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家長開放日家長感言
碩碩的小學一年級下半學期生活已經二個多月了,對于碩碩在學校的生活一直都是來源于碩碩回來的只言片語以及偶爾與老師的交流,總希望有更多的機會能夠系統的了解碩碩在學校的學習和生活情況,5月12日終于有幸參加了“家長開放日”,受益匪淺。
晨讀開始了,晨讀的內容是課本上的課文,學生們激情昂揚的朗誦打動著每一位家長,孩子們清脆響亮的聲音震撼著每一位家長。
下面就是語文課了,整個課堂上的氣氛非?;钴S,孩子們都很愿意發言,幾乎每位發言的同學都得到贊美,并且鼓勵學生們之間相互夸獎,劉老師時不時開動“小火車”,讓每一個孩子既展現了自我,又加深了本堂課的所應掌握的知識。同時還邀請家長一起來參加,使整個課堂充滿了快樂的氣氛??偟膩碚f,課堂上非?;钴S,每一位孩子都在積極的搶著舉手發言,老師們是那么的耐心,孩子們是那么的認真,充分調動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老師和學生的互動性非常強。讓我真正體會到了“老師是人類靈魂工程師”這句話的深刻含義。老師兢兢業業、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無不感動著我們。
最后學校組織了親子活動,邀請家長和孩子們一起做仰臥起坐,按照孩子和家長兩者的成績的總和排名,發獎品,很多孩子沒有得獎后哭了。榮譽感已經在他們的小小的心靈中發芽了。我覺得這也是學校精心設計的,我覺得這些哭的孩子有幾個是因為家長的成績不好才沒有得獎的,我想這也是再告訴我們孩子的成長是需要家長付出努力,對家長也是一種鞭策。
總之這一次的開放日活動,使學校與家庭、教師與家長有了進一步的溝通。家長親眼目睹了孩子在學校的學習與生活情況,一點一滴感受著孩子的進步,看著他們快樂茁壯地成長,進一步了解了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感謝擁有一群素質教養超群的老師,為培育祖國未來的紳士淑女而默默地努力耕耘,感謝學校每一位辛勤工作著的老師!
一年級(1)班
張恒碩家長
篇2:幼兒園學生家長參加學雷鋒活動的心得
幼兒園學生家長參加學雷鋒活動的心得
--zz家長
三月是春光明媚、生機勃勃的季節,三月更是一個講文明、樹新風,把雷鋒精神吹遍每一個角落的季節。在弘揚雷鋒精神,大力倡導學雷鋒的日子里,我們家長也有幸來參加班級的“學雷鋒愛心教育”活動,開展了以“學雷鋒”為主題的一系列活動,以實際行動弘揚雷鋒精神。
每年的3月5日是學習雷鋒叔叔的日子,為了讓的小朋友了解雷鋒叔叔,知道雷鋒叔叔是個解放軍,一生一直在做好事情,老師通過上網收集、看書查閱等形式整理了很多關于雷鋒的故事、照片、圖書、歌曲等,活動前我們家長在家里也給孩子講述關于雷鋒的小故事,通過唱歌、講故事等活動的開展,初步認識了雷鋒,宣傳了雷鋒精神。讓知道雷鋒叔叔是一位關心別人、幫助別人、經常為別人做好事的解放軍叔叔;并將助人為樂的精神滲透在一日生活中,從點滴小事做起,引導幼兒愿意幫助別人,知道關心集體。學雷鋒、做好事的感覺可真好!好事情就是要從我們生活中的點滴小事做起。
孩子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帶著一次性手套、垃圾筒到小區里撿垃圾,孩子們在嘻嘻鬧鬧的實踐中體驗了集體勞動,學雷鋒做好事的快樂。我們也將繼續開展相關的主題教育系列活動,讓孩子們通過這些活動慢慢地將學雷鋒變成一種習慣,從小養成良好的社會公德,每一天都能爭做文明小雷鋒。今天的學雷鋒活動很有意義,當今社會好人好事已經變成了一種奢侈,社會的冷漠有時真讓我們覺得寒心,但是正因為如此我們更要在孩子中傳播正能量,讓他們有一顆愛心愿意幫助別人。在看過一組雷鋒生平的圖片后,引導孩子去思考到底雷鋒叔叔有哪些是值得我們學習環節時,我發現在“勤儉節約”的討論中,孩子們像打開了話匣子一樣,節約用電,節約用紙、節約用水、光盤行動等等。當蘇鈺涵小朋友說我們在外面吃完飯媽媽都叫打包的時候,我就很感動,讓我發現不管是老師還是家長,自身的一言一行都是給孩子起到一個榜樣作用,這個孩子帶來的影響是無窮的。
3月5日雷鋒日,這個活動應該傳承下去,好人好事無論哪個年代都不應淘汰。今天上午,我們班開展了“學雷鋒”主題活動,通過看圖片、聽故事、學歌曲等一系列活動,激發了孩子們學習雷鋒精神的積極性。孩子們之間互幫互助,哥哥、姐姐帶著小弟弟、小妹妹散步,幫助他們脫衣服午睡,讓孩子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學會感恩,學習雷鋒精神。通過此次學雷鋒活動,在孩子們心目中樹立了雷鋒助人為樂的良好形象,也讓孩子們了解到學習雷鋒精神應該從點滴小事做起,愿意幫助、關心別人。
篇3:素質教育家校行家長報告會心得體會
“素質教育家校行”家長報告會心得體會
下午在實小參加了“素質教育家校行”家庭教育報告會,與會家長近5000人,報告會由市教育局倡導,E縣教育局主辦,實小承辦。報告會邀請了山東省教育廳原副廳長王恩大教授作報告。王教授的報告給我留下深刻印象有以下幾點:
1、發現孩子的特長并進行教育,不能按別人孩子取得的成績的方法及家長的愿望要求孩子。這一點的核心是因材施教,關鍵點是平時細心觀察自己的孩子,留心自己的孩子,是家長必須認真對待的,可是好多家長做不到。
2、學會做人,做人是人生之基礎。
3、發現孩子的智能優勢并發展孩子,創造條件,把握教育的關鍵期。十二歲以前解決外語。王教授認為,人類中有文盲,可很少有數學盲。語言的學習主要是模仿,而數學主要是抽象思維,孩子越大抽象思維能力越強。家庭教育中幼兒期應多給孩子講故事,通過講故事,潛移默化的讓孩子認識到好故事是從書中來的,養成孩子愛讀書的習慣。
4、七歲左右,規矩的形成期。這個時期,家長針對孩子的不正當要求要敢于說“不”,過了十二就難以管教。進入青春期的孩子向家長發火是對家長的信任,家長應與孩子溝通交流,否則孩子會向網絡或社會上一些人尋求幫助,可能會遇到壞人。
5、孩子在家主要是習得教養,學會生存、生命、生活。尤其注意孩子的營養健康,不能挑食偏食,不吃垃圾食品,城里的孩子少吃肯德基。
多給孩子講故事,能做到一些,但不能堅持,忙起來就荒疏了。對孩子說“不”,應調動家庭所有成員共同遵守,否則效果會不如意。
關于語言學習,我家由得天獨厚的條件,我教語文,他媽媽教英語,應制定可操作的方案進行教育,只是好多時候缺乏耐心,或忙起來孩子就被拋到一邊。我也常教育學生的家長,忙來忙去為了誰,不為孩子忙是瞎忙,放到自己身上,就煙消云散了。生活是一本難念的大書啊!文章來源自 物業經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