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課改實驗總結
改革已經進行了一年,在這一年的嘗試過程中,感覺到體育課改實驗是一項非常艱巨的任務。新的《課程標準》和教科書貫徹了《*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和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的精神,依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的要求,認真貫徹“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以育人為宗旨,以學生為主體,重視教學方法,特別是學習方法的改變,注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依據上述精神我們在體育課上,通過比賽或觀看比賽來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獲取新知識、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通過游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情感的體驗,提高對體育的認識,達到體育鍛煉的效果。同時,在體操課、武術課中通過讓學生自編動作過程,達到讓學生實現自我完善過程,實現自我價值的體驗過程。
一、教學計劃
首先制定三年的教學計劃、一年的教學計劃、學期的教學計劃,然后組成課改實驗小組并制定課改實驗計劃。
二、教學內容
新編的體育課程標準非常概括,體現較大的導向性。而新編的體育教材在內容上也有很大的彈性空間,給了教師很大的自選空間,我們在教學時根據本地的實際情況,靈活地選擇內容,同時結合自己的經驗,依據學生的興趣和基礎來安排內容并加入新的知識點。盡量與他們的生活實際相聯系,使所學的內容更易接受。比如,今年的世界杯足球賽,我們就利用課上時間讓學生在實驗教室里觀看比賽。尤其是中國隊對哥斯達黎加,學生們觀看的熱情非常高。在學生欣賞比賽和在比賽中或比賽后進行評述時,恰當地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振奮學生的民族精神,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提高學生的愛國主義覺悟,并聯系實際幫學生樹立健康的道德價值觀。
三、教學方法
實驗教師在一起共同商討,爭取在教學方法上有所改進。第一,我們從課的內容中挖掘出具有創新傾向的知識點,然后把這些知識與學生的接受能力結合起來,利用學生爭強好勝的性格和喜歡形象思維的特點進行課堂教學。例如,讓學生利用課下時間收集礦泉水瓶,擺出各式各樣的圖形并加以說明,上課時讓學生們分組討論自己設計的圖形,進行發言。學生們發言非常積極,有的說:“我選的是禁煙圖形,說明吸煙有害健康。”有的說:“我擺的是一個人踢足球的圖形,說明運動有利于健康。”有的說“我擺的是大力神杯的圖形,說明我們每個人都向往它,可惜中國人拿不到。”……隨后教師又啟發學生,這些瓶還能干什么,學生們各抒己見:“把它裝上沙子當手榴彈用,可以鍛煉臂力”;“當保齡球瓶,做游戲時看誰命中得多”……通過欣賞和評述營造了一種和諧、平等的氣氛,提高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個人的想象力,大膽創新。使他們感到體育跟美育緊密聯系在一起,激發了美的欲望。第二,關注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對學生進行個別化的因材施教。例如,運動技能比較好的學生在練習某方面素質時,提出要求后就讓他們自己去練習,比如籃球、足球、乒乓球等。對運動技能比較差的學生就需個別輔導,這樣既減輕了老師的負擔,又提高了教學質量。第三,采用合作化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學會在各方面與人合作,在相互合作中體驗人際關系,并在這種環境中找到自己適當的位置。這更有利于同學之間共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并讓學生學會關心他人、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共同分享集體成果。例如,在教學生技巧的組合動作時,讓同學們自由結組,依據每個人的特點,同學之間互相商量,制定出一套或幾套成套動作,由個別同學來完成。這樣,就能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自身優勢,既激發了他們的創作積極性,又鍛煉了學生之間相互合作的能力。
