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時代,物業行業大洗牌中,如何搶占物業管理市場份額?
截至月12日,在香港上市的物業公司已26家,還有已遞表的10家正在上市處理中
在8月12日舉行的2020博鰲房地產論壇上,花樣年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潘軍表示,在疫情的影響下,市場看到了物業公司的價值,資本市場對物業管理行業的前景也十分看好,估值較高。預計到今年年底,上市物業管理公司有可能超過40家,未來三年將超過100家。
市場,是物業管理企業生存、持續發展的立足之本。2018年住建部廢止了《物業資質管理辦法》以來,大型物業企業開始外接項目,新成立物業公司異軍突起,市場競爭異常激烈,市場份額問題就成為了物業企業的焦點問題,大企業將考慮如何鞏固已有的市場份額并擴大之;小企業焦慮的是怎樣才能擠進市場、占領市場并獲得一定的市場份額。因為沒有市場份額就意味著企業沒有了立足之地,企業就面臨倒閉。因此,物業管理企業要全力拓展市場。但市場的拓展不是簡單的外延,而是為了質的提升,不是為追求形式上的大,而是要追求實質上的強。因而,物業管理企業要想贏得市場、擴大市場份額、就必須注重企業自身的內涵積淀。只有這樣,企業才能夠經得起市場的考驗,并常勝不衰;才能夠真正走上一條既能保持適度的市場份額,又能提升企業的品牌價值的良性軌道。根據深圳多家知名物業管理企業的成功經驗,物業管理企業要贏得市場、搶占先機,依靠的主要有優良的品牌、良好的企業形象、準確的市場定位、科學的經營決策。
一、優良的品牌、良好的企業形象
品牌是企業的無形資產,也是企業贏得市場的利刃。因物業管理是一藍海產業,目前還在不斷完善,它的社會地位也不高。加上物業管理的贏利問題,因而很多物業管理企業都忽略了品牌的創立。事實上,在物業管理市場逐步形成、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品牌戰略更顯得尤為重要。品牌能讓人們保持忠誠和充分信賴,好的品牌能夠傳達出企業的價值、文化和個性。
現在,企業已經進入了"品牌競爭"的時代,未來幾年,物業管理企業要在品牌塑造上下功夫,全面提升企業的品牌形象和知名度。創建全國一流的知名物業管理企業是所有物業企業贏得市場的重要保證。要實現這個目標,光靠寫幾篇宣傳文章、創造幾個新概念還遠遠不夠。這是一個系統工程,在建立品牌的過程中,除應對市場和消費者有個完整的了解外,還要靠企業全方位的提升,才能形成完整的品牌戰略。
因此,在今后長時間開展的品牌創建中,物業管理企業至少要在以下幾方面有所突破
(1)企業全面創新
創新是一個企業的生命,是企業發展的原動力,是企業超越自我的必然選擇,是提升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手段。事實上,創新的問題存在于企業的方方面面,各個層面都有一個創新的問題,具體講就是戰略創新、服務創新、理念創新。
戰略創新是企業在超競爭環境下的必然選擇,制定并實施明確的戰略措施是一個企業首先要考慮的問題。因此,企業向什么方向發展、如何發展等一系列問題,都要求我們在戰略管理上要有所創新,即要求我們制定的戰略既要方向正確,又要出奇致勝。
隨著物管行業的日趨成熟完善,許多物業管理企業都在下大力氣抓管理,這樣一來,各物業管理企業在具體實務管理上的差距就會越來越小(中企海納一直在持續開設物業精細化、標準化管理的特訓班,可點擊鏈接查看詳細信息)。這就意味著,誰的管理和服務最有特色、最接近人們的需求,誰就能脫穎而出,備受人們的歡迎。因此,一方面要求物業管理企業必須要以人為本、要有領先的服務理念和高超的服務技能。另一方面也要求企業的每一位員工都應注重創新。如:管理者如何才能夠使管理更科學更有效把拓展市場這塊"蛋糕"做得更大;做管理處主任、項目經理要考慮如何才能夠讓業主對自己的服務更滿意等等。
(2)采用優質服務策略
