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學年第一學期9月份大教研活動方案
時間:20**年9月22日
地點:大一班
研究主題:研讀《大教研活動方案》、開展角色游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一些困惑及措施
活動目的:指導教師要知道不同年齡段幼兒的角色游戲水平和特點,提升教師對角色游戲的指導能力及活動后的反思能力。
出席者:全體教師
內容:實踐研討
準備:ppt
活動過程:
一、討論問題
結合上個學期中大班專用活動室(角色游戲)活動、小班在自己班級角色游戲的活動,說一說你在開展角色游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一些困惑?
總結梳理:
(一)關于幼兒的角色意識和角色行為的問題;如何增強幼兒游戲角色扮演意識?讓幼兒明確自己是誰,該做些什么,怎么做?
(二)關于游戲中教師指導方面的問題;1、新的游戲主題出現時,教師該不該教?2、在指導孩子游戲的過程中,教師介入的尺度以多少為準?3、當游戲中發生爭奪行為或者其他違規行為時,教師如何巧妙的處理和引導?
(三)關于游戲中角色的分配問題;角色分配時,教師如果是完全自主的讓幼兒選擇游戲角色的話,只會出現這樣的狀況,那就是:弱者只能是當配角,強者則會老是當主角。而且往往也會出現比較混亂的現象,大家爭著去選自己喜歡的角色。到底老師在分配時能否輪流的安排一下幼兒進行選擇呢?
有困惑就有思考,有思考就會有進步!
經驗梳理:
1.角色游戲概念:角色游戲是指幼兒通過模仿和想象,扮演各種角色,創造性地反映現實生活的游戲。
2.角色游戲特點:
(1)對游戲角色的假想
(2)對游戲材料的假想
(3)對游戲情景的假想
3.角色游戲的結構:角色游戲的結構是指角色游戲中所包含的各種基本要素,包括角色游戲中的人、物、情節、內在規則。
2、解決問題
討論一、如何增強幼兒在角色游戲中的角色意識?
小結:
1.豐富幼兒生活經驗,打好角色基礎。
2.提供游戲道具,激發幼兒興趣。
3.加強指導,增加幼兒的角色意識。
(1)樹立榜樣,模仿學習;
(2)扮演角色,隨機指導;
(3)重視評價,加深印象;
討論二、關于角色游戲中教師如何指導?
(1)創設開放性的游戲環境-----環境保證游戲。
1.調動幼兒在材料準備過程中的主動性。
2.提供豐富且具動態性的玩具材料。
3.保證幼兒足夠的游戲時間和空間。
(2)注重實效性的觀察反思-----觀察激活游戲。
實施教育,觀察先行。教師作為幼兒游戲的觀察者,主要就是在游戲過程中觀察是什么吸了幼兒的注意?幼兒的這個行為能堅持多久?幼兒是如何與別人合作的(語言、動作、表情)?是主動交往還是被動應答?幼兒的情緒體驗怎樣?由此可見,
教師只有在充分觀察的基礎上,才能對游戲進行情況作出正確的判斷,有的放矢地引導,幫助幼兒獲得發展,并使其游戲得以延伸。只有通過觀察,教師才能知道幼兒是否需要更長的時間去玩,材料恰不恰當,程度如何等,再決定是否加入幼兒的游戲,以幫助幼兒提升游戲的技巧。
(3)加強有目的性的隨機指導----指導推進游戲。
1.當游戲內容貧乏時,老師應及時啟發、誘導,使幼兒創造出豐富多彩地活動。
2.當幼兒不能專注持續的游戲時,教師要介入指導。
3.當幼兒進行簡單而重復游戲時,教師介入可以提高幼兒的認知水平。
4.當幼兒在游戲中遇到困難時,教師可以利用表情、眼神、動作、手勢等語言和非語言的手段介入指導。
5.當幼兒對游戲失去興趣時,老師要及時幫助幼兒拓展思路,深化游戲主題,提高幼兒對做游戲的積極性。
(4)開展有針對性的評價-----評價完善游戲
1.當游戲結束時,有的幼兒滿足,有的幼兒盡興,有的幼兒遺憾,有的幼兒意猶未盡。于是幼兒圍坐在一起,交流一下體會,分享游戲中的快樂與經驗,討論遇到的問題與疑惑,是很必要的。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回憶游戲情節,用語言概括和表達,還可以引起幼兒提出問題,引發同伴的思考與爭議。
2.在分享中展示亮點。
3.在問題中關注個性。
4.在爭論中整理經驗。
總結:總之,角色游戲是幼兒期的一種典型的游戲類型,也是幼兒最喜歡,并能最大限度地滿足幼兒心理需要的游戲方式。有效的指導不僅能確保角色游戲教育作用的體現,更能促進幼兒多方面的充分發展,使幼兒真正體會到游戲的快樂。
附研前作業:
活動觀察
觀察幼兒的角色游戲后反思你在開展角色游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一些困惑?
思考
1.如何增強幼兒在角色游戲中的角色意識?
2.關于角色游戲中教師如何指導?
