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高層住宅電氣隱患風險自查

6158

  高層住宅電氣隱患風險自查

  電氣火災占比最大,大概能有三分之一。高層住宅的電氣火災,怎么防范呢?天津市消防救援總隊召集全市百余家物業服務企業,采取了四招。

  1 將“電氣火災風險”作為高層住宅領域火災防控攻堅整治重點,組織50余家物業服務企業集中召開現場推進會,通過典型案例,實地學習高層住宅電氣線路防控辦法。

  2 將授課培訓與天津市物業管理協會日常工作“嵌入式”有機融合,以“高層住宅電氣火災如何預防”為主題,從電氣火災的概念和特點、電氣火災的原因、電氣防火措施和要求、電氣火災撲救注意事項、典型火災案例講解六個方面精心制作培訓課件,通過物業管理協會工作群向全市500余家物業服務企業下發,指導各物業服務企業專題組織學習。

  3 指導物業管理協會制作《高層住宅電氣隱患風險自查表》,列出電氣設備安裝使用、電氣線路敷設、電氣使用、可燃物的隔離、消防設施等五項21條自查要點,發動物業服務企業對下屬高層住宅物業服務項目開展自查自改工作,全面排查高層住宅電氣火災風險隱患,嚴格落實整改措施。

  4 指導物業協會在現有專委會工作架構基礎上,成立“消防安全專委”,從日常工作制度、消防檢查要點、獎懲評定方法等方面協助物業管理協會做好各項準備工作

  建筑物業企業電氣火災隱患自查表

  單位名稱:單位地址:

檢查項目

檢查內容

檢查情況

電氣設備安裝使用

1.設計、安裝選型是否正確,電氣設備的額定容量是否小于實際負載容量

1.設計單位應具有相應的設計資質

2.供電設備類型應與設計圖紙一致且具備3C認證

3.供電設備容量應大于實際負荷容量

 

2.設備或導線是否隨意裝接

1.導線截面載流量應滿足設備運行負荷的要求

2.設備安裝符合電氣設備安裝說明書要求

 

3.電氣設備的選用、安裝和使用環境是否相符

1.電氣設備選型、安裝應符合設備運行環境條件(化學腐蝕、通風散熱、防水、防潮、防火、防爆等)的要求

2.產品的技術文件是否齊全

3.設備應有合格證,并有銘牌

 

4.使用是否超過使用年限

及時更新、淘汰超期使用的電氣設備

 

5.導線、設備連接處是否連接牢固

1.電線連接接頭處應采用專用連接金具或規定的連接方式,接觸可靠、穩定。

2.連接接頭要牢靠,其機械強度不得小于同截面電線的80%

3.接頭應耐腐蝕

 

6.電熱器具是否靠近可燃物

電熱器具周圍0.3m以內不應放置可燃物

 

7.發電機和電動機等旋轉型電氣設備,軸承是否出現潤滑不良、干枯

軸承應潤滑,對使用滑動軸承的設施,油環應滑動,油腔內的油面應到油面計所指示的位置。旋轉部件應加裝防護罩

 

電氣線路敷設

8.頂部電氣線路敷設是否穿防護管、是否牢固穩定。

1.建筑物頂棚內有可燃物時,應穿金屬管保護,無可燃物時可穿難燃剛性塑料管保護

2.保護管固定應牢固可靠

 

9.線路或電纜線穿墻、穿過金屬構件、可燃構件是否采取金屬管保護措施

1.敷設在潮濕場所的管路,應采用鍍鋅鋼管或PVC管,干燥場所的管路可采用電線管

2.穿越可燃或難燃裝飾材料時,應穿金屬保護管,且應采用玻璃棉、巖棉等不燃材料作隔熱阻燃保護

3.設置在可燃裝飾夾層時,應穿金屬管保護,若受裝飾條件限制局部不能穿金屬管時,必須用金屬軟管,其長度不宜大于 2m,導線不應外露。且用防火堵料密室封堵

 

