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Z縣商業系統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

2978

某縣商業系統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

為進一步做好商業系統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置工作,建立健全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置體系和運行機制,快速、高效、有序地開展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置工作,切實提高應急處置能力,最大限度地減少國家損失和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根據國家、省市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和縣《總體應急預案》,結合商業系統實際,制定本預案。

一、應急預案體系及工作原則

(一)應急預案體系

商業局編制的商業系統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及系統內各單位應急預案構成商業系統應急預案體系。

(二)工作原則

1.以人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作為應急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最大限度地減少突發公共事件造成的人員傷亡和危害,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2.依法規范、職責明確。公共突發事件處置過程中,根據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區別不同情況,采取相應措施,快速反應,及時妥善處置,盡快平息事態,恢復秩序,維護穩定。參與處置工作人員嚴格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規定辦事,防止濫用職權和處置失當,導致事態擴大,造成負面影響。局、企兩級建立各司其職的預案處置機制并明確其職責。

3.統一領導、分級負責。根據突發事件的嚴重性、可控性、所需動用的資源、影響范圍等因素,對公共突發事件進行分級管理、分級處置。各企業要依照各自范圍,對本單位的突發事件進行應急處置。

4.條塊結合、以塊為主。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置條塊緊密結合,充分發揮上級政府和有關職能部門的重要作用,統一指揮、協調和指導處置工作。

5.資源整合、信息共享。按照條塊結合、資源整合和降低行政成本的要求,充分利用現有資源,避免重復建設,提高應急處置水平。要建立和完善互聯、共享的突發事件應急處置信息管理系統,確保突發事件信息及時準確傳遞,應急處置工作反應靈敏、快速有效。

6.依靠科學、反應及時。加強對各類突發事件應急處置的研究,規范防控措施和應急程序,實現應急處置工作的科學化、規范化。采用先進的預測、預警、預防和應急處置技術,提高預防和應對事件的科技水平。要不斷改進和完善應急處置的裝備、設施和手段,切實加強應急救援的科學指揮和人員的安全防護。建立預警和快速反應機制,強化人力、物力、財力儲備,增強應急能力。保證預警、響應、處置等環節緊密銜接,一旦出現險情,快速反應,及時準確處置。要充分發揮社會各方面,尤其是專家的作用,對事件信息進行準確判斷,建立科學決策體系,保證突發事件發生時能采取果斷措施。

7.平戰結合、全民參與。貫徹預防為主的思想,樹立常備不懈的觀念,做好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思想準備、預案準備、機制準備和工作準備。要建立健全應急處置專業隊伍,加強專業隊伍和志愿隊伍的培訓,開展演練活動。做好對廣大職工群眾的宣傳教育工作,增強全員應對突發事件的意識。

二、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

(一)應急組織機構體系

1.商業局成立商業系統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領導小組,作為全系統處置突發公共事件的最高決策機構。組長由局長擔任,副組長分別由分管副局長擔任,成員由系統內各企業及機關有關部門負責人組成。主要職責:

(1)對本系統內的突發性公共事件應急處置工作實施統一領導、統一協調;

(2)組織編制、修改、評審、發布本系統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3)決定本系統應急工作重大事項。

2.按照事件發生的類別,分別向縣安委會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領導組及時、準確報告情況,并負責領導、組織、協調突發各類公共事件處置工作。

主要職責:

(1)負責統一規劃應急救援力量和資源,組織檢查應急預案的編制、審查和備案工作;

(2)組織檢查應急救援機構的應急準備工作情況,組織指揮應急救援培訓和演習;

(3)與上級組長及有關部門建立暢通的協調救助渠道;

(4)分析預測突發事件風險,及時發布預警信息,保持應急體系正常聯絡;

(5)組織跨企業應急救援;

(6)必要時,按照縣有關應急救援指揮機構的指揮調度,調集本系統應急救援力量實施跨企業增援。

3.局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領導小組下設“應急科”,局安監科科長任應急科科長。

主要職責:

(1)及時傳達、貫徹落實局黨委和縣委、縣政府及上級有關部門關于處置公共事件的工作意見、措施和要求;

