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福建省地震預警管理辦法(2015年)

7196

  福建省省政府令第162號

  《福建省地震預警管理辦法》已經20**年5月6日省人民政府第40次常務會議通過,現予以公布,自20**年8月1日起施行。

  省長蘇樹林

  20**年5月11日

  福建省地震預警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加強地震預警工作的管理,有效發揮地震預警作用,減輕地震災害損失,保障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在本省行政區域內及毗鄰海域從事地震預警規劃、建設、信息發布、監督管理以及其他相關活動,應當遵守本辦法。

  本辦法所稱地震預警是指利用地震監測設施、設備及相關技術建立地震信息自動快速處理系統,當發生破壞性地震時,在地震波到達之前,向可能遭受破壞的地區提前發出地震警報信息。

  第三條地震預警工作應當遵循政府主導、統籌規劃、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原則。

  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地震預警工作的領導,將地震預警系統建設和運行管理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所需經費列入同級財政預算。

  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負責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門或者機構(以下統稱地震工作主管部門)負責本轄區內地震預警工作的監督管理。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做好地震預警相關活動的管理工作。

  第六條鼓勵開展地震預警科學技術研究,推進地震預警先進技術的推廣應用。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參與全省地震預警系統建設以及地震預警相關產品的研發和生產。

  對在地震預警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給予獎勵。

  第七條開展閩臺地震預警科技交流與合作,推進閩臺地震預警監測臺網聯網聯測。

  第二章地震預警系統規劃與建設

  第八條省地震工作主管部門應當根據國家地震預警系統建設相關要求,組織編制全省地震預警系統建設規劃,報省人民政府批準后,由省地震工作主管部門組織實施。

  第九條地震預警系統建設規劃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區域地震活動性背景;

  (二)地震預警系統建設總體目標;

  (三)地震預警所依托的地震觀測臺網建設;

  (四)地震預警信息自動處理系統研發;

  (五)地震預警信息自動發布與接收系統建設;

  (六)公眾地震預警科普宣傳與演練;

  (七)技術標準、資金等保障措施。

  第十條省地震工作主管部門應當根據全省地震預警系統建設規劃,組織建設地震預警系統所依托的地震監測臺網,所需經費按照事權和支出責任的劃分,由各級人民政府分級負擔。

  地震預警監測臺網建設應當充分利用已有的各類地震監測臺站,整合臺站資源,避免重復建設。

  第十一條全省地震預警系統所依托的地震監測臺網建設,應當符合國家、行業或者地方有關標準。

  第三章地震預警信息發布與響應

  第十二條地震預警信息由省人民政府通過全省地震預警系統統一發布。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向社會發布地震預警信息。

  地震預警信息內容應當包括地震震中、震級、發震時間、破壞性地震波到達時間、預估地震烈度等。

  第十三條地震預警信息發布的條件、范圍、方式應當符合國家和地方有關標準。地震預警信息自動處理、發布、接收技術設施應當符合有關地震預警技術要求和質量標準。

  省地震工作主管部門應當會同省人民政府質量技術監督主管部門制定地震預警信息自動處理、發布、接收相關技術標準。

  第十四條廣播、電視、互聯網、移動通信以及其他有關媒體應當配合地震工作主管部門按照有關規定做好地震預警信息發布。面向公眾的地震預警信息由省人民政府指定的媒體按照有關規定即時播發。

  省人民政府指定的媒體,應當建立地震預警信息自動播發機制,自動、高效、準確、無償地向社會公眾播發地震預警信息。

  第十五條高速鐵路、城市輕軌、地鐵、電力調控中心、輸油輸氣管線(站)、石油化工、核電、通信等工程設施和其他可能發生嚴重次生災害的建設工程,應當建立地震預警信息的自動接收及應急處置系統;當接收到破壞性地震預警信息時,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及時采取應急避險措施,做好地震災害防范工作。

  第十六條地震重點監測防御區的學校應當建立地震預警信息接收和播發技術系統及應急處置機制。

  鼓勵在其他人員密集的場所建立地震預警信息接收和播發技術系統及應急處置機制。

  第十七條對地震預警信息內容有特殊需求的單位,可以向省地震工作主管部門提出信息服務要求,省地震工作主管部門根據有關標準提供專門的地震預警信息服務。

  第十八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相關部門接收到可能在本轄區造成破壞的地震預警信息后,應當根據預警信息及時啟動地震應急預案,按照各自職責做好地震災害防范應急工作。

  第四章保障措施

  第十九條地震工作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地震預警公共基礎設施的保護工作,地震預警公共基礎設施遭受破壞的,應當采取措施及時組織修復。

  第二十條地震工作主管部門應當定期對地震預警系統運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地震預警系統監測、傳輸、處理、發布及預警信息接收的單位,應當加強對地震預警設施、裝置及其系統的維護和管理。