物業管理企業所從事的一切活動要使業主稱心、滿意,其核心就是要提供優質服務。在未來的市場中,只有提供優質服務,物業管理企業才有生機。之所以如此強調服務,是因為不同品牌的物業管理企業為贏得市場,都采取增加服務項目這一措施。這樣一來,同質現象就越來越多,若物業管理企業依然靠合同約定的服務項目為業主服務,以此樹立企業形象是遠遠不夠的。只有產生出"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的優質服務的品牌效應,才能吸引人們更多選擇目光。那種經營項目較為單一,市場應變能力較弱的物業管理企業,要想在今天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左右逢源,以不變應萬變,就難再創“輝煌”。因此,任何物業管理企業必須捕捉市場信息,把握市場動態,摸準市場行情,始終貫穿"服務盯著市場游,服務質量最重要,服務水平創一流"的經營理念。(中企海納開設的《新時代、新使命、新作為中國物業市場營銷策略及企業收并購、招投標實戰技巧沙龍演練》中特別會說明單一項目如何拓展)
據市場反饋,物業管理項目實行公開招投標,是今后項目委托的必然趨勢。隨著這種公開、公平的競爭機制逐步引人物業管理行業,物業管理市場將得到進一步的規范。因而對那些缺乏競爭機制、管理服務水平不高的企業將提出更為嚴峻的挑戰。
物業管理中的服務工作,一是長期性,二是群眾性。服務的時間較長,服務對象的范圍很寬,有各行各業,分布于各年齡層次與文化教養水平的男女老少。因此,要求各物業管理企業要端正經營作風。貫徹"不斷服務、對民負責、方便住戶、服務至上"的思想,寓管理于各項服務之中。深圳萬科、中海物業公司能夠在物管行業不夠景氣而競爭又如此激烈的市場環境中脫穎而出,憑借的就是:良好的企業形象和優質的服務。
(3)加強企業早期的自身完善
目前,物業管理企業存在諸多不完善的地方,如:法制觀念不強,管理不規范;以管理者自居,服務意識不到位;管理手段、方法落后等等。物業管理企業要想在短短的幾年時間里,在國內物業管理市場打響品牌,應該清楚地認識到,早期自身的完善提高比早期市場的擴展更重要。俗話說“打鐵還要自身硬",企業沒有過硬的真本事,必然得不到市場的承認,即使是暫時得到了市場份額,最終必將失去市場份額。不管外部市場如何變化,企業若不苦練內功,尋求企業的穩步發展,而是在企業還不具備相當的市場競爭力時,就將企業的重心工作轉移到拓展市場上來,結果必然是得不償失。不少先進物業管理企業的成功經驗告訴我們,只有具備牢固的基礎,企業才會有強大的發展后勁。
全國已登記注冊的物業管理企業中,相當一部分企業不但規章制度和組織形式不健全,而且也沒有一套完整的企業運行機制,其一切活動都處于盲目無序狀態。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化、專業化、企業化的物業管理體制里,在資本的內在擴張規律的作用下,物業管理企業為了贏得市場,除必須積極地積累自己的管理經驗外,還必須形成自己獨特的管理模式。只有這樣,物業管理企業的核心能力和其用以進行品牌發育的重要載體才能真正體現。
要使物業管理企業自身完善的目標盡快實現,企業至少要在幾個方面有所突破:
一是企業資質、證書的完善;
二是全力推進ISO9000標準;
三是所管小區爭創"市優"、"國優";
四是注重人才的培養;
五是加強企業核心能力的培育,具體地講就是對技術能力、管理能力、創新能力和企業文化的培育。
(4)注重效益,克服企業短期行為
效益,是企業行為的根本動力所在,也是企業生存的基本保障。目前物業管理企業所能收取的管理費只能基本維持管理成本的開支,因此,一方面通過增值服務,經營性收入,必須要靠擴大規模來獲取效益。企業規模不擴大,企業效益就上不去。而目前有部分物業管理企業,他們不顧物業管理市場是否成熟,也不對自身能力和市場狀況作充分的了解和認識,就盲目地進入市場擴大規模。更有甚者,為了奪取市場份額而不惜打"價格牌",在拿到市場后卻又采取降低管理水平或多收服務費等手段來達到降低管理成本、增加企業利潤的目的。這樣一來,企業形象就會在消費者眼中大打折扣。完全的市場應有完全的規則,物業管理企業在市場競爭中,要遵守市場的游戲規則,要模范地遵守有關規定,要本著公平、有序的競爭原則,按照建設部制定的物業管理招投標的有關規定,靠實力競爭、靠質量取勝,要在管好已有小區、穩定已占領市場的基礎上,憑實力去開拓市場。