&

nbsp;(2)定期召開會議,分析有關公共事件方面的新形勢、新問題,研究提出對策;

(3)保持與縣專項應急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的聯系,及時溝通情況,互通信息;

(4)負責公共事件有關重大情況、處置措施和預警信息、現場采集信息的上報下達和反饋;

(5)組織或協調突發公共事件的新聞發布和報道工作;

(6)完成領導小組交辦的各項任務。

4.設立應急處置現場指揮部?,F場指揮部是處置突發事件的現場指揮機構,總指揮由局主要領導擔任,成員由系統內事故發生相關企業領導等。

主要職責:

(1)迅速設立事件應急處置現場指揮部營地,指揮現場應急處置工作;

(2)確定應急救援的實施方案、警戒區域、安全措施;

(3)及時向縣有關突發事件應急領導組匯報和通報事件有關情況;

(4)根據實際情況指揮救援隊伍施救;

(5)負責對事態的監測與評估。

5.各企業相應成立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領導和指揮機構,落實成員組成,明確職責任務,確保聯系暢通。局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領導和指揮機構對本系統的突發事件應急工作進行統一領導、統一指揮、統一協調,明確職責,建立健全應急處理工作制度,形成高效、迅速、協調的應急工作機制。

局專項應急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要保持與縣突發事件領導機構和縣內各專項應急救援領導與指揮機構的聯系,如果需要及時請求支援。

三、公共突發事件的預測、預警

(一)信息監測與報告

局、企業突發事件應急救援指揮機構及其辦公室負責突發事件監測、報告工作。主要職責:建立監測網絡,及時獲取預警性信息;對常規監測信息進行匯總、分析;對突發事件征兆動態進行收集、匯總和分析,進行實時監測,并做出預警。任何單位或當事人發現突發事件發生時,要立即向局及當地政府突發事件應急領導組辦公室及有關部門報告;群眾有義務通過110、119、120等報警電話和其他各種途徑,迅速報告和反映事件的信息。

(二)預警

1.報警。局及企業突發事件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及有關部門接到報告后,要對報告內容的可靠性進行初步審核。核實后,如果超出本級應急管理權限的,要在先期采取應急行動的同時逐級上報上一級突發事件應急領導組及上級有關部門。發生重大、特別重大突發公共事件,企業突發事件應急領導小組應立即向局報告,局立即向縣專項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及有關部門報告。事故報告采用電話報告和傳真相結合的方式,先電話口述,后傳真文字。事故報告內容包括: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救援路線)、初步判定的傷亡情況、導致傷亡的因素、尚存在的危險因素、需要哪一類的救援隊伍、聯絡人、聯絡電話等。

2.接警。各級應急救援領導指揮機構及其辦公室應保證24小時有人值班,接警人員要做好詳細記錄,及時判斷報警的真實性和可靠性。

3.處警。局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值班人員接警后,應初步擬定救援的專業隊伍、專家組成人員名單、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組成人員名單,同時將以上情況分別報告局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和領導小組組長。并及時向縣專項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報告。

4.預警預防行動。事件現場處置人員要及時疏散現場無關人員和群眾,設立警戒范圍;必要時使用檢測儀器對有毒有害物質種類和濃度進行檢測,對警情進行評估;有重大警情的,應通知所在地政府,統一對外發布險情;及時組織群眾轉移并妥善安置,要做好現場治安維護工作。

(三)預測預警支持系統

1.加快信息化建設,確保通訊暢通、信息共享。

2.建立應急資源管理系統。隨時掌握、查詢應急資源的地點、數量、性能等信息和有關人員、隊伍的培訓、演練情況。

3.建立應急信息管理系統。各級應急領導指揮機構要建立信息管理數據庫,對應急預案、重大事件及可能引發重大事件的情報信息進行動態管理。

4.建立應急決策支持系統。各級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和相關部門要及時對事件和可能發生事件的地點、類型和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收集整理,并提供相關的預案、專業救援隊伍、救援裝備、物資、專家、應急技術要求等信息,制定應急備選方案,為指揮決策提供快捷、有效的支持。

