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小區民俗活動有效的管理措施

6552

  小區民俗活動有效的管理措施

  民俗活動進入物業小區且在小區內舉行,已成為小區文化活動的組成部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城區逐漸向廣大的農村延伸,成建制的村莊大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新落成的物業小區。

  在小區里,城市化進程在表象上似乎已經完成,但市民意識仍處于萌芽階段,村民角色向市民角色的轉變無法在短時間內轉變,需要一個逐漸轉變的過程,在這個轉變的過程中,如何有效地引導物業小區內的業主、住戶處理好民俗活動在小區的舉行,尤其是活動過程所出現的業主隨意焚燒金紙、燃放煙花、炮仗,隨意搭蓋臨時帳棚等行為的管理與控制。在保留傳統民俗活動的過程中,保持小區的和諧、溫馨,給物業管理單位帶來一定的挑戰。

  一、物業小區在民俗活動過程中的特點

  民俗活動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傳承著祖先的印跡。隨著農村自然村莊的逐漸消失,傳統習俗走進了物業小區?;閱氏矐c在家里進行操辦歷來是閩南地區農村的傳統。

  一是在自已家里操辦比較熱鬧,可以有好幾天的氣氛,方便集聚親朋與宗族。

  二是比在酒店、飯店等舉辦省下很多金錢,節省大量的資金。在目前的農村地區,該習俗仍然大行其道。此外祭拜屬地祖先、神明也是時下物業小區經常都會出現的場景,這是該類物業小區的一大特點。而最頻繁的是閩南特有的每月初二、十六敬土地公,初一、十五拜觀音,以及關公的習俗,已沿習了上千年。每當遇到這些日子,幾乎家家戶戶都會點香、燒金紙,這已成為當地百姓生活的組成部分。這也是物業小區民俗活動過程中最大的特點。

  1、部分業主習慣于隨意性生活,小區公共意識還未形成。業主進入物業小區前以大都以院落方式居住。入住小區后,小區絕大部分業主、住戶思想上仍停留在原先狀態,缺少物業小區居住的公共意識,認為我要做什么活動都可以,別人無權干涉。

  無節制的行為,也因此造成一定的矛盾與沖突。部分業主法制觀念淡薄,思想層面仍停留我行我素的層面,對物業小區的引導、規勸不支持、不配合,甚至出現抵觸的情況,物業小區要進行民俗活動的管控有一定的難度。

  2、部分業主環境保護意識薄弱,公共衛生意識欠缺。部分業主們來自于農村,小農意識所帶來的公共意識不強特別顯著,個別業主遇有婚喪喜慶或其他民俗活動,隨意在小區內搭蓋布棚,圈占公共場地,隨意破壞小區內的公共綠地、景觀,導致物業小區內環境嚴重惡化,居住品質越來越差,并形成惡性循環,造成小區良好生活環境難以形成,加劇鄰里之間的矛盾。

  3、小區業主關系復雜,小區內宗族、宗親形成小集團勢力,容易激化矛盾。隨著城區的擴大,村莊被物業小區取代,小區脫胎于群居的鄉居農村,以宗族、宗親為鈕帶所形成族群關系也帶進了物業小區,小區內居民親屬關系網相對復雜,客觀存在著親屬、宗族關系。

  當業主之間發生生活鎖事矛盾或鄰里糾紛時,業主經常糾集親屬、宗族、朋友,利用宗親、宗族關系,一轟而起,形成群體鬧事,激化矛盾,引起沖突,甚至引發重大的群體事件。物業小區里的大型的民俗活動,還往往帶有一定的宗族色彩。

  二、民俗活動不良習俗的弊端

  民俗活動作為傳統,應該不斷沿習。但在物業小區內總有一些業主,將不良習俗帶入小區,不遵守小區的相關規定,給物業小區管理帶來了相當大的不利影響,主要的不良習俗有:

  1、貪圖一時方便,隨地焚燒金紙。在未入住物業小區前,村民們大都單門獨院,愛在那里燒金紙,隨便就可以自我主張,房前屋后,走廊過道。村民一旦住進了安置物業小區,一般情況下,他們為了貪圖一時方便,都會選擇在樓道里就近焚燒金紙。在該樓道里焚燒金紙,尤其是在帶有電梯的住宅樓內焚燒金紙,所帶來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