拓展市場的步履是艱難的,但無論如何各物業管理企業都要本著對業主真正負責的態度,不能只顧眼前的利益,要將目光放得更長遠一些,要有先技人、后產出的思想準備,同時也要相信投入越大回報也會越大,且這種回報不僅是經濟效益上的回報,還有對企業樹形象、創品牌方面的回報。
二、準確的市場定位、科學的經營決策
隨著物業管理市場逐步走向成熟,作為它的主體之一的物業管理企業也需要規范。因此,要求各物業管理企業要有強烈的危機感,認識到要想在市場競爭中求得生存發展就必須提高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認識到要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就得重視人才、重視高科技的引進,認清自己在市場里的位置,并根據市場競爭的規則,給自己定好位,積極采取相應的經營對策和措施,在市場上搶占有利地形,抓住機遇,為企業謀求更為長遠的發展。
(1)知己知彼,確定目標市場,物業管理企業的市場定位是一種戰略性營銷。通過市場定位,企業的經營者可以明確企業目前在市場中的位置和希望占據的目標市場,尋找企業發展的市場機會,并且當情況發生變化時,企業能夠采取相應的措施。
全國范圍內已登記注冊的物業管理企業中,其管理水平和服務特色各不相同。有的擅長收益性物業管理,有的擅長新建住宅小區管理,有的以規范化的管理著稱,有的以社區文化建設而出名。那種靠開發商補血或房管部門支持的物業管理企業遲早死于溫水煮青蛙。因此,物業管理企業必須脫胎換骨,主動走向市場參與競爭,并在市場競爭中給自己定好位,突出自己的優勢,讓業主對企業的服務滿意,從而獲得更多物業的管理權。所以,市場定位是物業管理企業拓展市場及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策略環節。當然,物業管理企業市場定位一定要準確而不能盲目,要采用"靈巧制導"的行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開展市場定位的宗旨,一是充分展示自身的優點,引導消費者;二是針對具體的問題所在和消費者的需求,調整服務項目及策略,完全適應消費者的需求。對所有物業管理企業而言,目前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讓消費者印象深刻地了解到該公司品牌的優勢所在。因此,對那些"勢單力薄"的物業管理企業,主要通過媒體、廣告宣傳等方法來引導消費者,展示該企業的優勢。而那些在社會上已有些影響力的物業管理企業,則可繼續靠其居于優勢的物業管理,通過人們良好的口碑,為企業拓展市場做自覺的最有力的宣傳。企業市場定位要求對不同類型物業、各層次居民"對癥下藥",找出其目標市場和目標客戶,并用最有效的途徑,最動人的方式吸引消費者。
(2)以良好的經營決策推動經營目標的實現
經營決策是企業發展戰略的一部分。物業管理企業制訂出符合自己與市場現狀的發展戰略,既有利于日常管理工作的正常運作,又可提高企業內部管理水平,達到促進企業發展的目的,還可以降低外圍因素對企業造成的沖擊。
物業管理企業具體可進行產品決策、營銷決策和財務決策等經營戰略決策。通過這些決策分析來制定企業的經營方針和經營策略,不僅有利于企業經營循環系統的良性循環,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益,提高物業管理企業的管理水平促進企業的發展;而且有利于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和盈利水平。制定正確的戰略目標和對策,也能較好地解決企業發展過程中帶有全局性、長期性和根本性的問題,使企業能掌握市場競爭和企業發展的主動權,在市場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
競爭是實力的較量,實力強者被保存、發展和壯大,實力弱者被淘汰。物業管理企業要想在這激烈而殘酷的競爭中發展、擴大市場份額,就必須通過企業經營決策分析,加強企業的科學管理,使企業環境、企業能力、經營戰略三者達到動態平衡。從而提高自己對市場環境的適應能力,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源源不斷地贏得市場。