5.實現安全保密功能。鑒于應急救援工作的特殊性,各級應急領導指揮機構通訊裝備必須滿足安全、保密的要求,保證數據運行、傳輸不間斷、不丟失。

各級突發事件應急指揮機構辦公室和各部門建立正常的聯系、協調機制,保證一旦發生跨區域、跨行業突發公共事件,及時取得聯系,相互溝通和協調,了解和掌握突發事件信息,重大情況迅速上報。

(四)基本響應程序

1.應急行動程序。突發事件發生后,局專項應急領導小組決定需要救援的,立即下達指令,由局專項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通知有關部門,迅速調集有關應急救援隊伍趕赴事故現場。迅速制定應急方案,各有關部門和救援隊伍按照有關規定和要求,迅速展開應急救援工作,并隨時報告工作進度情況。

2.應急準備。各應急機構按照自己的職責和權限,加強應急隊伍的建設,做好人員的培訓,備足應急物資,做好預案的演習和公眾應急知識的培訓工作等,確保隊伍始終保持良好的狀態。

3.擴大應急。事態難以控

制或有擴大、發展趨勢,需要協調其他救援力量參與救援時,現場指揮部應立即向縣專項應急領導小組報告。

(五)指揮與協調

局專項應急領導小組發布應急命令后,由領導小組辦公室具體組織工作的落實,并負責與上級機構、現場指揮機構的協調工作,協調采用到事發現場、電話和傳真聯系相結合的方式。各參與機構和部門,要按職責分工各司其職,相互協同,密切配合,在應急現場指揮部的統一指揮下迅速有效地展開救援工作,并隨時保持與現場指揮部的聯系暢通。

(六)事件調查

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由有關部門牽頭組成調查組,具體負責事件的調查并寫出書面報告,報局及縣政府有關部門結案。

四、應急保障措施

(一)通信與信息保障

局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協調有關部門,建立穩定、可靠、便捷、保密的通訊手段,明確處置突發事件參與部門、單位和有關人員的通訊聯系方式,并建立備用方案和通訊錄,確保處置行動能夠快速、有效展開。

(二)警報保障

建立防災警報體系。各級應急機構應落實24小時值班制度、災情報告制度,明確災情警報的報告途徑方式。

(三)現場救援和工程搶險保障

各救援隊伍和工程搶險隊伍要加強演練和設備維護,建立相應的設備維護、保養、調用等制度。

五、宣傳、培訓和演習

(一)公眾宣傳教育

局及各企業明確掌握政府對社會公布的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程序和有關規定及應急報警電話。要利用各種形式,廣泛宣傳應急法律法規和預防、避險、自救、互救等常識,要在職工群眾中普遍開展應對突發公共事件教育。

(二)培訓

對各應急機構的領導、應急處置人員和救援人員進行崗前培訓,并建立定期常規性培訓制度,將有關突發事件應急管理作為行政干部及職工培訓的內容,開展普及教育,使其了解和掌握應急救援的工作原則、方法,熟悉救援的程序。常規性培訓一般每年進行1次。

(三)演練和演習

所有參與處置突發公共事件的部門、單位,根據各自職責特點,定期組織專業演練,局專項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對各部門、各單位演練工作進行檢查;各企業定期組織有關部門和人員進行合成演習和模擬演練,檢驗和提高應急準備、指揮和響應能力。

六、附則

(一)名詞術語

自然災害,主要包括水旱災害,冰雹、雪、沙塵暴等氣象災害,地震災害和重大生物災害。

事故災難,主要包括鐵路、公路、水運等重大交通運輸事故,工礦企業、建設工程、公共場所及機關、企事業單位發生的各類重大安全事故,造成重大影響和損失的供水、供電、供油和供氣等城區生命線事故以及通訊、信息網絡、特種設備等安全事故,重大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事故等。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主要包括突然發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會公眾健康嚴重損害的重大傳染病(如鼠疫、霍亂、肺炭疽、O157、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等)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職業中毒,重大動物疫情,以及其他嚴重影響公眾健康的事件。