  住宅樓道內焚燒金紙,一方面會觸發樓內消防報警系統,即煙感報警系統,頻繁的觸發會加劇報警系統的負擔,還會因為火災誤報而使消控人員疲于奔命。長此以往,消控人員會產生心理疲勞,以為是誤報,當真正發生火災卻可能被誤導,以為是誤報,因此而失去撲救的最佳時機。另一方面,在樓道內焚燒金紙,還會因明火而引燃附近的物品或材料。

  現實中,物業小區樓道內總會有部分業主,或多或少地在樓道內堆放雜物,如紙箱、紙皮、暫時不用的家具、物品等,樓道內一旦發生火災還會形成煙囪效應,加劇了火災的危害性。此外,在樓道內焚燒金紙,還會將白凈的墻面熏黑,搞得樓道烏煙瘴氣,無形中折損了小區房地產的價值,損害了物業形象。

  2、婚喪喜慶的舉辦隨意操辦,不顧及其他業主、住戶的感受,干擾了其他業主的居住與生活。

  在物業小區里,部分業主往往按照自己的意愿,遇有紅白之事,隨意在安置房小區內搭建臨時建筑、布棚,在小區內大操大辦紅白之事。這種不負責任的行為,影響了其他業主的生活與居住,不顧及其他業主的感受與利益,也埋下鄰里糾紛的種子,潛伏著不和諧因素。

  3、隨意燃放煙花、炮仗,形成噪音,有毒性氣體,影響了小區群眾的生活。部分業主一遇民俗活動就不顧及其他業主,不遵守物業小區相關規定,隨意燃放,一方面產生噪音,干擾了業主們的正常生活,另一方面也容易引起火災事故的發生,還會產生大量的垃圾,對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

  往往燃放煙花、炮仗過后,物業小區的保潔人員要忙了好幾天,才能清理完留下的煙花、炮仗產生的紙屑等廢棄物。

  三、有效引導與管控物業小區民俗活動的措施

  1、簽訂協議、引導業主。在業主入住小區時,通過訂立業主臨時公約,簽訂小區安全管理協議等形式,與業主進行簽訂,將舉辦婚喪喜慶的禁止性內容納入協議的重要內容,對于違反規定的行為,將被視為違反規約,要接受一定的處罰,讓物業小區內的業主思想上有根安全的弦。

  2、注重宣傳、加強溝通。小區物業管理單位通過與社區居委會配合,組織進行必要的宣傳,鼓勵移風易俗,文明進行民俗活動,提供講究文明,積極向上的小區文化活動,來沖淡帶有封建色彩的不文明活動。

  此外,講明小區安全管理的重要意義,提倡不在小區內亂焚燒金紙,不隨意燃放煙花炮仗,引導業主正確進行民俗活動,從源頭上做好防范、控制工作。此外,注重與物業小區內有一定名望的人士的溝通與交流,通過其去影響相關的人員,共同來遵守物業小區的文明規約。

  3、通過物業小區文明規約,設定婚喪喜慶的舉辦備案制度。物業小區內,若業主要舉辦婚喪喜慶應事先來物業小區服務中心備案,協商在那個場所,并承諾不得影響其他業主,其他注意事項等承諾,將影響其他業主降低到最小限度。

  4、劃定區域,統一管理,將干擾控制在最小限度。在物業小區里也面臨著一定的問題,如若小區里有統一規劃的區域,那會相對好一點。若是沒有事先進行規劃,那么就應該在小區進行規劃,整理出一片區域,在不嚴重影響小區業主、住戶的前提下,引導業主文明舉辦婚喪喜慶之事,處理好相鄰之間的關系,共同打造和諧、溫馨的小區。

  5、構筑相應的配套設施,設立燒金亭。在業主入住前,預先設立燒金亭,有條件可以用筑砌燒金構筑物,作為小區的配套。若不具備該條件,可以設定集中焚燒金紙的燒金桶,平時可以暫時收存起來,一遇初二、十六或其他民俗活動日,就將該燒金桶取出,引導業主在樓下地面指定的燒金桶內焚燒。以此來控制業主在樓道內焚燒金紙,減少火災事故的發生。

  6、指定區域,引導業主在該區域燃放煙花炮仗。通過劃定燃放區域,引導業主到區域進行燃放,將可以發生的火險,產生的濃煙等有害氣體、噪音控制在有效地范圍之內,減少對小區其他業主生活的干擾。