三、系統的市場拓展策略
隨著物業服務價格的放開,甲方和業主的選擇空間越來越多,市場競爭愈加激烈,市場化能力將成為企業關鍵成功因素之一。如何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如何做好市場戰略和策略,如何建立營銷體系,如何準確理解招標文件并編制有針對性的投標文件,每一環節都至關重要,要想贏得市場必須有一整套系統的思路與方法。
在當今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嚴峻形勢下,不進步就意味著退步,不發展就意味著滅亡。隨著物業管理企業資質的取消以及招投標領域最新法律法規和政策的相繼出臺,物業管理行業的市場競爭也越來越激烈,物業管理企業唯有迅速對外拓展項目,占領市場份額,擴張自身規模,才能在市場上立足。物業企業對外拓展項目的最主要的途徑就是通過招投標的方式獲得項目,因此,物業管理招投標成為物業企業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也是物業服務企業市場拓展的關鍵性工作。
如何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市場拓展的矛與盾?招投標的關鍵點管理是在投標之外?客戶關系管理方法?如何做好市場戰略和策略?如何建立營銷體系?如何在存量市場的紅海競爭中成功突圍獲得企業增長?如何準確理解招標文件?每一環節都至關重要!
篇2:物業行業大洗牌中,如何搶占物業管理市場份額
后疫情時代,物業行業大洗牌中,如何搶占物業管理市場份額?
截至月12日,在香港上市的物業公司已26家,還有已遞表的10家正在上市處理中
在8月12日舉行的2020博鰲房地產論壇上,花樣年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潘軍表示,在疫情的影響下,市場看到了物業公司的價值,資本市場對物業管理行業的前景也十分看好,估值較高。預計到今年年底,上市物業管理公司有可能超過40家,未來三年將超過100家。
市場,是物業管理企業生存、持續發展的立足之本。2018年住建部廢止了《物業資質管理辦法》以來,大型物業企業開始外接項目,新成立物業公司異軍突起,市場競爭異常激烈,市場份額問題就成為了物業企業的焦點問題,大企業將考慮如何鞏固已有的市場份額并擴大之;小企業焦慮的是怎樣才能擠進市場、占領市場并獲得一定的市場份額。因為沒有市場份額就意味著企業沒有了立足之地,企業就面臨倒閉。因此,物業管理企業要全力拓展市場。但市場的拓展不是簡單的外延,而是為了質的提升,不是為追求形式上的大,而是要追求實質上的強。因而,物業管理企業要想贏得市場、擴大市場份額、就必須注重企業自身的內涵積淀。只有這樣,企業才能夠經得起市場的考驗,并常勝不衰;才能夠真正走上一條既能保持適度的市場份額,又能提升企業的品牌價值的良性軌道。根據深圳多家知名物業管理企業的成功經驗,物業管理企業要贏得市場、搶占先機,依靠的主要有優良的品牌、良好的企業形象、準確的市場定位、科學的經營決策。
一、優良的品牌、良好的企業形象
品牌是企業的無形資產,也是企業贏得市場的利刃。因物業管理是一藍海產業,目前還在不斷完善,它的社會地位也不高。加上物業管理的贏利問題,因而很多物業管理企業都忽略了品牌的創立。事實上,在物業管理市場逐步形成、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品牌戰略更顯得尤為重要。品牌能讓人們保持忠誠和充分信賴,好的品牌能夠傳達出企業的價值、文化和個性。
現在,企業已經進入了"品牌競爭"的時代,未來幾年,物業管理企業要在品牌塑造上下功夫,全面提升企業的品牌形象和知名度。創建全國一流的知名物業管理企業是所有物業企業贏得市場的重要保證。要實現這個目標,光靠寫幾篇宣傳文章、創造幾個新概念還遠遠不夠。這是一個系統工程,在建立品牌的過程中,除應對市場和消費者有個完整的了解外,還要靠企業全方位的提升,才能形成完整的品牌戰略。