突發社會安全事件,主要包括重大刑事案件、涉外突發事件、恐怖襲擊事件、經濟安全事件以及規模較大的群體性事件等。

(二)預案管理

結合突發公共事件形勢的變化和應急工作的不斷發展,以及有關政策、法律、法規的逐步確立,本預案將不斷完善并定期進行修訂。

(三)監督檢查

由局安監科組織有關部門對本預案實施的全過程進行監督檢查。監督檢查實行過程監督檢查與結果監督檢查相結合的方法,監督檢查結果作為衡量各部門工作實績的重要內容。

過程監督檢查的主要內容是:組織領導是否得力,工作機制是否完善,應急處置程序是否合理,人員、裝備配置和應急處置措施是否到位等;結果監督檢查的主要內容是:應急處置工作是否快速、及時、穩妥,是否把損失和影響控制在最小范圍內。

(四)獎懲

對在應急處置工作中反應迅速、應對得當、措施扎實有效、做出突出貢獻的集體和個人,進行表彰獎勵。

建立責任追究制度,對應急處置工作重視不夠、組織不力、措施不落實導致重大問題發生,造成嚴重后果和惡劣影響的,追究有關領導和人員的責任。

本預案由本局制定并負責解釋。

本預案自發布之日起生效。

二〇**年十二月二十日

篇2:職院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

>  職業學院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

  為提高學院公共安全保障和突發公共事件處置能力,最大程度地預防和減少突發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危害,保障師生的生命財產安全,維護學院安全穩定,促進教學和學院建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構建和諧學院。

  一、工作原則

  (一)統一領導、分工負責。在院應急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建立健全分類管理、分級負責、條塊結合的管理體制。

  (二)依法規范,加強管理。依據有關法律和行政法規,加強應急管理,維護師生的合法權益,使各項突發公共事件的工作規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三)快速反應、協同處置。加強應急處置隊伍建設,建立聯動協調制度。依靠公眾力量,形成統一指揮、反應靈敏、功能齊全、協調有序、運轉高效的應急管理機制。

  (四)以人為本,減少危害。以保障師生健康和生命財產安全為首要任務,最大程度地減少突發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危害。

  (五)居安思危,預防為主。高度重視公共安全工作,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增強憂患意識,堅持預防與應急相結合,常態與非常態相結合,做好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各項準備工作。

  (六)依靠科技,提高素質。充分采用和依靠先進的監測、預測、預警、預防和應急處置技術及設施,發揮專業人員的作用,提高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科技水平和指揮能力;加強宣傳和培訓教育工作,提高師生自救、互救和應對各類突發公共事件的綜合素質。

  二、組織體系

  應急領導小組:

  **

  成員:****

  三、應急處置

  (一)信息報告

  突發公共事件發生后,各部門、各單位要立即報告。

  學院對外上報部門及責任人:(1)黨院辦主任**對口省教育廳;(2)宣傳部長**對口新聞媒體;(3)保衛處長**對口市、區公安機關。

  (二)先期處置

  突發公共事件發生后,事發的系、部、處、室報告突發公共事件的同時,要根據職責和規定的權限啟動相應應急預案,及時、有效地進行處置,控制事態。

  (三)應急響應

  對于先期處置未能有效控制事態的重大突發公共事件,要及時啟動相應預案,由相關應急指揮機構統一指揮或指導有關部門開展處置工作。需要多個部門共同參與處置的突發公共事件,由該突發事件的主管部門牽頭,其他部門予以協助。

  四、應急保障

  (一)應急機構設置及分工:

  1、指揮領導:組長:SS

  副組長:z(分管光華校區) *(分管江寧校區) *(分管校區建設指揮部)

  2、組織協調:江寧校區:*; 光華校區:*

  3、現場警戒:江寧校區:*; 光華校區:*

  4、實施救援:

  組長:zz

  江寧校區:**;

  光華校區:**

  5、通訊保障:江寧校區:**; 光華校區:*

  6、交通保障:江寧校區:**; 光華校區:*

  7、醫療救護:江寧校區:**; 光華校區:*

  8、后勤保障:江寧校區:**; 光華校區:*

  9、通訊報道:江寧校區:**; 光華校區:*

  (二)應急機構工作職責:

  1、指揮領導組:根據上級要求及學院實際,研究擬定應急等級、范圍、實施預案,下達進入應急狀態指令并抓好指令的實施。

  2、組織協調組:根據指揮領導組下達的指令,組織各工作組立即展開工作,協調解決實施過程中的矛盾和困難,及時向上級和地方政府報告相關情況。

  3、現場警戒組:當接到有關重大安全、突發事故信息后,一方面要立即報告指揮領導組,另一方面要組織力量及時進行救援,控制現場出入人員,疏散交通,進行初始調查,給相關職能部門提供情況。

  4、實施救援組:根據指揮領導組的指令,立即調集人員,組織力量進入救援狀態。救援方法,可依據情況而定,如遇火災要首先控制火源,重在救人;疫情要首先控制傳播源,做好隔離;交通事故,要首先組織營救傷員,然后清理財物。

  5、通訊保障組:根據指揮領導組的指令,及時通過校園廣播、電話、手機、小靈通等傳播媒體和通訊工具向有關部門,人員傳遞信息,通報情況,使他們明確任務、地點及要求。

  6、交通保障組:要根據指令及時提供車輛,保障運輸。

  7、醫療救援組:要根據指令及時做好醫療救護和衛生防疫工作。

  8、后勤保障組:要根據指令做好飲食、物資、經費保障工作。

  9、通訊報道組:要根據指揮領導組的意圖,做好宣傳報道工作。

  (三)應急工作要求:

  1、思想上要高度重視。應急工作預案是學院處置重大安全、突發事故應急救援做到遇事不亂的一項重要措施,各職能組織,職能部門要本著對黨和人民事業負責的精神,思想上要高度重視,切不可以麻痹松懈、掉以輕心。

  2、工作上要抓好落實。預案的核心在預防,預防要做到:思想上警鐘長鳴,工作上落到實處,分工上職責明確,物資上儲備到位,處置時才能做到有序不亂。

  3、組織上要協調有力。突發事件的特點在于事發突然,情況緊急,涉及面廣,處理不慎,損失重大。因此,各職能組織要通力合作、步調一致;聽從號令,服從指揮;顧全大局,全力以赴做好重大安全、突發事件應急求援處置工作。

篇3:實小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

>  實驗小學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

  為有效處置校園發生的各類突發事件,建立統一指揮,職責明確,反應迅速,處置有力的應急處理體系,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降低突發事件造成的危害,確保師生的生命財產安全,維護正常教育教學秩序,把握上級精神,制定本預案。

  一、 應急突發事件及職責工作小組

  設立總指揮、副指揮、成員若干。

  學校突發事件信號:集合號(學校校園廣播的警報聲)

  二、適用范圍

  處置發生在我校園內,具有突發性,造成或可能造成較多人員傷亡,較大經濟損失,破壞社會安定穩定等嚴重危害和影響的重特大突發事件時,本預案即開始實施。

  三、應急預案

  1、當校園內發生外來人員侵害師生的人身安全時現場第一位教職工,應立即挺身而出,制止事態擴大,并上報學校領導。學校領導獲悉后,要立即趕往現場,組織教職工制止侵害師生的事件擴大,并電告教育局及縣政府。受傷的師生要立即報120送醫院搶救。

  2、對重特大的傷害事件,學校預案小組成員馬上報告,并保護現場,為民警提供有力的證據,當校園內有不穩定因素時,學校支部要組織人員進行說服,防止發生越級*或集體*,造成社會不穩定因素。

  3、學校一旦發生險情,學校領導小組及時疏導,班科任教師必須安定學生的好奇心,有組織有紀律留在教室不準學生擅自走出教室,讓學生能在教師有力的指導下,安心坐在教室學習不分心、不亂動、不討論等。

  4、學校一旦發生險情(外來人員入侵校園)時,班科任教師應及時做好門窗管理工作,不得讓外來人員入侵到校園的每個班級里,在外上體育等室外課的教師應做好學生的思想情緒,正確有方地把學生帶回教室。

  5、各班要加強對學生自我保護的安全教育,增強學生對突發事件自我保護的安全意識,對受傷學生安危及時采取自救、互救,受傷者較嚴重應立即送醫院并及時通知家長。

相關文章

97精品久久久久|ZZIJZZIJ日本成熟少妇|嫩草一级337p无码专区|青青青国产在线观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