”為主要內容的服務品牌創建活動,促進服務業大發展。
四是充分發揮重大工程建設和促進區域發展勞動競賽對整個勞動競賽的示范引領作用,在競賽的深度和廣度上下功夫,不斷提高競賽的質量和水平。今年省總將開展 “黑龍江省大小興安嶺林區生態保護與經濟轉型勞動競賽”、“黑瞎子島烏蘇大橋工程建設勞動競賽”和“黑龍江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勞動競賽”。繼續抓好以現代化大農業、“漠大線”二期工程等為代表的重點工程勞動競賽。各市(地)、產業要結合本地區、本行業實際積極開展各具特色的重點工程項目建設競賽,為促進產業振興和區域經濟協調發展作貢獻。
二、深入開展職工職業技能競賽活動,不斷提升職工隊伍技能水平
為了進一步加強全省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激發廣大職工愛崗敬業、鉆研技術的積極性,緊密結合生產實際開展黑龍江省第二屆職工職業技能大賽暨全國第四屆職工職業技能大賽黑龍江預選賽。各地要不斷擴大參與競賽職工覆蓋面,尤其要積極鼓勵非公企業職工和農民工參賽,通過以賽促學、以賽代練,進一步提升職工隊伍技能水平。同時,重點選拔全國比賽相應8個工種選手參加全國第四屆職工職業技能大賽,力爭再創佳績。
大力選樹培養技能人才,進一步深化職工技術創新活動。開展“首席員工”、“金牌工人”選樹以及技能人才師徒結對活動,推動企業普遍建立技能人才(勞模)創新工作室。為我省高技能人才搭建平臺,充分發揮高技能領軍人才在帶徒傳技、技能攻關、技藝傳承、技能推廣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并將技術技能革新成果和絕技絕活加以總結推廣。采取多種方式做好職工職業技能培訓工作,各地工會要與人勞部門聯合組織部分工種職工職業技能培訓活動,并對培訓后符合條件的職工晉升相應技術等級,激勵廣大職工不斷提高職業技能水平。
三、大力開展以創建“工人先鋒號”為載體的班組競賽活動
貫徹落實全國班組建設工作會議、全國非公企業班組建設工作推進會和全省班組建設工作推進會議精神,指導各地、產業按照《黑龍江省關于加強班組建設的意見》要求,精心制定計劃,加大工作力度,創新工作舉措,有重點、分步驟地推進班組建設工作。
一是把以創建“工人先鋒號”為載體的班組競賽作為促進班組建設的重要途徑,將建設“五型”班組工作納入創建“工人先鋒號”活動的重要內容,在班組中廣泛開展以合理化建議和“五小”活動為主要內容的競賽活動,引導班組成員立足本職、創先爭優,不斷增強班組創新能力,提高班組成員技能水平。
二是推動班組制度建設,班組長能力提升和班組文化建設。積極促進企業從完善制度管理入手,提升班組規范化水平,保障班組建設工作的長效運行;通過班組長培訓和開展班組競賽,不斷提升班組長管理能力和水平;加強班組文化建設,使班組成員具有共同遵循的價值觀和行為規范、職業道德和工作作風,提升其執行力、活力、凝聚力,增強職工對企業的歸屬感和對班組的認同感。
三是在繼續抓好國有企業班組建設的同時,積極研究探索非公企業班組建設工作的特點和規律,不斷拓寬工作思路,創新推進方式,加大工作力度。在著力推進規模以上企業和已建會企業班組建設的同時,穩步推進中小企業班組建設工作。在評選表彰中適當向優秀非公企業班組典型傾斜,力求在非公企業班組建設上實現新突破。在著力推進規模以上企業和已建會企業班組建設的同時,穩步推進中小企業班組建設工作。
四、加大非公企業勞動競賽力度
在非公企業中積極開展“攜手保增長、和諧促發展”主題競賽活動,推進非公企業健康快速發展。
一是在非公企業中,積極開展以提升職工技術素質、加強民主管理、搞好安全生產為重點,以創建“www.zonexcapitaltr.com工人先鋒號”和班組競賽為切入點的“攜手保增長、和諧促發展”競賽活動,實現企業增效,職工增收,和諧發展。
二是把競賽與創建勞動關系和諧企業活動結合起來,進一步推動“兩個普遍”的落實。針對非公企業中小微型企業多和工會組建率低的實際狀況,各地要在非公企業較為集中的開發區、工業園區和產業集群中積極組織開展勞動競賽。
三是加強工作指導,建立非公企業勞動競賽聯系點,總結不同類型、不同地區競賽的成功經驗,通過典型引領,使競賽活動在內容、方式上不斷發展和創新。
四是加強調查研究工作。各市(地)、產業工會要以非公企業如何開展好勞動競賽作為全年調研工作的重點課題,不斷探索非公企業勞動競賽內容和方式的創新,深度挖掘非公企業職工參與競賽的內在動力,切實開展好非公企業勞動競賽工作。于7月15日前將調研報告(不少于5000字)上報省總經濟技術部。
全總下半年將召開非公企業勞動競賽經驗交流會。
五、加強勞動競賽的機制建設
按照科學規劃、統籌安排、加強指導和認真組織實施的要求,建立和完善競賽評估、競賽激勵、勞模選樹等工作機制,以保證勞動競賽健康發展。
一是建立健全勞動競賽的評估機制。著眼于提升勞動競賽的水平,把競賽方案制定、競賽活動開展、競賽目標任務實現等納入競賽評估范圍,促進競賽活動深入扎實發展。充分聽取職工群眾對競賽活動的意見,并把群眾意見作為評估勞動競賽的重要依據。定期開展競賽評估工作,及時通報評估情況。
