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新修改憲法心得體會
通過對新修改憲法的學習,我深刻認識到,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是黨和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權威、法律效力。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了憲法修正案草案,把***大確定的重大理論觀點和重大方針政策載入國家根本法,把黨和人民在實踐中取得的重大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成果上升為憲法規定。這是我們黨在新時代依憲治國、依憲執政、領導立法的生動實踐,充分彰顯了**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的政治智慧和歷史擔當。
針對這次的新憲法的學習我們能明確認識到
1、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權威、法律效力,我國現行憲法公布施行至今已有36年,自憲法確立之日起,我們黨堅決帶頭尊崇和執行憲法,堅決維護憲法作為根本法的至上地位,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法律的特權,一切違反憲法法律的行為,都必須予以追究。自20**年修改憲法以來,黨和國家事業有了許多重要發展變化,為更好地發揮憲法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主義中的重大作用,確保憲法始終作為根本法的絕對地位,亟須對憲法作出適當修改,集中體現了我們黨堅持始終尊崇和貫徹憲法所做的完善與努力。
2、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是馬克思主義活動靈魂。此次憲法修改,就是對馬克思主義這一活的靈魂的集中體現。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的各個方面發生了巨大變化,特別是當前,***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大對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主義作出了重大戰略部署,確定了新的奮斗目標,要不斷確保憲法在新時代在全面貫徹十九大精神中的指導和引領作用,需要對憲法作出適當修改,將新時期形成的新思想、新理論、新觀點寫進憲法,具有重大的顯示意義和歷史意義。
3、我國憲法是治國理政的總章程,必須體現黨和人民事業的歷史進步,必須隨著黨領導人民建設***主義實踐的發展而不斷完善發展。從歷次修改憲法的歷程來看,每一次修改都是對社會主義建設成功經驗的總結。當前,全面建成康社會進入決定性階段,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已經楊帆起航,適當修訂和完善憲法,將我們黨建設***主義的實踐經驗進行及時的梳理與總結,充分展現了我們國家的根本法緊跟新時代步伐的時代自信,更彰顯了我們黨和國家勇于開拓進取、與時俱進的智慧擔當和魄力
4、全面貫徹實施憲法,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首要任務和基礎性工作。我們堅決擁護憲法權威,忠誠履行職責,以這次憲法修改為契機,把實施憲法擺在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的突出位置,采取有力措施加強憲法實施和監督工作,為保證憲法實施提供強有力的政治和制度保障,把依法治國、依憲治國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在此,我們將認真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相關內容,深刻領悟精髓,把黨的領導貫徹落實到政治生活和日常生活中,實現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一致,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切實強化憲法意識,更好的完成本職工作。
篇2:憲法在我心中--學習心得
“憲法在我心中”學習心得
中華人們共和國憲法主要包括序言,總綱、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國家機構和國旗、國歌、國徽、首都四章。它保障國家權力有序運行,規范和制約國家權力;確認和保障公民基本權利;調整國家最重要的社會關系,維護社會穩定和國家長治久安。因此,憲法是社會穩定的調節器和安全閥,對于解決各種重大社會矛盾和沖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憲法,在我心中一直是一個嚴肅而恭敬的想象。
憲法是一個國家的根本大法,是特定社會政治經濟和思想文化條件綜合作用的產物,集中反映各種政治力量的實際對比關系,確認革命勝利成果和現實的民主政治,規定國家的根本任務和根本制度,即社會制度、國家制度的原則和國家政權的組織以及公民的基本權利義務等內容。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第一屆、第四屆和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分別于1954年9月、1975年1月、1978年3月和1982年12月先后制定、頒布了四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1954年憲法奠定了新中國憲法的基本框架,是中國開天辟地的第一部憲法。這部憲法充分考慮了我國的具體國情,特別是1949年以來我國革命和建設的經驗,可以說是完全符合當時中國國情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1982年12月4日第五屆全國人大第五次會議通過第四部憲法,也是我國的現行憲法。
1988年4月、1993年3月、1999年3月、20**年3月先后對這部憲法進行了修改,這部憲法是建國以來最完善的一部憲法。20**年3月14日,第十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通過憲法修正案。這次憲法修正案,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體現了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的基本理論觀點和重大方針政策。憲法修正案充實了我國社會主義憲法的指導思想,完善了國家基本的經濟制度、政治制度,加強了對公民各項權利的保障,有利于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有利于調動廣大人民群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積極性,有利于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