  第二十一條地震工作主管部門應當做好地震預警科普知識宣傳教育工作,提高公眾科學應用地震預警信息進行避險的能力。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協助做好地震預警知識的宣傳普及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廣播、電視、報刊、移動通信以及其他有關媒體,應當配合地震部門做好公眾地震預警知識的宣傳普及工作。

  第二十二條設置地震預警信息接收裝置的單位應當制訂應急方案,定期組織開展地震預警科普宣傳和應急疏散演練。

  第五章法律責任

  第二十三條地震工作主管部門、地震預警系統運行管理單位、地震預警信息發布單位違反本辦法規定,未履行職責、玩忽職守,造成嚴重影響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第二十四條違反本辦法第十二條、第十四條規定,擅自向社會發布地震預警信息,擾亂社會秩序的,由地震工作主管部門處以5千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以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違反治安管理處罰規定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五條違反本辦法第十五條規定,未建立地震預警信息自動接收及應急處置系統的,由地震工作主管部門責令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處以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

  第二十六條違反本辦法第十六條第一款規定,地震重點監測防御區的學校未建立地震預警信息接收和播發技術系統及應急處置機制的,由地震工作主管部門責令改正,予以通報;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第六章附則

  第二十七條本辦法自20**年8月1日起施行。

篇2:(學校)冬季防地震、防火、防踩踏演練預案

>  中學(學校)冬季防地震、防火、防踩踏演練預案

  一、演練目的

  通過地震應急演練,使全體學生掌握應急避險的正確方法,熟悉我校緊急疏散的程序和線路,確保應急避險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進行,從而最大限度地保護全體學生的生命安全。同時通過演練活動培養學生聽從指揮、團結互助的品德,學會逃生的本領和能力,提高學生應急反應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演練指揮小組

  現場總指揮: *

  現場副總指揮:*

  操場指定地帶:*

  后勤保障:*

  現場疏導員: 教育處干事、

  三、演練準備

  1.演練前召開動員大會,闡述地震應急演練的重要意義,講明演練的程序、內容、時間和紀律要求,以及各個班級疏散的路線和到達的區域,同時強調演練是預防性、模擬性練習,以免發生誤解而引發地震謠傳。

  2.演練前對疏散路線必經之處和到達的"安全地帶"進行實地仔細檢查,對存在問題及時進行整改,消除障礙和隱患,確保線路暢通和安全。

  3.在校園廣播上發出信號(警笛聲),第一次信號不得離開教室,應迅速躲到桌子下面;第二次信號發出后,在老師的組織下有序離開教室。

  4.各班主任提供參加演練人員名單,控制人數,嚴肅紀律,如有故意破壞且造成惡劣影響者將嚴加處理。

  四、演練要求

  1.聽從指揮,服從安排,保持安靜。

  2.動作敏捷、規范,嚴禁推拉、沖撞、擁擠,避免踩踏事件的發生。

  3.按規定線路疏散,不得串線。

  4.在撤離途中,如出現擁擠摔倒,后面學生及樓梯口應立即大聲喊"停"同時停止不動,各班老師招呼本班學生停下,等險情排除后,再招呼按順序撤出。

  5.各班主任在樓梯口安排專人值班,要高度負責,嚴防踩踏事件發生。如發生人為問題將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五、演練疏散程序

  1.聽到第一次信號"緊急避險"后,全體學生在5秒鐘的時間內,迅速鉆到自己的課桌下并且用雙手抓緊課桌的桌腿。聽到第二次信號"緊急疏散"后,每班靠門的學生立即把門打開,按座次撤出教室,以班為單位有序撤出。

  2.教室內學生疏散安排如下:

 ?、趴拷T的學生先疏散。

 ?、魄?排學生從前門依次疏散,后4排學生從后門依次疏散,要求有序、動作要迅速。

 ?、浅鲩T后變成一路縱隊,按指定方向跑步前行。

  3.教學樓內疏散安排:

  初三1、2班走教學樓東樓梯。初三3班走東樓樓梯。初三4、5班走教學樓中間樓梯。初三6班走西樓樓梯。初三7、8班走教學樓西樓梯。到操場集合。

  3.學生疏散到指定的安全地帶后,各班班長、體委要在指定位置站好,清點人數,向班主任報告,再由班主任向安全辦主任報告。

  5. 現場疏導員(班主任和任課教師)職責:

 ?、诺谝淮伟l出后,指導學生進行室內避震,糾正學生的不正確動作和姿勢。

 ?、频诙涡盘柊l出后,帶領學生迅速有秩序疏散到指定的"安全地帶"。

 ?、前嘀魅我允贾两K跟隊,密切關注演練現場,維護活動紀律,防止意外發生。

  6.后勤保障要保證車輛、急用藥品、通信暢通。

  六、演練時間

  20**年11月24日下午第三節。

  各相關人員要牢固樹立"安全第一,責任重于泰山"的思想,認真組織好本次演練活動。

篇3:學校地震應急程序(3)

