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小區灌木的養護管理

2158

  小區灌木的養護管理

  一灌木養護工具

  1.鋤頭

  2.草剪

  3.洞撬

  4.灑水車

  二灌木養護內容

  1.松土除雜草。對于尚未郁閉的灌木花壇,生長季節每月松土1次,除雜草2次,松土深度3-5cm;非生長季節每月除雜草1次,為防止草坪長入灌木叢中,影響植物生長,每年4-5月和8-9月在松土同時進行修邊,修邊寬度30cm,線條流暢,每月清除寄生藤2-3次。

  2.修剪。一般每年2-3月份重剪1次,保留30-50cm,以促進側枝發芽,以后每個月根據灌木花壇養護標準進行修剪造型,中間高、兩邊低,中間高度根據品種不同而異,一般50-80cm,形成曲面并有較好的園林美化效果。灌木綠籬保持0.7-0.8m高,上面平整、邊角整齊、線條流暢,新梢10cm以上即須修剪,一般生長季節4-10月每月修剪整形3次,非生長季節每月修剪2次,對勒杜鵑等開花植物10月份修剪,只進行輕度修剪,以保證開花。

  3.施肥。2-3月份重剪后以撒施基肥為主,0.5-1kg/m2,以后根據生長情況用復合肥進行追肥,結合雨天灑施0.1-0.15kg/m2,晴天施肥時應保證淋足水,施肥方法以撒施為主。

  4.補植。對因工程施工,交通事故、養護不當等造成苗木死亡要及時補植,一般應補回原來的種類,并力求規格與原來相近。

  5.淋水。施肥和補植需加強淋水,補植后一星期內每天淋水1次,一般情況下2-3天淋水1次。

  三灌木養護管理

  1.檢查。灌木花壇有無缺株、殘缺,綠籬無斷層、缺株;是否長勢旺盛,無病蟲害發生。

  2.修剪造型。上面平整、邊直線棱角分明、有藝術美感和有一定的園林效果。

  3.開花。開花植物,開花準時,艷麗,花朵覆蓋率50%以上。

  4.土壤:疏松,無雜草,寄生藤。

  5.綠籬內無垃圾和枯葉落葉堆積。

  四灌木的修剪

  1.灌木修剪是小區綠化養護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證茁壯成長并且充分發揮出其重要價值的關鍵環節。

  2.灌木的整體修剪,要遵循促使樹型內高外低的原則,以便形成半圓頭或者圓頭的自然樹型,從而保證它的正常開花和健康成長。

  3.對于病蟲枝、并生枝、徒長枝以及枯死枝等應當盡早修剪,尤其是針對沒有觀賞價值的部分,更要及時予以剔除。

  4.要熟悉不同的花灌木的開發習性,例如黃刺梅、迎春以及櫻花等,他們的發芽是在前一年枝條上形成的,因此修剪工作需要在開花之后進行,且主要以修剪形狀為出發點。

  5.為了不影響觀花又能觀果的灌木的生長,有些諸如忍冬、金銀木等花灌木在開花后可以不用進行修剪,但要適時的修剪一些過于枝繁葉茂的部分,以保證花灌木的每一個部分都能夠吸收到陽光所賦予的養分,更好的結果。

  6.對于已經進入衰老或者生長衰弱的灌木的修剪,要剪掉細弱枝、大部分側枝甚至分次鋸掉主枝,選留一些有培養前途或者少數腋芽,從而促使他們能夠得以復壯,保證來年也能夠起到欣賞、美化的價值。

  五灌木的肥水管理

  1.因為灌木要不斷地進行修剪,所以對于肥水的要求也特別的高,在養護中要特別注重進行合理的肥水管理,從而獲得事半功倍的養護成效。

  2.在對灌木進行澆水之前,應當先疏松土壤,在灌溉后等到水分充分滲入土壤、表面的土壤層稍干的時候,進行松土保墑,從而逐漸地減少澆水次數。

  3.對新植灌木的澆水工作要特別仔細,在栽植后的12個小時之內要立即澆水,三天之內澆第二遍水,十天之內進行第三遍水的灌溉,這之后的澆水工作則要根據土壤的干燥程度以及花灌木的成長狀態而定,必要的時候可以向枝葉進行噴水,從而滿足新植灌木對水分的需求。

