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三項主題:工作和生活全新觀念;熱愛地球,保護環境;做新世紀的文明使者。
體現三項特征:“人性化”的理念;超前的文化視角;寧靜、祥和的文化氛圍。
日?;顒优c主題活動相結合;高雅藝術與大眾文化相結合;常規活動與節日活動相結合。
社區文化是社區成員(管理員工和住戶)在居住和管理服務的互動過程中逐步創造和形成的具有個性特色的精神財富及其物質形態。它的基本內容包括社區文化活動和環境社區文化。
社區文化建設是通過社區文化活動的開展和持續不斷的改進完善來實現的,我們公司一貫崇尚社區文化建設,這不僅是社會安定團結的需要,也是物業管理企業自身發展的需要,更是住戶日益增長的文化生活的需要,尤其像淺水灣這樣高尚人士聚居之地,更需要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充實社區成員的精神世界,在享受著怡人的生活家園的同時,也享受著快樂的精神家園。我們始終提倡以社區成員為核心,依靠、信任、尊重業戶,通過各種活動形式和物質形態的表現以增強業戶的小區歸屬感,培育社區精神,提高業戶公共意識和整合共享價值觀念,使淺水灣名副其實地散發出學人雅士特有的風韻,成為花園小區家居人文環境的典范。我司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執著的服務理念將在以下幾個方面為業戶做好社區文化建設活動。
一、制度建設
為了規范社區文化建設朝著健康有序的方向發展,我司針對淺水灣制定了一系列社區文化的規章制度,并將不斷的完善和豐富,制定《社區精神文明建設公約》、《住宅區環境保護公約》、《社區文化工作制度》、《社區文化活動設施管理規定》以及活動中心等專項管理制度。
為了有足夠的資金作保障,我們將在《社區文化工作制度》及《經費收支預算》中明文規定了社區文化活動專用資金。這些制度的建立將為社區文化建設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社區文化建設目標
社區文化建設是一項長久艱辛的系統工程,然而它是良好社區建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們將通過細致、全面的文化創新和實踐,達成以下目標:
(一)制定社區文化各項規章制度,力求完美;
(二)全面充分利用淺水灣已建成之室內外活動場所,并根據住戶需要擬增建及改建部分場所;
(三)通過豐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動,倡導小區健康的生活理念;
(四)使社區精神及良好的社區價值觀深入人心;
(五)使社區文化成為凝聚住宅區居民的一塊“基石”,培養他們的自豪感、榮譽感、大家庭意識,增強小區的向心力、凝聚力;
(六)綠化環保意識深入人心,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七)樹立小區業戶和睦共處、互幫互助、團結友愛的良好風范;
(八)讓社區文化建設成為摘取“各級優秀住宅示范小區”桂冠的一個強大動力。
三、社區文化定位
定位:圍繞三項主題,體現三個特征,使本項目成為遼定省物業專業化管理的新亮點。
(一)三項主題
1、創造工作和生活全新觀念
──體現鐵嶺淺水灣與時俱進的“園區精神”。
──利用高新科技手段,將本項目創建成信息社會的“示范園”。
──防止“第三種狀態”亞健康。
2、熱愛地球,保護環境
──從宣傳欄、“用戶手冊”、網站,全方位宣傳環境保護理念。
──響應鐵嶺新區組織的系列環?;顒?。
──節約能源,實行經濟運行規劃,廣泛采用節能裝置,持續進行節能宣傳,增強節能意識。
──實施垃圾分類處理,實現垃圾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
3、做新世紀的文明使者
──按照文明城市的要求,爭做文明鐵嶺人。
──法定節日開展系列有針對性的主題活動。
──組織開展各種形式的社會公益活動。
(二)三項特征
1、“人性化”的管理理念