因此,在今后長時間開展的品牌創建中,物業管理企業至少要在以下幾方面有所突破
(1)企業全面創新
創新是一個企業的生命,是企業發展的原動力,是企業超越自我的必然選擇,是提升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手段。事實上,創新的問題存在于企業的方方面面,各個層面都有一個創新的問題,具體講就是戰略創新、服務創新、理念創新。
戰略創新是企業在超競爭環境下的必然選擇,制定并實施明確的戰略措施是一個企業首先要考慮的問題。因此,企業向什么方向發展、如何發展等一系列問題,都要求我們在戰略管理上要有所創新,即要求我們制定的戰略既要方向正確,又要出奇致勝。
隨著物管行業的日趨成熟完善,許多物業管理企業都在下大力氣抓管理,這樣一來,各物業管理企業在具體實務管理上的差距就會越來越小(中企海納一直在持續開設物業精細化、標準化管理的特訓班,可點擊鏈接查看詳細信息)。這就意味著,誰的管理和服務最有特色、最接近人們的需求,誰就能脫穎而出,備受人們的歡迎。因此,一方面要求物業管理企業必須要以人為本、要有領先的服務理念和高超的服務技能。另一方面也要求企業的每一位員工都應注重創新。如:管理者如何才能夠使管理更科學更有效把拓展市場這塊"蛋糕"做得更大;做管理處主任、項目經理要考慮如何才能夠讓業主對自己的服務更滿意等等。
(2)采用優質服務策略
物業管理企業所從事的一切活動要使業主稱心、滿意,其核心就是要提供優質服務。在未來的市場中,只有提供優質服務,物業管理企業才有生機。之所以如此強調服務,是因為不同品牌的物業管理企業為贏得市場,都采取增加服務項目這一措施。這樣一來,同質現象就越來越多,若物業管理企業依然靠合同約定的服務項目為業主服務,以此樹立企業形象是遠遠不夠的。只有產生出"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的優質服務的品牌效應,才能吸引人們更多選擇目光。那種經營項目較為單一,市場應變能力較弱的物業管理企業,要想在今天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左右逢源,以不變應萬變,就難再創“輝煌”。因此,任何物業管理企業必須捕捉市場信息,把握市場動態,摸準市場行情,始終貫穿"服務盯著市場游,服務質量最重要,服務水平創一流"的經營理念。(中企海納開設的《新時代、新使命、新作為中國物業市場營銷策略及企業收并購、招投標實戰技巧沙龍演練》中特別會說明單一項目如何拓展)
據市場反饋,物業管理項目實行公開招投標,是今后項目委托的必然趨勢。隨著這種公開、公平的競爭機制逐步引人物業管理行業,物業管理市場將得到進一步的規范。因而對那些缺乏競爭機制、管理服務水平不高的企業將提出更為嚴峻的挑戰。
物業管理中的服務工作,一是長期性,二是群眾性。服務的時間較長,服務對象的范圍很寬,有各行各業,分布于各年齡層次與文化教養水平的男女老少。因此,要求各物業管理企業要端正經營作風。貫徹"不斷服務、對民負責、方便住戶、服務至上"的思想,寓管理于各項服務之中。深圳萬科、中海物業公司能夠在物管行業不夠景氣而競爭又如此激烈的市場環境中脫穎而出,憑借的就是:良好的企業形象和優質的服務。
(3)加強企業早期的自身完善
目前,物業管理企業存在諸多不完善的地方,如:法制觀念不強,管理不規范;以管理者自居,服務意識不到位;管理手段、方法落后等等。物業管理企業要想在短短的幾年時間里,在國內物業管理市場打響品牌,應該清楚地認識到,早期自身的完善提高比早期市場的擴展更重要。俗話說“打鐵還要自身硬",企業沒有過硬的真本事,必然得不到市場的承認,即使是暫時得到了市場份額,最終必將失去市場份額。不管外部市場如何變化,企業若不苦練內功,尋求企業的穩步發展,而是在企業還不具備相當的市場競爭力時,就將企業的重心工作轉移到拓展市場上來,結果必然是得不償失。不少先進物業管理企業的成功經驗告訴我們,只有具備牢固的基礎,企業才會有強大的發展后勁。