備注:請各年級組進行研前自由結對,兩兩合作討論,在教研會時帶過來。
20**年9月19日
篇2:(中學)教研活動要求及考核方案
中學(學校)教研活動要求及考核方案
為了規范教研活動,充分發揮教研組在教學陣地上的作用,提高教研組的工作質量,實現以教研促教學、在教研重探索、在討論中提高,從而促進教改,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特制定本規定
一、工作思路
圍繞“素質教育”這個中心,本著“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思想,以課程改革為契機,教師隊伍建設為根本,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為重點,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為目的,實現教向學突破,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使學生學會;貫穿學法指導,培養學生能力,是學生會學;落實全程教學,逐步推進教育現代化工程,全面提高教育質量,三個年級各有側重,使教學過程系統化。
二、教研組工作要求
1、教研組工作由教導處全面安排,各組長具體負責,全面開展教研活動。
2、為充分發揮教研作用,實行領導下組制度,下組領導要督促各組完成教導處的各項安排,使教研活動落到實處。(語文組由李校長負責;物理組由晁主任負責;化學組由楊主任負責;外語組由賀校長負責;數學組由方主任負責;政史地由郗主任負責;生物組、體育組由王主任負責。)
3、各組教研活動定于每周四第二、三節晚自習進行,要求全組參加,且有記錄。
4、開學初,教研活動要求學習大綱,制定本學期計劃,安排大型活動,交流討論個人教學計劃及進程,周底上交教導處。
5、學期底活動。要求總結本學期工作,交流個人工作總結,評優選先,該周底上交教導處。
6、期中考試后教研活動。要求交流考試總結,調整教法,提出建議。期末考試后,由年級備課組長寫出考試總結,并交教導處。
7、各組每周要進行聽、說、評課活動,每人每學期要有一次優質課,全組聽、并上交教案、說課稿。
8、各組要確定年級備課小組,每周日晚2、3節自習在固定地點進行集體備課,研討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要求每次有記錄,每周進度要統一,并通過集體研討使教學方法最優化。
9、為強化綜合科教學,成立文、理綜合組,由教導處安排定期活動。
10、各組要確定以老帶新,促進青年教師業務提高,對學生反映較差的教師、教研組長和備課組長要跟蹤聽課,全面指導。
11、青年教師每學期聽課不少于15節,老年教師不少于10節,新分教師(兩年內)不少于30節,初級職稱不少于20節,教研組長、校領導不少于20節。
12、各組要認真出好板報,要求形式新穎,內容豐富,兩周一次,周四完成。
13、各組要立足本組實際,每學期要有教研專題,期末必須有成果,并上交教導處。同時,充分利用組內報刊進行專題討論,提倡組員撰寫教學論文(教學心得、教材分析、學情研究、考情探索等)。
14、為使高三復課更科學,各組每年要進行高三復課研討,要求本組高三教師每年至少要寫兩篇教學論文(試題分析、復習指導等)。
15、各組要積極組織青年骨干教師進行公開教學、觀摩課教學,組織年輕教師進行匯報課教學。
16、各組每學期要開展各種有利于提高學生素質、培養學生能力的大型活動。
17、每次教研活動,組長要檢查組員的教案。
三、量化考核辦法
考核采用積分形式,每組基礎分為80分,按要求加減分。由教導處專人檢查,每學期按積分排出名次,前兩名為先進教研組,該組長為優秀教研組長(按優秀教師對待)。
考核細則:
1、本組教師量化考核的平均值/5。占20分
2、教研組計劃、總結及時上交各5分,缺一個扣5分
3、板報及時加5分,缺一次扣1分。大型活動5分/次
4、各種賽教活動的教學能手加2分/人(校級)
5、各組承擔的教研任務總結加5分/篇
6、綜合評價10分,由校委會綜合評價
四、本制度解釋權在教導處
篇3:鎮中小學首屆行政課改周教研活動方案
鎮中小學首屆行政“課改周”教研活動方案
為了做好鎮中小學課改工作,做好行政課改的帶頭和引領工作,根據《鎮中小學課改實施方案》精神,特在今年秋期開展中小學首屆行政“課改周”教研活動,特制定此教研活動方案。
一、活動主題:展示行政課改決心,引領教師轉變觀念,帶頭發展創先爭優。
二、活動內容:中學、中心校中層以上干部和完小校長上課改觀摩課。
三、活動目的:全面展示中小學領導班子成員對課程改革的決心和態度,通過科學的教學方法,引領教師逐步轉變教學行為、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和轉變教師的評價方式。
四、活動時間:20**年12月8日
五、具體安排
?。ㄒ唬┬W組
節次 時間 執教 學科 年級班 課題 場地
?。ǘ┲袑W組
節次 時間 執教 學科 年級班 課題 場地
六、人員安排
1、記錄員:小學組語文z、數學組z,中學組z
2、照相:小學組z。
七、活動要求
1、完小中干(每校留一名中干在校)、中學、中心校要求空堂教師選擇班級參加聽課和評課交流。
2、本次活動中學和中心校為主辦單位,分別負責寫好標語:“鎮中小學行政觀摩課活動”懸掛教室。
3、參與執教的全體中小學行政必須課前傳教案一份給教管中心,課后要在一天內完成一篇教學反思傳給教管中心(zz)。
4、請中心校、中學分別將所開設的觀摩課場地畫成平面圖,便于領導、教師查找,進入教室聽課,或者安排一名專職“向導”,指點路線。
5、本次觀摩課活動邀請豐都縣教委領導、教科所專家給與課堂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