以“人”為核心,以環境為重點,體現深厚的文化氛圍以及對人的尊重和關心。當人們一步入本項目,立即能感受到優雅、舒適的環境,安全有效的交通管理,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務和舉止文明,熱情周到的一流服務,這僅僅是本項目社區文化最基本的外在體現。通過對環境管理中的文化滲透,啟發人們的自律意識,培育人們的文明意識,才是現代化社區文化的重要內涵。
2、具有超前的文化視角
本項目對其社區文化的要求必然要體現出一定的前瞻性。隨著社會的發展,社區文化從概念、形式到內容都必須以全新的審視角度去定義、規劃和實施,從而豐富工作人員對環境、生活質量和品位的更高要求。
3、寧靜、祥和的文化氛圍
倡導文明、優雅的社區文化,尊重群體性、個體性對高品位文化的需求,在安靜的環境中營造精神樂園。
四、環境社區文化
作為21世紀的新型住宅小區的代表,淺水灣物業展示給人們的首先應該是環境優美、干凈整潔、溫馨恬靜的百花之園。為此,我公司將大力提高園藝設計水平和環境保護意識,致力于營造高品味的環境社區文化。
篇2:物業知識培訓:社區文化
物業知識培訓:社區文化
一、社區、文化和社區文化的概念
(一)社區
1887年,法國社會學家F.滕尼斯在《社區與社會》一書中,將人類群體分為兩種類型,即社區和社會。社會是社會共同體,以目的、利益、契約以及距離為基礎;社區則是生活共同體,以地域、意識、行為以及利益為特征。
此后,社會學家們從不同的角度給社區下過不同的定義。據社會學家1981年的統計,已達140多種。韋伯、杜爾凱姆、齊美爾、沃思、帕克、帕森斯、阿莫斯等對社區都發表過具有代表性的論述。在這些定義中,社區被描述成群體、過程、社會系統、地理區隔、歸屬等等,其*性的因素有地域、共同聯系和社會互動。
參照社會學家的定義,結合居住區的情形,從物業管理的實際出發,我們所說的社區是指區域性的社會,是在相對獨立的區域內,具有一定人口和建筑規模,能滿足人們的日常文化需要,憑感覺能夠感覺到的具體化了的社會。
社區作為一定的地緣性群體和區域性社會,具有四個基本特征:
(1)地域要素。指為城市干道所分割或自然界限所包圍,具有生存發展的硬件設施、相對獨立和穩定的地域。
(2)人口因素。指由一定規模、數量、分布狀況和類型構成的人口。
(3)結構要素。社區由一些群體和組織所構成,如家庭、鄰里、商業、學校、醫院、民間團體、政府機關等。
(4)社會心理要素。群體對個體的行為產生決定性的影響,形成共同的生活方式、行為規范和心理取向。社區成員對本社區具有歸屬感,產生參與群體的集體意識和行為。
社區可以劃分為農村社區、集鎮社區和都市社區,此后提及的社區主要是指都市社區,即在現代城市里,具有一定共同利益關系的人們,在同一地域內共同生活的有機體。它具有鮮明的城市特點,如地域的獨立性漸趨模糊,居民需求對外部的交通、通訊和服務有更強的依賴性,人口密度調整適當,年齡結構老化,社區管理機構多元化,社區成員的歸屬感和參與感增強等等。這些特點要求城市社區建設必須充分發揮服務功能、整合功能、凝聚功能、穩定功能和發展功能。
(二)文化
社會科學中,一些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在含義上往往也是最含糊不清的?!拔幕焙汀吧鐓^”一樣,定義繁多。據統計,有代表性的定義達340多條。
“文化”一詞源于拉丁文,意指經過人類耕作、培養、教育、學習而發展的各種事物或方式,是與大自然本來存在的事物相對而言的。1871年,愛德華·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一書中,首次將文化作為一個中心概念提出,并把文化表述為“是一個復雜的總體,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風俗以及人類在社會中所獲得的一切能力與習慣”。美國文化人類學家克魯伯和克拉克洪等將文化定義為“是歷史上所創造的生存樣式系統,其中既包含顯性樣式也包含隱性樣式”?!洞笥倏迫珪穼⑽幕譃閮深悾阂活悓⑽幕韧凇翱傮w的人類社會遺產”;另一類“是一種淵源于歷史的生活結構的體系,這種體系往往為集團的成員所共有”,它包括集團的語言、傳統、習慣和制度,包括有激勵作用的思想、信仰和價值觀,以及它們在物質工具和制造物中的體現。