全國已登記注冊的物業管理企業中,相當一部分企業不但規章制度和組織形式不健全,而且也沒有一套完整的企業運行機制,其一切活動都處于盲目無序狀態。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化、專業化、企業化的物業管理體制里,在資本的內在擴張規律的作用下,物業管理企業為了贏得市場,除必須積極地積累自己的管理經驗外,還必須形成自己獨特的管理模式。只有這樣,物業管理企業的核心能力和其用以進行品牌發育的重要載體才能真正體現。
要使物業管理企業自身完善的目標盡快實現,企業至少要在幾個方面有所突破:
一是企業資質、證書的完善;
二是全力推進ISO9000標準;
三是所管小區爭創"市優"、"國優";
四是注重人才的培養;
五是加強企業核心能力的培育,具體地講就是對技術能力、管理能力、創新能力和企業文化的培育。
(4)注重效益,克服企業短期行為
效益,是企業行為的根本動力所在,也是企業生存的基本保障。目前物業管理企業所能收取的管理費只能基本維持管理成本的開支,因此,一方面通過增值服務,經營性收入,必須要靠擴大規模來獲取效益。企業規模不擴大,企業效益就上不去。而目前有部分物業管理企業,他們不顧物業管理市場是否成熟,也不對自身能力和市場狀況作充分的了解和認識,就盲目地進入市場擴大規模。更有甚者,為了奪取市場份額而不惜打"價格牌",在拿到市場后卻又采取降低管理水平或多收服務費等手段來達到降低管理成本、增加企業利潤的目的。這樣一來,企業形象就會在消費者眼中大打折扣。完全的市場應有完全的規則,物業管理企業在市場競爭中,要遵守市場的游戲規則,要模范地遵守有關規定,要本著公平、有序的競爭原則,按照建設部制定的物業管理招投標的有關規定,靠實力競爭、靠質量取勝,要在管好已有小區、穩定已占領市場的基礎上,憑實力去開拓市場。
拓展市場的步履是艱難的,但無論如何各物業管理企業都要本著對業主真正負責的態度,不能只顧眼前的利益,要將目光放得更長遠一些,要有先技人、后產出的思想準備,同時也要相信投入越大回報也會越大,且這種回報不僅是經濟效益上的回報,還有對企業樹形象、創品牌方面的回報。
二、準確的市場定位、科學的經營決策
隨著物業管理市場逐步走向成熟,作為它的主體之一的物業管理企業也需要規范。因此,要求各物業管理企業要有強烈的危機感,認識到要想在市場競爭中求得生存發展就必須提高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認識到要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就得重視人才、重視高科技的引進,認清自己在市場里的位置,并根據市場競爭的規則,給自己定好位,積極采取相應的經營對策和措施,在市場上搶占有利地形,抓住機遇,為企業謀求更為長遠的發展。
(1)知己知彼,確定目標市場,物業管理企業的市場定位是一種戰略性營銷。通過市場定位,企業的經營者可以明確企業目前在市場中的位置和希望占據的目標市場,尋找企業發展的市場機會,并且當情況發生變化時,企業能夠采取相應的措施。
全國范圍內已登記注冊的物業管理企業中,其管理水平和服務特色各不相同。有的擅長收益性物業管理,有的擅長新建住宅小區管理,有的以規范化的管理著稱,有的以社區文化建設而出名。那種靠開發商補血或房管部門支持的物業管理企業遲早死于溫水煮青蛙。因此,物業管理企業必須脫胎換骨,主動走向市場參與競爭,并在市場競爭中給自己定好位,突出自己的優勢,讓業主對企業的服務滿意,從而獲得更多物業的管理權。所以,市場定位是物業管理企業拓展市場及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策略環節。當然,物業管理企業市場定位一定要準確而不能盲目,要采用"靈巧制導"的行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開展市場定位的宗旨,一是充分展示自身的優點,引導消費者;二是針對具體的問題所在和消費者的需求,調整服務項目及策略,完全適應消費者的需求。對所有物業管理企業而言,目前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讓消費者印象深刻地了解到該公司品牌的優勢所在。因此,對那些"勢單力薄"的物業管理企業,主要通過媒體、廣告宣傳等方法來引導消費者,展示該企業的優勢。而那些在社會上已有些影響力的物業管理企業,則可繼續靠其居于優勢的物業管理,通過人們良好的口碑,為企業拓展市場做自覺的最有力的宣傳。企業市場定位要求對不同類型物業、各層次居民"對癥下藥",找出其目標市場和目標客戶,并用最有效的途徑,最動人的方式吸引消費者。