10.線路是否外露、凌亂

1.照明燈、開關插座、柜式空調、廣告射燈等電源線不宜有接頭,若有接頭應用絕緣膠布包扎良好

2.吊頂、電纜井、裝飾墻面、商品柜臺、尤其櫥柜內暗裝的插座電源線排列整齊

3.多回路電線應標明回路編號或用途

 

11.線路檢查維護是否及時,是否每年定期檢測

高壓(10kV)線路應每月巡視一次,低壓電線應每季度巡查一次,發現缺陷及時處理

 

電氣使用

12.電氣設備選擇是否符合防爆、防塵、防潮等要求

爆炸危險環境照明線路的電線應穿于鋼導管內。防爆環境應采用相應的防爆型開關與插座

 

13.電氣設備保護裝置是否齊全

電氣設備應裝設短路、過載、失壓與欠壓保護和接地故障保護

 

14.電氣設備安裝是否正確、牢固

電氣設備是否破損、晃動、滲水漏油漏氣、卡澀,有無打火、放電現象

 

可燃物的隔離

15.電氣設備外殼是否使用可燃材料

電氣設備外殼應使用阻燃材料

 

16.電氣設備、閘刀是否直接安裝在可燃材料上

電氣設備、閘刀不宜直接安裝在可燃材料上,插座、開關若安裝在可燃結構上或靠近可燃物時,應采取隔熱、散熱的保護措施

 

17.線路是否敷設在可燃物上

1.高、低壓配電室和變壓器室、電容器室、控制室內不應有與其無關的管道和線路通過

2.在配電室內裸導體正上方,不應布置燈具和明敷線路。在配電室內裸導體上方布置燈具時,燈具與裸導體的水平間距不應小于 1.0m,燈具不得采用吊鏈和軟線吊裝

3.架空電力線路不應跨越儲存易燃、易爆危險品的倉庫區域及使用可燃性材料建造的屋頂,液化石油氣儲罐、可燃、助燃氣體儲罐與架空電力線路的最近水平距離不小于電桿(塔)高度的1.5倍

 

消防措施

18.電纜豎井、孔洞是否采取防火封堵措施

1.布線用電纜、電纜橋架、金屬線槽等在穿越防火分區樓板、隔墻時,其空隙應采用相當于建筑構件耐火極限的不燃燒材料填塞密實

2.電纜溝進入建筑物處應設防火墻

3.電纜防火封堵的材料,應按耐火等級要求,采用防火膠泥、耐火隔板、填料阻火包或防火帽

 

19.消防用電設備是否有防止過熱、燒毀的措施

1.空氣開關外殼有無燒損、電源線接頭外絕緣是否老化、斷路器壓接導線有無銹蝕,消防水泵房配電室地面有無積水

2.采用耐火電纜敷設在耐火電纜橋架內,有條件的可采用鋼皮保護礦物質絕緣防火電纜

 

20.應急照明、疏散指示標志、防火卷簾控制箱線路保護措施是否到位

1.當采用暗敷設時,應敷設在不燃燒體結構內,且保護層厚度不宜小于30mm

2.當采用明敷設時,應采用金屬管或金屬線槽上涂防火涂料保護

3.當采用絕緣和護套為不延燃材料的電纜時,可不穿金屬管保護,但應敷設在電纜井內

4.應設置明顯標識

 

21.是否采取接地保護措施

電氣設備金屬外殼應可靠接地,保護接地和工作接地的電阻值應達到規范要求,設置的接地體材料、截面應滿足標準,易燃易爆環境構筑物及相鄰電器設備應采用三相五線制接地方式

 

  單位責任人或管理人(簽字):檢查時間: 檢查人:

篇2:小區電氣設備維修的十項原則

  小區電氣設備維修的十項原則

  1、先動口再動手

  對于有故障的電氣設備,不應急于動手,應先詢問產生故障的前后經過及故障現象。

  對于生疏的設備,還應先熟悉電路原理和結構特點,遵守相應規則。拆卸前要充分熟悉每個電氣部件的功能、位置、連接方式以及與四周其他器件的關系,在沒有組裝圖的情況下,應一邊拆卸,一邊畫草圖,并記上標記。