  4.對灌木的施肥原則是,基肥足、追肥速、磷鉀結合以及群施薄施,花灌木在萌芽、抽枝發芽的時期對氮肥的需求量相對來說比較大,因此一般情況下,在3月下旬到4月中旬所施用的肥料主要以氮肥為主,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所選擇的肥料分量要因地制宜、因花施肥,避免由于過多施肥而造成的花朵枯萎的現象出現。

  5.可以結合澆水施肥進行氮肥的施肥管理,而磷和鉀元素在土壤中移動的速度比較慢,很容易被土壤吸收,因此,為了使得肥料的效用得到更大程度上的發揮,應當掌握將肥料施入到花灌木根系分布的土層深度,運用根系的吸收程度保證花灌木的健康成長。

  六灌木的病蟲害防治

  1.灌木病蟲害防治應遵循“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盡可能地采取多種措施,保證灌木的成長不受到病蟲的侵害。

  2.從預防角度,在綠化設計上要踐行適地適樹的原則,盡可能多地選擇病蟲害少、適應性強的灌木品種,而且在不同的植物搭配上,要避免將兩個轉主寄生的樹木鄰近栽植。

  3.在種植模式選擇方面,應當在間隔一定距離的前提下,做好植物檢疫,選擇樹勢強、生長茂盛的壯苗,以便提高灌木的抵抗病蟲害的能力。

  4.從綜合防治的角度,物理防治要包括修剪清理病態枯枝、樹干綁塑料帶以及枝干刷白等工作,防治灌木遭受到病蟲害的傳播。而化學防治則主要說的是農藥的使用,它的優點是收效快、急救性強,能夠在短期內解決由于病蟲害所帶來的生長危險,但需要注意不同農藥的輪番使用,而且要嚴格控制農藥的濃度等,保證其在灌木的養護工作中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篇2:喬、灌木種植養護技術標準

  一.種植前的準備

  喬灌木種植前,應做好如下的準備工作:

  1.1準備好種植場地,包括平整、換土、施底肥、噴水等;

  1.2選定種植數量(棵數)、間距、地段、甬路與小品搭配;

  1.3明確種植目的、意圖,作出種植設計或方案;

  1.4落實樹種來源和運輸方式;

  1.5明確開竣工時間與種植后的崗位責任;

  1.6其他準備工作及有關事項。

  二.種植與養護

  喬灌木的種植,通常應包括如下環節。

  2.1種植時間

  樹木是有生命的機體,其生命活動與氣候有著密切的關系,一般是夏季生命活動最旺盛,冬季最微弱或近乎休眠狀態,一般應選擇樹木生命活動最微弱的時間進行移植才最有利于樹木成活。

  在我國北方春季種植比較適宜,一般在3月中下旬至4月中下旬適合種植大部分落葉樹和常綠樹。此外由于常綠樹在夏季高溫期有一個短暫的休眠期,也可在7、8月份的雨季中種植,時間宜選擇在下過一兩場透雨之后,另外一些耐寒、耐旱的樹種也可選擇在秋季樹木落葉后種植。

  2.2定點放線

  定點放線是在現場標定綠化的范圍和各苗木種植的位置及株距,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由施工人員按設計圖線自行進行,如果地下障礙物多,管線復雜,或施工人員無定點放線經驗,可請設計人員或市政勘測人員到現場進行放線、驗線。

  2.3掘苗

  苗木質量的好壞是保證植樹成活的關鍵。為提高種植成活率,達到滿意的綠化效果,在種植前應對苗木進行嚴格的選擇。::苗木選擇的一般標準是在滿足設計規格和樹形的條件下,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無機械損傷,樹形端正,根系發達。苗木選定后應在其上做出標記以免掘苗時發生差錯。

  掘苗時,要保證苗木根系完整。露根喬、灌木根系的大小一般應根據掘苗現場株行距及樹木高度、干徑而定。一般喬木根系為樹木胸徑的10倍左右;灌木根系為樹木高度l/3左右。