憲法在根本上和宏觀上確定著控制國家權力的基本原則、基本制度和基本方法。而憲法確定這些基本原則、基本制度和基本方法的最高價值是維護人的尊嚴,可以說,憲法所確定的基本原則、基本制度和基本方法都是圍繞著如何更好地維護人的尊嚴而展開的。在這一最高價值指導之下,憲法設定了國家的根本制度、國家的各項基本制度、國家機構及其具體運行、公民的各項基本權利。特別是,依照這一最高價值,設定了控制國家權力的基本原則和基本方法。一切國家權力均來源于憲法并受制于憲法,憲法不僅控制著整個國家權力,而且國家權力之組成部分的立法權、行政權和司法權的運行和展開,均需遵從憲法的最高價值和由這一最高價值所決定的基本原則、基本制度。因此,我們所直接體驗和觀察到的國家權力的運行包括立法權、行政權和司法權的運行和展開,都是憲法影響社會生活的具體體現。
憲法的內容比較原則和抽象,立法機關的基本職責就是依據憲法而制定具體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法律,這就要求立法機關必須依據憲法積極地進行立法,使得憲法的實施獲得制度性支持。簡而言之,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一些如《婚姻法》《刑法》《交通法》等行政法律法規就是按照憲法制定的,是憲法的體現,并且是以憲法的最高價值——維護人的尊嚴為準則。憲法與具體法律的關系,就像一片文章的中心思想和每個段落,也就真正符合了“憲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這句話。
在現實生活中,大多數人只有在維權或違法的時候才能真正的接觸到法律法規。在維權時,我們會覺得法律是這樣的平易近人又不可或缺,它幫助我們獲得了應得的利益,保護了我們。憲法一詞來源于拉丁文,本是組織、確立的意思。憲法是規定公民基本權利和國家根本制度。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根本大法。憲法是母法,就像家里的母親一樣。所有的法律都必須根據憲法產生,不得違背憲法,違背憲法的法律是無效的。憲法是愛法,就像母親保護自己的孩子一樣。憲法規定了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使我們的人格、人生、財產受到保護。憲法是國法,憲法不是家法,也不是校規,而是規定整個國家基本制度的國法。
學習憲法,讓憲法一直存在于我們的生活中。學習憲法的理論意義,豐富和完善憲法學的理論體系,推進其他法學理論的學習和研究,促進整個法學理論體系的發展。學習憲法學的實踐意義:有助于推進我國的民主政治建設和法治國家建設;有助于推進我國的gg開放和社會主義文明建設。方法論意義:有助于我們形成良好的法律意識和憲法式的思維習慣;有助于我們對其他學科、尤其是法學臨近學科知識和理論的了解、把握和反思。
法國思想家盧梭曾說過,真正的憲法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銅表上,而是銘刻在每個公民的內心里。憲法應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行為規范,讓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感受憲法規范的存在與實際利益。為此,憲法需要走進公民的生活之中,為民眾所熟悉、掌握、運用。我們需要在全社會進一步普及憲法知識,提高憲法意識和憲法素質,使憲法成為更加貼近百姓生活的規范。讓人們充分認識到憲法到底能為他們帶來什么、給他們多大的實惠,這樣人們才會對憲法有所訴求,才會在追求*的過程中實現憲法的精義。
篇3:新憲法學習心得體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20**年修正)》
學習心得體會
20**年4月10日
***屆二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央關于修改憲法部分內容的建議》,目的是通過修改使我國憲法更好體現人民意志,更好體現***主義制度的優勢,更好適應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要求。這一重大決定,將黨的指導思想上升到國家發展的指導思想,充分體現了新思想的歷史意義。
憲法必須隨著黨和國家事業的發展而不斷發展,這是我國憲法發展的一個顯著特點,也是一條基本規律。從我國第一部憲法誕生至今,我國憲法一直處在探索實踐和不斷完善過程中。1982年憲法公布施行后,根據我國gg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和發展,分別進行了4次修改。這4次修改,體現了黨領導人民進行gg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成功經驗,體現了***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的發展成果,有力推動和保障了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有力推動和加強了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
這次修改憲法的重大決定充分表明了在發展***主義新時代的背景下,以xxx為核心的黨中央從新出發開始新的征程,此次憲法修改的內容也符合現在的國情和社會實際狀況,在原有憲法的基礎上又提出新要求,進一步推動了憲法的與時俱進與完善發展,必將得到廣大干部群眾的衷心擁護。對憲法進行適當修改,可以使社會環境更加穩定,更好適應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適應新時代的要求,這次憲法的修改也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精準扶貧這一大目標建立好頂層的法律支持,使得中華人民走向小康這條道路變得更加平坦。
通過此次學習,我認識到作為一名基層干部,首先要樹立淡泊名利的價值觀。扎根基層,成為一名基層干部,面臨的最大考驗是名與利、得與失之間的思想斗爭。既然選擇,就應該全力以赴,用平常心,做平凡事,不為權利所束縛,不為名利所拖累;其次要保持勤奮努力的進取心。既要夯實基層黨組織建設,又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既要致力于社會穩定工作,又要提升農業發展水平。任務在手,責任在肩,我們惟有時刻保持緊迫感和使命感,主動擔當,主動作為;最后要心懷憧憬未來的向往感。展望未來,我們應該是有所憧憬,有所期待,家庭的和睦,事業的有成,都應該成為我們內心的美好夢想,秉承對未來的向往感,也是當下持續奮斗的堅強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