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志愿者醫院服務管理制度
為推動我院志愿醫療服務深入發展,努力構建和諧醫患關系,加強醫院志愿者的管理,大力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者精神,牢固樹立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特制定如下管理規定:
1、實踐志愿者精神,把愛心奉獻給社會和需要幫助的人。
2、遵守國家法律、法令、法規及醫院的各項規章制度,服從工作崗位安排和醫院制度管理,積極主動地開展工作。
3、自覺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展現蓬勃向上、開拓進取的精神風貌,維護醫院和志愿者的形象。
4、按照微笑、熱情、文明、專業的標準提供志愿服務,工作時間不閑聊,不可從事與工作無關的活動,不得在公共場所吸煙或飲酒,不得在工作崗位上吃東西。
5、服從醫院的日常管理,發揚愛崗敬業、團結、奉獻、吃苦耐勞的精神。
6、團結協作,嚴于律己,維護志愿者的整體形象。
7、珍惜志愿者的公眾形象,并保持儀表整潔、舉止文明、態度親和,面對他人,主動微笑示意。
8、不可利用工作之便為自己或他人謀求不當利益,不得向服務對象索要禮品或小費等,不得擅自接受服務對象的饋贈,工作時間不主動與服務對象合影。
9、如遇突發事件,在確保置人身安全的前提下,按照規范的應急流程果斷處置,遇到無法處理時,第一時間向醫院辦公室(0391-3296888)匯報,注意維持正常秩序,避免擴大事態。
10、自覺遵守醫院各項管理制度,遵守工作時間,不遲到,不早退,如遇特殊情況,按規定請假。
志愿者醫院服務工作機制
一、開展宣傳發動
在社會和院內公開招聘志愿者,并對志愿者的數量、專業、特質、具體活動程序、時間及特殊注意事項等方面設定基本要求,確保志愿者招募志愿者的質量和數量,形成初步的志愿者隊伍。在對遴選后的志愿者進行培訓時,在培訓期間對志愿者進行觀察和評估,觀察其發現問題和改善工作的能力。如,一樓門診量多時,太過擁擠要如何解決等。
二、考核
定期或不定期地對參加志愿醫療服務的志愿者進行考核,建立以服務時間和服務質量為主要內容的星級認定制度。
三、激勵評價
根據志愿者培訓情況、服務時間、服務評價等指標,通過有效的激勵評價機制,形成人人爭當志愿者、競相參加志愿服務的局面。
篇2:某醫院社會監督制度
社會監督制度
1.醫院要設立社會監督電話和意見箱,有專人負責管理。
2.建立醫院領導與所在地區聯系制度,聽取和了解所在地區群眾的反映與意見。
3.不定期向病人發放“征求意見卡”,進行滿意度調查。
4.聘請社會義務監督員,定期召開有關人員座談會,征求意見。
5.醫院須實施下列公開制度:
(1)上崗人員必須佩戴附有本人照片、姓名或編號、科室、職稱和職務等內容的胸卡;
(2)公開張貼衛生部制訂的醫務人員醫德規范及實施辦法;
(3)公開主要檢查、治療、手術、住院的收費項目及標準1公開常時藥品價格和自費藥品品種;
(4)對出院病人出具其費用結算憑證)
(5)公開專家門診姓名、職稱、???、,時間、掛號費標準等;
(6)公開重大檢查和手術的時間安排。
篇3:醫院被服供應站(洗衣房)制度
被服供應站(洗衣房)制度
1.負責對全院各種醫用被服,各科值班室的被服和工作人員的工作服進行清洗、消毒、縫補、干燥、燙平,按要求折疊,做好供應工作。
2.被服由供應站負責下收下送。
3.被服供應站與科室各掌握一定基數的被服,對布類物品必須逐件清點,辦理交換手續,發現差錯及時處理。每年大清點一次。
4.被服消毒、洗滌、供應應做到有色的和無色的被服分開;病員的被服和工作人員的工作服分開。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和隔離消毒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5.被服、工作服等破損時經縫紉組修補后方能發出。應報廢的被服,統一由被服供應站集中,填好報廢單,按月、按季會同有關部門現場鑒定,由總務科長(副科長)簽署意見,由院長或副院長批準,辦理報廢手續。被服供應站憑報廢單向倉庫如數領取。
6.被服供應站各種工具、機器、被服要有專人保管,防止霉爛、遺失、差錯等。做好機器維修、保養工作。
7.可以回收的棉花、紗布等,要求有關科室互相協助,共同做好回收工作。