二是建立健全勞動競賽的激勵機制。把比技術創新、團結協作、質量效益、安全環保和創一流工作、一流業績、一流團隊作為競賽評比的主要內容。堅持精神鼓勵與物質獎勵相結合的原則,使職工得到的榮譽與取得的業績、得到的獎勵與做出的貢獻相適應,讓職工分享社會和企業發展成果。大力表彰競賽活動中涌現出來的先進集體、模范職工和優秀技術創新成果。推動政府(企業)制訂和完善勞動競賽獎勵辦法。
三是建立勞動模范的選樹機制。注重從勞動競賽涌現出來的先進職工中發現、培養、選樹勞動模范,使勞動模范的評選工作建立在深厚的群眾基礎之上。充分發揮勞動模范和技能人才在勞動競賽中的示范帶頭作用,認真總結、積極推廣他們創造的先進生產(操作)方法和取得的技術創新成果。通過多種形式宣傳勞動模范的崇高思想和先進事跡,積極引導職工學習勞模、爭當先進,努力營造勞動光榮、知識崇高、人才寶貴、創造偉大的良好氛圍和時代新風。
六、進一步加強對勞動競賽的組織領導
加強對勞動競賽的組織領導是推進競賽活動廣泛深入開展的有力保障。要建立健全各級勞動競賽委員會,切實加強對勞動競賽的組織領導,定期分析研究競賽工作,及時解決競賽中存在的問題,搞好分類指導。結合本地實際,抓緊制定本地區、本產業勞動競賽年度工作計劃,確定競賽目標,提出推進舉措,抓好工作落實。認真總結推廣競賽經驗,及時選樹典型。在深入調查研究,認真總結經驗的基礎上,推出一批不同地區、不同行業、不同類型勞動競賽先進典型,加強宣傳、推廣和交流。進一步加強經濟政策和勞動競賽理論研究,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勞動競賽特點、規律,推動勞動競賽不斷創新發展,與時俱進。
篇2:(企業)勞動競賽管理制度
公司(企業)勞動競賽管理制度
第一條 勞動競賽作為調動勞動者積極性,實現人的生產能力最大化和提高勞動生產率,充分動員廣大職工為公司拼搏奉獻,建功立業,把勞動競賽活動落實到實處,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 結合公司的生產經營情況對本年度勞動競賽進行定位。
(一)要做到三個“有利于”。是否有利于調動職工的勞動熱情;是否有利于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經濟效益;是否有利于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
(二)勞動競賽應定位在隊伍素質的提高上。讓職工體現自身價值,提高自身素質,尋求自身發展,一方面增強“靠本事上崗,憑貢獻取酬”的競爭意識;另一方面要廣泛發動職工開展科技攻關、技術招標等競賽活動,讓職工在生產實踐中實現自身價值,從而增強企業的后勁和競爭力。
(三)勞動競賽應定位在為企業生產經營的全過程服務上。要把競賽滲透到提高質量、降低成本、節約能源、安全生產、市場開拓、新品開發、實現效益等多個領域和環節,讓競賽真正發揮作用。
第三條 根據勞動競賽定位,制定勞動競賽計劃書,并上報上級工會和同級黨委進行審批。
(一)勞動競賽計劃書要須跟進市場,瞄準市場變化來開展,為市場競爭服務。
(二)必須從戰略的高度,把競賽的重點放在提高服務質量,提升品牌上。
(三)必須使勞動競賽活動成為企業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四)使勞動競賽向高層次發展,做到長賽不斷線,短賽攻關鍵,年年有新招。
第四條 勞動競賽的實施管理。
(一)成立勞動競賽領導小組和辦公室,做好組織協調工作。
(二)宣傳勞動競賽的內容、目的、意義,將職工吸引到競賽活動中來。
(三)調查、分析、推動競賽活動。及時與公司有關方面取得聯系,積極爭取支持和幫助,推動競賽活動順利開展。
第五條 對勞動競賽活動進行深層次的拓展。使競賽更具有效益性。
(一)由單純完成產值競賽向提高經濟效益和實現綜合目標轉變,采取以產值、安全、效益、服務等綜合目標進行評價。
(二)競賽向科技創新、提高勞動者素質轉變。廣泛開展合理化建議,技術革新活動,由苦干變巧干,讓先進的管理手段變為先進的生產力。
(三)由精神獎勵為主物質獎勵為輔向精神物質獎勵并重轉變。充分體現市場經濟的內在規律和社會主義“多勞多得”的分配原則。
第六條 組織開展勞動競賽總結、評比、獎勵工作。做好先進經驗推廣的工作。
第七條 要做好競賽的宣傳報道和推薦工作,及時總結宣傳競賽活動中涌現出來的先進典型,確保競賽活動取得顯著成效。
篇3:員工勞動競賽方案
員工勞動競賽方案
一、活動目的
提高員工積極性和操作技能,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
二、活動意義
通過開展勞動競賽,激發和調動車間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形成“比、學、趕、幫、超”的大環境,從而不斷提高員工的工作素質,提業務技能,改善現場,大力宏揚“愛崗敬業 無私奉獻”的精神,營造良好氛圍,促進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的提升。
三、勞動競賽組織機構
組長
副組長
裁判員
參加人員
四、競賽方案及考核細則
參賽項目設計到:產品質量、料費成本、安全生產、工藝紀律、團隊協作等
生產高效獎(物料準時率和正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