(2)以良好的經營決策推動經營目標的實現
經營決策是企業發展戰略的一部分。物業管理企業制訂出符合自己與市場現狀的發展戰略,既有利于日常管理工作的正常運作,又可提高企業內部管理水平,達到促進企業發展的目的,還可以降低外圍因素對企業造成的沖擊。
物業管理企業具體可進行產品決策、營銷決策和財務決策等經營戰略決策。通過這些決策分析來制定企業的經營方針和經營策略,不僅有利于企業經營循環系統的良性循環,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益,提高物業管理企業的管理水平促進企業的發展;而且有利于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和盈利水平。制定正確的戰略目標和對策,也能較好地解決企業發展過程中帶有全局性、長期性和根本性的問題,使企業能掌握市場競爭和企業發展的主動權,在市場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
競爭是實力的較量,實力強者被保存、發展和壯大,實力弱者被淘汰。物業管理企業要想在這激烈而殘酷的競爭中發展、擴大市場份額,就必須通過企業經營決策分析,加強企業的科學管理,使企業環境、企業能力、經營戰略三者達到動態平衡。從而提高自己對市場環境的適應能力,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源源不斷地贏得市場。
三、系統的市場拓展策略
隨著物業服務價格的放開,甲方和業主的選擇空間越來越多,市場競爭愈加激烈,市場化能力將成為企業關鍵成功因素之一。如何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如何做好市場戰略和策略,如何建立營銷體系,如何準確理解招標文件并編制有針對性的投標文件,每一環節都至關重要,要想贏得市場必須有一整套系統的思路與方法。
在當今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嚴峻形勢下,不進步就意味著退步,不發展就意味著滅亡。隨著物業管理企業資質的取消以及招投標領域最新法律法規和政策的相繼出臺,物業管理行業的市場競爭也越來越激烈,物業管理企業唯有迅速對外拓展項目,占領市場份額,擴張自身規模,才能在市場上立足。物業企業對外拓展項目的最主要的途徑就是通過招投標的方式獲得項目,因此,物業管理招投標成為物業企業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也是物業服務企業市場拓展的關鍵性工作。
如何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市場拓展的矛與盾?招投標的關鍵點管理是在投標之外?客戶關系管理方法?如何做好市場戰略和策略?如何建立營銷體系?如何在存量市場的紅海競爭中成功突圍獲得企業增長?如何準確理解招標文件?每一環節都至關重要!
篇3:蘭州市普通住宅物業管理區域共用水電費分攤辦法(2017試行)
蘭州市普通住宅物業管理區域共用水電費分攤辦法(試行)
第一條 為規范普通住宅物業管理區域共用水、電費分攤管理,引導物業企業誠信收費,保障業主或使用人和物業服務企業的合法權益,根據《物權法》、《甘肅省物業服務收費管理實施辦法》、《蘭州市物業服務收費管理實施辦法》等法規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于我市實行政府指導價管理的普通住宅物業管理區域共用部位和共用設施設備使用的水、電費用的分攤。
第三條 物業管理區域共用部位和共用設施設備用水、用電,應根據受益群體和費用承擔范圍的不同,分別獨立安裝水、電等計量表具。
第四條 物業服務企業應每月向業主或使用人公布分攤水電總量、費用總金額以及各業主或使用人應負擔的金額。按第六條(四)減化計算的除外。
第五條 物業服務企業分攤共用水、電費用時,不得有任何借機從中盈利行為,不得提前預收。