  裸根起苗時應盡量保留較大的根系,留些宿土。土球起苗時應視當時當地的氣候情況及苗木成活能力來決定土球的大小,難成活的苗木要適當加大土球尺寸,掘出時土球應保證完好,包裝時要嚴密,土球底部不能漏土。

  2.4運輸

  苗木裝車運輸前應先進行粗略的修剪,以便運輸過程減少苗木的水分蒸騰。裝車時灌木可直立裝車,落葉喬木應根部向前,樹梢向后,排列整齊,裝運2m以下的土球苗木可以立放,2m以上的應斜放,土球向前,樹干向后。苗木在整個裝車、卸車、運輸過程中,都應保證樹木的根系、樹冠、土球的完好,不應折斷樹枝,擦傷樹皮,損傷根系。

  苗木運到現場后,應馬上種植,如不能及時種植,可臨時將根部填土覆蓋。也可在陰涼背風處進行假植,將苗木碼放在寬1.5~2m、深0.4m的溝中,填土覆蓋根部,適量澆水保持土壤溫度,假植期間還應注意防治病蟲害。

  2.5種植

  在已經確定的種植位置上挖植樹坑,坑徑大小應根據種植樹木的規格和土質來確定,土質不好時坑徑應適當加大1~2倍,一般坑徑為樹木根系或土球直徑加20~30cm??颖趹鄙现毕?否則易造成窩根或填土不實的現象?,F場土質不好時應換填無雜質的砂質土壤,還可在坑底施用一些肥效高的基肥。

  苗木種植前應對樹冠、根系進行適當的修剪,以減少水分蒸騰,保證樹姿良好,有利樹木成活。修剪時應注意保持自然樹形,一般不宜多剪,只剪去傷枝病枝即可,剪口要保持平滑。

  苗木修剪后即可進行種植。裸根喬、灌木的種植方法一般為一人用手將樹干扶直放入坑中,另一人將準備好的好土填入坑中,填入一半時用手將苗木提起,使根莖相接處與地面相平,這樣樹根不易卷曲窩根,然后將土踏實,繼續填入好土直到略高于地坪為止,并做好澆水用的土堰。種植帶土球樹木時,應注意使坑深與土球高度相符,以免來回搬動土球。填土前須將包扎物除去,填土后充分壓實,但不宜損壞土球。

  2.6種植后的養護

  種植較大的喬木時,種植后應設支柱支撐,以防澆水后大風吹倒苗木,支撐方法見下圖所示。

  養護的重要環節是樹木種植后24h內,必須澆上第一遍水,而且水要澆透,使泥土充分吸收水分與樹根部緊密結合,以利根部的發育。::在我國北方氣候較干燥的地區,種植后的10d以內應連續澆水3~5遍;在南方如果天晴無雨,也應在種植后的一星期內澆水2~3遍。每棵樹木澆水量的多少見下表所示。

  在澆水滲入后,應及時中耕扶直歪斜樹木并行封堰。封堰時要用細土,如土中含有磚石、樹根等物要撿出,封堰時要使泥土略高于地面。在北方,如秋季種

篇3:喬灌木養護工作規程

  本文提要:規范喬灌木養護程序,確保喬灌木的養護質量;綠化部領班負責本規程的技術指導,現場指揮監督實施及質量控制;綠化工依照本規程實施喬灌木養護工作。

  1.0目的

  規范喬灌木養護程序,確保喬灌木的養護質量;

  2.0適用范圍

  適用于管理處管轄范圍內的喬木、灌木的養護工作;

  3.0工作職責

  3. 綠化部領班負責本規程的技術指導,現場指揮監督實施及質量控制;

  3.2綠化工依照本規程實施喬灌木養護工作。

  4.0基本內容

  4.1喬木修剪

  4.1.1修剪工具:高枝剪、高枝鋸、截枝剪、截鋸、枝剪、人字梯、手套、警示牌等;

  4.1.2修剪操作內容:

  4.1.1.1棕櫚科植物老化枝葉枯黃面積達2/3時即應剪除,其葉殼在底部開裂達1/3以上時應剝除,修剪時應嚴格保護主干頂芽不受損傷;

  4.1.1.2對于受意外傷害折斷而枯黃的枝葉應及時清剪;

  4.1.1.3每年12月至次年2月應對喬木修剪,剪除徒長枝、樹身的萌孽枝,并生枝、下垂枝、病蟲枝、交叉枝、扭傷枝、枯枝、www.zonexcapitaltr.com爛頭等,并對樹冠適當整形保持形狀,對造型樹木應每兩個月修剪一次外形,以保持形狀;

  4.1.1.4修剪整形應達到均衡樹勢、完整樹冠和促進生長的要求;

  4.1.1.5剪下的枝葉應及時清除,集中運到一個地點處理。

  4.2灌木修剪

  4.2.1修剪工具:綠籬機、綠籬剪、手套、枝剪、警示牌等;

  4.2.2修剪內容:

  4.2.2.1所有灌木應在冬季進行一次枯枝、弱枝、徒長枝清剪及株型修剪工作;

  4.2.2.2非觀花的造型灌木生長季應每月進行一次修剪以保持樹冠豐滿、樹形美觀;

  4.2.2.3每天巡查中應及時清剪固折斷等而枯黃的枝葉;

  4.2.2.4對于散尾葵、棕竹等棕櫚科灌木應及時將枯黃的葉邊清剪;

  4.2.2.5觀花灌木應在花期過后進行較重的修剪,盡量避免在開花前修剪。

  4.3喬木灌木施肥

  4.3.1喬木應每年施肥一次,采用穴施或溝施法,有機肥和復合肥均可;

  4.3.2觀賞用的小灌木每年冬季應施一次有機肥,每年5-6月應追施一次復合肥,入冬前施一次鉀肥;

  4.3.3小區喬灌木不應施用尿素高氮肥速效肥;

  4.4病蟲害防治

  4.4.1小區內灌木每月應噴一次廣譜性殺蟲、殺菌劑;

  4.4.2對突發性病蟲害,應及時針對性噴殺農藥;

  4.4.3對園藝三大害蟲,應交替使用幾種藥物噴殺,避免單一重復使用一種農藥導致病蟲產生抗藥性;

  4.4.4噴藥時應均勻,全面到位尤其注意噴到植物葉背和根莖部分;

  4.4.5小區內禁用高毒或強剌激性的農藥,低毒農藥使用應關注環保的需要。

  4.5喬灌木養護應達到的質量標準

  4.5.1喬灌木生長健壯、形態整齊、無凌亂枝條和冗長枝葉,灌木株形整齊,造型植物輪廓清晰,修剪面平直整齊,棱角分明;

  4.5.2沒有50厘米以上的枯枝、折斷枝、修剪殘留枝;

  4.5.3正確施肥、噴藥、無明顯病蟲害;

  4.5.4喬木基部無30厘米高以上萌蘗枝,無過長雜草、雜物;

  4.5.5灌木腳部整齊清潔,無過長雜草雜物,無嚴重黃葉、積尖;

  4.6喬灌木養護注意事項

  4.6.1不得擅自改變原植株造型,不得擅自截剪直徑5厘米以上枝條;

  4.6.2喬木修剪應2個人配合,用人字梯、高枝剪、高枝鋸,不提倡爬樹修剪;

  4.6.3喬灌木噴藥應注意風向,注意保護員工及周圍人員安全;

  4.6.4喬灌木噴藥、施肥、修剪等養護工作應及時登記;

  4.6.5山體斜坡上的喬灌木養護操作應注意安全,做好安全措施;

  4.6.6在小區內進行喬灌木修剪時,工作區域應擺放警示牌,防止無關人員走近發生危險;

  4.7綠化領班應每月對管轄范圍內的喬灌木養護進行一次檢查;

  5.0相關支持文件

  無

相關文章

97精品久久久久|ZZIJZZIJ日本成熟少妇|嫩草一级337p无码专区|青青青国产在线观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