四、教學評價
從過去的單一評價改為了多樣化的評價。我們采用了以下的格式對學生進行平時積累評價(教師記錄)。
教師根據記錄對學生進行評價,然后與學生個人評價、小組與小組之間的評價結合起來、在加上學校舉辦的各項比賽,使學生在評價中得到多方評價,更加了解自己,提高學生的自尊心與自信心。
五、開發課程資源
在平時,我們讓學生利用課余、星期天的時間,自己或由家長陪同在家里或在社區體育場所進行鍛煉,這樣既鍛煉了身體又調整了大腦,使大腦得到充分休息,進而提高教學質量。我們還利用蓮花山、抱犢寨的資源對學生進行簡易的攀巖訓練。
以上是我們在這一年來對新教材在實施過程中的一點做法,要想把學生培養成為高水平的人才,還要長期的學習和實踐,不斷提高自己的才能和敬業精神,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在觀念、教學方法、教學內容上多作些探討,進一步提高學生對體育的興趣,使他們走出校門之后也懂得體育鍛煉,使之終身受益。
篇2:市體育局工作職責
市體育局工作職責
工作職責:
根據《*z市委、z市人民政府關于z市人民政府機構設置的通知》(南發〔20**〕3號),設立z市體育局,為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門。
一、職責調整
(一)取消已由z市人民政府公布取消的行政審批事項。
(二)將全市性體育社團業務管理的職責,全市教練員、裁判員及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工作職責交給事業單位承擔。
(三)加強體育公共服務,促進多元化體育服務體系建設,推動全民健身的職責。
(四)加強指導和推進青少年體育工作的職責。
二、主要職責
(一)貫徹執行國家、自治區體育工作的方針政策及法律法規,研究全市體育發展戰略,協調全市體育事業發展,負責推動多元化體育服務體系建設,推進全市體育公共服務和體育體制改革。
(二)擬訂全市體育事業發展規劃和政策,起草有關法規草案并督促實施。
(三)統籌規劃全市群眾體育發展,負責推行全民健身計劃,監督實施國家體育鍛煉標準,推動國民體質監測和社會體育指導工作隊伍制度建設,指導公共體育設施建設,負責對公共體育設施的監督管理。
(四)統籌規劃全市競技體育發展,設置體育運動項目,指導協調體育訓練和體育競賽。
(五)統籌規劃青少年體育發展,指導和推進青少年體育工作。
(六)擬訂全市體育產業發展規劃、政策,規范體育服務管理,推動體育標準化建設。
(七)組織開展國際間和與港澳臺的體育交流與合作。
(八)組織開展體育領域重大科技研究、技術攻關和成果推廣。
(九)負責組織、協調、監督體育運動中的反*工作。
(十)承辦市人民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三、內設機構
根據上述職責,市體育局設4個內設機構:
(一)辦公室
負責文電、會務、機要、檔案等機關日常運轉工作,負責機關行政事務;承擔信息、財務、統計、審計、安全、保密、信訪、政務公開、國有資產管理等工作;擬訂體育事業和體育產業發展規劃草案,提出政策建議;起草有關法規草案;指導、組織法制宣傳教育和行政執法工作;承擔行政復議工作;指導、組織體育宣傳工作。
(二)群眾體育科
擬訂群眾體育發展及青少年體育工作發展規劃草案;推行全民健身計劃,推動建立和完善全民健身服務體系;支持和扶助群眾性體育活動的開展;推行社會體育指導員和國民體質監測制度;指導國家體育鍛煉標準實施,指導全市傳統項目體育學校、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的建設;指導公共體育設施的建設,承擔公共體育設施的監督管理。
(三)競技體育科