第六條 下列范圍的共用水、電費用按實際發生額向業主或物業使用人分攤。除供電二次轉供能源費外,具體分攤辦法由業主大會或業主委員會(含業主代表大會、臨時物業管理委員會,以下所稱均含)與物業服務企業協商確定。協商不能達成一致的,按以下方法計算分攤:
(一)物業管理區域內的供電二次轉供能源費按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相關規定收取。即:服務范圍用戶在1000戶及以下的每千時收取0.04元;1001至3000戶的每千時收取0.03元;3001戶及以上的每千時收取0.02元。轉供電已移交給供電營業機構的,不得收取此費用。
(二)物業管理區域的供水二次轉供能源費用(即電費),由區域內(單幢樓或小區內)所有物業使用人按用水量據實分攤。物業管理區域內不使用二次供水的住宅樓物業使用人不分攤。
用戶應交二次供水公攤電費計算公式為:
(分類目錄電價 * 二次供水電表計電總量) /小區用戶分表水量總和 * 用戶表計水量
(三)物業管理區域的供熱二次轉供能源費用(即電費),由業主專有部分占供熱建筑物總建筑面積的比例確定。物業管理區域內不使用二次轉供供暖的住宅樓業主或使用人不分攤(二次轉供供熱總建筑面積中也不包含該面積)。
用戶應交二次轉供能源公攤電費的計算公式為:
(分類目錄電價 * 二次供暖電表計電總量)/ 物業管理區域二次轉供供熱總建筑面積 * 業主專有部分建筑面積
(四)物業管理區域的公共照明、智能化、景觀設施等共用水、電換算為金額,由業主專有部分占建筑物總面積(建筑面積)的比例確定。
1、用戶應交公攤電費的計算公式為:
(分類目錄電價 * 公共用電電表計電總量)/ 物業管理區域建筑總面積 * 業主專有部分建筑面積
2、用戶應交公攤水費的計算公式為:
(分類目錄水價 * 公共用水水表計電總量)/ 物業管理區域建筑總面積 * 業主專有部分建筑面積
此二項,為減化核算和收取,物業服務企業可與業主委員會協商每月收取固定金額(單位為:元/月.平方米),但應有至少6個月的基本數據作為計算依據,并公告全體業主。此后至少每半年公示一次共用水、電計量情況。
第七條 確因條件限制,以下設施無法獨立安裝水、電等計量表具而進行單獨計量的小區,可按以下方式計算分攤:
(一)物業管理區域的供水二次轉供設施,能源費用(即電費)按每噸水0.10元標準分攤電費;
(二)物業管理區域的公共照明、智能化、景觀等設施共用水、用電費用,合并在一起,按建筑面積0.04元/月.平方米標準分攤。
第八條 房產建設企業所有未售房產的產權面積,與購買業主同時同等承擔公共用水用電的分攤。
第九條 物業服務收費標準中已包含電梯電費、正常綠化養護、清潔衛生等用水、用電,不得再另行計算分攤。
第十條 地下停車庫(場)的共用水、電費用,包含在停車服務費用中,不再另行計算分攤。
第十一條 以下共用水、電費用,不得向業主或使用人分攤,應單獨設置計量表,由物業服務費或經營收益列支。
(一)物業服務企業辦公及生活自用水、電費用;
(二)住宅小區宣傳、公示、廣告等水、電費用;
(三)經營性的商鋪、游泳池、球場、會所、停車場等經營活動場所水、電費用。
第十二條 為倡導節約用水、用電,確保業主或使用人的利益,減輕公攤負擔,物業服務企業要制定小區節約用水、用電方案,方案由業主委員會確認,并在小區內廣泛公示。
第十三條 凡向業主或使用人分攤的共用水、電費用,必須單獨列賬,不得以提高電價、水價、物業服務收費標準等方式收取,也不得與業主或使用人自用的水、電費用等混合記帳和收費。
第十四條 物業服務企業在收取公共水電費用分攤時,應接受業主、業主委員會對公示、分攤的合理性以及價格執行情況進行監督和質詢。有異議時,應組織業主委員會、業主代表進行抄表核算,同時接受政府主管部門的監督和檢查。
第十五條 物業服務企業違反本辦法規定,構成違法行為的,由價格主管部門、物業主管部門依據相關法律法規予以查處。
第十六條 實行市場調節價管理的物業管理區域、及尚未實行專業物業服務的住宅小區,共用水、電費用的分攤方式可參照本辦法執行。
第十七條 本辦法從公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