  學校地震應急程序(三)

  一、總則

  (一)為保證地震應急工作高效、有序地進行,最大限度地減輕地震災害,根據《日照市地震應急預案》、《日照市地震局地震應急行動細則》,結合學校實際,制定本程序。

  (二)學校成立地震應急工作領導小組負責本校地震應急的日常工作。

  (三)地震應急工作包括臨震應急和震后應急。本預案為破壞性地震的臨震期及地震突然發生后(含有感地震),學校應急組織指揮自救互救減少災害的基本程序和組織原則。

  (四)地震應急工作實行在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的指導下,由各學校領導、管理和部門負責的原則。

  二、應急反應程序

  (五)學校接到臨震應急通知和發生地震的報告后,立刻召集校地震應急工作領導小組全體成員、本預案中各工作組組長參加的緊急會議。會議主要內容:

  1.校地震應急領導小組即可轉為"抗震救災指揮部"。

  2.聽取有關部門匯報震情和災情。

  3.實施本預案,部署應急救災工作,落實各工作組任務。

  (六)全面了解學校災情,及時向縣教育局和當地政府部門報告震情和災情,視其震災破壞情況及時向有關部門請求搶救和支援。

  (七)學校啟動預案后,視情況立即組織搶險救災隊伍,開展自救互救工作。救災工作的首要任務是做好學生的疏散工作,抓緊寶貴時間搶救被壓埋人員。

  (八)根據上級地震應急通知要求,宣布學校進入震后應急期,發表告全體師生書,號召全體師生自救互救,積極參加搶險救災工作。

  三、臨震應急反應

  (九)臨震應急是指發布地震臨震預報后的應急工作。當政府發布地震臨震預報后,預報區所在地學校即進入臨震應急期。

  臨震應急措施如下:

  1.由學校宣布進入臨震應急期,并規定臨震應急期的期限、區域、注意事項等。

  2.啟動學校地震應急預案,"學??拐鹁葹闹笓]部"開展工作;建立24小時專人值班制度。

  3.根據建筑物抗震能力,發布避震通知,組織師生避震疏散。

  4.加強與教育行政領導和地震部門聯系,隨時注意震情變化。

  5.做好搶險救災準備。

  6.迅速調集人員做好應急準備,維護校園治安,注意易發生火災等次生災害的抗震性能除險加固工作。

  7.按照政府的重要部署、指示,主動平息地震謠傳或誤傳,安定人心,保持學校安定。

  四、有感地震應急反應

  (十)有感地震是指在本市內陸及鄰近地區發生M<5.0級地震時,震中區民眾普遍感覺到的但沒有造成直接災害的地震。當發生有感地震是,按以下要求作出應急反應:

  1.在上課時,學生應在老師的指導下迅速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

  2.在室外時,教師和學生可原地不動蹲下,雙手保護頭部。注意避開高大建筑物或危險物。

  3.震感過后在教室就地躲避的學生,在老師的組織下迅速撤離教室,不在教室的老師應迅速按分工應到樓梯、樓道、室外維護秩序,保障學生安全撤離。

  4.學校了解災情,并及時向教育主管部門匯報; 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召開地震應急工作領導小組會議,落實措施;做好地震科普知識宣傳,恢復正常的教學秩序。

  五、破壞性地震應急反應

  (十一)破壞性地震是指在本市內陸及鄰近地區發生M≥5.0級地震時,造成人員傷亡,房屋倒塌和嚴重損壞。若遭遇破壞性地震,學校按以下要求做出應急反應:

  1.在上課時,學生應在老師的指導下迅速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

  2.在室外時,教師和學生可原地不動蹲下,雙手保護頭部。注意避開高大建筑物或危險物。

  3.震后在教室就地躲避的學生,在老師的組織下迅速撤離教室,不在教室的老師應迅速按分工應到樓梯、樓道、室外維護秩序,保障學生安全撤離。

  4.學校迅速啟動地震應急預案??拐鹁葹闹笓]部立即開展工作,組織師生開展自救互救、疏散安置人員,維護學校秩序。

  5.學校了解災情,向縣教育局和當地政府有關部門匯報災情,提出救援請示。在本地抗震救災指揮部統一領導下,做好抗震救災、搶險救援工作。

  6.學校應做好地震科普知識宣傳,平息地震謠傳和誤傳,安定人心,恢復正常教學秩序。

相關文章

97精品久久久久|ZZIJZZIJ日本成熟少妇|嫩草一级337p无码专区|青青青国产在线观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