文化概念有多種外延不同的涵義,但可以作一個最基本的區分。廣義上,文化是指人類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產和精神財產的總和;狹義上,文化僅指精神層面的內容,像哲學、藝術、道德、宗教、禮儀、制度等。
從上述定義出發,文化顯現出三個基本特征:
(1)文化與行為有密切的關系,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人的行為,并激勵和限制行為的結果。
(2)文化是后天習得的,可以繼承,生生不息。
(3)價值觀是文化的核心。
(三)社區文化
文化與社區不能割裂。文化是在一定的空間范圍和時間向度上生成的,社區是文化的土壤,社區結構的形成端賴于文化的制約,文化的孕育和傳承又存在于社區的社會活動和生活工作之中。
社區文化的定義因文化外延的不同也有很多說法。吳文藻先生認為:“文化的簡單的定義,可以說是某一社區內的居住所形成的生活方式......也可以說是一個民族應付環境--物質的、象征的、社會的和精神的環境--的總成績?!?/p>
馬林洪斯基認為,文化從功能的角度來考察,包括經濟、教育、政治、法律與秩序、知識、巫術、宗教、藝術及娛樂等八個方面。桑佳斯論述的社區文化的外延更小,包括語言文字、公共象征、知識信仰、價值體系以及有關行為程序中的慣例、規則與特定方式。
從物業管理的角度來審視社區文化,社區文化應該是一個較為寬泛的概念。為了方便論述,我們將物業管理中的社區文化界定為:社區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區域范圍內,在一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社區成員在社區社會實踐*同創造的具有本社區特色的精神財富及其物質形態。
理解社區文化的概念需要注意:
(1)社區文化是社區成員在社區社會實踐中所構建的。
(2)社區文化是社區成員在社區實踐中所構建的各種成果。
(3)社區文化是社區成員在社區實踐中所構建的各種生活方式或樣式。
(4)社區是社區文化的生存地、生產地和傳播地。
從物業管理中的社區文化概念出發,可以管窺到社區文化具有自身的一些特點:
(1)社區文化有著濃郁的企業化色彩。社區管理者主觀推動,企業在社區文化建設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物業管理對小區實施一體化管理之后,物業管理企業成了社區文化的組織者、創造者與傳播者。
(2)社區文化建設有潛在的功利性。物業管理企業藉此推動物業管理,節約勞動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社區文化旨在改變問題住戶,創造理想住戶。
(3)社區文化具有理性化和世俗化的特征。社區成員以效率和效能作為衡量與評價日常生活的標準,對事件的處理不太強調鄰里個人感情,而以利益為基本準則。人們講究實效,講究實惠,注重切身利益,重視實實在在的好處。社區成員的人格往往呈孤獨的、冷漠化的態勢。
(4)社區文化具有開放性特征。這種開放性一方面表現為社區文化的手段對社區外的依賴,另一方面則表現為社區成員對域外各種文化的吸納。同時,社區成員的文化需求呈多元性,除了因年齡、素質、興趣等因素之外,跟社區文化的內外撞擊有很大的關系。
二、社區文化的內容
社區文化是指一定區域、一定條件下社區成員共同創造的精神財富及其物質形態,它包括文化觀念、價值觀念、社區精神、道德規范、行為準則、公眾制度、文化環境等等,其中,價值觀是社區文化的核心。社區文化不可能離開一定的形態而存在,這種形態既可以是物質的、精神的,也可以是物質與精神的結合。具體來說,社區文化可以包括環境文化、行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四個方面的內容。
(一)環境文化
社區環境是社區文化的第一個層面。它是由社區成員共同創造、維護的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的結合,是社區精神物質化、對象化的具體體現。它主要包括社區容貌、休閑娛樂環境、文化設施、生活環境等。通過社區環境,可以感知社區成員理想、價值觀、精神面貌等外在形象。如殘疾人無障礙通道設施可以充分體現社區關懷、尊重生命、以人為本的社區理念。當然,怡人的綠化園林、舒心的休閑布局、寫意的小品園藝等都可以營造出理想的環境文化氛圍?,F在很多社區積極導入環境識別系統(CIS),用意也基于此。