擬訂競技體育發展規劃草案和競技體育管理制度;指導全市競技體育訓練、競賽、運動隊伍建設和訓練網點發展工作;組織重大競技體育賽事的備戰和參賽工作;組織協調全市競技體育綜合性運動會的競賽工作;組織全市開展國際間和與港澳臺的體育交流與合作;組織開展競技體育重大科技攻關、信息研究和反*工作;承擔規范體育服務管理,推動體育標準化建設具體工作;負責體育競賽、經營高危險性體育項目的相關行政審批和監管工作。
(四)人事科
承擔機關和直屬單位人事工作和機構編制工作;負責機關全員教育;負責全市體育人才建設工作,組織體育系列專業技術資格評審;負責機關及直屬單位的外事及涉港澳臺的有關事務工作;負責機關離退休人員的管理和服務工作;負責機關及所屬單位的黨群和紀檢監察工作。
機關黨組織 負責機關及所屬單位的黨群工作,具體工作由人事科承擔。
四、人員編制
市體育局機關行政編制為20名。其中局長1名,副局長2名,科級領導職數9名(含正科級機關黨組織專職副書記1名)。
機關后勤服務人員控制數2名。
五、其他事項
(一)市體育局承擔z市體育總會的日常工作。
(二)所屬事業單位的設置、職責和編制事項另行規定。
六、附則
本規定由z市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負責解釋,其調整由z市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按規定程序辦理
篇3:體育用品公司以舊換新之消耗品管制辦法
體育用品有限公司內部管理制度
聯絡事項:
以舊換新之消耗品管制辦法
1. 目的:規范公司消耗品請購、領用及使用狀況具體化、明確化,提高消耗品有效使用率,減少庫存,降低消耗品使用成本。
2. 范圍:公司各單位所使用之消耗品均屬之。
3. 權責:
3.1各使用單位
3.1.1負責對本單位消耗品需求用量及明細進行統計,填寫每月總工務用品預算表。
3.1.2負責本單位消耗品領用及發放、記錄工作。
3.1.3負責本單位消耗品以舊換新物品回收及更換作業。
3.2總工務采購
3.2.1對各單位總工務用品預算表及費用進行匯總、統計。
3.2.2對每月各單位領用消耗品進行合理采購。
3.3總工務倉
3.3.1對各單位每月用品預算表之明細、數量進行統計、匯總。
3.3.2負責對廠商送貨進行驗收、核對之工作。
3.3.3負責對各單位總工務用品之發放、帳目處理。
3.3.4負責對以舊換新物品進行更換、核對工作,并將舊物品放入指定的回收區域內。
3.3.5負責對各單位每月領用物品進行全額統計制表。
3.4會計
3.4.1對各單位預算之總工務用品金額與目標金額之審查。
3.5企劃稽查
3.5.1對各單位消耗品使用狀況及以舊換新物品之狀況稽查。
3.5.2對消耗品浪費之異常狀況進行追蹤、處理。
4. 定義:
以舊換新物品:是指日常生產及辦公消耗品在使用中或使用后能有留下實體或部份配件之物品,其領用時需要將原物品實體回收更換新物品。包括文具消耗品、計算機耗材類、總務配件/機器零件類等(如附表一)。
5. 內容:
5.1作業流程圖:附見一。
5.2使用單位進行消耗品之預算統計。
5.2.1單位助理于每月月底前進行統計下月總務用品用量,并制作預算表經單位主管簽核后交于采購。
5.2.2日常消耗品屬以舊換新物品,均需在預算表中備注欄中注明以舊換新物品。
5.2.3單位主管在審核時需了解預算物品之價格、數量,確定是否需申購。
5.2.6屬臨時急用之物品且預算表中未進行預算之部份,可填寫請購單,經單位主管簽核后交于采購,采購按流程呈報作業。
5.3預算查核及采購作業
5.3.1各單位將單位主管審核之預算表交總工務采購進行試算金額。
5.3.2采購按預算中各物品單價,匯總各單位預算金額交會計進行審查。
5.3.3專案部根據各單位年度(季度)預算目標金額確定各單位本月預算費用,超出目標退回現場重新預算。
5.3.4專案部審查符合預算目標內之費用,呈生產中心主管進行核準。
5.3.5采購依據核準之各單位預算物品,進行采購作業。
5.4驗收處理
5.4.1總工務倉管員根據采購單、廠商送貨單進行驗收作業。
5.4.2不符合請購單上數量、規格、品牌等項目之送貨單進行退貨處理,要求廠商重新送貨。
5.4.3部份實物,若總務倉管員無法判定廠商所送物品是否與現場預算物品一致,可通知現隊場人員到總務倉進行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