  7、加強巡查,及時規勸、糾正。遇到有民俗活動日,物業小區服務人員應加強巡視,發現業主不按規定焚燒金紙,就立即進行規勸、引導,曉之以理,說明該行為的危害性,規勸業主到樓下焚燒金紙。對不規勸的業主可以發放整改通知書,或向物業小區業委會反映,由其出面進行協調、規勸。

  8、小區中控室應嚴密進行監控,查明報警原因。消防值班室工作人員應不放松警惕,任何一次報警,都應記錄,進行報警處理,查明報警的因由。消控人員發現消防系統警報應及時通知保安人員到現場進行查驗,抱著寧愿信其有,不愿信其無的心態,及時對報警情況進行處警。

  9、注重消防設施保養與維護,使消防設施、器材時刻處于良好狀態,可及時完好待用。物業小區工作人員應對住宅區里的消防設施進行定期的保養與維護,保障消防設施的有效運行。

  同時加強樓道內滅火器材的檢查與巡視,發現滅火器失效,及時進行更換、充裝,做到完好,隨時可以提取投入使用。做好預防火災發生,撲救初起火災的各項準備工作。

  10、定期進行火災預案演練,防范于未燃。定期組織物業小區工作人員進行火災預防撲救的演練,通過實際演練,使物業小區員工掌握過硬的應對突發事件的技能,應對可能出現的火災。

  結語:要做物業小區民俗活動管理與控制,尤其是焚燒金紙、燃放煙花炮仗的管理工作,關鍵在于進行必要的引導,進行必要的宣傳、溝通,輔之于必要的設施,做好區域的劃分,通過多渠道的方式,將民俗活動的舉行引向健康的道路,通過疏導的方式,使民俗活動在和諧的環境內舉行,將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物業小區的文明建設同步進行,以此來打造和諧、溫馨的小區環境。

篇2:小學端午民俗活動告家長書

  小學端午民俗活動告家長書

  各位家長好!

  虎符纏臂,粽葉飄香,端午又至。為進一步挖掘溫州端午文化內涵,豐富市民文化生活,由*鹿城區委宣傳部主辦,我校參與協辦的“端午情,鹿城憶--20**端午民俗文化活動”定于20**年6月22日上午8點至11點在九山公園一期舉行。此次活動本著知識性和趣味性相結合的宗旨,讓市民親身體驗多項端午民俗,了解使端午節俗內涵深入人心。家長們可上校園網查看此次活動的具體安排,其中三個項目由我校學生參與:

  1、詩詞朗誦組織開展詩詞朗誦專場,用詩歌朗誦的形式紀念愛國詩人屈原,也進一步激發少年兒童的愛國愛鄉之情。

  參加對象:二年級、五年級學生

  2、撞蛋大賽組織舉辦“撞蛋大王”擂臺賽,給三次獲勝的小朋友頒發“撞蛋大王”獎狀,增添傳統民俗文化活動的童趣和樂趣。

  參加對象:二年級和五年級學生參加詩詞朗誦表演的學生

  3、畫說端午民俗畫,是一種描繪節日氛圍的重要表現形式。通過開展“畫彩蛋”、畫扇面、書法展示等活動,以畫說情,以畫記錄民俗,以畫呈現節日風俗。

  參加對象:部分書畫社團學生

  其他年級的學生可前來觀看并自由參加其他項目的活動。

  注意事項:

  1、此次活動安排在端午放假期間,又因九山公園內多水域,所以要求家長全程陪伴孩子參加此次活動,并做好監護工作。特別提醒無家長陪同的學生一律不得參加此次活動。

  2、端午期間天氣多變,請家長為孩子做好防暑和防雨準備工作。

  3、參加項目表演的二年級、五年級學生需在上午8點前化好妝集中演出場地,每人帶一個熟鴨蛋(或熟雞蛋)參加誦讀表演后的撞蛋比賽。表演、比賽期間請家長在場內觀看,結束后再帶孩子參加其他項目。

  4、參加“畫說端午”的社團學生自帶工具由家長于8點帶至活動場地向社團指導師報到,活動結束后再帶孩子參加其他項目。

  池墨小學

相關文章

97精品久久久久|ZZIJZZIJ日本成熟少妇|嫩草一级337p无码专区|青青青国产在线观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