(二)行為文化
行為文化也被稱為活動文化,是社區成員在交往、娛樂、生活、學習、經營等過程中產生的活動文化。通常所說的社區文化都是指這一類的社區文化活動。這些活動實際上反映出社區的社區風尚、精神面貌、人際關系范式等文化特征,它如社區之“手”,動態地勾勒出社區精神、社區理想等。如“中國城市文明第一村”深圳市蓮花北村的物業管理者--萬廈居業公司,自1994年以來,就在該小區組織開展了300多場大中型社區文化活動,涉及娛樂、健身等各個方面,如廣場交響音樂會、元旦千人舞會、重陽節文藝匯演、趣味家庭運動會、游泳比賽、新春長跑等等。
(三)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是社區成員在生活、娛樂、交往、學習等活動過程中形成的,與社區精神、社區價值觀、社區理想等相適應的規章制度、組織機構等。它們對保障社區文化持久、健康地開展具有一定的約束力和控制力。制度文化可以粗略地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物業管理企業的各種規章制度,另一類是社區的公共制度。企業的規章制度和社區的公共制度都可以反映出社區價值觀、社區道德準則、生活準則等。如獎罰分明可以體現出社區的嚴謹風格,規勸有加可以體現出社區的人性感悟,條分縷析可以反映出社區的細膩規矩等。為保障社區文化活動深入持久地開展下去,現在很多小區物業管理部門都成立了專門社區文化部,負責社區文化活動建設工作。社區文化部在引導、扶植的基礎上成立各種類型的社區文化活動組織,如藝術團、協會、表演隊等,同時還對社區文化活動開展的時間、地點、內容、方式、程序等予以規范。
(四)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社區文化的核心,是社區獨具特征的意識形態和文化觀念,包括社區精神、社區道德、價值觀念、社區理想、行為準則等。這是社區成員價值觀、道德觀生成的主要途徑。環境文化、行為文化、制度文化都屬于精神文化的外在體現。這里,特別將那些指向性強烈、精神性突出的活動等也算作精神文化建設的范疇,如社區升旗儀式、評選文明戶、學雷鋒演講等。由于精神文化具有明顯的社區特點,所以往往要多年積累,逐步形成。
篇3:物業參觀心得體會:社區文化讓物業和業主親如一家
物業參觀心得體會:社區文化讓物業和業主親如一家
隨著物業服務的發展,社區文化建設已經成為現代物業服務的必要組成部分,本次深圳之行讓我對社區文化建設有了更深了解。
在深圳中海華庭參觀過程中,有個宣傳欄吸引了我的視線,仔細看,原來都是小區社區文化活動的內容,還很豐富呢。有老年人的演出,有年輕人的歌舞,我就這事咨詢了他們項目上的馬主任,他告訴我這是他們舉辦的社區文化活動-迎圣誕晚會,據馬主任介紹,他們的社區文化經常搞,參加演出的是社區的老年演出隊及物業服務處的工作人員。通過這一形式,更方便了和業主之間的溝通,更加融洽了物業和業主之間的關系,哦,原來社區文化還有如此功效。
由此我想到了我們的社區文化建設,在我們公司的物業服務工作中有時候也存在著和業主溝通上的問題,那我們是否也能通過社區文化建設,一方面可以和業主更好的溝通,另一方面也可以豐富我們的社區生活,讓業主感受到一份濃濃的親情。
我覺得我們所管理的項目也可以組織類似的活動,其實之前桂花新村就有過類似活動,那就是蘇州電視臺社會傳真欄目的“走進社區”,其形式也和我們所見到的類似,所以我覺得我們所管理的項目也應該定期組織相關社區文化活動,其活動形式可以多樣化,比如上述的文化演出,也可以組織社區業主的聚會、旅游,小區業主參加的小型家庭運動會等,參加演出人員可以由業主及物業服務處人員來組成,至于場地和設備,每個小區多少都有一定的空地,音響設備公司本來就有,同時也可以搞一些廣告贊助。
至于內容,一方面可以應時的娛樂,同時也可以加入宣傳物業服務法律法規及物業服務知識的內容,這樣寓教于樂,更能彼此了解溝通,也能通過活動讓物業服務人員溶入到業主中去,真正成為“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