  2、先外部后內部

  應先檢查設備有無明顯裂痕、缺損,了解其維修史、使用年限等,然后再對機內進行檢查。拆前應排隊周邊的故障因素,確定為機內故障后才能拆卸,否則,盲目拆卸,可能將設備越修越壞。

  3、先機械后電氣

  只有在確定機械零件無故障后,再進行電氣方面的檢查。檢查電路故障時,應利用檢測儀器尋找故障部位,確認無接觸不良故障后,再有針對性地查看線路與機械的運作關系,以免誤判。

  4、先靜態后動態

  在設備未通電時,判定電氣設備按鈕、接觸器、熱繼電器以及保險絲的好壞,從而判定故障的所在。通電試驗,聽其聲、測參數、判定故障,最后進行維修。如在電動機缺相時,若測量三相電壓值無法著判別時,就應該聽其聲,單獨測每相對地電壓,方可判定哪一相缺損。

  5、先清潔后維修

  對污染較重的電氣設備,先對其按鈕、接線點、接觸點進行清潔,檢查外部控制鍵是否失靈。許多故障都是由臟污及導電塵塊引起的,一經清潔故障往往會排除。

  6、先電源后設備

  電源部分的故障率在整個故障設備中占的比例很高,所以先檢修電源往往可以事半功倍。

  7、先普遍后非凡

  因裝配配件質量或其他設備故障而引起的故障,一般占常見故障的50左右。電氣設備的非凡故障多為軟故障,要靠經驗和儀表來測量和維修。

  8、先外圍后內部

  先不要急于更換損壞的電氣部件,在確認外圍設備電路正常時,再考慮更換損壞的電氣部件。

  9、先直流后交流

  檢修時,必須先檢查直流回路靜態工作點,再交流回路動態工作點。

  10、先故障后調試

  對于調試和故障并存的電氣設備,應先排除故障,再進行調試,調試必須在電氣線路速的前提下進行。

篇3:電梯運行隱患產生的原因分析

  電梯運行隱患產生的原因分析

電梯運行隱患案例

  20**年9月13日13時許,在湖北省武漢市東湖風景區“東湖景園”建筑工地上,一臺施工升降機在升至100米高處時發生墜落,造成梯內準備進場作業的25名工人中,6人被甩出,19人死亡;另據《浙江在線》同一天報道,在浙江溫州瑞安市塘下鎮森綠小區,9月12日下午,住在該小區的余女士抱著自己18個月大的兒子,在6樓乘坐電梯準備下樓,當電梯門打開后電梯沒有來,余女士抱著兒子一腳踩空從6樓墜落,造成余女士死亡,兒子幸運生還。

  看了這樣的報道,使人感到觸目驚心,特別是浙江瑞安余女士的遭遇,連在自己的小區內乘坐電梯也會招來致命災禍,其他業主該是何等感受?在我國城市化快速推進、高層建筑越來越多的背景下,近來頻頻發生的電梯致人死亡的事故,為物業服務企業敲響警鐘,應當對自己小區的電梯加強管理,確保運行安全。

責任認定規則清晰,但執行打折扣

  仔細分析,幾乎所有的安全事故都是責任事故,都能從事故中發現管理的漏洞。根據報道,此次武漢東湖工地造成19人死亡的重大事故,一個重要原因是電梯使用超過有效期,事故電梯內登記使用牌顯示,有效期限為20**年6月23日,到發生事故的9月13日止,該電梯違規使用已經超過70天;而浙江瑞安森綠小區發生事故的電梯,在此之前曾多次發生電梯運行不正常、“將人夾在四層和五層之間”的故障,但并未引起管理部門重視。事關乘坐人員生命安全的電梯在運行中發生如此明顯的問題,如果相關部門或專職人員能夠按照規定采取必要的解決措施,或許后來的事故即可避免。

  根據我國相關規定,電梯屬于特種設備。國務院20**年發布、20**年修訂的《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對涉及電梯設施運營管理,有著非常嚴格和具體的要求:第三十一條規定,電梯的日常維護保養必須由取得安裝維修許可證的專業人員,至少每15日進行一次清潔、潤滑、調整和檢查;第三十三條規定,電梯使用單位,應當根據情況配備專職或兼職安全管理人員;第六十四條明確:乘坐電梯人員在轎箱內滯留2小時以上的,屬于一般事故,必須上報和查處;第八十九條要求,對發生一般事故的單位主要負責人,要處上一年年收入30%的罰款,對發生較大、重大事故單位主要負責人的罰款力度更大。

  這說明,國家對電梯這一特種設備,從安裝使用到維護保養、直至發生事故的責任追究各個程序中,都有著操作性極強的制度規定,電梯使用單位如果能夠認真落實該條例的相關要求,發生事故的幾率就小得多。

  但在現實生活中,一些物業服務企業對電梯運行的管理又是如何做的呢?據筆者了解,相當部分企業難以堅持每15日對電梯進行一次維護保養,電梯運行的專職人員配置很難到位,盡管有業主反映過電梯運行過程中發生不影響人員生命或長時間在轎箱內滯留的不正常情況,但是很難引起管理單位主要領導的重視;更為嚴重的是,當電梯年檢時,專業機構提出發現的問題要求整改,有的管理單位竟然以請客或給予地方相關管理部門好處等方式獲取許可,使電梯帶病運轉,埋下不安全隱患。

  普通公眾對電梯運行事故的預防知識的了解更是少得可憐,大多數只停留在“發生火災時不能乘坐電梯”、“電梯超載發出報警信號時應主動減員”、“電梯內不能抽煙”等認知,而且遠低于“上上下下的享受”這種電梯廣告宣傳語的知名度。

電梯運行隱患產生的原因分析

  從經濟角度看,如果一切按照國家規定去做,運營成本比較高,使一些規模小、效益差的物業管理企業難以負擔。就全國而言,大中城市的物業管理收費中,根據小區類別不同,電梯費用收取標準也大不相同,按房屋建筑面積每平方米每年的標準,有的1元多,有的2元-3元,普通的居住高層電梯費最便宜的只有幾角錢。綜合分析媒體關于小區電梯收費的報道,一個基本規律是--條件越是不好的小區,收費越低,收費率越低,因電梯收費發生的矛盾越多。尤其是中西部地區一些縣城,過去幾十年內幾乎沒有帶電梯的高層建筑;近幾年建設的帶有電梯的住宅樓,在收取電梯費用方面標準低、難度大,缺乏最基本的維護費用,電梯運行中難免發生不安全因素。

  從管理層面分析,商品房開發企業非常注重樓盤的售前形象,電梯運行則屬于售后行為,難以引起重視;在物業服務企業看來,對平時電梯使用單位匯報的小毛病,由于資金、人員、技術等因素,很少專門研究及時解決,一旦釀成大禍則后悔莫及;從社會角度分析,我國城鎮中大量電梯的使用,是伴隨著城鎮化推進而展開的,在此之前,多數居民尤其是中小城市對電梯的認知水平還很低,我們的社會還沒有普及電梯故障預防知識。

  鑒于我國近年來高層建筑越來越多,物業管理的普及率越來越高,為了吸取以往發生電梯事故致人死亡的慘痛教訓,建議決策部門對全國物業服務企業管理的商品房進行調研,提出電梯收費的原則性要求,包括收費內容、計算方式、繳費方式(諸如高層樓房一樓是否繳費、頂樓是否多繳)、物管和業主發生電梯收費糾紛以后的解決方式等逐步做到制度化,這樣做不僅關系到廣大業主使用電梯的安全程度,也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推動物業服務企業科學發展的必然要求。

  另外,國家對電梯這樣的特種設備,有關部門應制訂普及型的故障預防讀物,通俗易懂,老少皆宜,或者提供給物業服務企業,由企業承擔對業主的教育普及義務,使全社會形成像預防交通事故一樣的認知來預防電梯運行故障,以減少事故發生,確保電梯使用者的生命安全。

相關文章

97精品久久久久|ZZIJZZIJ日本成熟少妇|嫩草一级337p无码专区|青青青国产在线观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